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相府祥瑞
书名:大明巡洋传 作者:白马踏绿洲 本章字数:3315字 发布时间:2023-02-14

汪广洋的死引起胡惟庸更大的恐慌,那可是当朝右相,说杀就杀了,皇上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可见无情到了极点。他马上召集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南雄侯赵雍,永嘉侯朱亮祖,秘密商议,胡惟庸曰:“诸位,本相有难,希望诸侯伸出援手,我获悉,今有仇家数百人潜入京城,欲刺杀本相,希望你等将本家家将借与本相,本相将感激不尽。

 

众侯皆不语,维陈宁,涂节奋勇道:“左相有难,我等不能旁观,勿忧,今明开始,入夜我等派家将前来相助,绝不让歹徒得逞。”

 

胡惟庸内心惊喜莫名,泣曰:”只要人来即可,不要带武器免得引起怀疑,府内军械齐全,只做防御尔等无须担心,诸位皆是我的救命恩人,只要本相大难不死,你等皆公侯万代大富大贵,决不食言。如今有诸位相助我无忧矣!......”


涂节当晚回到家,左思右想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胡惟庸被弹劾满朝皆知,当众杀人,瞒报朝贡使团,种种迹象表明胡惟庸罪责难逃,那么借用家将他想对谁下手?这不是呼之欲出吗!涂节感到大事不妙,是夜秘密前往都尉府,当晚坐值的人正是当朝驸马都尉府佥事傅兴,听了涂节的密报,傅兴大吃一惊!......

 

其实傅兴也想不到这一切连锁反应,全集中到现在,胡惟庸事件与历史完全不符,而且提前一年多发生,他更加不知道这个导火索竟是自己的女人水怜儿引发的,满朝文武都知道胡鹏的死纯属意外,谁也没想到胡鹏是为了追赶女人而死,而且至死也没有追到女人反而送了命。

 

事态的发展出乎傅兴的预料,估计胡惟庸不能忍,皇帝也不能忍,就看双方谁会棋高一着,不过有了傅兴这个穿越者事情一切都简单多了,傅兴耐着性子等朝会散朝,见皇帝回到东暖阁,傅兴急忙到东暖阁求见,俄顷皇帝命傅兴进见。

 

傅兴步入东暖阁,阁内只有皇上和秉笔太监姜常,傅兴磕了头,皇上朱元璋脸色不算是太好,傅兴组织了下语言道:“父皇,昨夜中丞涂节来报,左相胡惟庸有图谋造反迹象,随即把胡惟庸如何联络亲信召集家丁于相府必有所图。”

 

皇上朱元璋冷笑道:“兴儿所说我已得知,胡惟庸却有造反嫌疑,他这是在找死,在京城区区几百人就想造反疯了吧他?”

 

“父皇,他不是疯了,而是相当的清醒,儿臣猜测他一定是为了父皇,我们耐心等吧,他一定还有后手,说不定有什么意外发生也说不定。”

 

朱元璋不屑道:“没什么了不起,我不相信他能掀起大浪,兴儿,亲军和都尉府今日起归你统领,严密监视胡惟庸,稍有风吹草动立即禀报,”几个人又研究了几个细节傅兴才出宫。

 

中军都尉府,指挥使同知毛骧,义惠侯刘英(功臣刘继祖之子)千户徐增寿,都过来拜见驸马傅兴,别看傅兴在都尉府才是个佥事,光是驸马的身份就足以让他们俯首帖耳,何况现在还是国公,因为亲军都尉府指挥李文忠镇守东番,皇上始终也没有任命指挥使,因此毛骧掌管新军都尉府。可以说这几个人是皇上最信的人,让他们去监视胡惟庸党羽万无一失。

 

傅兴让他三人分领一卫日夜监视,“嘱咐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这可关系到你们身家性命和前途,千万不可大意。”

 

毛骧道:“驸马请您放心,下官保证这些官员和小妾一晚几次都会一清二楚,绝不会耽误驸马和皇上的大事。”

 

“很好,我信得过你们,但此事不许泄露任何人得知,严加保密,一有线索立即向我禀报,”三人领命各自分头行事。

 

阳光艳丽,傅兴坐在马车里,看见街道两旁一排排商铺,人流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不由心生感叹,“好日子越来越好,为什么还是有人不满,老老实实做人不好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不满足,胡惟庸你不知道这样做会连累九族吗?皇上现在正处于国力强盛的顶峰,你还在执迷不悟,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你。”

 

傅兴赶往城东少年营,昨日皇帝问起少年营是否可以启用了,傅兴回答肯定,有些孩子已经十六七岁甚至十八岁的也有十几个了,该到他们出山做事的时候了。


洪武十五年以前大明朝是举荐制,洪武四年的科举失败,导致录取的人员不堪大用,有学识没能力,因此朱元璋废止科举,仍沿用各部各衙勋贵推荐人才制,所以傅兴才有机会提拔举荐人才。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少年营连男带女三十几人全安插到各个部门,铁蛋已经先一步进了南京顺天府衙入职,任从八品知事,算是体制内的一员了。

 

忙了一天傅兴直接到了自己的府邸,给母亲请安问好,才回到自己的屋子喝茶,三姐妹忙里忙外,给小公爷烧水准备沐浴,傅兴感叹唯有回到家里才是最舒心的时候,没有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只有美人在侧,身心的疲惫一扫而空。

 

铁蛋这时赶了过来,自家人根本不用通报,幽兰连忙把铁蛋让进屋里,傅兴让他坐下喝茶,什么事慢慢说不要着急。铁蛋道:“驸马,广东飞鸽传书,说是费聚有异动,正在和海外联系,可能要跑。”

 

傅兴道:“铁哥,立即传书,让他们严密监视费聚动向,只要发现出逃立即抓捕,同时封存其家产即可,记住把他们全家全关进大牢,不要虐待,我有话要问他们,记住我不想看见死的费聚和家人。”

 

铁蛋去了,由三姐妹侍候傅兴洗浴,直到吃晚膳几个人才匆匆出来,孩子大了,母亲芸娘这次没有责怪三姐妹,算是默许她们的胡闹。

 

东宫太子朱标得到傅兴密报,太子师宋濂危在旦夕,据查老师宋濂之孙宋慎和胡惟庸打得火热,如果胡惟庸倒台恐受牵连,这是秘密,外人不知,为今之计让老师宋濂弹劾胡惟庸,越快越好,只有此可保家族平安,至于孙子只能自求多福了。

 

太子知道傅兴的用意,宋濂不但是他的老师,也是傅兴的老师,陪太子读书的情分不是任何人可以忘掉的。因此太子不敢怠慢,立马派人快马加鞭给老师送信,这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

 

宋濂,浦江人,今(义乌)字景濂,号潜溪,大文学家,散文家,历史上宋濂却被孙子连累,本来是死罪,太子和马皇后求情才保住了性命,结果在流放四川过程病死他乡,让世人痛惜。

 

傅兴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必须救宋濂脱困,因宋濂不但是文坛大佬,他的藏书可以说比之国家藏馆的书还要多,而且多为精品。,可谓国中瑰宝。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史载,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他所修元史价值甚高,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散文造诣可以说独树一帜,这样的人才朱元璋不珍惜,傅兴必须珍惜,既然知道后果,傅兴必需补救,否则他将终身遗憾。

 

史上朱元璋在胡惟庸案大杀特杀,胡惟庸死有余辜,傅兴现在想法如何避免历史惨剧,如何才能不牵连无辜,从现在起傅兴必做好应对措施,能救一个是一个,劝说皇上少杀人实际非常困难的事,不过傅兴还是想试一试。

 

如今太子和皇后皆知朝政有变,提醒老师宋濂弹劾胡惟庸势在必行,究竟皇上如何打算谁也猜不透,做了总比不做的好。

 

朝堂之上,突然风平浪静,现在调查归调查,皇上却绝口不提胡惟庸,每天朝堂之上与往日无疑,似乎皇上已经忘了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十一月下旬,太子老师宋濂弹劾胡惟庸,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迫害贤臣,欲图濂,我拒之,其心可诛。这个弹劾可是重型炸弹,非同小可,可是皇上压下此本不理,朝臣哗然。


十二月十二皇帝下诏,新年上元节全城张灯结彩,务必隆盛与往昔,天子同庆与万民欢。


十六日左相胡惟庸上了道奏折,他说后花园宅井里涌出了醴泉,甘甜异常,这是上天给予您的瑞兆,大明的祥瑞,希望我皇移步寒舍观赏。

 

朝堂上众臣皆说如此祥瑞可不多见,眼见新年来临,天送吉兆与我大明,明年必国丰民泰,大吉!大利!

 

大臣恭贺声一片,如此一来,朱元璋邀请众臣一起前往,如此祥瑞百年不见。可是谁也不知道先前还在的驸马爷傅兴早就离开朝堂,行踪不详。

 

皇上摆驾前往左相府,就在他刚到西华门之时,车驾停住了,原来驸马都尉傅兴见驾。

 

皇上亲军不会买任何人的面子,如果不是奉召驸马爷也不行,一个太监冲了出来,喝道:“皇上有命,请驸马见驾,护旗卫这才让开,让驸马近前。

 

驸马因为赶得急他气喘吁吁指着胡惟庸家方向,半晌才小声道:“父皇无需前往左相府,儿臣发现异处,请父皇速回登上承天门一望即可。

 

或许是帝王的敏锐,朱元璋察觉到异样,马上回到宫内,登上承天门拿出望远镜向左相府望去,这一望让他大吃一惊,居然看到——胡惟庸家藏匿士兵,刀枪林立,谋逆之心,昭然若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明巡洋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