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公打断了苏蓉的问话:“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看见你,就想收你为徒吗?”
“为什么?”
“因为你也是一个被爱情伤害的人啊。”
两个人都不再说话了。苏蓉不敢问下去了,怕再问就勾起师父的伤心事来,原来他也和自己一样,受过伤害啊,难怪自己觉得和他格外亲切,真是同病相怜啊。
苏蓉的内伤渐渐好了,只是她身上的剧毒却一直都不能解,黄钟公说这是一种叫做红颜煞的番邦奇毒,就算是他这身负岐黄之术的高手也无能为力。
苏蓉心中怅然,她觉得自己或许终究难逃一死,便决定再去江南一看。终南山下有一家小小的客邸,里面的人正在议论元军攻打南宋之事。
原来,至元十一年,忽必烈命左丞相伯颜统帅大军自襄阳兵分二路,继续攻宋,一路取道两淮,攻占扬州;一路沿汉水,长江而下,直指临安。元军被阻常州城下,围攻两月不下,伯颜下令城外居民运土筑垒,竟将运土民众杀死埋入垒中。城陷之时,伯颜下令屠城,全城只有七人伏桥坎得免。
苏蓉只听得热血沸腾,泪流满面。
这时一个文人学士打扮的人,对龙眉皓发的店主道:“那字写得不错,能卖给我吗?”
苏蓉这才注意到墙上一条字幅,落款是:“文山”,这文山是文天祥的字。
店主道:“这位官人,若是别的字幅,别说卖,就是送,也送得,可是,这,这可是文丞相的亲笔,是不能卖的。想大宋这么多官,只有文丞相一人是大丈夫啊。”
那文人叹道:“南宋小朝廷不能知人善任,倒是北人,还记得文丞相啊。我看,这半壁河山,也守不住了。”说罢酒也不喝便走了出去。
驼背的老店主站在店门口,目送那文人远去,不自觉地用袖子拭了拭眼泪,真是“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苏蓉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诗人陆游的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她命店伙计取来笔墨,一气呵成,在店壁上提了一首诗,诗云:“老翁佝偻倚杖步,但盼王师复故土。临安若记靖康耻,中原岂止一丈夫。”写罢弃笔而去。
文天祥留下了不朽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拒绝忽必烈的劝降,于至元二十年正月从容就义,“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正气歌》正是其一生的写照啊。
终于,元朝统一了中华大地,苏蓉回天乏术,只得回到了终南山。
不久传来消息,元朝皇帝诏烧河中府等处《道藏》版,禁道经,全真教从此势微,苏蓉想来,那日全真掌教在攻打襄阳时不辞而别,后又自尽以殉国难,继任的掌教和全真众人对元朝也不再那么崇敬了,毕竟还是得罪了元人啊。
这些年苏蓉一直住在终南山上,黄钟公把全身的本领都传授给了她,经过不锲的努力,她终于再次得到了第九颗内丹,并且功力越来越高。
可是苏蓉总是不高兴,黄钟公见爱徒整天怏怏不乐,便把蛇妖宋中介绍给了苏蓉。可是苏蓉有了段福、苏靖康这些前车之鉴,对宋中总是不冷不热,再加上她的身上还有奇毒未解,更不想动这个“情”字了。
宋中对苏蓉却是出奇的好。这天他给苏蓉送来了满满一篮子鲜花。
苏蓉道:“你送的这些花,我全不喜欢。”
宋中道:“那你喜欢什么花,我采给你。”
“我喜欢全真教种的杜鹃花,你敢去采吗?”
宋中面有难色。“山人会生气的。”
“唉,你那么怕师父,就别去了。”
宋中鼓足了勇气道:“蓉儿喜欢,我去便是。”说罢提着花篮颠颠地走了,嘴里还哼哼着歌谣:“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杜鹃,朵朵花儿开得艳。摘,摘,摘杜鹃,三朵两朵摘一篮,杜鹃花开多娇艳,姑娘见了好喜欢。”
苏蓉看着宋中远去的背影,觉得自己有点过分。宋中是个好小伙子,不该那样对他。等他回来的时候,要对他说声对不起。
可是苏蓉等来的却是一具尸体。
原来宋中刚来到全真教地界,就落入了陷阱,他的功力本来就差,这一摔现出了原形,被人杀了取蛇胆治病去了。
苏蓉听了犹如当头一棒,整个身子好像掉进了冰窖里。她刚刚重新感受到一丝温暖,老天爷又硬生生地把一盆冷水淋在了她头上,难道自己是个天煞孤星,注定要孤独终老不成。
她又想起了宋中的那个孤独的背影;背影,总是让人觉得孤零零的,而孤零零的背影,更能让人记得清,刻在脑子里一辈子忘不掉。
她找到了那个杀宋中的人,那个人,那个人叫苏靖康。
她不知道,这个苏靖康,只是和那个苏靖康同名同姓呢,还是,他,就是他的转世。她受的伤太重了,已经无法测算这些事情了。
她来到了苏靖康的家,却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
苏靖康一边往房粱上系绳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我悔不该听那个庸医的话,取什么蛇胆给娘亲治病。没想到娘亲吃了蛇胆反而死了。我害死了娘亲,还害死了那条蛇。”言毕,把脖子往绳圈里一伸,上吊自杀了。
苏蓉本想救他,可是他的无知毕竟害死了宋中啊,想到这里她的双脚像是被钉子钉住了似地,就是挪不开步子。
苏蓉安葬了宋中,墓碑上写的是:“亡夫宋中之墓”。
唉,难道我苏蓉,对于爱情注定一辈子可遇不可求吗?
抬眼看,孤坟一座;回头望,楚山无限。杜鹃声声啼血,啼得艳红的花儿开满山;风雨阵阵寒心,寒得漂泊的孤魂更无依。楚山如画,兰棹萧索,正是百花芬芳的佳节,却无奈心似秋蓬离恨,肝肠已经寸寸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