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北天文宇宙观察所冯建宇的办公室
冯建宇心想,要调查你自己去。
我这次是说啥都不给你当跑腿的了。
想到这里冯建宇故意打了一个哈欠显示出一副非常疲困的样子,没有回答刘经政的话。
不管怎说,现在孙长青不在的情况下能够不顾阻力坚持调查工作是完全正确的,是尽一个纪律专职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现在这趟水是越来越深了,刘经政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吃力。
再加上冯建宇的那个不情愿配合的态度,简直是进退维谷,甚至偶尔会感到茫然和彷徨。
他也曾好多次自问,这件事到底该不该做?
现在人心惶惶,做这样不讨人喜欢的事是不是有点过?
是不是不适时宜?
特别是每当从检测大厅里传唤一个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的时候,看到冯建宇的那个眼神好象往他的身上扎刺似得。
不就是问问话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一切不还是为了国家为了分内之责吗?
不就是为了减少社会恐慌吗?
而他这一天来的所作所为只能说明自己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敢于挺身而出,敢于迎风而上!
刘经政就像是做梦一样美滋滋地陶醉在自我设计的“梦境”里。
他的整个身心极度地舒展开来。
似乎忘却了此时此刻地球依然没有解除危机。
忘却了还有无数的领导和科学家焦急忧虑地默默奋战在前哨岗位上。
忘却了离大碰撞只剩下不到四十个小时。
他仿佛已置身事外,仿佛调查的“神圣使命”才是当前唯一。
一种松弛的倦意向他吸食了冰毒一样的大脑侵蚀过来,昏昏然眯上了双眼。
他确实该休息休息了。
他太累了。
他一天来超负荷的心脑运转使他倍感疲惫。
他付出的强度根本不亚于那些孜孜不倦监测跟踪陨星的同事们。
但是隐隐约约地心里感到又不太舒服,那就是浮上脑海失魂落魄的郑奇。
他觉得对这个十几年工作在身边的老职工是越来越不敢相信,越来越神秘了。
这个人的心中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究竟在这么长时间中私下干了些什么?
他是不是心里真的有鬼?
看起来这个人身上还大有文章可做,神秘莫测!
在天灾防御总指挥部
王助理兴致勃勃地一边将微秘端递给何应星一边激动地说:
“总指挥,运来了。
宁总的微秘,核集装弹运来了——”。
何应星急忙接起微秘:
“喂,我就是。
宁华组长,你慢慢讲。”
从何应星的话音可以感知到他快速的心跳。
宁华操着他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急切地汇报:
“何总指挥,分集装核弹已经运来了,第一批在俄罗斯组装好的分装式核集装弹已经运来了。”
何应星尽量平复着自己急跳的心问:
“什么时候运到的?”
虚拟视频中的宁华一脸激动:
“现在刚刚到,飞行员还没有走出驾驶舱。”
何应星第一反应就是安全问题,于是脱口而出:
“停机场戒严了吗?马钟华主任过去了吗?”
“机场周围已经都戒严,马主任已经到了快两个小时了,现在正在视频监控室里,要不要让他听微秘?”
宁华回答后问。
何应星直截了当地:
“嗯,你把微秘给他,随后和你还有事。”
宁华回答:
“知道了,总指挥,您稍等,我这就过去让马主任接微秘。”
十几秒后话端里传来了军务联络办部长马钟华的声音:
“何总指挥,是我,马钟华。”
何应星故作轻松地:
“你这一匹老马还赶得挺快嘛,怎么样?都部署好了吗?”
“接照您的指示我就快马加鞭赶来了,您放心吧,一切都已部署就绪。”
马钟华的话听上去很坚定。
何应星接着强调:
“这次戒备,绝非仅仅是机场,包括总组装场、以及5号发射基地等几个关联场地都必须要一体化警戒,外圈警戒线要放得远些。”
“明白,何总指挥,我们已经按您的指示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机场800米转运电动机道、组装场、发射基地、集散场等周围,都一起设置了四层戒严网。
包括地下、地面和空中,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立体式防卫系统。
全部实行紫光微波监测,0.5秒应急智能处置系统和激光平布式隔灭保障。
——何总指挥,请您放心,我们会做到万无一失。”
马钟华就像小学生背诵课文似得一口气把戒严部署情况向何应星汇报完。
耳机里静静的,几秒后才听到何应星的回话:
“我国大空间和大范围的防御措施是怎么部署的?”
“报告何总指挥,现在全国都将警戒级别提高到了一级。
各大戍防区按区域警戒,航天军实行全天候空中侦察巡逻,水卫军构建了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体的网络式交互防卫系统,形成了第一道战备壁垒。
马钟华简单明了地汇报:
“远程打击军、非常规信息化战备师和超级火箭导弹师,构筑了全国覆盖式的无死角网络警戒。”
“你们这样部署,我很满意。
但是我还要再提醒你,别忘了我们现在正处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
我们戒备的范围也绝不能仅限在我们国家这一片国土和海疆上。
别忘了我们现在承担着全世界委托的重任。
我们是要把几千吨的核弹打上陨星,路途异常遥远。
这个保镖和监护的重任,毋庸置疑还要靠我国强大的信息技术和力量!
这一路过去能不能够一路顺风,还需要你们精心组织安排。
也就是说我们警戒的深度和广度还要着眼于我国领空以外的天空,甚至太空!明白吗?”
何应星声音不高不低不快不慢,让人听起来非常清晰且舒服。
马钟华听了坦诚地回答:
“是,何总指挥,我们部署的空间和范围远没有您想象的远大、精微,还需要——。”
接着,何应星毫不留情地指出:
“马主任,现在我不想听任何客气话和奉承话,我想看到的是密不疏风的战略维护网,铜墙铁壁般的保卫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