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统筹学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6833字 发布时间:2023-02-18

胡博渊之后就留在了榆林,他开始按李志行的要求对钢铁厂的事情开始筹划。

而李志行,他要再细细分析钢铁厂的事情。所以,李志行找来了刘绣娘给自己化妆。

这是要干啥?

他要到城门去看一看,听说那里运铁矿石和煤炭的马车天天拥堵,他想去看看是不是真到了运输的极限?

那为啥还要化妆?

你想呀,城门那地方本来就拥堵,李志行若一出现,民众围观,岂不是要瘫痪?

刘绣娘很快对李志行进行化妆,给他肚子上绑了个棉垫,嘴里塞了两团棉花,双颊鼓鼓的,头上一顶瓜皮帽,鼻梁上一副深色石头镜,嘴上两撇八字胡,活脱一个吃得胖胖的财主!

李志行照着镜子,直夸刘绣娘手艺高超!刘绣娘看着眼前李志行这个样子,也“吃吃”地笑。

忽然门口传来一个声音“绣娘妈妈,你在干啥?”

两人一回头,是燕子这孩子忽然进来了。

原来燕子不经意间,忽然看见刘绣娘在跟一个不认识的胖子又说又笑,态度亲昵,就径直进来,盯着李志行问“你是谁?”

李志行笑着不答话。燕子又瞪着大眼睛看了一眼刘绣娘,刘绣娘只是抿着嘴笑。

燕子狐疑地看了两人一眼,然后围着李志行看。“你把眼镜摘下来!”燕子命令道。

李志行微笑着,却不去摘。

“我让你把眼镜摘下来!你听见了没有?”燕子大声说。

李志行还是没有动。

“再不摘我喊人了!卫兵可就在外面!”

“燕子别喊!是我!”李志行可不想让卫兵知道,所以赶快摘下了眼镜。

“啊?原来是你!”燕子惊讶地大叫,李志行急忙阻止。

燕子赶快又将口捂住,低声问“志行,你这是要干什么?”

“我要出去一趟,不想被人认出来。”

“啊!所以你化妆了!那你要去干什么?”燕子低声惊叫,然后马上说“我也要去!”

“我有正事,你不能去!”

肯定不能让燕子去,这家伙在榆林城也是名人!甚至比李志行还招人。因为这家伙喜欢和街上的人聊天,总是问东问西的,在街上朋友很多。

“为啥不行?我一定要去!”

“你不行!”

这父女俩争执了一会,结果李志行缠不下燕子,只好让刘绣娘给燕子也化了妆。

很快,燕子变成了一个小胖丫头,头上戴着老虎帽子,穿着花衣服,胸前还戴着一个大银锁,和李志行这个胖财主正好是一对父女!

然后,刘绣娘支开了卫兵,这父女俩贼头贼脑,从镇守府大门溜了出去,直奔榆林城东门。

一出东门,城墙下就是一个大堆场,满满的都是铁矿石。堆场周围,有十几辆马车在卸货,人闹马嘶,过称的过称,卸车的卸车,转运的转运,一片繁忙。

后面还排着长长的马车队,不时有马车之间互相剐蹭,甚至还有马儿互相撕咬,惹得双方车主破口大骂,但很快又被现场维持秩序的人制止。

此时的东城门,也基本已被转运矿石的车辆占据,行人进城要异常小心,防止被碰到。

总之,熙熙攘攘,拥挤不堪。

李志行走得小心翼翼,以防剐蹭。

燕子忽然喊李志行等一下,然后自己掏出一枚铜板,从人群中穿梭的小贩手里买了一串糖葫芦,先让李志行吃了一颗,然后自己美美地吃了起来。

要说这时的东城门外,与以前简直判若云泥,真不是一般的热闹!各色人等在人群和马车中穿来穿去,卖瓜子和香烟的生意特别好,堆场边上早已形成了一排店铺,卖茶水、卖吃食的啥都有,甚至还有卖布匹、杂货的,这里简直成了一个集市!让原本的车马、人群更加拥挤。

榆林城算是被李志行彻底改换了景象!短短几年间,榆林城就涌进了好几万人。现在,不但城内挤,连这东城门外也开始拥挤。

李志行皱着眉头,往前再走了走,然后就回了头。

因为前面等待卸矿石的马车一眼竟看不到头!

马车的旁边还夹杂排着一些骡马,背上都驮着成袋的矿石。这些都是零散运矿的队伍,他们不属于汉堂,是民间自发做这行买卖的。

这个赵琦怎么管的?弄成这样!

其实,赵琦已经尽力了。

为了增加运力,赵琦想了好多招数,例如发动民间骡马运输队,还包括采取有力的措施,让每辆马车多装了近半吨矿石,相当于马车运力增加了近50%!这都很了不起!

赵琦用的什么方法,让马车多装了一半的货物?

原来赵琦了解到,每辆马车之前只能拉1吨左右的货物,原因却并不是因为马拉不动,而是遇到途中遇到一些坡路时,马拉不上去。于是他便组织人专门勘察了道路,对一些地方进行了整修,并且在一些陡峭的地方集中安置了额外的马匹助力。一下子,让马车多装了一半,不能不说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这个李志行并不知道,他只是长叹一声:唉,这边的运力,只怕真的已经到了极限了!看来当时只顾着铁厂规模,忽略了运输的事情。

他正在郁闷,燕子突然说“志行,咱俩去吃碗杂碎汤?”

李志行瞪了燕子一眼。

现在化着妆呢!可不能随便乱叫李志行的名字,容易暴露!

燕子一吐舌头,马上亲昵地喊道“大,咱俩去吃碗杂碎汤?”。

这还是燕子这孩子第一次喊李志行“大”!李志行很高兴,就牵着燕子的手,到旁边一个简易的铺子里去吃羊杂碎。

羊杂碎可算是榆林的名吃,花钱不多,还能吃到肉!再就着松软的油旋馍,简直是人间美味!这些赶大车的,不管是山西来的、还是陕北本地的,都爱吃!所以简陋的小店里挤满了人。

父女俩好不容易找了张桌子坐下来。一会,羊杂汤端上,上面还撒着新鲜的葱末和香菜,李志行也觉得胃口大开,两人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说“嗯,好吃!好吃!”

正吃着,却听见一阵“嘿嘿,哈哈”的笑声传来,笑声短促却又不断,实在奇怪!

父女俩循声望去,却是旁边桌上一个年轻人,穿着洋派,戴着一副金属框眼镜,一身西装显然是毛呢料的,只是有些陈旧,边吃羊杂,边望着外面的堆场和熙攘的人群出神,间或还自顾自地发笑。

“大,这该不会是个傻子吧?”燕子小声问道。

李志行觉得可能是哪个大家族出来闲逛的子弟,现在榆林城这种人时有出现,就对燕子说“不要乱讲,我们吃饭!”,父女俩又开始低头吃饭。

不料一会后,旁边竟然吵了起来,一看却正是那个年轻人,是店里的伙计跟他吵。

原来这个年轻人已经吃完羊杂,却并没有离开,而是将伙计叫了过来,说他没有钱。

伙计一听笑了,就说“先生您别跟我开玩笑了!一碗羊杂也就20个铜子,您付不起?”

的确,年轻人看着,怎么也不像没钱的样子!单身上那件西装,只怕也值几十块银元!

不料那个“有钱人”两手一摆说“我真的没钱,不过我可以帮你们刷碗,抵饭钱。”

这下伙计为难了,敢情这位真没钱!但谁敢让这位公子刷碗呀?弄脏了他的衣服,只怕都不好赔!

这时候老板也过来了,一问情由,又一看这年轻人,衣着讲究,彬彬有礼,正至诚地等着刷碗。就叹了一声,说“罢了,这位先生,你也不必刷碗了,那碗羊杂就当我送你的!”

那年轻人一听,就表示感谢,但是又说“老板,你请我喝羊杂汤,我也不能不有所表示!这样,我送你一个主意,你用了我的主意后,保准生意会好上一倍!”

老板一听这感情好!就说“先生请讲!”

不料这年轻人说“你这羊杂汤味道很好,但就是粉条和洋芋条太多,你若能将粉条和洋芋的一半换成羊杂,生意一定更好!”

这话说的!谁不知道肉多了好?还用你说!

老板十分生气,觉得这是在故意寒碜自己,所以推翻了承诺,又非要那碗羊杂汤钱!什么以工代酬的通通不要,只要那20个铜子!而这年轻人又没有,所以两人吵了起来。

李志行看了一会,大声说“老板,这位先生的钱我付!不要再吵了!”,说完一扭头对燕子说“去给老板一块银元!”

为啥让燕子去?因为他身上没装钱。

不料燕子一努嘴说“我哪里有一块银元?明明是20个铜子,为啥要给一块银元?”

说完,就从怀里摸出一些铜板,仔细点了几个铜板和七八枚铜子,一起给了老板,连他俩的饭钱一起付了。

老板一看李志行脑满肠肥,说话又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估计是个有实力的主,便不再追究,收下钱去忙了。

那个年轻人见状,就过来一拱手说道“多谢先生仗义相助!”。说完,竟自顾自的在志行的桌上坐了下来。

李志行见状,只好又点了三碗茶水,又要燕子付账。

还好这大碗茶只要一个大子一碗,这是老板招揽顾客的重要手段。燕子便噘着嘴付了账。

年轻人也不见外,端起大碗茶喝了一口说道“感谢先生请茶!在下常州罗庚华,字清华,敢问先生大名?”

李志行笑了笑说“先生莫要客气!城里人都叫我李胖子,这是我闺女胖丫。”

燕子又瞪了李志行一眼。

然后,这年轻人便与志行聊了起来。

原来这个罗庚华却不简单,不但是清华的大学生,而且还在英国剑桥留过学!只是没有毕业。

为啥没毕业?因为他留学时,家中突生变故,父亲生意失败,一急之下撒手人寰。罗庚华赶紧就往国内赶。结果还没到家,母亲也去世了。回来后安葬二老,已经家无余财,而且他并无兄弟姐妹,就成了孤身一人。

家里没钱,英国自然是不能去了,只好设法谋生。

罗庚华虽说是个留学生,但毕竟没有毕业,而且学的是数学这种基础学科,所以并不能找到像当初程名恭那样的高薪职位。

舅舅看他可怜,设法帮他谋了一份中学教员的职务,教数学。因为罗庚华从清华到剑桥,学的都是数学。

这职位其实也不错,每月尚有20几块大洋可拿,是个既神圣又安稳的差事。

不过罗庚华这家伙,并没有教化国人和拯救民众的觉悟,干了几个月,竟然辞职不干了!

为啥?

首先,他不耐烦!其实这家伙也是个逛鬼!之前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就到处乱逛,这番让他耐着性子当“猢狲王”,他实在受不了!

其次,他觉得教书是在浪费他的生命,因为他有大事要做!

他能有什么大事?

嘿嘿,话说从剑桥上学开始,他就发明了一种数学理论!这些年来,他就一直在设法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这需要很多调研,也需要时间,所以他无法专心去教书。

于是,他便留书一封,不辞而别,在国内到处游历。

“啥?你还发明了一套理论?”李志行惊讶地问道。

“是地,是一种能提高办事效率的理论。”

“你能仔细讲讲吗?”李志行挺感兴趣。

“哦,也可以……”,罗庚华便开始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己的理论。

讲了挺长时间,李志行似乎听懂了一些,可燕子听得云山雾罩,于是便大声说“嗨!你能不能讲简单一点?你说的要是大家都听不懂,你的理论又有啥用?”

罗庚华一愣。随即笑着点点头,说“刚才讲的太专业了!现在我打个比方……”

这下,李志行完全听明白了!他激动得眼里放光:统筹学!对!就是统筹学!这么厉害的理论,竟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发明的!

原来,罗庚华讲的正是那个非常经典的“烧水煮茶”的故事。

说,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在日产生活中,以上三种办法都有人用,但哪一种办法最省时间呢?自然是办法甲好,因为其他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个理论,后来在管理学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起到了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的作用,例如现代工程管理的“关键路径法”,就秉承了这种理论,作用极大!

李志行现在想大力发展军工,牵涉到的事情方面方面,庞杂无比,其中科学管理却十分关键,他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李志行心思直转,就要想办法拉拢罗庚华,刚说了一句“清华兄……”,不料却被燕子打断。

燕子撇着嘴说“切!什么理论!还敢冒充是数学家?我看你的理论一文不值!”

罗庚华一听很生气,马上说“小姑娘,你真看不起人!我告诉你,我用我的理论,马上就能赚一千大洋!不!两千!”

“噢?怎么赚?”李志行感兴趣地问道。

“我准备帮榆林城的赵大掌柜出个主意,卖2000大洋!”,他想卖主意给赵琦。

“啊?啥主意这么值钱?”李志行惊奇地问道。

“这个么……,暂时不能告诉你们。不过我可以明确地说,按我的主意,眼前这些马车立刻会减少一半,而且工厂的用料不会受到影响!”

“啊,这么厉害?究竟是啥主意?”

罗庚华自然还是不能露底,不过他又说“嗯……,我打个比方吧,还说烧水煮茶,你说用什么方法最省时间?”

“不是方法甲吗?刚才已经说过了。”李志行不解地问道。

“的确是方法甲,但方法甲只是我的理论中最一般的应用!这个时间其实还可以再缩短。”罗庚华答道。然后他接着说“你想,如果我不用柴火烧水,改用煤炭、甚至用焦炭呢?”

哦,那的确可以再缩短时间!因为炭火比柴火温度高,自然用时就短!李志行恍然大悟。

罗庚华看李志行已经领悟,便得意地点点头,说道“这就是我主意里最值钱的地方!”

李志行懂这个道理,但仍不知道他的主意到底是什么,不过也没法再问。

不料燕子这孩子突然说道“切!故弄玄虚!咱俩打个赌,你要赢了,我就信你!”

罗庚华不以为然地摇头“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

燕子却说“你连个赌都不敢打,还吹自己是什么数学家!”

李志行闻言急忙阻止,呵斥燕子道“不得对清华先生无礼!”

燕子闻言不再说话,却头撇向一边,一副罗庚华就是个骗子的表情。

罗庚华看着这孩子,心中不禁觉得好笑,就说“小丫头,你想打什么赌?”

燕子一听,马上回头说“我给你出一道算术题,你要答对了,我就服你!”

罗庚华一听哈哈大笑,算术?他从小就被称为“算术神童”,后来到清华,又到剑桥,数学方面还没人能难住他!一个小丫头,莫不是打算在小加九上难住自己?于是就是“好!小丫头,我和你赌!”

不料燕子却说“且慢!如果你输了呢?”

“什么?我输了?这不可能!”罗庚华哈哈大笑。

“万一你输了呢?”燕子不依不饶,眼睛直盯着罗庚华。

“任你发落!”

“那好!你若输了,就给我当三年手下!”燕子语出惊人。

不料罗庚华的话更惊人,他说“好!我若输了,就给你当三年手下,而且分文不取!”

“胡闹什么?万万不可!”李志行一听急忙阻止。

不料罗庚华却笑着说“无妨!别的罗某人不敢说,但要在数学上,能难倒我的人,当今世界上应该是有,但其中肯定没有你家这个小胖丫头!呵呵!”

燕子却立马喊店家借了纸笔立字据。

也不管字据上面的条件公平不公平,罗庚华只是签上自己的名字。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输!

两人这一闹,店里人都围了上来,围在四周看罗庚华和燕子打赌。

只见燕子站起来,向周围一拱手说“请各位叔叔伯伯都做个见证!”,然后走到罗庚华面前开始出题。

“说有一个农妇,她起初有42只鸡,到集市上卖了10只大鸡,又买了7只小鸡回家去养,后来又到集市,卖了3只大鸡,又买了11只小鸡回家去养,然后又到集市……”

罗华庚坐在那里连动都不用动,微笑着,一边悠闲喝茶,一边听燕子讲。就这种问题?他五岁的时候就会算!

燕子边说题边观察罗庚华,见对方竟如此悠闲,就越说越快,罗华庚只是微笑,按他的算力,只怕燕子站在那里说上一个钟头,也无济于事,他一口就能报出答案。

终于,燕子的“贯口”在7、8分钟后停了下来,然后静静的看着罗庚华。

周围的人见着小女孩口齿伶俐,直为燕子叫好!这些人在燕子几句话后早已听懵了,谁也算不出那个妇人到底还有多少只鸡来?

罗庚华见燕子停下来,就笑着说“小姑娘嘴还挺快的呀!比我小时候强!你是不是想问,那个农妇现在还有多少只鸡呀?我告诉你,现在还有72只,不会错的!”

围观的人见这位一口报出了答案,都为罗庚华叫好!

不料燕子一字一顿地说道“不!我想问你,这个农妇一共去了多少次市场?”

“啊?”罗庚华张大了嘴:自己被坑了?

没错!罗庚华就是被燕子坑了!还是在李志行的默许下被坑的!因为这道题李志行以前考过燕子!

众人雅雀无声,面面相觑。

燕子静静盯着罗庚华。

罗庚华半晌不说话。忽然,他哈哈大笑起来,大声说道“想我罗某四处游历,见过高手无数,没想到今天竟败在一个小姑娘手里!哈哈,有趣,有趣!实在有趣!这样,君子一言,我就做你三年手下!反正我也无处可去!不过你要管我吃住哟!”说完,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把在契约上摁了手印。

李志行还故作惊讶地喊道“清华兄大才,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我们权当儿戏!儿戏而已!”说完就吆喝着要驱散人群。

不料燕子这孩子却利落地将契约一把收入怀中,大声说“哈哈,你既然是我的手下,我自然要管你吃穿。别的不敢说,这榆林城内,好东西任你吃,好房子任你住!走吧,我先带你去住榆林城最好的客栈!”

李志行原本计划看完东城门还要去看西城门,如今也不必看了,因为东门是运铁矿石,西门是运焦炭,炼铁用的焦炭比铁矿多,那边肯定比这边还拥堵!

燕子先将罗庚华安排进了榆林城最好的客栈,要了最好的房间,然后说“那个……清华兄,你先住在这里,想吃什么随便点,都记在我账上!想要出去玩就出去玩,没钱找账房要,我稍后找你!”

燕子在这里还有账户?不是,是她悄悄对掌柜地说:我是李志行的亲侄女,不信你去镇守府问刘绣娘!

掌柜的先自信了几分,因为燕子用的正是地道的富宁口音。所以掌柜的丝毫不敢怠慢,一面派伙计去打听,一面亲自陪着。

罗庚华也觉得好玩,就说“胖丫,你难道不怕我跑了?”

燕子一瞪眼,说“清华兄,你四处游历,不就是想看些好玩的事情,以便完善你那个叫什么的理论?榆林城这么多好玩的事,莫非你都看遍了?”

罗庚华一听,笑着说“嘿!还真被你说中了!我还就是想研究研究榆林这些新事物。”

燕子摆摆手,就与李志行一起出了客栈,那个掌柜的也不敢拦她。

等走到稍远一点,燕子立刻问“志行,怎么样?我今天表现得还行?”

李志行立刻点头,说“嗯,这个罗庚华是世界顶级的数学家,不过又能怎么样?还不是着了咱俩的道?”

“嘿!嘿嘿!嘿嘿嘿!”这父女俩相视而笑,笑容异常奸猾,像极了一对大、小坏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