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新名字”及夫妻之道
书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作者:奈何吖 本章字数:4459字 发布时间:2023-02-16

唐大为进到李姨娘房里时,唐清月正好一蹬腿示意自己醒过来了,李姨娘早得了信儿,正在床边“关照”唐清月。

“姐儿醒了。”刘妈妈正好看到。

李姨娘温柔的将七小姐抱起来,一转身正看到老爷站在门口,有些“意外”的服了服身子,笑道,“老爷怎么来了?可用过饭?可能是知道父亲来了,七丫头刚好醒了,七丫头看看爹爹。”

唐大为满意看着李氏,他的春儿永远这么温柔知礼,“同你一到吃,刚好来看看七丫头,今日可有些精神头了?”说着唐大为伸手接过七小姐掂了掂,一阵心疼,这孩子太轻了,明明之前那么白胖。

李姨娘伸手吩咐下人摆饭,面上心疼不已,“还是之前那样,她懂事儿,让吃药就吃药,吃了药就睡,不哭也不闹。”

唐大为点点头,知道她尽心,在饭桌前坐下,耐心的喂了七小姐些米粥,看她不哭不闹,喂一口吃一口的乖巧模样更加心疼了。

老爷毕竟要吃饭,七小姐很快被刘妈妈抱到一旁,李姨娘一边服侍唐大为一边说一些七小姐的情况。

唐大为吃了块冬笋,突然想起什么,“七丫头可说过话,我来这几趟都没听到她出声。”他有些担心,这么小的孩子发烧最怕的就是烧成聋哑。

李姨娘忙笑着说,“说过的,昨儿早上吃完药‘啊’了两声,今儿中午我喊她,她还转头来看我,我看她精神好,哄着她喊了一声‘爹爹’。只是好半天才说一声,之前明明还能喊我‘姨姨’的。”

其实是之前李姨娘和刘妈妈就有这样的疑问,唐清月被她俩围着烦得慌,只好适时的出点声音给点回应。

唐大为满意的点点头,“嗯,你是个细心的,把七丫头交给你养我放心。”

李姨娘立刻做感动状,“承蒙老爷信任,把七丫头交给我,柳妹妹性子温和,与我甚是投缘,七丫头更是我看着长起来的。我无福,这么多年不曾有老爷骨肉,我看着七丫头自是千疼万疼的。”

唐大为立刻揽住她,轻声安抚,“你看你又说这些,你我还年轻,孩子总会有的,你是什么性子我再清楚不过,你养着她也能打发些时间。万一你将来生个混小子怎么办,还是女儿贴心些,七丫头乖巧,将来也必是个孝顺的孩子。”

李姨娘顺势伏在他的肩头,“为郎对我总是这般好。”

两人恩恩爱爱的吃着饭,直到刘妈妈给七丫头喂完药才撤了饭桌。

唐大为看着剩了点底的药碗,突然拿起来尝了尝,立刻苦的直皱眉,“怎么这般苦,七丫头如何能喝得下?”

李姨娘赶紧拿起一旁的蜜饯喂到唐老爷嘴里,“原也不知这药这般苦,七丫头一直都乖乖喝,直到有一回我想给她试温度尝了尝,才知道竟这样苦,之后便日日备着蜜饯,吃药前后都给她喂一点。”

唐大为看到一旁的小桌子上确实放着一碟蜜饯,又叹了口,“这丫头,乖成这样。”

李姨娘也一脸疼惜状,两人逗弄了会儿孩子,唐清月配合他俩半天适时的表现出吃药后的“昏昏欲睡”。直到外府管事富贵走进来进来,唐大为点点头,抱着已经“睡过去”的七小姐起身往外走。

李姨娘送他到门口,忽然拉住唐大为的衣袖。

唐大为皱眉看她,李姨娘苦笑了一下,声音柔柔的说道,“老爷,柳妹妹今日也算入土为安了,可否给七小姐起个名字,”她哽咽一下,“柳妹妹一直……怕打扰您。”

她不说唐清月差点忘了,唐清月是她在现代的名字,她来到这世界还没有名字呢,自出生起她就被唤作“七小姐”,“七丫头”,族谱上虽然有她的存在但一直没有名字。据她所知太太的两儿两女都是出生便有名字,就是秋姨娘和香姨娘的一儿一女也是在一岁的时候有名字的,可她已经一岁多了还没有名字,想到这里她心里一动。

唐大为想到那个有着一张冷艳面容却温柔敦厚的女子,她总说希望能永远守在孩子身边,一刻也不想分开。这也是唐大为幼时最大的愿望,他曾经在无数个冰冷的夜里希望母亲能够出现陪着他,可是都没有,一次都没有,这个愿望无论是他还是柳氏都永远无法实现了。

想到此,唐大为看着在他怀里乖巧睡着的小丫头,眼圈一红,差点掉下泪来,他连忙抬头掩饰。今夜万里无云,朗朗夜空唯一轮明月高悬,唐大为开口道,“月色清朗,就叫清月吧。”

富贵默默记下。

唐清月闭着眼睛翻了个白眼,感天动地,她终于有一点点穿越女的配置了——同名同姓。

唐大为抱着唐清月到高瑞轩时,太太杨氏已经用过饭坐在堂厅的炕上等他了,杨氏看到唐大为走进来并没有起身,面上没什么表情,她知道老爷今日来说的肯定不会是好话,想到此她心里又一阵气闷,不过一个贱婢。

唐大为进门没理她,反而将唐清月放在梢间的榻上,看孩子睡的不太安稳,面色也不好。

杨氏被晾了半天面子上有些过不去起身走进梢间,看到床榻上瘦小的孩子,端起嫡母应有的“慈爱”,关心道,“这孩子怎么瘦成这样?”

“清月,”唐大为没接她的话,“她叫唐清月。”

杨氏面色一僵,“是个好名字。”

“她吃了药,不会醒。”唐大为坐到一旁的藤椅上,拉着杨氏做到他身侧。

杨氏本以为唐大为是来兴师问罪的,见他态度温和,也不好再摆脸色,坐在他身侧的藤椅上,等着唐大为开口。

唐大为仔细的看了看杨氏,杨氏的容貌只能算中等,面庞偏圆,胜在气质上那种端庄的,带着矜贵的美,唐大为并不讨厌她,甚至很满意这个既能管家理事又能生儿育女的女子,开口道,“夫人嫁与我十余载,平心而论,我待夫人如何?”

杨氏一下被问住,想了想,开口道,“老爷待我很好。”

平心而论,唐家对杨氏不错,唐大为本有两个通房,杨氏进门后为显宽厚想抬他们二人做姨娘,她只稍稍在老太太面前显了意,隔天老太太就亲自做主把两个通房发买出去。她进门后老太太立刻移交了管家大权,怕她年纪小镇不住下人甚至派了贴身的王妈妈来帮她。家里家外无论有什么不懂的或拿不准主意的只要杨氏开口问,老太太必倾囊相授,将这内里的道理、规矩都细细同她讲明白,当时婆媳俩关系是很好的,杨氏当时很喜欢这个婆婆,知她前半生不易,她也是真心实意的想好好孝顺老太太。

她婚后与唐大为感情一直不错,因着唐大为幼年的遭遇,唐大为十分尊重她,与她生下一儿一女后才停了妾室通房的避子汤药,一月里大部分时间都歇在杨氏这儿,妾室通房那儿不过每月点个卯,纳进府的妾室也都规规矩矩的,这些年晨昏定省没人敢怠慢她,有了庶子也立刻抱到自己跟前养。

人前人后唐大为都给足了杨氏体面,可从什么时候开始,杨氏发觉夫君不再如往常贴心,与她说话也淡淡的,仿佛例行公事一般。是从李姨娘入门开始?还是更早?都不是,杨氏心里很清楚,是从她刻意把庶子唐永文养歪之后,很多事情都变了。

杨氏想起早几年与夫君恩爱,婆媳和睦的场景,不免神色黯淡。

唐大为点点头,“你我夫妻多年,我知道你不是个狠毒之人,文儿的事不是你本意。”

杨氏听唐大为提起五少爷面色有些不自然。

唐大为温柔的看着杨氏,“其实,你害怕的事儿,也是我和母亲最害怕的事儿。”

他如此直白的点明杨氏心中郁结,杨氏先是脸上一白,然后渐渐红了眼眶,神色也软了下来,“老爷可真是说到我心坎里了,要是先前……”

“先前我也有错,”杨氏家世显赫,性子又有几分傲气,婚后大都是唐大为先低头,今日也不例外,“你我婚后虽不敢说是神仙眷侣,但也是恩爱夫妻,万事有商有量,后来我见你管事理家从不出错,我便也忙于公务,后院的事少有过问,直至文儿将那婢女的眼睛打伤我才知道你心中有所惧怕,我本该同你彻谈一次,可彼时太子刚刚册立,我忙于任职考核与关系疏通,未能与你扯谈,不曾想竟留下隐患,今日就着柳氏之事,我便与你谈开。”

杨氏给唐大为倒了杯茶,忙道,“老爷说的什么话,老爷娶我进门可不就是为了后院安定能安心公务,是我不懂事,生了偏颇之心。”

唐大为喝了口茶,“文儿之事,母亲震怒,亲自抬了柳氏进门,算是从明面上落了你的面子,可你也看到了,柳氏性子如何?母亲一辈子最恨妾室庶子不安分,哪怕她生你的气想要给你一个警示,也是细细挑过了人品的,这些年因着你心中有气,对柳氏多有怠慢,我也由着你去了,可柳氏这些年对你可有过半点不敬?便是我和母亲面前她也都是说你的好话,你到底为什么容不下她?”

杨氏知道柳姨娘是个安分的,可她就是气不过,老太太最厉害的并不是明目张胆地抬了门良妾驳她的面子,而是柳氏长相,她这辈子最大的心结就是自己的容貌。她有个一母同胞的姐姐,得尽了父母容貌的优点,长相冷艳,从小到大夺去了她所有应得的关注和偏爱,两人年纪相差无几,几乎同时相看婆家,明明自己能力比姐姐更优秀,姐姐因着好容貌,就能嫁入声势显赫的陈国公府,而自己却只能嫁给唐家这样家世单薄又孤儿寡母的人家来,所以一看到柳氏的长相她就膈应。

杨氏也不傻,知道自己不能直接说嫉妒柳氏的容貌,那可是犯了“七处”,只能辩解道,“我没有容不下她,我也知她安分,柳姨娘的死真的是个意外,我那日只不过和秋姨娘谈起往事,说了柳氏几句不好听的,没成想秋姨娘就去同柳氏说了什么,才致使柳氏受惊得了风寒一病不起,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秋江是我房里出来的丫头,她为我着想惯了,她也只是想替我吓唬吓唬,没想害了柳氏性命……”

“糊涂!”唐大为打断她,‘呼’的站起身,“她为你着想?你当年养歪她儿子,若不是老太太出手将文儿放在身边养了大半年才养回来,只怕文儿将来就是个狠毒败家之辈,她恨你还来不及,怎会为你着想?”

杨氏被他一骂,忽然转过弯来,“我……我没想到,我……”杨氏我了几句说不出话。

唐大为看了眼榻上的孩子正熟,继续道,“你以为你当年真能巧舌如簧骗过她?老太太亲自抚养文儿,后又抬了柳氏进门,人前虽未说什么,但明眼人哪个看不出来她冷了你几日?为母则刚,那到底是她亲生儿子,她如何还能真心同你好?柳氏之事便是她借你的名头,柳氏若没死,经她这么一吓唬日后必会胆战心惊,万一让老太太看出个首尾来难道还能怪她一个丫鬟出身的姨娘?肯定是责怪于你啊!”

唐大为恨铁不成钢,“更何况如今柳氏死了,若不是老太太明察秋毫,她岂非离间了你我夫妻?”

杨氏恍然大悟,恨骂起来,“那贱婢,这贱婢竟敢如此算计我,我待她不薄,她却恩将仇报。”

躺在榻上“入睡”的唐清月听到现在彻底无语,你哪里待人家不薄了?

《谷梁传》有写,“毋以妾为妻。”但也不是没有例外,就好比唐老太爷的那个妾室,家世好,子嗣得力,若当初唐老太太是个不顶事儿,那个妾室被副正的几率很大。可那毕竟是个例,以如今唐府的情况,妾室被扶正的可能性完全为零。

秋江作为奴婢出身的姨娘唯一的出路就是生下一儿半女,将来才能有个指望,有个依仗。若是生下女儿,唐府会看在她为唐家开枝散叶的份上给她养老,将来死后也能进唐家祖坟里躺着,但生杀大权都在当家主母手里,过得好坏全看主母宽厚与否。

可生儿子就不一样了,儿子可以读书科举,将来入朝为官,再不济也能经商,唐家为了家族和睦一般都会善待庶子的姨娘,至少在吃穿上是很有保障的。唐老爷死后分家,若儿子有出息将他接出去,她也能过过唐老太太那样的生活,不用再仰人鼻息,小心翼翼的活着了。

五少爷唐永文可是秋姨娘全部的指望,可这份指望差点就让杨氏掐灭了,一个品行不端的庶子,若惹得老爷不喜,甚至厌恶,将来别说指望,她这个生母能不能活下来都两说,也不是没有因儿女不争气而被发买、打死的姨娘。只不过唐家算是积善之家,她将来的命运大概就是在乡下简陋的庄子上活到老死,甚至被送到山上的庵堂里,哪里还有现在的锦衣玉食?

断人财路如同如同杀人父母,而阻人前路者更甚,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杨氏所作所为不可谓不过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