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长似乎算到了雄隆明的父亲会来访,双方见面,方才知晓刘连长竟是一位连长级别的军官,负责贤宁县今年的招兵工作。
刘连长看着雄醇文,笑着说道:“你儿子是个当兵的好苗子,若是去当兵,只要选上了,就足以证明了你们老雄家的成分清白干净,这份文件其实就不需要了。”
雄醇文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在那时期,我们国家,每一位士兵的挑选都极为严格,一旦被选上,那就表明了成分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从今以后,别人就不能对他的家人进行批斗等迫害了。
军人的身份可以说是一张很好的护身符。
那时候当兵出来的国家都会优先安排工作,所以军人都十分吃香,一旦哪家有个当兵的娃,别人家都抢着把闺女给嫁过去。
刘连长还表示,不管雄隆明最后能不能被选上,这份文件都属于他们老雄家的。
雄醇文和陈青莲夫妇感激不已,为了表示感谢,再三挽留刘连长在家里吃顿便饭。
但刘连长却义正严辞的拒绝了,说部队有纪律,不能随意扰民,不能拿人民的一针一线,一分一毫。
雄隆明在确认了父亲不会被批斗和迫害了之后,便信守承诺,在父亲雄醇文的陪同下去了县里的征兵处报名。
那时候想要当兵,首先必须要通过政治初审合格,然后就是身体各项检查。
庆幸的是,刘连长已经将老雄家的阶级成分给“解放”了,成为“革委会”“老中青”“三结合”的对象。
前段时间刘连长帮老雄家弄那份文件的事情,征兵处人尽皆知,知道他费了老大的力气和心思,所以对于他看中的苗子,征兵处的人都很好奇,不知道是何方神圣,都想看看。
不过当他们看到雄隆明之后,一个个眼睛都亮了,光看着,确实就是个好苗子。
首先进行的是体检,当时的他身高就有172厘米,体重67公斤,身材挺拔,五官端正俊朗,两只漆黑而明亮的眼睛,一看就透着一股子灵气,神采奕奕。也没有什么先天性生理疾病。平时常与村里一帮少年不是上山爬树摘果子掏鸟窝,要么就是下湖抓鱼摸鳖,不论是体质与耐力都很不错。几乎没什么阻碍,一关一关的顺利通过。
雄隆明很容易的闯过体检关,接下来就是过政审关。
革命军队是高度纯洁的军事组织,政治上必须十分可靠。
县征兵办公室和接兵干部对老雄家三代的政治历史进行了严格审查。
因为有了刘连长的运作,最后有惊无险的通过了,表明了老雄家政治历史清白。其本人根正苗红,绝对可靠,党和领袖可以放心征招。
政审合格,也就代表着雄隆明被初步选上了。
然后就是送到南川水库的练兵基地去练兵,进行初步各项训练,再进行甄选,若是选上,那才是真的选上,可谓万事大吉。
如果这一关没被选上,那就只能打道回府了,前面的一切努力也就等于白做了。
练兵基地的负责人是一个任姓指导员,与刘连长是多年来的战友,年纪相仿,看着脸冷,实则心热。不过对于练兵一事极为严苛,想走后门是不可能的。
雄隆明是父亲雄醇文和刘连长一起送到练兵基地的,当时整个基地聚集了差不多六百多人,最小的十六七岁,最大的二十来岁,有个别甚至已经娶妻生子。
他们要进行为期十天的基本训练,从中挑选400人,也就是说淘汰率高达三分之一。
想要真正入选,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第一件事就是分宿舍,就是那种集体宿舍,一个住百来号人,雄隆明碰到了一个熟人——刘铭恒。
见到刘铭恒,雄隆明既高兴又感激,上去就唤了一声刘哥。
刘铭恒见到雄隆明,一下子没认出来,当他认出来后,忍不住拍着雄隆明的肩膀,笑着感慨说道:“雄小子,这才两年不见,就完全变样了,那会儿你才到我耳朵,这会儿换成我到你耳朵了。告诉刘哥,这两年你都吃了些么事东西,刘哥也去吃吃。”
雄隆明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
刘铭恒大声笑道:“雄小子,还是这么腼腆。”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相识和相知,存在一定的缘分,那么此后,终其一生,雄隆明始终认为自己和刘铭恒之间的缘分十分深厚。
1966年,“文格”开始了,雄隆明刚好14岁。
因为发动“文格”就要有人“冲锋陷阵”,先把中学生和大学生“串联”起来,通过“旅游”的方式组织一支“先头部队”,以此来冲击“资产阶级发动路线”,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好办法,比起动用工农兵来“成本”更低。
1966年,“中央文格”表态支持全国各地的学生到北京交流革命经验,也支持北京学生到各地去进行革命串联。
全国性的大串联活动迅速发展起来。外地来京者大多是到首都北京向毛主席接见的师生取“文格造反经”,北京赴外地者大多是去各地煽风点火,帮助“破四旧”的师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红外围”学生,大串联以大中学生为主,也有个别小学生跟着哥哥姐姐走的。
雄隆明也要去窜连,不过那时候他个子还没长开,看着瘦瘦弱弱的。家里尽管不富裕,但父亲雄醇文还是给了他十斤国票粮票,两百来块钱,然后他就跟着学生浪潮走,一路步行到蒲圻。
实在是走不动了,就在路上扒火车,一路扒到长沙,住在长沙师范学院。
宿舍是抢不到的,那就只能睡教室或者食堂,几张桌椅一拼,就是一张床。
后来走到韶山,差不多两百里的路程,脚上全是血泡,往往是旧泡未破,新泡已起,一点喘息的机会都不给,一双脚板子完全是烂的。
到了目的地后,放眼望去,人山人海。吃饭全靠抢,是名副其实的抢食,抢不到就只能忍饥挨饿。
一次去抢食的时候,他不小心被人给撞到在地上,要不是同行的人手疾眼快将他给拉了起来,只怕会被活活踩死。
这种例子不是没有,当时全国各地,因为抢食被活活给踩死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