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维 > 98、月球
98、月球
书名:四维 作者:高山仰止 本章字数:10081字 发布时间:2023-02-06

我们到了大街上,找一空闲地停下。我仍沉浸在时空的幻觉之中,看到窗外的世界依然明亮又安详,人来人往、繁杂喧哗,倒有些难以适应,还有些虚幻的不太真实,似乎在一种海市蜃楼的场景之中。小黄说,“暗示”显示的像没有量的增加与减少,只是“所有见闻”在条件合适下的一种外泄,并以光影的方式呈现出来,或者说影像是条件满足后能量的另一种外泄形式,不同的人与不同的条件会显示不同的光影,与时间无关;待其条件重新出现时,“暗示”还会闪现出同样的影像与声音,这也是记忆在同一条件下的自然反映,类似于生命体的意识,可以重复着诉说同一个事件、表现出同一种行为;所以“暗示”是有意识的,但如何觉察其最深奥的意识,呈现出更久远的画面,或发现“二重”甚至“多重”的影像,我会仔细的研究与摸索;我要表达的是,关于“奇点”可以理解为,是夸克粒子、物质原子核与能量被黑洞吸入之后的汇聚点,一切都自然的存在于“奇点”里,组成“核区域”,也包含“物质”未来的走向;至于外泄的是曾经之像、还是未来之像,是“本体行为”还是“幻化之影”,也需要仔细深究;植物体的一重幻化已寻得一些规律,而生命体如何至今无法觉察;我是说,如果你与润生存在着这种关系,倒是可以验证某些现象;若没有这种关系呢,那许多之事便不能自圆其说;因没有发现生命体的“本体”与“幻化”,还无法为未来之战探路,所以未来的我们一定要深思熟虑、精心策划,以保证三维世界的安康。说过之后黄冈古便沉默不语,只是静静的坐着。我却想到,如果我与他早些时间消除彼此的敌意与戒心,并把此事告诉我,兴许我们早已发现了某些规律与应对策略。

 

黄冈古叹口气说,唉,懂得这些并非好事,稍有不慎就有生命之忧,保密便是我活着的底线,如若泄露我会瞬间消失,所以啊,万不得已我是不会出现在润生面前了;我黄冈古的弱小之躯,不似四维或五维这般强大,消失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的机会了;这下你明白,在不分敌友的情况下,我是万不可行冒险之为。他看我一眼说,这就是我为什么在你面前即强硬又软弱的原因;因为我有这个资本,所以敢强硬;因为也只有这个资本,所以又软弱;可是啊,我一直在想的是,“奇点”属黑洞之物,在宇宙之间,如何出现在地球之上?那么“暗示”便是黑洞通过漫长的虫洞岁月后,到达了白洞?物质便显现了?大厅内的显影是白洞的空间?才能显现过去与未来之像?好吧,权当“暗示”是经过超高温、超高压、超光速的物质坍塌后,全是由核子组成的能量聚焦体,具有超强的记忆功能,记载了宇宙中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存在;那么,地球并没有进入黑洞之内,本不会成为“奇点”的猎取之物,又怎会显示其光影呢?所以我想,这不是黑洞之“奇点”,便是宇宙之“奇点”了,宇宙间也存在有“奇点”么?那么,相悖的理论是,宇宙并未演化,仍然存在,毫无能量外泄之说,“物质”便也永远存在宇宙之内,也不会有外泄才对?所以,此谜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更加惊恐的现象,兴许地球、太阳或银河系等宇宙本就存在于一个巨大的黑洞之中,是大黑洞内之小黑洞的爆炸,才造成了吸吮与外泄的境况,且同一黑洞内的“核区域”具有统一性,似量子的纠缠一般,才能显示有地球或太阳系的影像,并让地球获取“暗示”;因为你与我同时观察到了黑洞炸裂的光影闪现,发射黑波权当是另一种炸裂,说明三维与四维经历了相同的诞生空间;也只有“宇宙是在某一巨大的黑洞之内”这一定论,方能解释“暗示”的显象。黄冈古最后说,至于“暗示”的来源,我只是这样思想,一样没有证据;因为在三维的物质空间里,永远也不会有如此强大的功能来证明宇宙能量的外泄,只能在细微中抽丝剥茧;还有,我显示的影像是宇宙、地球与月球的诞生,是大自然的状态;你显示的是第一代或第二代人类的灭亡,或是遥远光年之外的是人类状态;而我们共同触及时,呈现了统一不变的光影,且与一个未知的人物及书籍有关,也是不知如何解释了?我说,我也在思量这些问题,也在困惑之中,看来我们真的需要共同努力了。

 

车辆在城市的边缘行走,一轮大太阳在西边悬空照射。远远望去,千米高处的元阳山上,有层模糊飘荡的青雾,青雾升腾随风漫漫浮动。有几处耸立的高楼大厦在青雾之上渐次清晰;大厦悬浮在空,霓虹闪烁光明,幻影恰似瀛洲,云霞明灭无穷,人间清晰可见,青天浩荡已螟;仿佛有另一个世界隐蔽其中,分明是夜晚的云兮景象。我想,这是下午时间,本不是灯火通明的时刻。而浓雾之间的大厦,则是霓虹明灭的一派繁荣盛况;我知道浓雾下面便是层峦叠嶂的翠绿山峰。在街道之中,有行人突然惊喜的高呼,快看哪,海市蜃楼。于是,许多人立足观看,惊叹元阳山的神奇,还拍照或录影。我看看小黄,他正得意的转动着手中的“暗示”,而“暗示”内显现的正是元阳山上青雾之中夜色阑珊的光景。华灯初上夜未央,流光溢彩共徜徉。黄冈古微笑着说,若在海边一样可以呈现出闪烁的像呢。我信他。约十分钟后,光影渐渐消失,浓雾也随风而去,那座碧绿山峰的轮廓才明朗起来。我明白,这是黄冈古为我一人幻化的影像,为我一人制做的海市蜃楼;只是没有在海边,也没有蜃之生灵而已;转而一想,这小子也如同蜃,可以吞吐虚幻的像呢。蜃,也称为蛤蜊,古代传说蜃能吐气成楼台。早在《史记·天宫》册就有过描述与记载,说,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便是海市蜃楼之天象了。其实,关于海市蜃楼,三维的解释并非有误,由于光线经过密度不一的大气层折射,把远处的楼台等景物显现在空中或地面,即地球上物体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景。它一样表示了此处是虚无缥缈的像,他处却是真实存在的体。这只是最简单的解释,若深度拓展开去,除不知这本是一种自然的宇宙规律,并暗示着人类,平行宇宙于地球上仅是光影,在他处却是真实的存在,是高智能的文明景观,是高层次的真实写照;不论这种现象有意还是无意传递到地球,至少它向我们表现了,人世间的繁华,瞬时会被其他的“光景”遮罩得无影无踪化为乌有,也暗示了生命最后要到达的方向。知晓了这些,便也知晓了沉寂与灿烂的意义。于是我想,正是人类懂得了这种意义,才努力的突破自我的沉寂,以期穿越时空到达平行宇宙,从此永远的灿烂下去。为此,我彼感欣慰。

 

二天后的晚上,黄冈古来宿舍找我,进门就困惑的问道,你可否查阅了《酉阳杂俎》?就是暗示里出现的那本书?我说,多年前我曾经读过,是段成式记录稀奇古怪事件的汇总集,另有说法是他的亲身经历。他说,你还记得关于梦中飞月的情节?我说,记得,他梦到有人前来问路,竟说自己不属于这里,来自月球,说月球在有人与无人观察时,外表呈现的特征并不一样;还说道他与同伴的作用,就是控制着庞大的月球只有单面对着地球;因描述的过于神奇,读后记忆犹新;所以我一直也在想,此人与书为何出现在暗示里?怎么,你又有了新的发现?他说,我看到了,暗示里段成式翻阅的篇章,有月球、寻路及梦境之字样,该是迷路后奔向月球的段落;此文章我反复阅读,发现了极大的信息量。我说,有何异常?说来听听。他说,你仔细的听啊,关于询问路径的经过就不说了,只说困惑的内容,即月球的表层影像与单面朝向地球之事;月球的这一特征,除了《酉阳杂俎》记录之外,西汉《淮南子》中也曾有记载,作者刘安用一个凄美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向世人说明了月球运转的规律与表面的特征;后羿之妻嫦娥,幻化成仙,飘飘然悠悠乎飞将起来,飞过绿踪遍布的郊野,飘过银辉弥漫的空间,朝着碧蓝明镜的月亮飞去;去向月球,是因为嫦娥曾看到其映射在水中的光影,绿荫婆娑满山青翠、一川碧波鲜草茵茵,山因水而巍峨,水因花而清澈,花因石而柔美,是琴音神韵风光秀美之地;而到达之后却发现是一片片凹凸不平的荒山野岭,裸石遍布沟壑纵横,仙人只好停在一处孤山之中,此山因寒冷寂静、凄凉无边而命名为广寒宫;再之后发现,这里可以永远的看到地球,而飘至背面却是漆黑幽深,空空不见天地,便知仅这一面朝向地球了。

 

黄冈古说,问题是,人类真正的探索月球,是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之后,才发现月球表面确实是沟壑交错、高低不平,极尽荒凉干枯,其明亮的地方,也是因太阳光照射到凸处反射而成。与《淮南子》记载中嫦娥所见如出一辙,而《淮南子》与《酉阳杂俎》记录的分别是西汉(公元前179~122年)与唐太宗大和(公元827~835年)年间的事件,那时便得知月球表层为纵横交错之荒凉景象,比伽利略早了1700年与800余年;至于月球只有一面对着地球,是1959年10月7日,前苏联“月球3号”宇宙飞船飞到了月亮背面,拍摄了人类从来没见过的场景后才得以证实,同样是凄凉偏僻,寂静无声;再之后,到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才探测出,在一种自然力量的控制下,当月球环绕地球一周时,刚好也自转一周,所以地球上仅看到月球的一个面;至于段成式的描述,是“他们”控制着庞大的星体单面对着地球,却与现代科学研究的“自然力量”如出一辙;还有“暗示”的呈现,在地月星系形成时,月球内包裹了无数“人形8字”的光影,以及飞船离开前后其表层显现的不同风貌;这种神奇的巧合,不得不让人深思;月球的存在,到底是自然的造化,还是冥冥的安排;或者说,竟不知是自然而成,还是有意为之;还有段成式的白衣之服饰,恰与当今航天服的色泽与款式一致,因为白色具有良好的反幅射功能及最低的热辐射率,可以把太阳的绝大部分热光源反射到太空之中;我们再回到“暗示”中段成式的出现,这又向我们展示着一种怎样的存在与未来?仅凭阅读的书籍及内容,我们可以解释出所示的困惑么?肯定不能;所以,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这种神奇存在的意义。我在听,却想起当年我与巴楞士站在月球时,竟有种莫名的恐惧;我刚悄悄推开了四维空间,巴楞士就探测到其内部有种的能量在骚动、翻滚与膨胀,起伏的山岭竟然是活动体;这肯定隐藏着极大的秘密,难道与月球诞生时包裹的“人形8字”光影有关?至于在有无观察时,其表面的成像,更是无法验证与说明了。因为我们只能看到可以看到的景观,还不能判定无法看到的现象。所以,这世间不单单有着无法解释的神奇,而是处处均有着这种无法解释的神奇。

 

黄冈古又说,至于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科学上至今仍有诸多的未解之谜,现已证实最明显的就是潮汐现象,又称为引潮力;此力使地表海水倾斜于流向地球接近月球的一侧;但是,在陆路的其他地方也有着同样的“作用”,即影响地球上生态万物的成长发育,也倾斜于“朝向”接近月球的一侧;比如,可以控制动植物的生物周期,即物种的气血盛衰可与月球的盈亏圆缺相对应;针对于人类的,如满月时,易导致人们的内分泌失调、血管更易破裂、心脏发病率高、精神病发作更为频繁、谋杀及治安案件比平常多等等;听之不可思议,但确实是大概率数据统计的结果;而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谈到,月盈之状对女性及“胎育”都有一定的影响;还有梦游症状的行为,梦游是人类处在一种“困顿”下的“清醒”状态;即患者“陷于”深睡之中、意识处于“困顿”时刻,但能“清醒”的完成起床、穿衣及行走等事务而有条不紊;更加神秘的行为是,能顺利登上屋顶,企图更接近或飞向光源,这个光源就是“月球”;恰似段成式所谓的“飞月”行为对人类的引导;有人认为,这是因确定方位被光源吸引的结果,那么在“困顿”时刻,为何单单被月光吸引?且仅仅是“光”在起作用么?进入睡眠,可以确定是在一种“非观察”的状态之中,那么,这是否与“观察”所显现的状态不同?还有就是,待梦游者真正的清醒后,全然不记得夜间做过的任何事件,没有丝毫的“记忆”存在,即表现为“非观察”的身份存在;这非常可怕;还有在英语词汇中,精神错乱的(lunatic)、发疯的(loony)、喜怒无常的(moonish)、发狂的(moonstruck)都与月球有关;这些奇妙的关联,背后又有着怎样“科学或非科学”的依据?美国加州大学查尔斯·雷森(Charles Raison)曾主张,“月球会影响人类的精神状态”,“这是对于已经不存在的实际效果的记忆”的说明,“月球以往或许能影响着人类大脑的运作,但现在这种力量在逐渐消失,兴许已感知到人类并无危险的原因。” 所以,月球自古以来就让人类感到困惑;且这种困惑来自于不同源缘的文化派别,因为不同源缘的文化派别都记载有类似的疑问;那么,这颗见证了人类起源、发展及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如何与人类发生着关联?又如何与不同层次的人类发生着关联呢?确实值得深思。我点点头说,是啊,以目前的水平,我们人类能够做到的也只有深思了。

 

我在太体量的日子还算顺心,这里是世外桃源,此时的尘世间仍在大力宣传或批驳着关于末日来临的所有信息,但红墙之内很少有人提及。我们都认为这是伪命题。这也是我清心的原由之一,加上润经理并未对我再次查证,也让我甚感慰藉。异常的天象,如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倒也偶尔出现,却没有引起大的恶果,而黑蜂、黑鼠、黑蛭龙也没有再次出现。所以,我生活的这段时间还彼为安心。我内心的痛感也渐次轻弱,再之后已没有了明显的征兆。我不知这是幸运之事还是不幸之事,但我没有放松警惕,仍就毕恭毕敬的对待经理,也尽心尽力进行同频波的分离,若有空闲就参加黄冈古的重体悬浮试验,当然这是在公司的地下试验室进行。至于黑洞项目,因没有接到明确的通知,也没有与强教授接恰。我在大厦也从未见过强教授。或者说,我根本就不知道强教授在哪里工作?反正大厦内没有任何专家的身影。有一次,我突然想到顶层圆形会议室内浅绿色的桌子,其色泽盈盈润润还与玉质平盘相同呢,又想到了悬空旋转的水球,还猜测我与强教授会在哪里交接呢?我有时也想起小卿,我们不常见面,不知她破译得玛雅文字的三维阅读法近况如何?倒是与黄冈古偶然见面,也是谈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还有朴尘实,偶尔打个电话问一声好,就再也没有可聊的内容述说,但小朴说他老板让他时刻关注着“九米”的情况,因光影固定他有些迷惑。而我也不知何意,并未提出合理的建议。我就这样忧虑且忐忑不安的思考着工作或非工作的事情,也暗中探寻着各位专家的去向,同样认真的寻觅着我生命中的机缘。这是2010年十月初,初秋季节,气温炎热,蝉声震荡,闷燥不安,让人有种心烦意乱之感。而外面一阵高过一阵的末日狂潮,让我总不能放下全部的心思投入到试验之中。

 

好在这段时间,末日的消息压倒了一切,也没有什么爆炸性的新闻让大家再去讨论与反思。而对于之前的诈骗行为,国家正逐级审查,逐项立案,明确规定,必须彻查到底,保证投资人的利益;对于明星吸毒或嫖娼,政府亦明令禁止全部封杀,所有消息、信息及图像一律查封,以清净人们的视野;对于摔倒搀扶之举止,大路小巷处处安有监控,为好心人士提供有利的证据;对于虛情假意的节目,也在大力整治、杜绝瞎编乱造,严禁恶意炒作,以净化百姓的心灵;对于贪污成性者,法律绝不姑息老虎苍蝇一起打。一切顺应民意,倒也理顺了百姓的气息。此时,你走到任何的角落,都能看到众生爽心悦目、眉飞色舞的状态,并未受到末日说词的影响;我说此段时期,我的心情也是彼为畅快、怡然自得呢;于是我想,这世间肯定是越来越清澈,风尚也越来越正直,众生也越来越团结,怎会是末日来临?虽然末日的消息压倒了一切,却未有实质性的状态再现呢。这便是美好了。一天中午,我在公司的试验室分析光能在扭曲空间里传递的变化规律,即两个时空相交时,波能是叠加还是相抵,从而形成了“冷斑”区域?因毫无头绪,心情彼感低沉。我还为自己碌碌无为、虚度时日极不踏实呢。起身看过日历,10月5日,可不,我进入公司整一个月了。十月份的天气,仍然这般的燥热,是有些异常。我站在窗前看炽热的太阳,光子量真是种取之不竭的能源,137亿年了仍源源不断的向着地球乃至太阳系传输着热能,而地球的感知只有37亿年,第五代人类的感知呢,才区区的500万年。我想太阳的能量总有一天也要消耗怠尽,只是这一天太过遥远,遥远的不知还要再过多少个37亿年呢。乞人忧天之后我还自嘲的笑。这时,就看见黄冈古与卿丘晨两人下车后匆匆向楼上跑来。

 

我忙转身并开门迎接。两人跑上楼后,表情非常紧张,汗流满面,特别是黄冈古,一边擦汗一边说,刚才在“九米”里听到经理胡乱的说过一些我并不懂得的话,最后说,先期封锁于冰洞之中方可安心,之后看到经理一直看着一张刻像。黄冈古喘息着说,就是卿丘晨在《玉叶书场》中提及的,千年前一位山村老人,雕刻的神态极其逼真的皮质立体画像,之前经理说这是他的刻像;待你出现后,他才认为也可能是你;我透过“九米”看了一会儿,经理咬牙切齿的把皮质刻像紧紧的皱褶起来,恶狠狠的摔在地上。黄冈古说,我听到说的是,阿哈了么,冬布呐,然后高喊到,你的末日到了,还说虽然没有明显特征,立即冰封也是正确,我担心准备对你动手了,赶紧来报信。我懂得经理说的是,天敌,永别了。我问道,“九米”?如何得知的消息?黄冈古说,我那一副故意放在会议室的角落,正好看到水球,手表我戴着,就听到了消息。我警惕的问,水球?他说,我在监视水球的情况,肯定有玄机,绝对不止是阻尼器的作用;这不遇到小卿,就一同来了。听罢之后,一股寒凉之气溢满我的全身。此刻就算他们是润的人我也得相信。我的末日果真到了。我还从未与之有过抗争呢,也从未想出策略与之抗争呢,末日就到了?是啊,我该如何抵抗?我观看窗外的世界,并急速的思想着对策。蓝色的天空,有白云在远天飘浮,有鸟儿在空中飞过,有枝叶从窗口滑动,周围草木皆兵一般,我还能逃离得了么?我的心中一阵悸动,想到这千年的隐蔽将要大白于天下,就呼吸急促,也有些恐惧与惊慌,同时还伴有一种不寒而栗的冰彻骨髓;一阵焦虑过后,接着便打个冷颤。我为还没机会实现使命,便了草的死去而焦躁。我又没有丝毫的办法,还不能在他俩的面前表现得担心与烦躁。

 

突然,窗外的景色变幻成雪域风光,满山遍布的雪花在轻盈飘撒,有阵阵的冷风吹来,我还以为寒冷是因为被发现之后的心理感应呢?原来是温度突然变化。卿丘晨也缩了一下肩膀,说,这会感到冷了呢,老师,我们这是在哪里?我看向窗外,外面的世界已是冰天雪地,渐渐的所有景象均变成了冬季的场景。他们也走到窗边看风雪飞舞。此时才发现,我们已全部飘浮在空中,飘浮在一处四面八方全是画面的通道内,我们所视的画面全部在透明的冰体之后。他俩惊讶的说,这是哪里,不似在居川?我说,先不要紧张,我们已被冰封,与世隔绝了。黄冈古脸色铁青,绝望的看着我说,如何得知?我寻查着四周说,你看这六面,包括天空与地下,全是光的影像;我们被封于一条冰冷的时光通道内,手机也没有信号与时间,已不能接收三维的任何信息了。他们看过手机,里真如此,黄冈古拨动手机也末有显示。这时,通道的六面有不同人物的画面在我们的眼前一滑而过,有一台电视的光影显示在我们的眼前,黄冈古忙去打开电视,并未触及电视实体。一切皆为虚空,天地一片宁静,似乎只能听得“咝咝”滑落的声音。而周围的六个墙壁,均是一帧帧的画面,在上下、左右与前后六个方向随风叠加,后又合笼在各自可以翻动的教课书内。一个画面闪现,进入似教课书的页码中;又一个画面闪过,进入似教课书的页码内。画面的内容便是日常相见的人与平素看到的景。我们似在一个通透的冰洞间向着无限延伸的空间滑翔而去。黄冈古担心的问,看来、一直跟踪,并阻击着我们呢。我说,从未有过异常啊,不知为何这样?黄冈古说,也许再没有外人让他心神不宁吧?感知危险,也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我点点头。卿丘晨呆呆的听着我们对话,不知所云。

 

我们被冰封在空荡的冷道之中,上下左右全是晶莹剔透的冰景,冰山、冰石、冰云、冰树、冰天、冰地,仿佛置于童话的世界。透过冰肌玉骨的封冻之层,我似乎看到了我们悬浮的这方冰屋在空中飘荡。而上下与四周的光影,均纳入了合笼的书页之内,书页收敛着一幅幅真实的景况。我还看到了遥远之外的千里冰封与万里雪飘,有座雪山昂扬耸立,是贡嘎山的影子。我们置身于尘世间无数的闪回之间,能听到阵阵嘈杂、混乱的三维声音,似乎可以随意的出入画面之中,却被冰层阻碍着寸步难行;一切似梦境、似幻觉、似光影,真实又缥缈,运动且静止。而后冰屋的六面墙壁同时闪现出日月星辰的璀璨空间,璀璨的空间又化成一体,在亮黑透明的背景里灿烂闪烁,还伴有一闪而过的星体;我们仿佛又进行着遥远的星际旅行,连时间与空间也变成无数的画面进入一个立体的页码之中;画面一闪,我们又置身于其它的星系之内了。天地光波笼罩,星辰闪烁时空,光阴也仿佛随日月纳入了书页之内。不知是一时的感觉,还是真实的状态,反正我们的周围全是变幻莫测的像、各色各类的人、繁繁杂杂的路与纷纷扰扰的吵,一阵嘈杂连接一片安静,之后又是一阵嘈杂,人海荡荡,山山而川,风云尔尔,往复回还。眼前的冰天雪地一闪之后,我们又滑翔在绿意朦胧的初春里,立即闪现出一副副明媚的画面,灿烂时光温和,山峰浅绿淡雅,平原水碧花红,人面笑脸相逢;湖光水色或浓或淡随风荡漾,鸟语花香或清或浅疏影横斜。春光清澈新绿斑斓一派人影憧憧,花枝招展嫩柔柳绿几度弥漫山间;而我们就在一个无限冰冷的空间悬浮着,又似乎静静的固守在一处,看世间的风光瞬息变幻。

 

瞬间景色又变得深重、浓郁且稠密了,绿色在天地间挥毫泼墨,满目葱茏葳蕤,烈日蝉声阵阵,各类生命争相怒放迎接明媚的阳光。绿意昂然的帧面映入我们的眼帘,刹那闪入了虚幻的书页内被融入起来。画面似乎依着季节的顺序而递进。我们正感知着夏季间的滚滚热浪呢,转眼便是黄叶满天、秋爽飘然凉风吹拂,于是我们又在一派秋季的通道内悬浮了,峡谷满地飘零,翠峰层峦叠嶂;清泉、密林、瀑布、溪流巧妙的连缀在一起,交织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枫叶红了银杏叶黄了,层林尽染万空碧透,并从四面八方匆匆拥来。我已感知在四维之中。是的,润生已把我们冰封于四维时空。我再次看过明透的光体,我们仍在空中的通道内悬浮。因站位稍高,我还看到了脚下炫丽的多彩世界,一样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一切在瞬息万变着,一切均在瞬时闪烁着。我对他们俩人说,你们看到的是何种景色?小黄说,我眼前看到的是四季的变更,而脑海深处却闪现着一束光自一黑洞内穿越,而这束光落定后竟幻化成了我;还有,我似乎站在了月球上遥望地球而胆战心惊,太不可思议。小卿说,我也一样看到了四季的变化,但也看到了《玉叶道场》讲述的雪狐幻化成人的场景;那只雪狐又在大山深处生存了多年,雪狐竟是一位年轻的男子,那么说来仙狐幻化人形,是真实的事情?然后,他们都极度恐慌的看着我说,老师,我们已经不在人世了?我说,我们已不在三维的世间,被冰封于四维之中,正沿着一个轴向滑去,滑离的越远我们被封存的越深;在这里看到的景象是真实的,而脑海里闪现的却是自己潜意识里最期盼看到的光景,所以所有的画面与时光,也是随了自己的潜意识而闪现、被观望,因为你们的任何经历或任何事件,均依了画面的形式已在四维重叠,只待随了思维前去翻阅,并能随意的“翻阅”着自己脑海里最想了却心愿的景致,以清楚人生的真相,从而了结所有的愿望,并在生命告别这个空间时不留有任何的遗憾,之后方可飘然而去;了却愿望,这也是宇宙赋予生命的权限与规则。

 

他们有些诧异,并不懂得我所言之意。这也难怪,突然置入四维,如何也是无法理解。卿丘晨困惑的问,记忆而已么?感到这么真实呢,似乎我可以站在雪狐男子的旁边,随时与他交流,却又力不从心无法达到,似是梦境呢。我说,记忆源自于真实的事件,也仅限于地球陆路的真实事件,进入四维也有真实的感觉;因空间承载的能量不同,所见之景与物会有差异,并呈虚幻之状,表现在三维这就是梦境;我们原本是可以随意的交流,但这次却是不能,因为被动置入,所以只是一次梦中的经历而已;地球所有的过往均存放在四维的记忆里,与时间无关,所以潜意识到达哪里,哪里便是记忆的起点;因此也可以说,记忆本没有时间;你所见到的雪狐距离现在已是千年;这千年的时光,在人间虽是漫长而遥远,在四维根本算不得距离,便也是眼前的景观了。我对小黄说,至于你看到的光束幻化成人,说明你已思考过自己与光束有关,而站在月球上忐忑不安,说明你潜意识里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危险源之一;还有啊,能同时感应到“二种”不同的景致,与光的波粒二象性有关,仍与时间无关。小黄点点头。之后看了一下手机说,时间果真停止,仍是10月5日9点?我没有回答。此时,我有种感觉,小黄所谓的站在月球,却是源自于我的意识与事件,而那束光也曾是我切断后便可置他于死地的光线;为何如此?却是不知。之后思想何时是最佳时机带他们返回三维。我得稳定心思,不可操之过急。我指着远处的雪峰说,先做好准备,待到达雪山附近,我们快速逃离。此时,小黄突然高喊一声,快看,有光点自雪山飞出?果真如此,几个白色的光点在雪山深处急速飞来,特别耀眼,转眼到达冰封小屋的一角,在一派蓝天白云的界面上,瞬时滑过我们的头顶,在另一角消失了。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穿越而过了无踪影。可我们是在四维之中呢,不明飞行物穿越了四维空间?这是何年何月之事?接着,又看到一团黑密的浓雾,自冰屋的底层箭一般的紧追而去。看着烟雾蒸腾正逼近白色的光点。突然,画面急闪,一阵轻盈晃动、一个虚闪回还,我们置身于一处明媚清丽的山岭地带,眼前显现出一片黄叶飘零的深秋景色。一轮红日空悬苍穹,灿烂阳光明媚炫丽。我们三人已孤独无助的站在一处群山峻岭之上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四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