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与课业无关,因此学生鲜去那个地方。
不过有一次,陈风在散步的时候发现了古色古香的半掩的门。门上方有着横匾“唐人街高级中学校史馆”,而他望向门里面,发现其中散发着诡异的绿光,那绿光,仿佛能将人吞噬。
第二天晚上,在晚自习下课的时候,陈风找来了李兴耀。
“李兴耀,我发现了一个好地方!”
李兴耀很好奇:“哦,是什么地方?”
陈风卖关子说:“去了就知道了。”
走了大概两分钟左右,陈风和李兴耀来到了校史馆的门口。
“哇塞,好诡异的绿光啊!”李兴耀说。
他们轻轻推开了校史馆的门,想要探查一下那绿光到底是什么东西。
后来,他们发现,那绿光其实是写着“EXIT”的安全出口标志。
20世纪70年代,日本发生了若干场可怖的火灾,而由于火灾现场缺乏能够让人成功辨识的易懂的疏散标志,两场火灾伤亡惨重。因此,1978年日本消防安全协会举行了“紧急逃生出口”标志设计比赛,小谷松敏文设计的“小绿人”从3337份作品中脱颖而出。
此后,太田幸夫教授对“小绿人”进行了修改。1987年,修改版的“小绿人”参加了“ISO安全标志国际赛”,成为了全球通用的安全出口标志。
因此,全世界的安全出口几乎都是这个小绿人。
这个小绿人被称为皮克托先生,取材于英文单词“pictogram”。
现在,调查清楚了,原来这诡异的绿光来源于安全出口标志的小绿人皮克托先生。
李兴耀和陈风望向了这整幢大楼,发现只有四楼的一个小角落是有着光亮的,而其余地方,则是黑暗无比。
四,在中国文化体系并不是一个好的数字,因为四的谐音是死。
陈风和李兴耀走近了校史馆。
不用想都知道,校史馆在白天是个参观宝地,而在晚上……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黑暗如同浓厚的物质般包裹着四周,只有台灯发出的微弱光亮能够让他们看清周围到底是什么。
探索完一楼后,他们又接连探索了二楼和三楼。除了有一些门是锁着的外,他们没有遇到什么异常,不过,当他们走到四楼的时候,发现四楼的入口有个“参观者止步”的标识。
并不吉祥的“4”以及“参观者止步”,还有刚刚四楼角落的显眼的光亮。
四楼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
这些都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去一探究竟。
他们一上四楼,就听到了诡异的声响。
“咚咚咚咚咚……”
这声音很微弱,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是脚步声!
陈风和李兴耀对视一眼,他们想要逃跑,但觉得这太丢脸了,而且,这些脏东西,最怕的就是阳气,两个大小伙子还怕它不成?
于是,他们鼓起勇气,跑上了四楼。
终于,四楼“参观者止步”的谜团也解开了。
实际上,四楼并不是校史馆的组成部分,而是公开课教室。公开课都是要确保万无一失的,为了防止人打扰,才立了“参观者止步”的牌示。
突然,陈风感到有些奇怪:“我在楼下的时候四楼还亮着光的,可是现在,四楼怎么全暗了?
陈风和李兴耀平时爱看小说类型不大相同,陈风对刑侦类型极其感兴趣,李兴耀则偏向诡异的且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奇类,不过这两类小说是相同的,理智和疯狂本就应该相伴相生,也许,这就是他们成为好友的原因吧。
而现在,陈风内心的那个侦探又出现了。
“我想,刚刚那个脚步声来自于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在‘夜探校史馆’的探险者!而我们两个人上楼了,那人可能认为我们是鬼,或者是巡逻的保安,总之,那人害怕了,于是逃到一个角落的房间中,不料,那房间是亮灯的,太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了,于是,那人就把灯给关了。所以,刚刚在楼下亮光的地方就是那人此时藏身的地方。”陈风推理道。
李兴耀赞同他的推理,并说:“我记得,原本亮光的方向是在那边?”
陈风和李兴耀走到了那个角落,发现原本亮光的地方是个厕所,原来,那人逃进了厕所里。
“嘘……”李兴耀让陈风安静。
接着,李兴耀开始发出诡异的笑声:“嘻嘻嘻哈哈哈哈哈!”
即使陈风知道这笑声是李兴耀发出来的,他还是感到心里发毛,不要说那躲在厕所里的人了。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就蹲在厕所旁边,守株待兔。
过了一会,他们听到了厕所里传来的脚步声,很快,脚步声离他们越来越近。
“哇啊啊啊!”那人出来的时候,李兴耀大吼道,那人发出了尖细的叫声。
这个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光线,因此那个人根本看不清被吓的人是谁。
不过,那个人迅速地跑了。
现在,晚自习的下课快要结束了,他们也是时候离开了。
于是,他们也慢慢地离开校史馆,走回教室,走到校史馆一楼的时候,他们看见有一个房间里亮着灯。他们慢慢推开房门,发现里面有一个诡异的小孩在乱晃。他们想到了《咒怨》里的俊雄,连忙把门关上,快速逃离了校史馆。
回到教室后,还没上课,他们还在聊着刚才发生的事情:“李兴耀,那人肯定要被你吓死了,哇哈哈哈!”
过了一会,班里一个女生气冲冲地走到了李兴耀面前:“校史馆里是不是你吓得我?”
这个女生就是墨竹,她没什么很出众的特点,就是稍微有些怪,不过她和其他同学地方关系都不错,所以她并不孤僻,就是有些奇怪。
陈风哈哈大笑:“没想到吧,李兴耀,你吓到的人是我们班里的,哈哈哈!”
陈风接着又回忆起了第五件事。
那时,他和李兴耀在食堂打饭排队。他们此时正在聊图书馆的事情。
“李兴耀,你说,那个‘虚无之门’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图书馆里有一个‘虚无之门’。一般来说,门后面总是有一个房间的吧,但那堵门后面,确实一片黑暗。
这个虚无之门位于图书馆的地下一层。这个地下一层里面的书都是一些古老到蒙满灰尘的书,这些书几乎无人去看,因此,地下一层基本上是没人进去的,里面灯也从来不开。
地下一层走到尽头,就有这样一扇门,那扇门里面是一片黑暗,什么都没有,而由于门拴着锁链,只能打开一小条缝,手指都无法伸进去。第一次凭肉眼看,第二次凭借台灯照,里面都是一片无法驱散的黑暗。后来,他们摸到了地下一层的开关,想要打开灯一探究竟,但地下一层的灯都坏得差不多了,加起来也就只有微乎其微的光亮。
最终,李兴耀为这扇取了一个很霸气的名字:“虚无之门”。
李兴耀还说过,一个叫作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家写过一篇名为《埃里奇·赞之曲》的短篇作品,其中有扇窗户颇符合这“虚无之门”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