(二百九十五)​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上)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180字 发布时间:2023-02-17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四十三集

 

涉及到该如何给海瑞论罪这等大事,石公公自然不敢擅作主张,更何况内阁发往全国的邸报,又哪里是一个秉笔太监能够随便安排的,徐阶自然听出了弦外之音,眨了眨眼,毫不犹豫地随声附和道,“我看石公公这是正论,要不然,每个人把自己的奏本念一遍,几天也念不完”。石公公分明是在替道长代言,他说的话毫无疑问是正论,徐阶率先表态支持,至于说到论罪这个环节,是真心没必要再花上几天时间,听大家伙挨个念PPT的,毕竟实质重于形式,万一最后篡出来的那个奏本,跟大家伙念的内容完全不沾边,这就有点尴尬了,所以说徐阁老给出的建议,实在是老成谋国之言。“嗯”,高拱和徐阶对视一眼,立刻心领神会,晃了晃手中的奏本,一本正经地说道,“那就把大家的奏本都收上来吧”,众人闻言也是纷纷起身,这场毫无意义的庭审,眼瞅着就要到此结束了,陈洪却忽然大喊了一声“慢着”。

 

徐阁老等人在大堂上干耗了一个上午,连屁股都坐麻了,此时只想着早点交差了事,没想到最后关头,居然还有人无是生非、横生枝节,徐阶、高拱扭头冷冷地盯着陈洪,其余众人也只能摇头叹气地又坐了回去,各自在心中默默问候起了陈公公的家人。陈洪倒背双手、眼露凶光,阴阳怪气地说道,“有些人的奏本,已经誊呈了一份交到了宫里,可有些人的奏本还没看呢,王用汲”,虽然刚才在李清源那里吃了瘪,但陈公公却是越挫越勇、再接再厉,扭头就要来寻王用汲的晦气。陈洪心里确实憋着一股气,道长说他不是海瑞的对手,陈公公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如今看来,同样是六品小吏,莫说是海老爷了,就算对上李清源这种书呆子,陈公公也照样搞不定,堂堂司礼监掌印太监,人家陈公公不要面子的嘛,若是就这么黑不提白不提,灰溜溜地回了宫,道长他老人家又该怎么看陈公公呢,于陈洪而言,这特么哪是画蛇添足啊,分明就是骑虎难下好不好。

 

“下官在”,王用汲不慌不忙地站起身,冲着陈洪微微一鞠躬,陈洪黑着脸反问道,“你的奏本好像就没有呈上来吧”,陈公公你不妨自信点,把“好像”两个字去了,王用汲的奏本是今天早上刚写完的,此刻就在他手里攥着呢。王用汲面不改色地答道,“是,下官的奏本是昨晚赶写的,今早写完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海老爷压哨上奏疏的骚操作,果然被王润莲给学了去,揣着今早刚写好的奏疏,王大人直接就去了都察院。陈洪满眼怨毒地盯着王用汲,冷冷问了声,“你的奏本里,是怎么论海瑞的罪的”,王用汲不徐不疾地答道,“回陈公公,并禀报徐阁老,下官的奏本,写的是这一次奉旨钦查开化、德兴两县,因官员贪墨造成的矿民暴乱一案的始末,请内阁、司礼监转呈皇上”。王用汲一番话还未说完,刑部尚书申时行已是悄然起身,走到徐阶身旁低声耳语了几句,徐阶微微点头,又挥了挥手,申时行又径自走了回去。

 

陈洪瞄了徐阶几眼,心底带着几分狐疑,义正辞严地大声斥责道,“露出尾巴了不是,二月十七群臣上贺表,海瑞上了那道辱骂君父的奏本。今日旨意,叫大家上驳斥海瑞的奏本,你却上了一道,什么清查贪墨的奏疏,两个人配合得不错嘛!王用汲,我问你,海瑞上的那道奏本,你们是如何商量的?”王用汲自然不可能去写什么驳斥海瑞的奏本,偏偏又不能违逆道长的旨意,索性把心一横,也学海老爷上贺表那般,暗地里来了个偷梁换柱,把开化、德兴两县的贪墨情事写成奏疏,本打算跟着其他清流一块,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奏疏递上去,没想到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自己竟被陈洪点了名,当场拆穿了西洋镜。

 

正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王用汲今早到了都察院,才跟申时行透露了自己的计划,毕竟人家是刑部尚书,贪污的案子本来就归申大人管,此时不提前打个招呼,万一后面折子被司礼监给阉了,王大人这一波岂不是血亏。申时行端的是个精细人,早就知王用汲鱼目混珠的勾当,大堂里枯坐了半日,却楞是一个字也不提,直到王用汲被陈洪点了名,这才不慌不忙地起身,给徐阶打了个招呼,当然也就仅此而已了,毕竟事情都是王用汲做的,跟人家申大人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陈洪一番话说完,在场众人心中俱是了然,看陈公公这架势,明显是要把王用汲当成海瑞同谋去处置了,王润莲闻言却是面不改色,不徐不疾地答了句,“回陈公公,海瑞上这道奏疏,并没有与我商量过”。尽管王用汲说的都是大实话,但陈洪又哪里肯信,本着以己度人的原则,立刻阴阳怪气地开始反唇相讥,“咱家瞧不起的就是你这号人,司礼监接到的呈报,去年七月,海瑞被调到京师,就你与他频相往来,多次彻夜长谈。等到海瑞要上疏了,你却向都察院讨了个去南边查案的差事。现在海瑞抓起之后,你再回来,你当然可以推得干干净净,可又觉着写个奏本来驳斥他,实在说不过去,便弄了个查案的奏本,来蒙混过关。王用汲,你也忒小人了吧,啊...”。断案讲求的是证据,陈公公哔哔了半天,说的尽是些论心不论迹的废话,正如他自己所言,面对与海瑞同谋的指控,人家王用汲完全可以推的一干二净。陈公公此举唯一的作用,除了骂一声“小人”,也仅仅是拦下了王用汲这封想要蒙混过关的奏疏罢了,而且最后结果还是适得其反、得不偿失,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场的人谁也没想到,堂堂司礼监掌印太监竟会出口成脏,栽赃归栽赃、陷害归陷害,可陈公公你当众骂人又是几个意思,于是纷纷扭头看向了王用汲。王用汲略微一怔,随即面不改色地望着陈洪,眼中的火光一闪而逝,义正辞严地反驳道,“我做大明的官,无须公公看得起、看不起,大明朝这么多官员,也不是陈公公说谁是小人,谁就是小人”。单论口才,王用汲这番话,并没有什么太出彩的地方,但与李清源刚才的虚与委蛇相比,贤者润莲可是硬顶着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淫威,堂堂正正地把陈公公的话给当面驳了回去,惟其如此最是难能可贵,也展现出了王润莲的一身傲骨与君子之风。王用汲话音未落,却引发了一阵哄堂大笑,无论是各部堂官还是那些清流,此刻都是眉开眼笑、前仰后合,甚至连石公公都有几分忍俊不禁,急忙抬起衣袖遮住了口鼻。

 

有一说一,王用汲的话并不可笑,真正可笑地自然是那无事生非却又贼喊捉贼的陈公公了。在一片哄笑声中,陈洪早已是恼羞成怒、面色铁青,伸手点指王用汲,厉声逼问道,“那你就回咱家刚才的那些问话,你怎么不是小人”。王用汲不屑一顾地白了眼陈洪,昂首挺胸侃侃而谈道,“海瑞上那道奏疏,并不是与我商量没商量,而是他做人做事向来无党无私,不愿意跟任何人商量。正因为我与他有伯牙子期之交,他才在上疏之前,就极力劝说我向都察院讨了那份差使,去南方查案。今天想来,他也是不愿牵连我而已,就此一点,海瑞不愧有古君子之风啊。与他相比,我愿意承认自己是小人,可不是陈公公说的那种小人”。王用汲一番话说得是有理有据、实事求是,既摘干净了自己,又狠狠吹捧了一波海老爷,说他无党无私,且颇有古君子之风。跟海瑞这种古君子比起来,王用汲心甘情愿地自认小人;可跟王用汲这种当代君子比起来,陈洪、赵贞吉之流,只怕是连个人都算不上了。

 

王用汲刚才驳斥陈洪的时候,众人还可以捧腹大笑,如今话锋一转,已是说道了海瑞身上,在座的众人都不自觉地收了声,各自屏息凝神、一脸正色地盯着王用汲,毕竟这个话题实在是太过敏感,自然是玩笑不得。清流们如今能做的,无非是如李清源那般,在批判海瑞的时候,尽量避重就轻,争取点到为止罢了,而这已经是他们能做的极限了,清流是绝对没有胆量,如王用汲这般,在大庭广众之下,顶着巨大的压力,公开替海瑞说话的。陈洪眼中寒光一闪,自以为抓住了王用汲的把柄,立刻高声质问道,“你说什么,你说海瑞有古君子之风”,王用汲却是丝毫不为所动,张开双臂,针锋相对地大声疾呼道,“海瑞做事之敢作敢当,做人不牵扯别人,古君子也不过如此嘛”。“你们都听到了”,陈洪霸气侧漏地环顾左右一周,见众人都不敢吭声,随即又挑衅似地看向身旁的徐阶,意思是王用汲这个反贼已经自己跳出来了,这人到底该怎么处理,麻烦徐阁老你代表在座的诸位,带头表个态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