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萌生和乔修远进来,发现李志行最喜欢的那副对联不见了,就惊异地问是怎么回事?
李志行谦虚地说吴大帅这对联把自己夸得太过!咱做人不能骄傲,挂后院了。
桂萌生便说今天按规矩新娘该回门了。另外,客人们基本已经走了,但还有人没走,想亲自与志行谈谈。
李志行问都有谁?桂萌生说埃里希没走,在到处参观;还有那个俄国人库涅夫、刘神仙都想见见志行,再就是徐致也没走。
李志行点点头。
本来,很多客人临走时想和李志行道别,但都被桂萌生挡了,理由是李志行昨天酒喝得太多,身体不适。
大家一听纷纷笑意不止。李志行婚宴上临走时还人间清醒,哪里有多少醉意?
呵呵,李志行“柱子哥”的名声,眼看就要“闻达于诸侯”。
这时,乔修远说杨宇霆这家伙现在还没走,但也没说要见李志行,就是天天带着几个随从,在汉堂新城转悠,还要求去汉堂的工厂参观。李志行略一思索就说“让他去看!”
李志行又问桂萌生,给阿什尼玛汗王和外蒙贵族的礼物准备的怎么样了?桂萌生回答已经备好。
李志行想了想说“索性也邀请外蒙那些人到汉堂各处看看,也到榆林和包头看看,最后从绥远坐火车回去,瑶圃你觉得怎么样?”
乔修远略一思索点点头说“也好,让他们见识过繁华和先进,对我们以后在外蒙的安排也有好处。”
随后,李志行便是带着新娘回门。顾菲儿自不必回去,刘绣娘也不必说,单说乌兰格格。
阿什尼玛汗王这两天眼巴巴盼着女儿回门,要看看女儿是否受了委屈?这番见李志行和乌兰格格携手前来,举止亲密,女儿一脸幸福,这也就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
李志行这番,待阿什尼玛汗王不再那么生硬,开口就是岳父,叫苏日格也是王兄,对阿什尼玛汗王嘘寒问暖,态度亲密殷勤,老汗王和小王爷都很高兴,这是一家人了!
李志行趁机邀请他们参观汉堂的产业。
乌兰其木格也挽着李志行的胳膊,满脸幸福地开口说“父汗、哥哥,你们要去看看!那些都是志行的产业,全是志行兄弟三个,从无到有一个个挣来的!就连这整座新城,也都是志行在从军前就建起来的呢!”
“啊?是吗?那我们一定要好好看看!”老汗王摸着胡子哈哈大笑。
自己这个新女婿打仗厉害他知道,玩手腕厉害他也领教了,但竟然还是个赚钱的好手!早早就赚了这么漂亮的一座城!他可一定要好好看看!
……
等回到家里,桂萌生拿出一封信给李志行,是郑玉琨写的。
“猪娃不是打过了贺电了嘛,怎么还写信?”
“其实这封信婚礼前就到了,只是猪娃哥叮嘱婚后再拿给你看。”
“哦?”,李志行有些诧异,便打开信来看。
一看之下,不禁眉头紧皱,拿信背着手在屋内转来转去,最后让人将乔修远请来。
乔修远到后,李志行将信递给他。
乔修远看后,皱着眉头说“我看要整肃,若任由这苗头发展,再强的部队也会垮。我看,这事就让玉琨去办吧?”
“好!你拟个命令,成立“军法整肃处”,让玉琨兼任处长,对整个边防军和所有守备部队进行整肃!包含绥西和榆林!严重去当个临时参议,其他人员由玉琨自己选。”
是什么事让两位大少神情严肃?
原来,郑玉琨的来信说了一件事,那就是驻守在唐努的白文焕部一个排长,也是白手下的一个分堂堂主,将当地的一个俄国妇女强奸了!更为恶劣的是,他为了隐瞒,竟将这名妇女连她的丈夫一起杀人灭口!
除了那些被李志行逼走的俄国资本家,留在唐努地区的俄国人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些俄国穷人,留在当地搞小贸易或做手工的。这件事影响极坏!但好在边防军在唐努驻有重兵,没有引起动乱。
另外,郑玉琨还提到,这一段时间,部队分驻各地,很多将领一下成了当地的土皇帝,索要贿赂、为难客商的不少,骚扰当地妇女的也有。这些主要都发生在外蒙。
而绥西和榆林,则疏于训练,纪律涣散!驻守包头的李福成手下一个连长,竟然出动军队给自己押送货物捞钱!
玉琨的信很长,第一师军法处的处长庞振新本就是玉琨的老部下,给玉琨提供了不少信息。玉琨痛陈利弊,最后建议严厉惩处,并说“十杀其一,威震三军,十杀其三,威震敌国!”。
郑玉琨这家伙带军队是个狠角色!李志行总待人以宽,但也希望借玉琨整军,不过他怕玉琨滥杀,所以特意给玉琨去了一封长信,叮嘱他凡事多用法度,则人我咸服。
安排完此事,李志行会见了徐致。
徐致一见面,就盯着李志行看了半天,然后说“不错!不错!我觉得你跟以前明显不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
“我看你现在更有大丈夫气质了!”
“去你的!又来取笑我!倒是你徐兄也该成家了!省的让家人惦念。”
“哎呀正之!我爷爷刚走,你又来说我!”
“哈哈哈,不说,不说了……”。
两人说笑一会,徐致说他想扩大铁矿生产。这简单呀!扩大就是了,找萌生谈就行。
徐致又问志行榆林的铁厂可不可以入股?
志行笑着问徐致想入多少?徐致问20%怎么样?
20%?这可得不少钱!于是志行笑着问“怎么,你最近发财了?”
徐致笑笑说“其实也不是,是姑父说你会做生意,你的铁厂肯定赚钱!他出钱让我入的。同时答应太原兵工厂的钢材,可以部分购买榆林铁厂的。”
哦,原来是阎锡山想进来!
榆林铁厂现在蒸蒸日上,几乎每隔几个月就有新设备到场,已经可以生产一些种类的钢材了,比阎锡山自己在阳泉办得铁厂状况好了太多!
榆林和太原现在都在大力发展军工,阎一者想保证军工厂的钢材供应,二者想在李志行的篮子里也放几颗鸡蛋。
这一点李志行并不拒绝。在他的定位里,阎锡山是战略合作伙伴,他已经先后派出上百人,到山西学习行政管理。
阎锡山现在也觉得,李志行是自己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并且觉得李志行是一支潜力股,参股榆林铁厂,就是想双方再紧密一些。
于是李志行笑着说“哈,没问题!我最近正在计划再增加两台高炉,将轨道钢量产。这样,长江以北再修铁路,就可以用我们的产品了!到时候我们就财源滚滚了!哈哈哈。”
徐致一听很高兴,又说“正之,姑父临走时不停地夸你,还说你的部队能打仗,他都动了派人到你军队里去学习的心思!呵呵。”
李志行一听马上说“我队伍才拉起来几年呐?也就是侥幸打了两场胜仗,那里比的阎督军的队伍底蕴深厚?说实话,我都动过派人到太原军校学习的念头。”
“啊?是吗?姑父恰巧也说起过,只要你不嫌弃,可以尽往北方军校里送学生!”徐致惊喜地叫到。
“是吗?那太好了!我这就安排送一批!”李志行也高兴地大叫。
阎锡山是想潜移默化影响李志行,但李志行不怕,他乐得接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徐致刚走,埃里希就来辞行,李志行亲切地会见了这个德国朋友,并请埃里希原谅自己没有亲自去拜访他,因为实在太忙。
这个德国鬼子却笑着说“哈,亲爱的詹姆斯!你的辛苦是值得的,因为拿破仑皇帝曾经说过:男人的事业在马背上,也在女人的肚皮上!”
“哈!亲爱的埃克!你说的是真的吗?拿破仑真的说过这样的话?”
“是的,我的朋友!这正是英雄的事业……”
李志行和埃里希关系很好,两人开着玩笑。谈了一会,埃里希就要告辞,李志行亲自送到门口,他忽然叫住埃里希说“嗨!埃克,阿道夫·希特勒这个人,你认识吗?”
埃里希惊讶地看着李志行,问道“你说的是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活动家阿道夫·希特勒吗?怎么,詹姆斯,你认识他?”
“哦,不,但据说他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李志行盯着埃里希的眼睛,语气却漫不经心的说。
“哦?是么?”埃里希紧紧盯住李志行的眼睛。
“是的,亲爱的埃克……”
埃里希再也没有多问,这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同样,他认为李志行也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身在中国,却知道遥远的德国的事情。他认为这是一个重要提示,是一个好朋友的关怀,所以他深深地拥抱了一下李志行,然后告辞了。
埃里希走后,李志行会见了库涅夫,政委同志已经等了他好几天了!
等库涅夫进来,两位“同志”互相握手,李志行除了向库涅夫同志表示感谢之外,便问起了皮萨列夫和车尼雪夫斯基两位将军的近况。
库涅夫同志说两位将军因为打了败仗,正在停职反省。李志行“奥”了一声,又关心地问库涅夫“那你呢?”
“我也受到了影响,被调到西伯利亚方面军政治委员会工作。”
再问库涅夫在政治委员会里干什么?却是担任候补委员!
这叫受到影响?!这分明是高升了!
库涅夫本以为李志行对红军的权力结构不会了解很多,但恰恰李志行很了解,苏俄是党领导枪,凡冠以“政治”二字的,一般都是核心领导。
所以李志行不禁多看了库涅夫同志两眼,立刻来了兴趣,但他不动声色,等着库涅夫同志说。
库涅夫同志先给李志行戴高帽子,盛赞了李志行优待苏俄俘虏的行为,并对李志行的马克思主义素养进行了很高的评价。说在这一点上,整个西伯利亚方面军的领导,甚至苏共中央的领导,都给了李志行很高的评价!
苏共中央的领导?李志行就高兴地问道“是不是伟大的列宁同志?”
库涅夫一愣,随即说“列宁同志很欣赏您,但斯大林同志对您赞誉更高!”
“斯大林同志?”
“对,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同志是我们党的中央书记处总书记,同时也是政治局委员和组织局主席,也是党的一位伟大领袖!”库涅夫言语间,不由得流露出崇拜和自豪。
李志行深深看了库涅夫一眼,然后笑着说“库涅夫同志,您千里迢迢赶来,是不是还有其他事情?”
库涅夫一听笑着说“是的,李将军,我首先代表我国,表达希望和将军友好交往的意愿,然后想与将军谈一些合作,对您有利的合作。”
“哦?您是代表您的国家来的?”
婚礼上不是说过只是代表个人吗?现在怎么又突然说代表国家?李志行有疑问。
“也不完全是,但我与将军达成的协议,我国可以保证实施。”
哦,这么说库涅夫也可以算是代表苏俄,至少他可能代表的是苏俄的强权人物!
“那么好吧。库涅夫同志,我非常感谢你们的善意,您想怎么合作?”
库涅夫说“李将军,您想不想在外蒙修铁路?到时候外蒙的整个发展就会被带动起来!”
“想呀!怎么,你们想参与?”
“我们可以出资,修一条库伦到达乌兰乌之间的铁路,这样就可以将库伦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起来,外蒙的贸易一定会成倍的增长,您就会赚到更多的钱!而您,却不需要花自己一分钱!”库涅夫忽然站起来,激动地说。
“哦?那贵国需要得到什么权益吗?”
“我们想得到铁路的运营权和管理权,收益也可以给外蒙政府一部分,至于多少我们可以谈。您放心,我们不会像那些帝国主义一样,要铁路沿线的驻兵权!”
“管理权包括什么?”李志行盯着冷冷地库涅夫问道。
库涅夫也盯着李志行的眼睛,小心地说道“就是对铁路的管理和安全保卫。”然后又斟酌着补充道“嗯……会在铁路沿线派少量军队。但您放心,仅仅为保护铁路安全而已,人数非常少!”
李志行忽然咆哮起来“这是侵略!这和那些帝国主义的做法有什么区别?这与伟大的列宁同志的宣言,完全是背道而驰!”
库涅夫见李志行反应强烈,就立刻缓和口气说“那么,少量铁路警察呢?我们花钱修了铁路,安全总要设法保障吧?”
“不行!”李志行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库涅夫皱了皱眉头,又接着说“那么,我再问您一个私人问题,如果铁路安全由您来保证,我们出钱修铁路呢?”
李志行听后皱了皱眉头:外蒙与内地距离遥远,联系薄弱,这他妈是经济侵略兼文化侵略!自己国内刚消停手,就伸过来了!俄国人在中国面前还真是自信心呐!你当我是三岁小孩?李志行心中一阵冷笑。
不过他却假装思考,然后说道“修铁路?这件事过于重大,我需要认真考虑。”
库涅夫点点头,他本就没想一次谈成功。他接着又说“我们是想成为您最亲密的朋友!所以我方希望与外蒙恢复正常贸易。”
关于双边贸易,华盛顿谈判已经有合作意向,但由于前一段李志行正在外蒙搞“恐怖活动”,所以口岸贸易事实上暂停了。
“你们想买东西?”
“是的!我方会适度增加茶叶的进口,同时将开放很多货物的出口,如木材、粮食、毛皮、矿物等。不过,我方希望出口的货物以贵国的银币结算,或者英镑、美元也可以。”
原来是想卖东西!你不是正在闹饥荒么?怎么还出口粮食?另外,外蒙本身就产毛皮,我为什么还要进口?这些俄国人刚才还要投资,现在又想卖土产赚钱,真是打肿脸充胖子!
原来,苏俄受列强封锁,但又想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尽快发展工业,所以极度缺乏外汇,所以不得已将主意打到了李志行这里。
“啊,库涅夫同志,这个呢,我个人非常欢迎!我认为恢复贸易,一定会是我们全面合作的开始!不过就所有货物而言,我最需要军火,尤其是重武器,我可以付现款。但您也知道,我掌握的地方税收少的可怜,希望您能便宜一点。”
听到这话,库涅夫同志露出了笑容。
事实上,经过他的详细汇报,苏俄对外蒙的方针已经发生变化,他们承认了李志行军队的实力,又鉴于强大的国际压力,目前已经放弃武力干涉外蒙的计划,改为全力拉拢李志行,援助军火本就在新计划之列。
只是库涅夫同志很聪明,故意让李志行自己提出,从而换取了不少利益。
于是库涅夫说“李将军,我们是好朋友,我也希望您尽快强大。我会将您的要求转告上级,尽可能达成您的愿望。”
李志行一听很高兴,马上就说“库涅夫同志,你是我真正的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谊,我决定立刻开始粮食进口,可以先进口两万吨,以银元结算!”
至此,此次会谈达成了一定成果,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要知道,此时中国与苏俄并未建交,中国政府也没有正式同意与苏俄恢复贸易,这算是李志行私自开了个大口子!所以库涅夫算是取得了重大成果!
关于两国贸易这种事,李志行私下里认为不好禁止!而且事实上,他也需要外蒙商道的尽快开通来赚钱。所以就私下答应了,这就是军阀!
两人握手告别,李志行将库涅夫同志一直送到门外。
后来,俄国人卖给了李志行大量粮食及12门火炮和一些炮弹。当然,火炮的价格很低,这是俄国人挥舞的橄榄枝。
却说这个库涅夫,同样被俘,为什么他却得到了晋升,而后又以一个方面军政治部候补委员的身份,来与李志行谈国家之间的合作呢?他究竟是什么身份?
其实,库涅夫之前也并不是个简单的上校政委,他是斯大林埋在西伯利亚方面军的“钉子”。
此时,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党内斗争已经开始。托洛茨基号称“红军之父”,在军队实力雄厚,而斯大林掌握着中央书记处和组织局,有人事权和党内日常事务管理权。斯大林未雨绸缪,已经开始在军队布局。
西伯利亚方面军,正是托洛茨基的势力范围,库涅夫是斯大林安插在这里的重要棋子,他上可通天,所以能来谈这些国家大事。
当然,这些李志行并不知道,但他也隐约猜到了一些,因为他能“未卜先知”!
至于李志行为什么同意进口粮食?这是因为边防军的口粮基本都是内地运去的,后勤压力很大,成本也很高。而西伯利亚其实也算俄国的粮仓之一,那里的饥荒程度比欧洲部分小得多,俄国人既然敢卖,李志行为什么不能买?
……
最后,志行见了刘神仙。
刘神仙翩然而至,一见志行就说“志行,你这汉堂新城陈某来过好多趟,但这次却是百感交集呀!”
李志行笑着说“怎么?老哥哥,嫌兄弟慢待你了?我也是今天刚有时间见客呀!还望恕罪!”,说着就起身给刘神仙赔了个不是。
刘神仙摆摆手说“这倒不是!志行你的为人我还是了解的,要不也不会来自讨没趣。只是有些其他感慨罢了!”说完便坐了下来。
李志行亲手给刘神仙倒了一杯香茶,放下后问道“师兄那边到底怎么样?若是缺钱,十万八万我还掏得起!”
刘神仙看了李志行一眼,说“难得你挂念旧情,不过目前尚好,并不需要你解囊。”
“哦,那师兄现在到底有多少人马?”
刘神仙看了看一旁的丫鬟,李志行会意,便让丫鬟退下。
刘神仙举起香茶喝了一口,轻描淡写地说道“大约不到两万人枪。”
“哦”
“志行,你现在地盘大了,外蒙加上绥西,再加上陕北,可养得起你那支虎狼之师?”刘神仙看看李志行,慢条斯理地问道。
“这个……,说实话,我在全力支撑。”
刘神仙闻言,看了李志行一眼,仿佛漫不经心地说道“那你有没有想过做陕西督军?”
李志行沉默了。
刘神仙又慢慢说到“志行,我随树藩这么些年,见多了不进则退的例子。你今日强盛,誉满海内,没人动你。但等别人足够强大了,就必然会挤压你!到时候就悔之晚矣。别的不说,就说等冯玉祥足够强大后,他还能任你兼着陕北镇守使?到时候,你是让也不让?”
李志行沉思着不做声。
刘神仙看了看李志行,就接着说“陕西不过关中、榆林、汉中三道,你今已据陕北,而陕南是树藩根基所在,各处皆有接应,届时你与树藩南北夹击,还怕拿不了陕西?事成之后,你做督军,给树藩个省长,你们师兄弟联手,还会再怕谁?”
李志行沉默半晌,开口说道“外蒙并不稳定,我没有能力做这些事情;而且,我也没有想过。再说了,老哥,你把此事想得太简单了。”
刘神仙笑了笑,说“志行,我并没有说让你马上做,形势天天在变化,你与树藩可乘势而动。”
李志行闻言笑笑,说“老哥,今天不说这些!你还记得我与老哥你初见时,说过一句话?”
“什么话?”
“我当时说,望你老哥以后常来,也好能让我有机会多招待你!”
刘神仙一听此话,哈哈大笑,说“志行呀志行!我就说我当日看你看得很准,如今看来依然没有看错!”
“怎么讲?”
“我当日就断言,你这人野心很大,待人却一片赤诚,是个可交之人!”
“哈哈哈,既有此言,那今天就“醉春光”,不醉不归!”
“醉春光”是什么地方?那是汉堂新城最大的妓院,以吴娃楚女闻名!
李志行这胆挺肥呀!刚结婚就敢逛妓院?
自然不是,他是陪刘神仙的,家里有三个娇妻,他才不会去动那些“如花”、“如烟”。
……
杨宇霆这家伙竟然还没走?他参观完工厂,又在汉堂新城悠哉悠哉闲逛。
李志行听到这消息,先是沉默了一会,然后说“还是见一见吧。”
所以,当杨宇霆溜达到一个小茶馆时,就看见李志行和乔修远坐在一张桌旁含笑地望着他,后面站着桂萌生。于是他便微微一笑,坐了上去。
“正之,终于闲下来了?”
“闲下来了。”
“你这里风景真好,我一时都不忍离去。”
李志行笑了笑。
“你在这里做得很好,在外蒙也做得很好。”
李志行仍笑了笑,没有说话。
杨宇霆笑了笑,接着说“西北占了中国近一半的面积,若善加经营,大有可为呀!”
“敢请教凌阁先生!”李志行开口说道。
“这个么,固蒙服绥,得陇望蜀!”
乔修远眼皮不禁跳了跳。
“然后呢?”李志行接着问到。
杨宇霆不禁抬头看了李志行一眼,然后说道“以奉为友,奉神器而南图。”
乔修远这时开口问道“请教先生治蒙之策。”
杨宇霆开口说道“一曰睦邻,二曰筑路,三曰人口,其他的你们已经都做了。”
李志行这时说道“多谢凌阁先生!”
杨宇霆笑笑说“罢了,见过你了,我就走了。”说罢起身就走。
李志行忽然叫道“凌阁先生……”,杨宇霆惊讶回头,李志行却又说“一路走好……”。
杨宇霆笑笑,一拱手翩然而去。
望着杨宇霆的背影,李志行说了一句“可惜了……”
乔修远也说“真乃国士也!”
……
客人们终于走尽,志行这次大婚,全中国除贵州督军刘显世被逐,大家忙着互相攻击争夺督军外,其他各省均派了代表参加,甚至连远在新疆的杨增新,也派了其财政局长金树仁前来祝贺。
但甘肃督军陆洪涛并未派出代表,甘肃八镇中,也就来了一个陇东镇守使张兆钾的代表。
另外,李志行本已明令自己的部下和汉堂的人员不许送礼,但仍有例外。
一个是现任外蒙警察厅厅长任光远,这家伙硬是不顾禁令,亲自跑来,送了一个半尺高的金佛。并说李志行待他天高地厚,就算志行枪毙了他,他也要来!
李志行恼怒之后,还是笑着收下了。
另一个就是那个“他妈的张德胜”。
张德胜现在已经是团长了,是原井师兄手下留在榆林的最高干部,他想来道贺,但又怕禁令,所以先给李志行打了个电报请示,李志行准了!
于是这家伙就赶到三原,毕恭毕敬地说了一堆祝贺的话,然后也献了一尊金佛,不过只有半个巴掌大,可以托在手里。
李志行板着脸问他“这是不是贪来的?”
张德胜马上否认,说这是自己一直攒着的薪水买的,还说师长这么信任自己,给了这么大的官当,他一不敢喝兵血,二不敢骚扰百姓,绝不给师长丢脸!
李志行教育张德胜,说不但要自己不贪,还要保证手下的军官不贪!张德胜连连保证。
李志行笑着让桂萌生给张德胜包了1000大洋的红包。张德胜慌得不敢收,连说这比那尊金佛还贵!志行笑着让他收了,说以后好好带兵就行。
除了张德胜,李志行还发了三个大红包。
一个是给干妹子党银铃。银铃姑娘本在西安城唱戏,得了消息便赶了来,斟酌着带了礼物,来给干哥哥祝福。
李志行谢过银铃姑娘,又问近况。这时身边的乔修远却说“你妹妹来祝贺你,你这当财主的哥哥,怎么连个红包都不给?”,志行就笑着让封了个大红包。
银铃姑娘脸红着不要,乔修远这厮却说“妹子,不要白不要!你这哥哥肥得流油,你就拿着!就当我送你的,随便买点脂粉、头花之类的。”
这是什么话?简直像个流氓!
另一个大红包是封给甄宝的,就是甄老实家的那颗独苗。
甄老实带了两个女儿和这根独苗前来道贺,甄宝这家伙眼睛叽里咕噜乱转,到处跑动跑西,不住遭到甄秀训斥。志行看着可爱,就封了个大红包。
最后一个给了马明经,就是那个回民小伙子。
小伙子专门从西安跑来祝贺,礼物是一本汉语版的《古兰经》。这是他和李志行一起翻译的,现在已经成稿,李志行掏钱让马明经出版,这本是样版。厚厚的书皮上面用金字烫着“古兰经”三个字,下面写着两个作者:第一个名叫铁琵琶、第二个就是马明经。
李志行很高兴,因为铁琵琶就是他的笔名,他高兴地给马明经封了个大红包,而马明经也欣然接受,因为这家伙又准备去朝圣了,他这几年已经去了三次了!
如今,马明经在西安的回民中十分令人尊敬,听他讲经的人,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