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一次看到了大家眼中的光,这一次,似乎燃烧得比以往更炽热。
最终,精神全部传达到位,接下来,便是各自行动。
会员卡的制作,目前没那么高明的手段,我得交给老田,让他对接印刷厂,搞点厚点的白板纸或是卡纸什么的,设计好图案,编好号就行。然后,是推广方面的海报和宣传单。等这些全做好,钟小峰他们就可以行动了。
训练馆内,增设一个展区,主要是挂球服,承接球衣定制业务。如果腾哥从上海搞到了NBA球衣,那就更好了,我会加些文字描述,讲球衣主人的故事。电视机和录像机,向腾哥下单即可。
……
一切都在有序进行。
8月15日,奔腾杯首届全民篮球挑战赛的海报,挂在了百货大楼。卢小波、王义、张小军、董亮几个,分布在各个人流交汇处,散发着赛事的传单。
日报社、电视台也即时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预告,这也相当于做了一次广告。日报社B版右下角的广告栏里,这次活动会持续发酵,直到正式开赛。同样的,我找了吴台长,请电视台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每天都到现场录些内容,次日播放。我想,这么一波接一波地炒,训练营大概率要家喻户晓了。要让大家始终对训练营保持关注,就必须要不时地刷着存在感。
那为什么叫奔腾杯呢?
是因为在我与马腾交流后,他明确表示要拿下赛事的冠名权,考虑到这是我首次举办活动,他大方地赞助了五千元给我,这让我更加有了底气。而之所以叫奔腾,一是取他的名字,二是我们都姓马,二马奔腾,前途无量,实在很应景。
电话,开始响个不停了。
出乎我意料的是,报名的人还不少。不过,我想这其中,必然是有一些凑热闹的人。但对我来说,都是好事,只有广泛关注,才有助于训练营进一步走向光明。
“马总,那些都是要参赛的人,他们已经报了名,想试试场子呢!”
我一进训练营,孙娟就指着场边几个人对我说。
“好啊,我过去看看!”
说着,我高兴地走向他们。
此时,场中正进行着我们的学员训练。这个班,是十多岁的少年,练了两个多星期后,球感已明显不一样了。这其中,有几个天赋比较好的,进步更快。
“你们好,欢迎来我们训练营参观指导,我是马小风!”
我不嫌突兀,直接笑着向那几个人打招呼,在他们看向我时,我也看清了他们的样子。说实话,这是几个在前世记忆里没印象的人。他们的年纪,大约在三十多岁。
“哦,你就是马小风,这个训练营的创办者?”
其中一人,很快地做出反应,他身高约一米七,比我高了不少,看着我,有点难以置信。
“嘻嘻,如假包换!几位叔叔,待会儿这节课下了,我安排一下,你们可以到场上试试手!”
我咧嘴一笑,在大叔们面前,保留点天真比较好。
“好啊!我们几个是水泥厂的,早就听说城里开了家室内球馆,一直想过来看看。昨天刚好有伙计看到了你们的宣传海报,叫我们过来报名,呵呵,今天刚好也有空,就来实地参观参观!”
那人倒也热情,看样子还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