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调任柳泉镇
书名:草根的仕途之大潮奔涌 作者:山山得酒 本章字数:3100字 发布时间:2023-02-05

       一纸调令,使陈小东到了柳泉镇。任镇党委副书记、拟任镇长人选。


       海川县委对会抓经济、办实事的干部还是很看重的。乡镇副职干部,一般要经过副书记这一职务后,再升任镇长。陈小东则越过了这一层级,直接成了镇长。


       没办法,也是形势所逼。各地都在加快发展经济。经济干部受到重视,是情理之中。就像战争年代,军事干部受重用一样。


       柳泉镇党委书记是张梁,身体长年多病,多次向县里提出回县级部门或人大、政协职能部门,县里考虑张梁毕竟在柳泉干了8年,情况熟悉,加上镇长杨洁是女的,怕她镇不住,一直没答应。


       镇长杨洁调任县妇联主席,张梁听说是为县里下届换届准备进区县级领导班子过渡。无党派、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妇女这四类人因干部结构化建设需要,在搭班子时要求都要有一定比例,有结构上的优势。民间戏称“无知少女”。


       一个乡镇,一般情况下书记镇长调动只动一人。相对要留个情况熟悉的。杨洁走了,张梁就一时半刻走不了。但明眼人都知道,调这么年轻的陈小东当镇长,是为张梁调动准备。


       张梁很高兴,都是乡镇干部,以前虽然不在一个锅子里舀食吃,但关于陈小东的情况十分清楚,特别是他发展效益农业上的做法,张梁很欣赏。在杨洁调动组织部向他征求意见时,直截了当提出要调个懂经济的干部。现在组织上满足了他的心愿,自然很高兴,知道这一消息后,激动得一夜没睡。


       张梁毕竟年纪大了,对于发展,常常苦恼于自己的思路不多,以至于柳泉镇近年来的发展步伐不快。对于杨洁,从她一到柳泉镇,就知道,是来镀金熬资历的。他压根没把她当回事。杨洁在柳泉3年,没出什么事,但也没干出什么大事,平平淡淡,守成有余创业不足。


       张梁这人,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对于发展,对于柳泉在全县的排名十分看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经济建设是中心,老百姓生活能不能改善,口袋能否鼓起来,决策者很重要。责任感还是很强的。他也知道自己的弱项,因此对于陈小东的到来,他十分的欢迎。


       这天,张梁一早就在镇政府大门口溜达。


      “张书记,早。”来上班的人看见张梁,忙招呼。


       张梁漫不经心的点着头,背着个手,来回笃步。


     “张书记,等人?”有人问。


       张梁点点头,还不时看看手表。


       镇政府里的人都觉得奇怪,张梁这人,就连县委书记来都不会到门口迎接,谁有这么大面子让他专程到门口来接。张梁出道很早,曾在县粮食局当过副局长、水利局当过局长,再到柳泉镇当党委书记,资历比不少县领导都深。


       远远的,一个人的身影由小变大、逐渐清晰。


       张梁仔细看了看,连忙甩开步子,走上前去。


       今天,陈小东到柳泉镇上班。


       原本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东新通知他,后天送他上任。


       陈小东急于想尽快进入角色,桃源那的事交接完后,在桃源自己成了个闲人。他是个闲不住的人。跟张梁通了个电话,决定今天先来上班。


      “小东,小东啊,你可来啦!”张梁伸出双手。


     “张书记,你怎么站在这儿?”看到张梁赶到门外来接自己,陈小东很意外,忙伸出了双手。


     “哈哈,知道你今天来,我一早就在门口等着了。”张梁抓住陈小东的手,用力的晃着。


       陈小东很感动,尽管镇长和书记说起来是同一级别,但乡镇一把手肯定是书记,且张梁已50多岁,能这样做,确实体现了对他的重视。


     “张书记,折杀我了。我怎么敢当?”陈小东有些诚惶诚恐。


     “你不敢当谁敢当?放眼全县发展经济方面,也只有你陈小东入我的眼。我知道杨洁要调走后,向县委强烈建议,不,是要挟,要求你调过来;如果你不调来,我不干了。为这事,昆书记要我请客,敲了顿竹杠,还把我灌了个大醉,半夜被老婆送到医院里去挂盐水,难受得我以为到地狱里溜达了一趟。哈哈,这顿酒没白喝,你这个人才,终于被我挖来了。”


       士为知己者死。一股热流涌上陈小东心头,他差点流下眼泪。在桃源,自己不受王军的待见,虽然不至于怎么打的刁难。但气还是受了不少。现在一到柳泉,在别人眼里的一颗草变成了张梁眼里的一块宝,不由的生出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报答的思想。


       两人手拉着手,往里走。镇里的人看到张梁拉着一个年轻人的手一直不放,说说笑笑着进来。都感到很惊讶。


       到办公室坐下。张梁要为陈小东泡茶,陈小东忙上前去,说自己来。张梁不让,一定要给他泡,陈小东只好恭敬的站在一边,等他泡好后,立即双手接过。


     “小东啊,我在柳泉呆了八年,做梦都想要把柳泉的经济搞上去啊。你来了,我们就有希望了。”


     “张书记,千万别这么说。柳泉在你的领导下发展得不比其他乡镇慢,只是自然条件的限制罢了。”


       张梁摆摆手,“小东,你不用宽我的心。我还不知道柳泉,不知道自己吗?说实话小东,我也急啊,可是找不准发展的道路啊。你看柳泉,前几年花费千万元办了个铝合金厂,因为成本无法和广东的相比,销路大成问题。非但效益没产生,还亏损了不少,最后只好关了。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我们干什么事都缩手缩脚,生怕又亏损雪上加霜啊。”


     “张书记,发展工业经济的路子没错,谁也不是神仙,不可能什么事都顺风顺水。有时候有了好的决策,还需要有好的执行者。开个玩笑,当年人家说蒋介石是个天才的指挥家,但由于下面的执行者总是执行得不到位,因而总吃败仗。”


     “呵呵,我怎么能和蒋介石比?不过在次败仗上倒也可以这么说。”张梁说。


     “比办企业失败更要命的是,干部的精气神问题。连续的考核排名在县末两位,连续两年坐在大会会场的最后两排。去年县里的做法真过分。借用的是大剧院的剧院厅,这厅里最后两排竟然没有座位只有座位上的横杆。我们镇的干部是坐在横杆上整整开了三个半小时的会。回来后大家的屁股都疼得要命,比屁股更疼的是心啊!


       考核差,对干部的打击很大,考核差,在县里的话语权就少,干部提拔就成问题,你经济不发展,凭什么提拔干部?有一次我为镇里的干部提拔特意去找过组织部刘部长。刘部长说,没错,组织部门提拔干部讲究德才兼备,你为什么只看重经济,看重才?


       组织部门说,其实不是不看德,要提拔的干部组织上考察他们的德都很不错,在德差不多的情况下,就看你的才了。


       你的才表现在哪里?就是你的工作成绩。没有工作成绩,怎么正面你的才呢?说的我哑口无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整体工作影响局部工作,整体不彰显,局部好得到哪里去。


       有些人想方设法调走了,还有些人他们觉得在柳泉没什么奔头,产生了混日子的想法。你是个能人,提拔是众望所归。你看人家西泉镇,工业经济发展快,一个个干部很快提拔,三年里提拔了三个副镇长。这年头,谁的经济发展快,谁那里就出人才啊。”


     “这倒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往上动了一个人,牵动的是好几个人。”陈小东说。自己提拔到了柳泉,桃源的党政办主任升了副镇长,党政办副主任升了主任,一个工作人员升了副主任,动了一人,受益四人。


    “所以,我不仅对不起柳泉的老百姓,也对不起柳泉的干部啊!”张梁十分的感慨。


    “张书记,你也不要自责了,发展经济有时候讲机遇的。”陈小东说。


    “我不否认,机遇很要紧,但是如果没有准备,没有一心谋发展的心思,机遇一是你看不到,二是来了你也抓不住。它溜过去了你还不知道。像你在桃源镇,禽蛋场关闭了那么久,为什么能在你手里起死回生,那是你心思在那啊。”


    “小东啊,你放心大胆的干,有什么问题我兜着。你的任务,放开手脚干;我的任务,为你做好后勤保障,你要什么只要一句话,要用人,你随便挑;要做什么事,只要你看准了,我无条件支持;但要钱呢,”张梁顿了顿,“你只能自己想办法。”


    “张书记,论年纪,你是我的长辈;论职务,你是我的领导;论经历,你是我的师傅。柳泉前几年主要是被铝合金厂拖累了,但是工业强镇的思路没错。只要把困难克服了,柳泉肯定会腾飞起来的。我一定在你的领导下好好干,我们两人合力,干出一个新柳泉来,让别的乡镇的家伙们看看,柳泉的书记镇长不是吃素的。”


    “好!”张梁在桌上狠狠拍了一巴掌,“小东,你这句话说得我的血又热起来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