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教授说道,这说明了,目前地球上的生命体已经穿越过黑洞,是在白洞的空间内存在着,这又表明了什么?仍表明人类的诞生便是经历了黑洞空间,或者我们目前生存的空间,仅是白洞呈现的一种“光影”,或是他空间的生命在此呈现的“像”,是一种生命的“海市蜃楼”呢,即他空间生命“制作”的迷惑行为。之后,教授表情严肃的说,通过超强双波段光谱仪的深入探测,我查得了,第五代人类的意识之衰变,竟然遍布于整个黑洞星系之内,其他的区域则毫无痕迹;那么,人类的起源、诞生、进化与发展,均在黑洞的范围之内了,或者说是在一个巨大的黑洞之内了;而我们目前研究的黑洞,仅是银河系的小黑洞,也可以说,是“巨大”黑洞之内的“小”黑洞;因些可以推测,地球、太阳系或小黑洞,便是“史前黑洞”爆炸的产物,地球人类的意识才能出现于白洞的范畴之内,也很好的理解了人类可以记忆也可以忘记了;这是针对黑洞研究得出的最新结论,或是地球人类无法发现星外文明的原因,也不能得出他空间是种怎样的存在方式。然后,教授看着黄冈古说,不知小黄可否有所发现,曾提醒过我不必再研究此类的课题。小黄说,我的提醒与教授的研究毫不搭界,我认为四维针对三维是一种空虚的存在,并无实际意义,才建议放弃,现在看来教授的坚持是正确的,已从另一侧面延伸到了人类的起源。此时,我突然想到,曾在“暗示”里看过有黑洞炸裂后才显现出太阳系的光影,黄冈古也呈现过此类的场景。教授指着墙壁上的黑洞图说,其实啊,人类的意识有种本能的特性,便是防止“意识”的改变;也许这就是人类一直以来研究黑洞、并探索星外文明的原因,也是从不承认黑洞是空无的原因;因为在人类的潜意识中,已经感知了“自己”的诞生方式,或感知了其他的星球上也一样存在着生命,因为夸克粒子在宇宙的传播是随机的,能出现在地球的表面,也能出现在其它星体的可存之处,所以其它星体也一样有了诞生新生命的条件,甚至会更好。
教授深情的说,寻找生命的诞生根源,并非易事;因为还有一个针对海市蜃楼的疑问,光线的能量在传播中是减弱的,为何远在光年之外的影,还具有超强的量可以遮罩了地球上物质的光?原因其一,光影之波穿越了扭曲的时空即通过了四维,吸吮了某些能量;其二,太空中光影的能量巨大,即使经过光年的减弱,仍然超过了地球表面物质的光能;这两个路径都能形成此类的结果,才造成了“来到”地球上的影具有超强的能力;却也引出另一个论断,即地球表面的能量相当微弱,或地球在宇宙间的位置异常偏僻,导致光年之外的“量”仍能超越;那么,人类如果寻找外星生命呢,必须穿越“大黑洞体”的限制,却似菌类发现人类一般的理数了;所以越发研究越是恐惧;其实,润经理定要研究并分离同频波,也是要追随海市蜃楼的“影”,去寻知“光”的来源及存在的位置,从而突破限制寻得宇宙间更多的奥秘;所以,经理是聪明的,他找准了方向,我才认为小黄跟随多年已了解到某些现象,才善意的提醒我放弃。强教授笑笑又说,所以么,不用我讲,你们也知道;脉冲与非脉冲波通知黑洞干扰后随意的分离与外泄,会形成多个不同的时空,便也形成了多个层次的宇宙;也是啊,诸多异象频繁的发生,如果没有一种理论的支持,直接提及四维定会引起人们的惊慌失措。小黄顺手拿出佩带的吊坠,并抚摸着,朝我点点头。我明白他要提及的话题肯定与“暗示”的显影有关。他问,可以确切的说,人类的诞生与黑洞有关了?教授说,从意识的走向分析,人类不论是通过了黑洞,还是在黑洞内降临,都是某些智能在地球上形成的海市蜃楼,只是具有“活动”与“思维”的功能而已,且与“光”有关;从而也可以预感到末日的征兆;所以,若破译意识的走向、人类的诞生及其末日,透彻的研究黑洞很重要,而这台超强双波段光谱仪就更重要了,是重中之重。
不提末日两字,我不会有进一步的深思。但教授提及了我特别敏感的词汇,便也不再放过任何一个需要探索的机缘。我还想进一步的知道,他是否再提及莲花两字,便问,那么在这里,发现了与莲花有关的现象么?强教授先是看我一眼,仿佛我已经明白了一些事情,然后才说,直观的现象倒是没有,只是偶尔有些异常的情况,没有进一步证实也只是偶然现象。我微笑着进一步追问,是种怎样的现象?强教授笑答,偶然现象是指?他稍微停顿片刻,是这样的,五年前,我在东京富士山学院物理系任教时,与我的学生收查分析过黑洞的热能波,并对波的特性变化进行汇集及绘制。强教授说,黑洞的热能波可以汇集,终因路途太过遥远,光年的距离呢,传到地球上的量不大,所以收集的量也不多,是间断不连续或是扭曲后的走向,但有一个莫明其妙的现象就是,这种热能的波经排列组合后,波纹走向成为一朵立体的盛开的莲花,是本身就有这种特性?还是因为光年的穿越受到了干扰?待我们再次测定与分析时,还显示有彩色的光芒;逐次增强能量,彩色则向着黑色演化,是那种透着光泽晶亮的黑色,仿佛是一朵放射着黑色金属光泽的莲花,后来又发现,量值再次增加,却能聚敛成了一种物质,或者说是一种能量聚集成的物质,这便是能量的储存与转移了,为何这样?还没有寻到相关的依据与证据;同期有资料报道,太阳光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产生物质的;光能产生物质,却成了此类观点的佐证;终因我要回国,没有太多的理论支持,也没有足够的量继续收拢,试验就此中止;这是我五年前的偶然发现,并未对外界说明,但是在我这段时间的测定里,却又验证了只是形成一朵鲜艳的莲花,当能量再次增强,是否形成黑色的物质或生命体,并没有寻得证据,便不能确切的说明了;所以,对错也不得而知,你们可在以后的分析中特别关注着这种现象。
我答应下来,并谢谢强教授的指点。此时我与黄冈古对视一眼,我们都想到了黑蜂、黑鼠及黑蛭龙,在太阳下慢慢幻化成彩色莲花的现象。不知两者有无关系。强教授看我的眼神,仿佛我早就知晓黑洞热能波可呈现出色彩斑斓的莲花形态,并故意套他话路。好在我们之前已经认识,我便转移了话题,问道,在这里工作,多久可以回到陆路,或者说回到家中。强教授说,一般是两周;在这里工作的全是顶级人才,公司不会有太多的苛刻与非难;有时心情不好,也可以一周回去一次;对了,我好象没有过心情不好的时候呢,大家交流也说,非常享受这种生活的方式;也怪了,回到家里,空闲下来,反而有种焦躁、烦闷之感,老是安不下心来休息,倒不如回到试验室工作着踏实。我笑笑说,这只能证明强教授等专家属于事业性人才,潜心于研究与探索;象我们这些人反倒不行了,心浮气躁的不踏实。教授笑道,过讲了;你们还年轻,心神确实没有稳定下来,这也许是经理不愿意让你们来负责的原因;到了一定的年龄,心思沉淀下来,就不一样了。我们认真的听着,小黄与小卿只是跟在我的左右。小卿仍然寻问道,强教授,你认为我们这是在哪里?沉在湖底还是悬在空中?教授和蔼的说,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好,工作地点在哪里也无所谓了;对了,这些银色的光芒,据说是最适应人类生存的光线,具有安神、益智、补气及解乏的功效。又说,而太阳光的紫外线强,辐射性也强,危害性大,易于伤害身体;所以啊,能有这样的工作环境真的多亏太体量公司,这要感谢黄总裁呢;而实验室选在哪里也无所谓了,我们真没有想过。然后,强教授看着小黄微笑着点头表示谢意。小黄也笑道,一切都归属于润经理的功劳,没有他,那有太体量,更没有所谓的太空研究与探索了。
强教授讲,至于实验室为什么选在这里开始我没有想过,后来我们在测定热能波的量值时,却也得到了答案;虽然黑洞是依自身的中心轴在急速的旋转着,当方位偶尔对准地球时,热能波也是极其微弱的一闪而过,有时都传不到地球上,但光谱仪可以捕捉到在天空中闪过的痕迹;这种波与其它发光体的波不同,比如光波、物质波、电磁波,其振动或震动都有他类波相伴,不易寻得发射源与位置,而黑洞热能波只是单纯的由洞口的热应力外溢发出,其它波全部被吸呈现不出原有的特征,直到外泄时才能呈现;我在研究中发现,从地球的角度来讲,对于距离太阳系或银河系而言,在这个位置,能最早的接收到传入地球的热能波;也就是说,这里接收到的波最强、最大、最明显;最强就最有利于发现,最大就最具有相互的作用,最明显就最有利于显示其特性;这就是超强双波段光谱仪之所以安装在这里的原因。我用疑问的目光看着强教授,等他进一步解释是如何得知的。他显然看出了我们的疑问,笑笑说,你可别忘记了,我曾是美国麻省理工物理系的高级教授,曾是东京富士山学院物理系的主任,还在英国诺岩海岸学院任研究生导师,我的多数学生也在研究着此类课题,彼此交换着同一时期收集到的相关数据;我有在全球范围内,同一时间测定热能波的资料与趋势图,通过对比,这里确实是最早接收到热能波的地方,接收的量最强也最明显;也就是说,这里是热能波到达地球的第一站;只是近期没有明显的特征显示而已。
我宽慰的笑。我说,我们也是向教授学习相关的知识,其他的什么也不知道;所以,教授还不能完全放下这课题去专攻其它;在针对外太空的研究与探索上,润经理最具智慧,黄总裁最具魄力,我们不服不行;但从专业的方面讲,强教授才最具权威,如若进一步研究,还需要教授的大力支持。强教授没有说话,只是陪着我们走动,走出试验室,我们依然只能看到通往大厅的走廊,周围仍被荡漾的水波围绕。我又说,其实公司还有其它的项目要做,我们完全可以去研究其他的课题,一年之久了经理也没必要再找人来协助教授了。强教授微微一笑,这才是经理的性格,我的这点研究结果,它人不知,而经理肯定知道,如若继续研究下去,或发现新的破译办法,就不利于事态未来的走向;所以,我的任务也就到此为止;如果没有特别的指定,在这里是不允许我再次介入了,这一点你可能不了解,所以本次能够说清楚的我就一次性全部说明。小卿随口说出,破译方法?什么意思?强教授停顿了一下,没有回答,而是诚恳的嘱咐我说,那么以后呢,如果经理让你把此项目交于他人时,大不必疑虑或担心,转交就是;其实啊,刚才我所讲的一切,当经理给你们说明目前的进展时,会全部告之,经理本不用从我们的述说中听得什么,他只要站在旁边,我们大脑内所有的思维与想法他会彻底明白;所以,这种能力才是本实,不佩服不行。我也虚心的点点头。小卿却在诧异之中。而我仍感到教授有些话的表述并不明朗,仿佛在暗示着我们一些东西,这个“破译”便是重点。我也在想破译的意思,以趁机多掌握些黑洞的知识,便问道,如果黑洞距离咱们近了,或者说黑洞热能波在局部的密度加大,所导致的后果及厉害程度如何?是世界末日么?
强教授眼睛一亮,诚恳的说,这就是需要进一步破译才能确定的问题,也就是你们的任务了。同时对小卿点头微笑,又说,从理论上分析,黑洞的发现,就是源于它周围的所有物质被吸引后,围绕一个什么也没有的暗体或暗空间急速旋转而发射的光;这与你的理论观点也一致;而重点是:就因有了超强的光,才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从这一点上分析,到时地球也会被超强的引力所吸,或改变目前的运行轨道而变成“光”;换句话说,地球上的物质若遭遇黑洞的吸引,地球及反射的阳光,也会被吸引而去,就算千万年后外泄时不会发生变化仍是目前的状态,但理论上讲地球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黑暗时期,生命特征将微乎其微,其它的更不敢想像。小卿问道,啊,那世界就一片黑暗了?我们将会如何?有什么办法阻止?教授说,兴许地球上根本就没有了“我们”,至于如何阻止,仍是以后的研究课题,或是破译的根本,这也许是选择你们三位参与的另一个原因。教授说,不论如何?在当今的太空研究中,对于润经理我是顶礼膜拜,对于黄总裁我是五体投地;他们除了具有高瞻远瞩的智慧,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小卿问到的这个问题,若这个世界一片黑暗,我们将会如何?你们有所不知,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光明,也只有在这里,就是这座低维量子试验室,可以看到物质的原貌与形态,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气息与规律,因为在这座试验室里,银色的光是“氘”通过核裂变而发射,是种可控的持续核聚变,就算整个地球被黑洞吸入,如果地球还存在,或者说在地球适应了黑洞的环境后,这座试验室就存在,专家们也就存在;因为黑洞会源源不断的给这间试验室提供“氘”能;而在地表则因磁场变化、昼夜颠倒、运动加速、气温骤增或离心力变大等等,生命体能不能再次延续下去尚不明朗;所以,我才说这两位领导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完全走在了人类的智慧前沿,所思所为均无懈可击。
强教授满脸的心悦诚服,非常自豪的讲述着这一切,黄冈古又无意识的拿出戴着的吊坠说,也许地球表面的人类可能被一道光所灭绝。我突然想到了在“暗示”中看到的、第一代人类文明灭绝的场景,就是由于黑洞闪过的一道道黑色光波造成。我明白了,若真如此,人类将难逃一劫。于是微笑请教,强教授,有什么办法阻止热能波的传入,不让地球或生命陷入漆黑阴暗的绝境中,或利用热能波为人类造福呢?教授说,自然的力量不是人类所想与不想的,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若困厄形成势力,微小的生命将毫无对策,更别提利用了;地球是旋转的,黑洞也是旋转的,总归有临近的时刻,之前有过,之后仍然会有。教授说,黑洞临近后,地球是否被吸吮而去,目前只是理论上的推断,要不然人类也不会锲而不舍的探讨黑洞星系了;但是,如果某个星球也发射一种与热能波的波长、波幅及能量相一致的量,那么这个星球就一定被吸引而去,并成为黑洞的一员。之后,强教授转移了话题,对了,你曾提及过,所谓黑洞的吸引只是一种外表现象,实质是星体在扭曲的空间内自由的流向黑色的区域,当然这是另一种性质的特征;这样说来,如果阻止星体上热能波的发射,并禁止两者的相联,就能阻止星体在扭曲的时空内超度加速的流向黑洞,这才是重点。教授有些忧郁的说,我曾认真的思考过一个问题,关于地球进入黑洞前期的人类现象:你想啊,地球进入黑洞,首先进入黑洞扭曲的时空,由于时空的错位,导致磁场的差异、地轴偏离等,会明显的影响到人类脑电波的正常与反馈,会造成思维及行为的离奇与诡异,类似于地震前期动物的异常举止一样;于是,各类丑陋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人类虽然对地震破坏的感知反映迟顿,但对空间扭曲的损毁却特别敏感,只是还不懂得此是地球进入了扭曲的时空而已。
强教授有些悲伤的看着我们几个说,我们只是懂得了动物大范围的举止异常,如蛇鼠出洞、鱼出水面、蜻蜓群飞、蜜蜂蜇人、白天的极光闪烁等,是局部地震前的征兆;并不知道人类大范围的丑态百出、野性粗暴、美德泯灭、彼此陷害、吸毒嫖娼、公开诈骗或对未来无望或无安全感,将是星球大灾难的征兆,便是末日之前的征兆了。我认真的点点头,而黄冈古与卿丘震也略有所思的点着头。卿丘晨说,我懂得了,这也是需要我们破译的问题之一,还有其他么?强教授微微一笑说,卿姑娘聪明,我也只是乱想、乱联系,没有实证;既然如此,我就多说一句,也不知对错,在2009年的上半年,我们依要求对超强光谱仪进行了高频次、高能量的调试,热能波在大华的上空突然增加,此时,波能密度松散、面积宽阔,大华恰恰出现了大范围诸多精英、名人的丑陋性事件,报纸电视及媒体也是铺天盖地的批判加指导,却没有对造成的原因进行深度的探讨与研究;好在一切是调试成功,便中止了发射,丑陋事件倒也减少了许多;但是,在2010年8月中旬,经理要求分三次高频率、超功能的集中发射超强的热能波,每次间隔三日;此时波能密集紧凑、范围窄小,仅在居川市的上空聚拢汇集,第二天均在北部山区发生了一系列的黑蜂、黑鼠或黑蛭龙泛滥的事件,时间间隔也恰是三日;不知是巧合还是真有关联?黄冈古激动的问,我们知道。教授想了想说,我也是事后才有所联想,热能波自发射、聚敛,再到成为黑色的生物体,也是需要时间,并非当天便可移动成功。我与黄冈古互视一眼,便恍然大悟了,且此物质在太阳下慢慢消失并幻化为炫丽多彩的莲花波型。原来黑蜂、黑鼠或黑蛭龙泛滥事件,并非自然的现象,而是人为的原因。
强教授似乎明白些什么,若有所悟的继续说,嗯,别忘记了,当黑洞热能波在某一区域聚集时,本身就可以完成能量的储存与转移,能量完全可以转化为生命体;黑蜂、黑鼠或黑蛭龙的突然泛滥与爆发,与超强双波段光谱仪高频率的调试有无关系,仍是你们有待关注的事项之一,这一切也仅是我的推测;之后再也没有接到开启光谱仪的通知,也就无法破译其中的奥秘了;说予你们听呢,也许对未来的某些分析有所帮助,只要私下关注即可,不必大力声张。强教授恳切的说词、殷切的目光及坚定的神情,让我们感到问题的重要性。黄冈古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也诚恳的说道,我们一定注意,请教授放心。我们同时点头,对强教授的提醒表示感谢。教授话题一转微笑着说道,不过木老师黑洞的“空无理论”,彼具挑战性,兴许这就是经理最终还是让你来接替此项目的原因。我谦谦的说,关于此种说法,只是我的无知妄言,推测而已,借哗众取宠达到留校的目的,至于其它再无头绪;关于课题的研究,既然领导如此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不辜负润经理及强教授的期望,一定把工作做到极致与完美,早日寻得其中的关联,提出破译的方法。强教授说,木老师谦虚了,“空无理论”已被东京富士山学院列为一个理论体系进行论证,还特别说明了,这是大华一位年仅20岁的毕业生提出的大胆设想,当时我脸上也彼为光彩,我们都是大华的子孙呢。我谦卑的微笑,连忙转移了话题,如此说来,如果这里距离黑洞最近的话,我们应该是在群山之巅或太空之中。强教授欣慰的笑了。
我四下观看,周围仍是水波笼罩,我们仍然包围在水的波纹之中。但飘浮之感减弱了很多,我们三人还彼为惊喜。小卿还轻轻跳动几下,做个展翅飞翔的动作,也没有担心悬浮起来。教授微笑着说,第一次进入这里,都有种飘浮的感觉,仿佛是在太空中,如失重一般,透过薄薄的荡漾的波纹,有时还可以看到上下空中有飘浮的白云,还直呼天这么纯净、底下也是难得一见的碧空万里,所以我们应该在空中了,只是天地均是浅淡的绿色;但实际位置在哪?也无所谓了,确实是在水里,因为我们的日常用水可以与外面的碧水直接置换。教授说着指指透明层外的波光涟漪,还用手指轻轻触及透明的隔离体,隔离体坚似硬石,可之外的水因受力却是颤颤荡动。我说,我们三人对黑洞的掌握处于了解阶段,至于如何去做,还不得要领,望教授给予大力支持,包括之后在此生活的常识,也需要教授多多指教呢。教授很是自信的说,这个当然,我们是同事,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研究的课题不一而已;目前在研究的项目还有,双中子星的规律及特征,此星体与人类DNA中的碱基对结构一致,说白了就是星体的变化对人类变异的影响;所以,我们所有的研究,最终都归宿到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及作用上,因有共同之处,须同心协力呢。教授看我一眼,欲言又止的说,其实,所处的位置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次脉冲与非脉冲波的试验中,我突然发现,本试验室内所有的光谱仪发射的波,是所有的仪器,发射的波竟然与黑洞热能波极度的相似,并且可以相联或互融,你们待以后也要特别关注;真若如此,地球也许会更早的进入扭曲的时空之中了。之后,就看到教授意味深长的看着我们几个,我一时没有明白教授又一次说明的用意,只是想着定要破译有关的内容。我们点头答应。
强教授问,润经理没有明确你们何时开始新的试验?我说,也许自昆仑山探测返回之后吧?具体时间没定。教授说,据我的判断,超强双波段光谱仪已完成了最终的试验,不知下一步的任务是什么?黄冈古说,经理没有提及,只是说让我们前期先接触一下,掌握好操作的程序,还嘱咐说第一次进入时间不易太长,我以为由教授您给我们下达新任务呢?教授笑着摇摇头,那么,你们近期不会出现在试验室了?黄冈古说,应该是的,我们还要去往昆仑山,也是查寻与同频波有关的异常波能。教授表示明白,又说,我刚才所讲的一切呢,就是目前研究达到的水平;若再次提升,还需要你们的努力与进取;你们年轻,思维敏捷,年富力强,又是专业的佼佼者,定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我们三人对教授的赞扬表示感谢。强教授说,那,初次进入确实不易太长的时间,久了对神经末梢刺激大,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严重者会引起神经依赖,离开后就倍感焦虑且心烦意乱;适应之后则没有这种症状了;所以人啊,说白了就是一种适应性的物种;习惯也就习以为长了。然后笑笑说,你们可以返回了,下次稍微延长些时间。教授话题一转问小黄说,对了,你曾经问我,可否说过,“打开开关,记录开始”之类的话,我们这里倒是有专门对外传递信息的仪器,也仅限于此处压力骤减或试验室毁灭时才开启使用,向外传出的信息就是一句话:“打开开关,记录开始”;但是,依目前的情况分析,地球无恙则试验室定不会毁灭;不知与此是否有关?小黄说,地球进入黑洞,这里都不会毁灭,应该是没有关联。此时,我回身观望,仍是水波弥漫,却不知哪条走廊可以升到陆路,便是左右张望,不得要领。
强教授看出我的困惑,说,这里共有六条大型的走廊,每条的终点都可以回到陆路,针对个人是同一个地点,你只要站在走廊的一端,想象悬梯的形状就可以。又温和的说,去吧,不用担心。于是,我们握手告别。便沿走廊往外走动,果真前面的水波也随即避开。仅似一个箱体般的空间在水中移动。这时,小卿说,是有些适应了,没有悬浮的征兆,但有些晕眩之状,是兴奋的原因?小黄说,人类的脑电波与新环境散射的波都有个互通交融的过程,此过程会有头痛之感或目眩之状,这是正常现象;与我们到达一个新的地方容易失眠一样。他们俩人还聊了些别的。我们三人又谨慎的慢慢的在箱体内向前走,周围什么也没有,只是一方银白色的水波光墙,我们便是行走在水波之中。小卿彼玩皮用我的手掌轻拍隔离层,看外面水层的震动;并拿着我的手指在隔离层上划开了一道裂缝,能看到水的波动并未有液体流入进来,我还慢慢的把手臂穿越到水层之中,然后又一个闪动迅速抽回,而隔离层随即闭合,似乎有意识一般与我游戏。他们俩人都目瞪口呆看着这惊奇的一幕。我们走了一会儿,我才思想,该到悬浮的箱体了吧。眼前果真就出现了一个红色的门框,就是载着我们而来的光状箱体,才知随时都可以到达走廊的尽头呢。我想象着打开箱体,光状箱门打开。我们进去,强教授红色的身影还在银色的水波中远远的看着我们,并挥挥手后消失了。我们只是感到稍稍的震动,身体一晃,连上或下都未感觉到,便回到大厦后面的空地,站在只有门框处的绿色草坛上。我们又看到了灿烂明媚的太阳,此时感觉到阳光明晃晃的有些刺眼,虽然温暖如意,而整个身心彼是皱褶紧巴,浑身也麻唆束缚,还有种忐忑不安的感觉,连心思也似乎被限制了一般,反而不甚畅快舒展呢。
我、黄冈古与卿丘晨站立了片刻,适应一下空间与环境,清醒一下思维,看看周围也没有异常情况。这里也是黄总进入梦境的出口了?润经理的握手作用巨大,不知下次进入还需要握手么?若有巧合门洞自然打开,便是极不安全了,所以无关人士的浑身刺痛倒也理解,确实保证了试验室的安全,而朴尘实却是保证了我的安全。站在门框旁边,我仍是心满意足彼感欣慰,与第一次走过时的感觉一样,我突然记起当时走过空门框时,对面闪现出黄冈古的身影。这次故意看过,而黄冈古确实就站在那边,还调皮的学我探身、扭头的动作;让我后悔上次没有这般的看清楚呢。我们在失重的状态下太久,用正常的脚步行走又不习惯了,还有种重重摔踩的声音。我知道我们一定又进入了经理的监控之中,其实在低维量子试验室时我们也一样受到监视,如何监视还不明白。我无所谓。我就是一普通的老师,比强教授更笨更弱,更没有作用呢。之后上车离开,身心才慢慢放松下来。黄冈古突然问道,对了,强教授说,从意识的走向分析,人类是某些智能通过黑洞或在黑洞内形成的海市蜃楼,只是具有“活动”与“思维”的功能而已,这是何意?我摇摇头说,没想过这个问题,不知道。卿丘晨说,比如,你是老师的影子,但又具备独立的行为与意识,就是这个意思。接着她又说,我聪明吧,我是突然想到的;对啊,这可以成为故事的一条副线呢。我也感觉是这个意思,却没有回答。黄冈古开车一冲一冲的,我才说,踩踏油门的力道柔和些,拐弯时别给撞了。他说,不会开车吧,还指导老司机?又说,嗯,有可能真是这个意思,那么人类是影子了?若再见一定要问个清楚;对了,何时再去?小卿说,我这会儿就想着回去呢,现在反倒有些压抑的状态,或者伤感的情怀。我说,何时再去听通知吧,别私自作主,需要介入时,定会提前告知;我感觉近期不会进入了,因为强教授已经暗示,光谱仪早已完成了最终的使命;正好,我们可以分析重体悬浮的性能;不过也得准备着,随时命令我们去昆仑山呢。他们点头同意。卿丘晨又快速的问道,那,这次让我们进入的作用是什么?黄冈古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