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把朱嫱的事记录下来,等有机会交到周舸或者绍闻太子手中,以后怎么查,他们就不管了。
李和要去的第二个地方稍微远一点,红石郡西北三郡之隔的金山郡。
郡如其名,郡城之外有金矿山,还不只一座,因此地面相当富有。
城里不用说了,郡守萧东山就是本地人,除了给绍闻采金铸币以外,家里就有一座矿场,不说当地首富也差不多。
郡中大户人家超过一般郡城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当地干小买卖的一天得的赏钱够别人干半个月的。
一朝有旨,金矿开采,大伙分的工钱够其他工匠干几年。住在这个地方,吃喝穿戴不用发愁。
李和穿的不算讲究,一身粗布衣服,庞斋跟他差不太多。两人身上值钱的东西就各自宝剑。
进入郡地,显得有些突兀。因为包地打粮、种树的都比他们穿的好。
来到一个路边摊,要了两碗茶水,掌柜的没收钱,临走还送他们四个肉烧饼外加一小包咸菜丝。
庞斋有点不好意思,李和照单全收。
吃饱喝足,庞斋就问:“李兄,咱们去哪?进城吗?”
“不用,咱们西山坳转转,要见的人多半在那。”
转向西山,两山加一沟的地方有个小山庄,名叫西山山庄。靠近山上,一阵“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传到耳中。
顺着声音看过去,八家铁匠铺,一座铁矿场,矿工、铁匠干的如火如荼。
庞斋问道:“这看谁?”
李和指着山庄,言道:“山庄庄主姓萧,叫萧及宣,萧东城的本家叔叔。听说以前没这个庄子,一年多前才建,专供矿工、铁匠休息。请旨开铁矿没什么大不了,萧及宣也很正常,可给他们做饭的厨师傅非同一般。李和看不懂对方修为,感觉跟自己差不多。开矿期间发生过两起人命案,不确定是否跟他有关。如果有关,邪修无疑。”
之前听说天兵岛兵器外泄,今日听说在不远的郡修士看守铁矿,庞斋隐约感觉万岛域天兵岛要出事,希望自己过于敏感。
在铁矿厂对面的小山坡上等到晚饭时间,山庄大门走出三个人,为首的站在门口,旁边两个喊铁匠吃饭。
李和遥指:“庞兄,就是他。”
庞斋上眼,出来的人贯子体的大高个,上身裸着,下身高腕裤腿,腰间围着花围裙。手里拿着炒勺,等着手下人喊齐铁匠。
容貌四十左右岁,实际八十年修为。长的挺凶,尤其一双虎眼,瞪圆了能吓哭小孩。
朝人摇摇手,示意让其过来。对面四处张望,猛的看见他们二人,跟手下人交代几句,走向对面山坡。
走出十几步,山庄大门又走出一位。
后出来的是个女人,模样三十五六,神情很是和善,姣容好似清雅山水,尤其一双醉鸾眼,好似幽凉甘泉。
全身上下一身素锦,外罩轻颜粉袍,袍上绣着荷花,头上插跟蝴蝶木簪。
二人闪目,似位女修。李和第一次见,实感意外。
朝人招手,示意两个一同过来。女子瞟了一眼,静静跟在拿炒勺的人身后。
小山坡上见面,厨师傅恭敬道:“两位可是绍闻修士?百花域白壁府修士李越有礼了。”
庞斋就是一愣:“百花域的人?”
“是。”
“你旁边位呢?”
“在下的厨艺师傅,雾霞夫人。”
雾霞夫人微微点头,表示礼过。
二人还了礼,庞斋继续问道:“你们远在百花域,怎么想起来这个地方了?”
李越简单介绍,左益岛经营铸兵生意的蔡博蔡掌柜找上他,说绍闻近两年将有大买卖,来这一块发财。
“什么买卖?”李和问道。
“绍闻皇帝下旨开文武双恩科,武科肯定得用兵器,所以开矿铸兵,将来哪举办武科,就去哪卖个好价钱。”
“你们怎么知道?”
“太子出生的时候,皇后三十整岁生辰,都开过恩科,这次公主出生……”
“所以孙皇后一有孕你们就知道了?”
“差不多。”
“有点意思,我再问你,矿场发生过两起命案,跟你有没有关系。”
“哎呀二位前辈,都是矿工不小心,在场的都能证明,另外郡守府都备了案了。”
庞斋把话拉了回了:“蔡博怎么知道绍闻有的大买卖,谁通知的他?”
“这个真不知道,我只负责驻守矿场,遇到为难的事帮着处理,别的一概不知。”
又问好几遍,李越来回来去就是那么几句话,说不出新鲜的。此事暂时搁置,打发他回去了。
他走,雾霞夫人没走,问道:“轮到我了吧?”
庞斋问道:“这位夫人,您知道什么?”
雾霞夫人取下木簪上的木蝴蝶,说道:“二位正在调查进入绍闻修炼之人吧?足显正道修士担当,我倍感欣慰。把你们的去处走完,将这只木蝴蝶交给白棠城主周舸,剩下的事他会负责。”
她的话一副长辈口气,李和听的挺不自在。
“你是干什么?”
“有缘自会知晓。”
“你是福光山的?或是云光洞的?还是谨容宫的?”庞斋谨言问道。
“乱猜蔡博无济于事,乱猜我更无济于事。”
“雾霞夫人查到什么?”
“死灰复燃的东西罢了。东西交到周舸手里,万钧殿自会插手。”说完轻轻点头,退回西山山庄。
上坡上,两人猜想女人的身份,回想她的话,全都猜不出什么。尤其庞斋,作为凉风岛二百年修士,自信对三域的瀚海仙盟略知一二,尤其万岛域和相对离的近的百花域。
对于雾霞夫人口中的死灰复燃没有一点线索,难道不止水煞阁?至于雾霞夫人本人,完全猜不透不出她的身份,肯定不止李越的厨艺术老师这么简单。
把金山郡的事情记下,把木蝴蝶收好,提议去他生疑的地方。
地方有二,都很远,一个绍闻西北方向福山郡,一个东面的临海郡。
他提议先去福山郡,李和提议先去临海郡。意见发生分歧,拿出一枚铜币:“兄弟,字往西,图往东,你看怎么样?”
“这办法好,庞兄请。”
铜币抛到空中,落地:绍闻一百三十六年铸。
庞斋一笑:“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