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屏风遮挡的走廊,季仕林三人最终被带到了一处靠里的私密雅间,若是他们知晓第三层的布局,他们就会发现其实这潇湘馆的三楼整体是呈一面扇形,由众多的屏风与隔间平铺开来的。
不过这些被隔出来的雅间并不是如同扇面与扇骨一样,整齐地排列着,而是好似一朵盛开的金莲花瓣儿一般交错而成。
这些个雅间都不大,但私密性却都很好,只有前面一个方向对着正中的戏台,这样每个交错的雅间都能够看见台上的表演,却也无法观察到别的雅间内的客人。
而季仕林他们订的这个“闻香雅间”可算是在这些个雅间中最为靠近戏台的。
“闻香”指的便是坐在这个雅间的客人甚至都能闻到台上艺伎身上的香气,所以在平日里这样的上等雅间是绝不可能轻易被季仕林这样的人所顶到的。
三人落座后,刚才引路的女子就在一旁伺候着茶点,见三人没有其他的吩咐也就从雅间中退了出去,留有足够的空间给来的客人。
而雅间中有一金丝线绳,估计若是里面的客人有什么事情,只需拉一下这条线绳,外面的侍女便会进来听从吩咐。
而如此隐私性极高的场所,正是那些达官显贵之人最为中意的,不同于富家子弟与文人骚客,大昇朝虽没有明令禁止官员不得出入妓馆青楼等场所,但这样的行为多少也会自己影响名声,所以有这样的雅间可以选择,那些达官显贵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在夜市外耽搁了不少的时间,三人刚一坐定,还未等喝一口热茶暖酒,一曲琵琶声已然响起。
三人齐刷刷地向台上看去,只见台上所布置的假船之上,一名女子抱着琵琶盘坐在船头。
定睛一看,此人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莫不用多想,这琵琶女定是这潇湘馆的花魁,今年的行首,“花娘”。
然而她没有多余的话语,人还未到,曲调先行,一下子就把这所有雅间内,来客的心尖儿抓住。
其实以色事人,又能好几时呢?
而之所以花娘能当选上今年的行首,最主要的便是得益于她手中的这曲《秋夜月下行》。
只见她半遮玉面,跟随着琵琶声悠然而唱,加上戏台上犹如夜色的清冷之光,花娘的一颦一蹙,好似在渡口等待与郎君相守的女子。
众人还未饮酒,就已经入醉。
而满怀期待的曲调却因情郎的迟迟不来而开始变得急促,时而好似碧波荡漾,时而好似冷雨落红,将矛盾的抒发得淋漓尽致。
然而最终,这位女子痴情的郎君也未现身,曲调一转,如凄风凋碧,览寒江之烟波。琵琶遮面,掩别情之泪滴。
真乃是“形单影孤何所。空船独守声声思。”
然而正当季仕林三人沉醉于花娘琵琶曲中的女子浮生时,他们左边的雅间里突然传来一声盏碎之声。
这一刺耳之音虽未打断花娘的表演,却惹得三人很是气愤,尤其是坐在左边的李长京,可还没等其发作,雅间里的说话之声却让季仕林一把拉住了李长京的胳膊。
“此事当真?”
“太傅府内传出来的,估计十之有九。”
“会不会是之前就有症状,毕竟今日才派的医官。”
“不会,府内人言,太傅正是今日用过午膳之后见的宫内医关,到了晚上这才不省人事的。”
隔间的两人一问一答,若不是两个隔间距离过近,否则他们的说话声早就被琵琶曲所掩盖了。
李长京听到二人之言,顿时心中怒气尽消,看了一眼身边的季仕林后者则是给了他一个噤声的手势。
“所以你的意思是,有人给老师下毒?”
另一个人此时并没有回答,可旁边的三人听到“老师”这个称谓顿时心中一惊,完全没有听曲的兴致了。
于贺甚至被吓得一直紧拽着季仕林的衣袖,而季仕林乃是内阁侍读,对小皇帝周韶弘的声音最为熟悉不过,便只得点头表示没错,他们隔壁的雅间内可能坐着的正是这大昇朝的皇帝。
可是这个时辰,周韶弘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三人此刻都不敢细想,也不敢作声,要知道被人认出来潇湘馆玩乐说到底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他们三个人已经名声在外了。
可是要是被人知道,他们在这里撞见了还未亲政的大昇皇帝,那可是要被杀头的。
所以三人顿时脊骨发寒,只得煎熬着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被隔壁雅间内的人发现。
可他们又不敢起身离开,所以也不得不听完隔壁雅间内的对话。
“那老师现在怎么样?有无性命之忧?”
“还不清楚,但是听说到现在仍在昏迷,毕竟老人家年事已高,恐怕不容乐观……”
片刻的沉默……
“那个医官呢,宫里派出的医官呢?”
“回主子,此人现在留宿于太傅府邸,对外面说是奉旨调理太傅身体,但府内人说正是服了医官的药后,太傅才惊厥休克。”
“母亲那边知道吗?”
“应还不知,应该是被小黄大人压下来了。”
又是片刻的沉默……
“看来是想秘而不发啊,如此一来在查到真凶之前旁人也无法插手……可是这个医官是为了什么呢?被人收买了?还是……”
“这个小的就不得而知了……只是……主子,若太傅真的……”
“说什么屁话呢!”
隔壁雅间的这一声训斥将季仕林三人吓得不轻,他们还从未见过周韶弘发如此大的脾气,只因在朝堂上还未亲政的小皇帝本来就是听政为主,所以很少开口,更没有训斥过谁。
可“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的道理,三人不是不懂,而在这一声训斥之后,隔壁雅间就此便没了动静。
不过季仕林三人哪里还有别的心思,管他什么花魁还是行首,都没自己脖子上得这十来斤重的脑袋重要。
而在三人准备离开之时,潇湘馆的老板却差人来,表示想移步而聚,谁知李长京也不管什么老不老板的,直接骂了一嘴就回绝了。
就这样,三人乘兴而来,却全都败兴而归,并达成共识,对今日所闻所见极皆闭口不谈。
可谁知等翌日上朝之时,李长京和于贺才知道,季仕林这个“大喇叭”的外号,也同样的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