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百家争鸣再现
书名:医道至圣 作者:陆子飞 本章字数:2095字 发布时间:2023-02-26

画家,有徐渭,文嘉,项元汴三位半圣,实力可观。综合实力,仅次于儒家、兵家,位列第三。


小说家,有兰陵笑笑生、罗懋登两位半圣,而且小说大儒数量可观,随时可突破更多半圣。


戏曲,有梁辰鱼、汤显祖两位半圣,实力大涨,戏剧走向繁荣。


堪舆,有徐家兄弟两位半圣,堪舆家的绝技为奇门遁甲术,战斗力颇强。


道家,虽然仅有潜虚子一位半圣,可随着潜虚子自领天下行走,天下道门开始走向联合,道门势力大增。


佛家,半圣云栖祩宏,着手整顿佛门,使沉寂多年的佛门有了中兴之势头。


声律,半圣朱载堉,是太祖九世孙,仁宗第六代孙,郑藩王族嫡世。凭借声律成就律圣,历书、音乐、算学方面成就也是惊人,与周述学一同被公推为小众百家之首,“北朱南周”二圣之名一时响彻大江南北。


盗门,有张应俞作《杜骗新书》,盗门人称《骗经》,自此盗门日益猖狂。占领太湖一岛,公然改名为讹岛,建立杜骗书院,广收门途,一时成为盗门圣地,盗家弟子公然行走江湖,通用手段为骗,祖传盗术反倒没多少人使用。


……


张景岳得知盗门之事,突然想起在地球看过的一部叫《大奉打更人》的小说,里面道门长老揍得盗门宗主改盗门为“贼门”,便寻思着一定要尽快找到潜虚子,想见证一场李逵揍李鬼之事。


八年前,张景岳利用圣院力量在京城棋盘街找到那正在摆卦摊的潜虚子,给他讲了一通封神演义故事梗概,又大讲特讲更为熟悉的洪荒故事,将潜虚子惊为天人。


当听闻截教战败,万仙陨落,通天教主要再立风火水土,潜虚子激动得就要去重建龙脉,打通隔绝的仙凡之路。


吓得张景岳差点没一头栽倒,他只是想忽悠潜虚子给他写《封神演义》,可没想着忽悠他去造大明的反!笑话,重建龙脉,打通隔绝的仙凡之路的唯一途径,只能是推翻传统,建立国家,集建国之功,耗费国运才能办成。


为此张景岳足足劝了半年,跟着潜虚子走遍了大明一万余道观,见识了百万道家精英,特别是龙虎山天师府,底蕴惊人,直追圣院和阳明书院。


也是在这,张景岳和当代张天师合力,与潜虚子论道半月,才勉勉强强让潜虚子答应先写《封神演义》,成了半圣再说其他。


两年后,书成,才气灌顶,潜虚子一举突破成为半圣,受此影响,张景岳也一举成为小说大儒,距离半圣仅半步之遥。


圣人之下最厉害的高手之一。嗯,这当然只是自夸,这毕竟是儒道至圣世界,除了文字、诗词也就是书画和乐曲战斗力强。你说战斗之时写小说?恐怕还没写完,战斗就结束了。


小说家可谓是最不擅长战斗的百家之一,若非如此,儒家也不能力压百家,还将最会战斗的兵家和武家压着打。


本来张景岳还美滋滋的,对未来充满希望,二十年,他仅仅只用了四年,便达到半步半圣,也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前的水准。那时王阳明三十七岁,而现在张景岳才二十二,可谓最年轻的大儒。


可在第二年,当得知一位普通人凭借《三十六计》一举成为兵家半圣时,顿时就觉得这小说大儒弱爆了。


辛辛苦苦劝了半年,跟着跑遍大江南北,又眼巴巴等了两年,才成为大儒,可人家只是总结一下《三十六计》,就成为半圣了,这找谁说理去?


……


五年过去,张景岳依旧还是小说大儒之境,几乎没有多少增长。儒道也停留在举人之境没有多少进度,以至于他还没有使用圣院和阳明书院给的机会。


反倒是算学,短短时间凭借后世数学知识,轻轻松松就达到了翰林之境。也就是把后世的一些初中知识,讲给周述学听,借着周述学的著作分润了些才气。


医学经过十年,勉强达到举人之境,这放到后世,大小也是市级名医水准,不过在大明,算不得高手。他爹张寿峰,中年学医,此时都已经入了翰林之境,足足高张景岳两阶。


张景岳只得感叹,不愧是能生出未来医圣之人,简直是被军职耽误的名医。


其他方面,军事也达到了进士水准,这几年经常去阳明洞看望徐渭,跟着徐渭学军事理论。前面几年因为王畿在世,张景岳还不太愿意去阳明洞,后王畿过世,张景岳直接就住进阳明洞,这才是军事才能激增的原因。


可惜军事才能的增长离不开论文,嗯,张景岳将书写军事理论当做写论文。这毕竟是文道世界,才气不与实干挂钩,而与理论挂钩,是故,这个世界华夏没有短板,不像地球的华夏轻理论,重技术。


这些便是张景岳主修课,小说大儒(六阶)、算学翰林(五阶)、兵家进士(四阶)、儒道举人(三阶)、医家举人(三阶)、道家元婴(三阶)。


其他方面,如书法、画道、历学、堪舆等方面也到了二阶秀才之境。


只是张景岳最想学的武功,暂时没有遇到武家名师,未能入门。张景岳不由惋惜,十年后才气枯竭,兵家和武家才是百家中战力最强者。不过一个是团体战最强者,一个是单兵战最强者。


咦,小日本的武士道就是兵家和武家的融合。提起小日本,总感觉忘了什么事。算了还是去找潜虚子,看李逵大战李鬼重要。


思之及此,张景岳便再次出门,根据圣院传讯,一路往河南飞去,所使用的正是道家飞天术。


张景岳虽然不是儒家大儒,战斗力不行,可小说家大儒已经是大儒,百家大儒都能学飞天术,为驾雾腾云,翰林会走地术,名为缩地成寸。


汉代董仲舒为换得百家同意独尊儒术,集百家之力,共同建立了八阶文位体系,并一一创立了百家通用文术。


圣人境文术为言出法随、心想事成。


大儒境文术为腾云驾雾、撒豆成兵。


翰林境文术为缩地成寸。


进士境文术为一日千里。


举人境文术为出口成章。


秀才境文术为纸上谈兵。


……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医道至圣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