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长恨此身非我有
书名:灯火之游园惊梦 作者:江湖 本章字数:5264字 发布时间:2023-02-04

第14章: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题记


晚上,冯妙华正跟丫头们玩抓石子时,常蓝派人过来嘱咐她,明天务必早起,去舅老爷家祝寿。

古代大家族人口众多,又爱搞相互联姻,所以这一年到头,可以说亲朋里红白喜事、迎来送往不断。冯妙华虽然来到这里这么久了,因为不喜欢,所以这些人情往来几乎不去。

冯妙华听完来人汇报,开口问:“往常这些事我都不去的,这次有什么特殊吗?”

来人补充道:“明天郎君要去看望舅舅,特地嘱咐要去的。”

冯妙华懂了,回说:“好的,我知道了。”

第二天,冯熙带着家眷去给舅舅祝寿。常蓝带着冯妙华等随一众女眷去了后堂。

寿宴上歌舞百戏,好不热闹。

宴会结束后,大家都回小厅上歇息。

冯妙华坐在她妈妈身边,听女眷们闲话家常,听了一会儿发现实在没什么意思,开始坐着发呆,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正胡思乱想,隐约中听到自己的名字,她赶紧回过神来,看是谁叫她。

原来是韩夫人在和常妈妈聊她。这个韩夫人是王家的二媳妇,也就是她婶母。

韩夫人问:“这个就是妙华?倒没怎么见过她。”

常蓝回:“是啊,她应该没来过,而且平时也不在亲戚里走动,所以你不认识。”

韩夫人疑问:“这是为何啊?”

常蓝解释道:“说了不怕你们笑话,她小时候体弱,一直寄养在寺院里,师傅说小时候不让见人,所以这些年我们几乎没带她出来走动过。”

韩氏叹:“难怪呢,她这性子倒是安静。”

常蓝略微笑笑,意味深长的看了冯妙华一眼:“现在是安静,闹腾的时候可是愁人。”

冯妙华略低了点头,心说:实在惭愧,害韩婶婶你看走眼了。

韩夫人转头跟身后的侍女吩咐了几句,对冯妙华说:“第一次见面,按理说我这做婶母得专门备见面礼,只是今天实在仓促,一点薄礼,丫头可不要见怪啊。”

常蓝赶紧推辞:“这是哪里话,亲戚之间何须这样见外。”

冯妙华见状,赶紧起身,向韩氏拜谢行礼。

刚行完礼,冯妙华还没归座,就听有侍女报:“小郎君和小娘子来了。”

侍女打帘,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和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走了进来。

正是韩夫人的一双小儿女。

兄妹拜见韩夫人后,韩夫人拉住女儿的手说,“你又去找你哥哥啦?”然后跟他们兄妹说,“还不去先见过常伯母和三娘。”

兄妹二人拜见常蓝她们,哥哥叫王来,表字原之,妹妹小名叫姝影。

冯妙华跟他们回过礼后,终于坐回了席位上,叹古人这些礼节真是太麻烦了。

王姝影小姑娘先开口:“这个冯家姐姐我怎么没见过。”

韩氏柔声跟女儿说:“因为这个姐姐今天是第一次来啊。”

王姝影问:“那四姐姐今天没来吗?”

常蓝说:“想你四姐姐了,明天让她来看你好不好?”

她们几个说话的功夫,冯妙华抬头,发现对面的王原之一直朝着她看,目光带有探究,她被看的有点不爽,心想我脸上有字吗?

王原之突然开口说话:“这个妹妹我见过的,她不是第一次来咱们家。”

所有人都略感奇怪的看向他。

冯妙华心说,这人要干嘛?

常蓝笑道:“我们竟然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来过?”

王原之看大家都看向他,跟大家解释道:“六岁的时候,冯伯父带她来过,我见过的。”

冯妙华心说,六岁见过你都记得,这个冯妙华该不会得罪过你吧?

韩夫人也问他:“小时候的事情,你怎么记得这样清楚?”

只听王原之不紧不慢的说:“当时冯妹妹跟随伯父来家里,抢走了我的玩具,弄坏了我的玉佩,还和我打了一架,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果然是得罪过他,这小子在搞事情!

冯妙华忍不住吐槽:六岁的仇都要记到今天,真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亏我刚刚还觉得你长得不错,过几年绝对是个一表人才,玉树临风的帅哥,真是人不可貌相,收回对你的赞赏。

常蓝和韩夫人都有些尴尬,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大人们尴尬,两位当事人倒是浑然不觉。

冯妙华秉着只要我不尴尬,尴尬就是别人的原则,非常淡定的反问他:“可惜,我一点儿也不记得了。还有,咱俩谁大还不知道吧,也许你该叫我姐姐。”

王原之眼睛有光亮一闪而过,她感觉刚刚王原之好像笑了一下。

可是冯妙华仔细看过去,只见王原之正面无表情,一本正经的坐在那里。

一瞬间,冯妙华觉得自己刚才产生了错觉。

王原之接着说道:“这个问题我们小时候已经对质过了,你的确应该叫我一声兄长。”

冯妙华一时语塞,真是欺负人,冯妙华小时候的事情她又不知道,谁知道他是不是在颠倒黑白。

于是她回他俩字:“呵呵。”

王原之虽然不知道千年后的表情包,但是他也很识趣没有再说话。

韩夫人和常蓝二人倒是讨论起王原之和冯妙华的生辰来,结果发现两人的生辰十分相近,居然都是皇兴五年春出生的,论起日子王原之确实年长,两人只差了不过十余天。

接下来,直到常蓝她们离开,冯妙华和王原之都没有再说过话。不过,姝影倒是跑过来找冯妙华聊天,小姑娘活泼可爱,很是让人喜欢。

送走常蓝她们,韩夫人问儿子:“你很讨厌冯家的这个妹妹?”

王原之奇怪:“没有啊,母亲怎么这样问?”

韩夫人不解:“那你为什么当众让她难堪?”

王原之觉得有些冤枉:“你们怎么会这样想?我没有这个意思啊,我只是如实说说小时候的事而已。”

王原之是真的对那件事印象深刻,主要是因为当年他不仅跟那个丫头大打出手打了一架,而且还打输了。

冯妙华,哦,她当时还叫阿奴,打架的时候像个野蛮的小兽,一把将他扑倒,他伸手去推她,谁知她一口咬上了他的手腕。冯妙华下口毫不留情,立即就见了血了,他当时一下吓懵了,当场哭了起来。

哭声终于引来了下人们,大家赶紧将他们分开。

与他惊恐失措的哭泣不同,那个罪魁祸首表现的十分淡定,临走的时候还冲他做鬼脸:“哭什么哭,打输了也不用这样啊,没出息。”

于是他哭的更厉害了。

“爱哭鬼,不跟你玩了。”

王原之摸摸手腕上的疤痕,心想那个有着一口小尖牙的女孩子,长大了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回家途中,马车上,常蓝看着一直趴在车窗旁边向外东张西望的女儿,试探问她:“你觉得这个王家哥哥怎么样?”

冯妙华回身坐正问:“谁啊?”

“就是你刚刚见到的,你婶婶的儿子,王原之啊。”

冯妙华没好气的说:“他呀,不怎么样。”

常蓝看女儿气呼呼的样子,觉得有点好笑,故意问她:“为什么呀?”

冯妙华反问:“这还用说?八百年前一点小事,就记到现在,还当众说出来故意给我难堪,可见是个小心眼。”

冯妙华吐槽完,接着问她妈:“这后面我们还要来吗?”

常蓝闭目养神,开口回答女儿:“是啊。”

“那我能不去吗?”

“不能。”

常蓝回答的斩钉截铁,眼睛都没有睁开。

冯妙华郁闷,搞什么嘛,平常这种事只要她开口,她妈都会答应的。

“唉!”

冯妙华只能两手托腮,重重叹一口气。

常蓝听到女儿的叹气声,她不用睁眼好像就能看到她现在眉头皱成一团的样子,不由笑了一下,笑过后不觉也跟着轻轻叹一口气。

常蓝不由想到之前与冯熙讨论女儿的情形。

有天冯熙随口问:“阿蓝,看你最近老是叹气,是不是阿奴又闯什么祸了?”

常蓝叹气:“可不是,真是我命里的冤孽。不过她最近倒是没闯祸,就是天天游手好闲不着家。你看这会儿,人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冯熙笑笑,不以为意;“我还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小孩子闲不住,出去玩就出去玩呗,她要天天在家憋着,憋出病来,你岂不是更愁。”

常蓝无奈笑道:“也是。不过郎君,她的终身大事,你是怎么打算的?”

冯熙诧异:“现在说这个,会不会太早了。”

常蓝劝道:“也不算早,这眼看着就是个大姑娘了,女孩子的光景就那么几年,她自个不打算,我们父母得替她打算啊。”

冯熙想了想,叹气道:“可不是,说真的,在我心里,阿奴一直还是那个只有到我腰这里高,吵着让我抱、让我举高的小丫头。”

冯熙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说完自己叹气:“时间过的真快啊。”

叹完他问常蓝道:“你有什么想法?”

常蓝也叹气:“咱们女儿的性子你是知道的,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找一个知根知底,家世清白简单的人家,希望她平安喜悦的过一生。”

冯熙听后,点了点头,略思索一下,说道:“你觉得王来这孩子怎么样?”

常蓝问:“你是说舅舅家的孙子,排行老五的那个孩子?”

冯熙点点头:“是啊。”

常蓝在脑海里思索了一下,笑着说:“这孩子倒是不错,性子敦厚,更难得他母亲也是个温柔好相处的,两家又是亲戚,真正的知根知底。”

冯熙眉头微皱:“其实这个事很早之前我就想过,也跟王家的兄弟商量过,只是我们都觉得两个孩子还太小,不着急,等过两年再定也不迟。”

冯王两家几代联姻,冯熙的祖母和母亲均是王家的女儿,只是到了冯熙这一辈,因为冯太后的关系,冯家开始与皇室联姻。所以冯熙想把女儿嫁回到母家去,一来继续保持与母族的联姻,二来主要是为了女儿阿奴着想,亲朋里看来看去,也就王来这孩子从年龄到性子都合适。

常蓝睁开眼,看向女儿,冯妙华正一手掀开帘子,好奇的看向外面。

常蓝心里感叹,她爸说的一点没错,真真还是个小孩子心性,欢喜忧愁都不过心,全挂在脸上。或许真的是她想的太多,太心急了。

想到此处,常蓝不由笑着看向女儿摇摇头。

时间已经悄然行到腊月了,一年眼看着就过到了年尾。

冯妙华这两个月真的是很乖,哪里都没有去,老老实实在家里猫冬。当然,这倒不是她突然转性了,而是真没想到啊,平城的冬天那么冷,冷的人伸不出手去。所以,她自愿老实待在屋里,至少屋里暖和。

今天管事的给冯妙华屋里送来几盆水仙花,她挑了四盆,准备让人给迦南送去。近来她虽然不出门,但是一直与迦南那边有联系。

“小桃呢,她去哪了?”

冯妙华问身边的小丫鬟。

小丫鬟回:“小桃和青荷姐姐去前面了,姑娘要叫她吗?”

“嗯,你去把她找来,我有事找她。”

小丫鬟答应一声,拿了一个暖袖,带上帽子出去找人了。

冯妙华走到书房,在书案前坐下,铺开纸笔,准备写点什么。

研磨的丫鬟墨还没推开,就听见小桃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姑娘,你找我,什么事啊?”

“这里有几盆水仙,你给迦南姐姐送过去,其中有两盆拜托她转给崔敏。”说着,冯妙华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封信,递给小桃:“这是给迦南姐姐的,里面是目前所搜集到的有关她妹妹的事情的资料,她不怎么认识中文,正好你帮她看看。”

小桃接过信,在身上放好:“放心吧,保证办妥,还有别的吩咐吗?”

冯妙华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卷书:“没了,天寒地冻,你路上小心,早点回来。”

小桃笑说:“好咧。那我走了,姑娘。”

冯妙华坐回了书桌前,墨已经磨好了,可是她又不想写了。

她挥挥手让丫鬟下去,不用磨墨了。

书房里现在只剩冯妙华一人,她看着火炉里窜出的火苗,怔怔的出神。

已经快一年了,这么多日子以来,她试了很多途径寻找可以回家的可能,甚至连她爸爸的资源都发动了。可是她最后发现,除开她穿越这件事很玄幻以外,这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古代世界,日常可以说非常唯物了,她找的那些号称有异能的人,无一例外都是骗子。

大半年来,在见过的人里面,最开始那个赵玄敬,居然是其中道行最高的,你说气人不气人!

当然也不能说她全无收获,至少冯妙华现在已经熟悉众多江湖骗术了,她觉得哪天她离开这里,光靠着这些骗术她都能走江湖,混口饭吃。

冯妙华正胡思乱想之际,外面突然起了大风。

今天早上她吩咐人将窗户开了一个小缝,用来给屋子里通风换气,这一下子被风突然吹开,冯妙华打了一个寒颤。

桌子上的纸没用镇纸压住,一下子吹的满地都是。

冯妙华赶紧起身先把窗户关上,然后去捡满地的纸张。

近日闲来无事,她抄抄孟子打发时间,这些纸张现在也一起散落在地,与空白的纸张混在一起。

冯妙华一边捡起一边将它们分开,忽然有一句话映入她眼帘。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冯妙华坐于地上,拾起来纸张,轻轻念道:“反求诸己,反求诸己。”

如醍醐灌顶,冯妙华不由抓紧了手中的纸。

也许,也许她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问题的关键应该还在她自己身上。

她闭上眼,稳稳心神,仔细回忆穿越前后的点点滴滴,想要找到一些之前忽略的线索。

如往常一样,她只要试图回忆,头痛就如期而至。

可是这次,冯妙华没有放弃,头痛反而坚定了她的想法,她本身果然是有些问题的。

冯妙华越努力想要回忆,头痛就越加强烈,很快她额头上布满了细汗。

冯妙华知道她应该停止了,因为她现在不仅头痛,心脏更痛,万箭穿心一般。

疼痛让她有些支撑不住身体,她双手支地,心里陡然生出一股决绝来。

她今天一定要知道,到底有什么秘密藏在她身上。

疼痛从心脏传向四肢百骸,她不管不顾,集中所有的心神去回想。

在疼痛达到顶峰的那一刻,有许多画面从冯妙华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可是她怎么都无法抓住它们。

她欣喜又焦急,“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鲜血。

莺儿进来时,刚好看到这一幕,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手里的手炉一下子掉在地上。

冯妙华坐在地上,双手支地,口吐鲜血,双目失去焦距,地上满是凌乱的纸张。

莺儿回过神来,赶紧跑过去抱住冯妙华,焦急的喊她,试图唤回她的意识。

“妙华,妙华。”

冯妙华听到有人叫她,涣散的意识渐渐回笼,待看清眼前的人后,她朝她笑笑:“莺儿姐姐,你怎么哭了?”

说话之间,有新的鲜血从口中涌出。

冯妙华只觉得浑身没有一点力气,连说话都有些力不从心,她举起带血的手问莺儿:“这是我的血吗?”

莺儿抱着她哭喊:“快来人啊,姑娘不好了。”

冯妙华从没见过这么六神无主的莺儿姐姐,她想朝她笑笑,想安慰她别怕,她没事的。话没说出口,只觉得周围慢慢寂静下来,眼前渐渐模糊,终于陷入一片黑暗。

在有意识的最后一刻,冯妙华想,她会死吗?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觉得死亡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怖。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灯火之游园惊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