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家乡人武部穿上军装,也有两个多月了,一直是个”准”解放军战士,星期天外出,镇上的老百姓见到他们,总喊他们是新兵蛋子。戴上领章帽徽才意味着自己是一名真正的解放军。
当天晚上,张班长悄悄地告诉雄隆明,新兵连决定,在全连发放领章、帽徽仪式上,由他代表新兵讲话,要他提前写好发言稿。
作为一名新兵,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着实让战友们羡慕了一把。
上台前雄隆明很紧张,可是当他真的上台以后,他反而就不紧张了,发言很成功,博得了满堂喝彩。事后连长笑着对他说道:“小家伙,前途无量啊,要好好努力,要继续保持这种坚持不懈,认真学习的心态和状态。”
戴上领章、帽徽后,新兵们个个显得更加英俊帅气,他们的新兵生活也即将结束。最后,新兵连进行队列、投弹、射击三项考核,雄隆明全部为优秀(投弹43米,射击10发子弹93环), 可以说实现了从老百姓到军人的华丽转身!
三个月时间,说长真不长,说短真是短,但他们一个个都已经习惯了军营的生活,在做了训练结业之后,雄隆明因为成绩突出和优秀,得到了班长和连长的赞赏,他再一次被挑选出来在大会上面发言。
军营生涯就此结束,所有人都被打散了进行重编。
新兵连生活,是从地方青年到一名军人转变,必须经历的过程,它是每个军人军旅生涯的起点。对于任何当过兵的人来说,短暂的新兵连生活,点点滴滴往往都是人生中刻骨铭心的永不可磨灭的记忆!
雄隆明因为表现优秀,被安排在北海舰队第二招待所里面当文书,刚一进去因为毕业成绩十分优秀,就享受班长级别的待遇,因为还没有入党,所以还不能当班长。刘铭恒则被安排在了北海舰队第一招待所,俞德俊在广西路14号北海舰队警卫连。
总之各有际遇。
不过大家都有个最切身的体会,那就是饮食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新兵营生活相比,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大家都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然甘甜总是让人容易忘记的,唯有酸苦最是让人谨记不忘。
在400多个贤宁兵里面,雄隆明可以说是被安被排得最好的一个,也是职位最高的一个。
他被分到和招待所里的陈指导员一个宿舍,而陈指导员老婆孩子都在农村,一个人住宿舍。
陈指导员也是东北人,不过却没有大多数东北男人的那种精壮和彪悍感,他总是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看着人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
第一次看到陈指导员,他急忙立正敬礼:“首长好。”
陈指导员一丝不苟的回了个军礼,然后就笑着对他说了一句:“小伙子真精神。”
刚开始,雄隆明还有些紧张和不安,但在几天的相处之后,雄隆明发现陈指导员实在是个和善可亲的人,对他就像对待亲弟弟,即便是大哥雄隆盛,对他也没有这么亲厚过。
他们因为都喜欢打乒乓球,每天吃完晚饭,只要没事,就去打,常常打到深更半夜,然后一起用冷水洗澡,那时候可没有热水澡洗。
洗完澡,二人一起回宿舍睡觉,所以感情极好。
他们还经常一起擦枪,给枪上油保养,练习拆枪装枪速度等等。
第二招待所的所长姓蔡,连长级别,是山东人。
长得人高马大的,但是没读过什么书,也没什么文化,性格和为人都有些粗鄙不堪,第二招待所里的人暗地里都称之为蔡泼子,此泼乃泼皮之泼,绝非活泼可爱之泼。
蔡泼子因为是多年的老兵,就是个老油条,没什么别的本事,就准备把当兵当事业干了,所以老婆孩子都来了青岛安家落户。蔡泼子因此而极少在宿舍留宿,一般都会回家去睡觉,毕竟老婆孩子热坑头多好。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处而来,雄隆明与蔡所长交集很少,自然就没有什么亲厚的感情,而且蔡泼子也不知道什么缘故,横竖看他都不太顺眼,二人的关系也就有些糟糕。
年少气盛的雄隆明,从来也不懂得怎么去巴结领导,蔡泼子就很不喜欢他,当一个人不喜欢另一个人的时候,看那个人处处也就都不顺眼了。
不懂得人情世故的雄隆明,自然也不管对方是不是连长,是不是招待所老大,只要你不喜欢我,我也就没必要喜欢你。
在短缺经济年代,新兵第一年的月津贴为人民币6元,除去买牙膏、信封、香皂和手纸等生活必需品外,大部分人都会存在连队文书那里。很不巧,雄隆明就是文书,所以这个工作就是他的分内活了。
第二招待所里,除了两位连首长,同志们要是有余钱都会存在他这里。不管是谁每存取一笔他都要清楚明白的记录。这些都会被列为“秘密”信息,只有雄隆明和各位存款人知晓。任何人都是不能打听其他人在他这个“小银行”里的存款情况的,这属于个人的高度隐私,就算是两位连首长想要打听都不行。
好在那时投递信件都是免费的,属于军邮,团收发室在信封一角盖上个小小的“军邮”戳子,便可邮寄大江南北,天涯海角。仅此一项能够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倒是给雄隆明节约了不少钱。
经过第二年领7元,第三年领8元月津贴的日积月累,他那本秘密账册里,竟然有人的储蓄已达三位数,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笔令人羡慕的“财富”了。当然,这个小秘密仅限他和“客户”知道。他其实也想多存一点,只是存不下来,好不容易存下一点也要寄回家里补贴家用。
当第一个夏天来临之际,雄隆明从军中的第一次野营拉练就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