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坂为一长约五里的黄土高坡。离敌阵还有大约千余步距离,世民挥挥手,命令部队停下来。世民远观,见远处高坡上聚集了密密麻麻的突厥马队。颉利选中这个地方作为战场,是想居高临下,占据地利快速冲锋。
世民命大军就地结阵,自己率领尉迟敬德、高惠通和百余玄甲骑,朝敌阵飞驰而去。
已近突厥大阵前,玄甲骑停在突厥马队弓箭射程之外,一面明黄色的大纛升起,上面用隶书题了五个玄色大字:“天策上将军”。
世民冲对面高声喊话道:“我乃大唐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是也!请你们可汗出来答话。”
突厥马队阵形中一阵骚动。雨中的旷野上,眼前唐军人数加起来,依然是敌寡我众,然一股彻骨的寒气却在突厥大军之中悄悄蔓延,上至可汗、下至士卒,均被这股莫名的寒气浸染得高度紧张,即便隔着一段距离,人们还是感受到了大唐“天策上将”那种无以名状而又摄人心魄的凛凛霸气。
过了一会,只见一众人马簇拥着一大汉,来到阵前,一人在阵前用汉语高喊:“我突厥颉利可汗在此,秦王有何话说?”
世民道:“可汗既与我大唐盟约誓不相负,我朝年年有厚礼馈赠,你为何屡屡背弃盟约,深入我地?可汗意欲何为?”
对面那人趋近颉利可汗,听可汗吩咐一番,又回到阵前,用汉语答道:“我们可汗说,当初乃父攻打长安,我兄始必可汗曾赠马借兵襄助,乃父承诺向我突厥称臣,所获城池归乃父,金帛归汗国。今乃父国土一统,金帛日多,仍旧想拿从前的数目来打发我们,这是不成的。你既是秦王,那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都是给你灭的,他们都曾是我突厥藩国,岁贡为乃父数倍。如今你吞并了他们,这几国之前的岁贡理应由贵国补上。”
世民听他一番奇谈怪论,不觉又好气又好笑!直接用突厥语怼回去:“我朝江山,向为一统,何来裂土纳贡之说?当初你父与兄弟争势落败,不得已入中土为隋文帝收留,文帝更划出河套肥沃土地任由你部族繁衍生息,没有我南朝包容,哪有尔等今日?按理说该你们向我朝纳贡才是,岂能如此是非颠倒本末倒置?”
颉利可汗也趋前对答道:“秦王好口才!不过当初帮我部族的可不是李唐,而是前朝文皇帝,你李唐并非文皇帝子孙,篡夺隋氏江山,是何道理?我今进兵,是为昔日帮过我国的隋杨复仇,扶助杨氏子孙复国。”
世民道:“文帝子炀帝无道,不知体恤百姓,三征高丽,巡游无度,致使生民涂炭,天下土崩,群雄并起。大唐江山,取之于天下,非取之于隋杨。我朝顺天应人,收拾乱局,欲使天下归仁,为中原开创一代盛世。奈何可汗却屡犯我边境,侵占我国土,掳掠我百姓。今世民在此,可汗是愿单挑还是群斗?”
颉利可汗道:“单挑如何?群斗又如何?”
“闻可汗武艺高强,世民想讨教一二。可汗若愿与我单打独斗,你我二人今就在这草地上一对一决斗,马战也好,步战也罢,分出个高低胜负,不损伤士卒、百姓。你若败了,即刻退兵;我若败于你,我朝自会割地赔款。不然,若群斗,无论可汗出兵多少,我仅凭身后这百余骑挡你千军万马,如何?”
颉利可汗没想到李世民如此强硬,这小子在玩什么?居然要用这区区百人挑战我的千军万马,还激将我跟他单挑?实在是目中无人。素闻秦王艺高人胆大,带兵一向身先士卒,出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我若与他单打独斗,还真没有把握,若是阵前居然败给他,这跟头可就栽大了……他一时踌躇不答,甚为尴尬。
那边厢突利可汗听见二人阵前高声对谈,看他们似乎一时谈僵了,便驱马近前来解围,按突厥人习惯将右手置于胸前,马上对秦王遥施一礼道:“秦王殿下别来无恙?没想到我们今日却在这里见面了。”
世民掉转马头,只带了尉迟敬德和高惠通两骑趋前来到距离突利可汗较近的地方,拱手还礼道:“突利贤弟,上次在晋阳你我盟誓急难时互相救助,言犹在耳,宛如昨日,想不到今日战场上引兵相攻,何无半点香火之情?”
听世民提起前情,突利可汗面露羞惭之色,无言以对,拨马往本阵归去。
世民也一拨马头,回归本部百余骑的小阵,尉迟敬德、高惠通一左一右紧紧相随。
世民指挥百余骑缓缓向前推进。两军中间隔着一道浅浅沟渠,唐军渐行至沟渠之前,眼看就要涉水过渠。
颉利可汗适才听闻李世民说出与突利“香火之情”的话语,怀疑两人暗中有什么秘密盟约,暗想:突利觊觎我的权力,倘若他与唐军暗中勾连,趁机反攻我,我岂不是腹背受敌?想到此,他赶紧派刚刚阵前担任“翻译官”的族叔阿史那思摩一人上前,对世民高呼道:“秦王无须渡水,我今来并无他意,只是想与贵国重申过去的盟约罢了。且请两军各自退回,改日和谈商议盟约。”
随后,突厥大军开始稍稍退却。
世民答应了突厥使者的请求,声言双方同时徐徐退兵,另选日子和谈。
唐军撤回豳州城内。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在豳州地方官员协助下,早为大军备好了饭菜。士卒入屋后换上干净衣服,吃上热乎的饭菜,总算可以好好休息一夜了。
大雨一夜未停,第二天雨水仍时断时续,豳州城笼罩在一片茫茫雨雾之中。颉利可汗原说今日要派人来议和,然一直等到申时,也未见有人来。世民便召集几名心腹部将议事。
世民开宗明义道:“突厥人最倚仗的武器为弓箭,今大雨滂沱已久,他们在野地里宿营,弓弦被雨水浸泡,筋胶俱解,弓不可用,如同飞鸟折翼;而我军屋居火食,刀槊照样犀利,正可抓住时机打击敌人!”乃下令尉迟敬德与秦叔宝二将各领两千骑兵,做好准备,打算后半夜冒雨潜出,夜袭颉利大营。
元吉反对道:“颉利既然已同意盟约,我军再冒雨夜出,万一有失,岂不前功尽弃?”
世民道:“不然!突厥素来欺软怕硬,若不见于颜色,其必更加嚣张跋扈。且突厥骑兵倚仗马快刀利驰骋大漠,到了中原山丘地带便失去优势,反不如我军战力。我军挫敌锐气,战而后和,显示我军并非打不过他们,对和谈方更为有利。”
夜半三更,唐军四千骑兵悄悄出发。到了颉利大营,尉迟敬德与秦叔宝兵分两路,趁突厥不备,突然杀进大营。
突厥人没料到唐军会冒着大雨夜间来偷营劫寨,顿时上下一片慌乱。
世民之前就嘱敬德与叔宝二将骚扰恫吓一下就撤回,不必恋战。待睡梦中的突厥士兵清醒过来,整装准备反扑时,敬德与叔宝已经率军劫掠了突厥一些马匹、粮草撤退回唐营。
颉利大怒!又担心这是李世民的诱敌之计,怕有埋伏,见唐军骚扰一阵就退走,便叫突厥军营加强戒备,不必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