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回 毛宝枪挑老苏峻 祖约北上投后汉
话说苏峻率八千铁骑来找毛宝的晦气,双方对阵之初,苏峻的儿子苏硕和勇将匡素二人,只率数骑人马冲着毛宝的前军就冲杀了过来。这苏峻手使一对烂铜锤,所到之处,毛宝军被打得七零八落,竟然把毛宝军一万多人马打的大败而归。这几十骑打败一万多人,真是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苏峻立马在后面观战,见儿子如此神勇,看得心花怒放,从怀中取出一个酒葫芦,痛饮了起来。他喝得有几分醉意,便对左右说道:“我儿能破敌,难道我的本事还不如他吗?”语罢,他自己一人一骑跃马冲入毛宝军正在撤退的军阵中,身后只有几个亲兵跟随,其属下大军都还没缓过神来。
苏峻此时酒劲发作,被风吹得摇摇晃晃,那晋将毛宝见此机会难得,连忙拍马过来一枪挑死了老苏峻。
这苏峻乐极生悲,莫明其妙的丢了性命,这一切发生的十分突然,苏硕等人也都没反应过来,苏峻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便就挂了。
苏峻死后叛军顿时大乱,纷纷退回建业城中,谋士许让又立刻推举苏峻的弟弟为主公,继续和晋军抗衡,但此时叛军锐气已无,只能龟缩在建业城中防守。陶侃听说苏峻被杀,心中大喜,加封毛宝为四征将军,又命他率5万精兵去攻打紫金山上的叛将祖约。
祖约一看苏峻已死,大势已去,便率家族和亲信数万人渡过了长江,北上投奔后汉国的石勒。石勒听说大名鼎鼎的北伐名将祖逖的弟弟祖约势穷来投,便和手下谋士程遐商议是否接纳。谋士程遐道:“祖约叛晋来投,实为不忠,留之无用,不如除之。”
石勒以前也老和祖逖打仗,对祖家人也并无好感,便对程遐道:“那这事就交给你去掂量着办了吧!”
程遐心领神会,立即派人把祖约全家“请”到了邺城,祖约自知难以免祸,大饮至醉,到了邺城,祖家上下一百多男丁全被直接押送到菜市口开斩,据说只有一个叫祖道生的小孩被人救出,藏在庙中得以脱险,要知是谁如此大胆去救这祖家后人,请看下回。
第三百零九回 王安义救恩人后 司马称帝建业城
话说祖约投奔石勒之后,被石勒手下谋士程遐派人押送菜市口开刀问斩,祖约临刑前,抱住其外孙而哭泣,路人都说这祖约活得真窝囊,和其兄祖逖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和祖约同时被杀的祖家人中,也有祖逖的几个儿子,唯有一个庶子(妾生子)名叫祖道重,当时年仅十岁,被一个叫王安的人冒死救出。
原来这王安原是祖逖的部下,因为他原鲜卑人的血统,当年在祖逖军中受到别人的嘲笑,祖逖那时便送他一大笔钱让他去别处自谋生路,另求发展。这实际上是对王安的一种生思熟虑的保护。
王安谢过之后,拿着这笔钱在城中开了一家镖局,生意做得也挺红火的,现在听说当年旧主祖逖的后人有难,便出了点钱买通了监斩士兵,偷偷把小孩子祖道重给救了下来,藏到城外十里的龙门寺中。后来这祖道重在龙门寺中练成了龙门神掌,二十年后出山找石勒父子报仇,这是后话,这里暂且不提。
再说建业城外陶侃大军一看祖约北渡黄河跑了,一时也没空去追他,便又下令攻打建业城,此时城中的苏逸叛军是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上下肝胆皆丧,完全不见以前勇悍威猛的战斗力,很快就溃不成军,建业城很快被攻破,苏逸,苏硕等人皆在巷战中成了晋军刀下之鬼。
那谋士任让最后在建业宫殿中放了一把火,自己在御花园建平园中寻找传说中可以出城的秘道。这时陶侃大军杀到,生擒了任让,陶侃和任让当年有同窗之谊,有心留他一条后路,谁知王敦又把脸一沉道:“这种乱臣贼子,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留之无益。”语罢,挥剑刺死了任让。
陶侃一看人都已经死了,也犯不着为一个死人得罪权贵,便也随口附和道:“大将军言之有理,属下敬佩!”
王敦又命人打扫战场,他挟着战胜之威,又来劝司马睿登基称帝。
司马睿道:“咱属宗室疏宗,血缘离晋武帝一系很远,怎么轮得到称帝呢?”
王敦却劝道:“现在经过这场八王之乱和后汉国之乱,晋室血亲大都死得所剩无己了,君与晋惠帝,晋怀帝同辈,登基称帝乃是众望所归,只有等基之后,才名正言顺,摄统万机,北伐中原,兴复晋室。”于是司马睿点头同意,在公元318年春司马懿的玄孙琅邪王司马睿继帝位,改元大兴,史称晋元帝,改建业为建康,从此东晋王朝正式建立了。
后汉王刘渊在晋阳听说司马睿这小子在建业称帝,想要兴复晋室,觉得十分好笑,便想兴兵南下扫平建业。这时老神仙诸葛亮出班谏道:“东南有长江天险,攻之不宜,现听说晋宗室秦王司马邺和南阳王司马保在关中和陇右一带拥兵自重,我军当先灭关中的司马邺和陇右的司马保在南下攻打司马睿。”
刘渊听了,心想:这司马氏的子孙还真多,像苍蝇似的遍地都是,这听诸葛亮的肯定没错。于是刘渊又任命自己的儿子刘聪为征西大都督,率张宾,刘琨等将军率大军30万直取潼关天险。要知晋朝宗室秦王司马邺如何应对,请看下回。
第三百一十回 司马邺长安继位 诸葛尚汉中起兵
话说这后汉王刘渊派儿子刘聪率30万大军进攻潼关,关中震惊,前晋朝长安留守索琳,雍州刺史贾走和散骑常侍麦允等人立即拥立秦王司马邺为晋憨帝,改元建兴。
司马邺当时年仅15岁,他又封拥立功臣索琳为尚书仆射,麦允为大都督,任命南阳王司马保为相国,扬言要扫平后汉军,收复洛阳,还下令让陇右的司马保来守卫长安,命江东的司马睿率兵北伐中原,又命大都督麦允率军去守潼关。谁知那司马保根本没能力大举出兵,司马睿也暂时不愿大举北伐,只有那大都督麦允倒是誓死效忠于晋室,他率军来到潼关之后,据险死守。这潼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后汉军倒也一时无法破关而入。
后汉军主帅刘聪乃是后汉王刘渊的第四个儿子,他自幼好学,十几岁时就已精通经史百家,并工草隶,是个大书法家,善作文,不仅精习《孙吴兵法》还著述过怀诗百余篇,其左耳间生一根白毫毛,二尺多长,光泽莹亮。他十五岁起又开始学习武艺,其猿臂善射,弯弓达三百石,臂力骁捷,冠于一时,其好称是人中龙虎,这次他率30万大军西来扣关,踌躇满志,怎奈这潼关险峻,守将麦允死忠晋室,一时竟也难有进展。此时部下达将张宾献计道:“听说诸葛尚在汉中经营多年,兵强马壮,何不派人联络诸葛尚从关中出兵袭取长安,则麦允大军1必回援长安,我军乘势取关在后掩杀,破之可期也。”
刘聪点头称秒,于是他修书一封命人星夜快马送入汉中,诸葛尚接到之后,不感耽误,便在汉中起兵,一路杀出子午谷,直取长安。长安城中的晋帝司马邺闻报,大惊失色,心想:现在这长安城中既无重兵,又无粮草,简直就是一座空城,该如何是好啊!”便来和尚书索琳商议,索琳道:“陛下莫慌,可令陇右的守将司马保率兵来长安勤王,也可命大都督麦允回援长安。”
司马邺毕竟才15岁,经历不多,便连忙应允道:“此法可行,快快拟旨。”下面有文书倾刻将二份圣旨拟好,拿到司马邺的龙案前,司马邺也顾不的详看,拿出玉玺匆忙盖上了大印,又命手下官员去两处传旨。
那陇右的司马保接到圣旨之后,一想这“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万一关中的司马邺完蛋了,后汉军下一步肯定会来陇右收拾自己,所以他忙派出大将钟崧率十万凉州铁骑驰援长安。这黄土高原地势平坦,适合骑兵运动,钟崧人马气势汹汹的杀到长安城西五十里的灵台正遇诸葛尚大军。
钟崧将手下十万铁骑往大道上这么一横,拦住诸葛尚大军的去路,一挥手中雁翅镗讨敌骂阵。诸葛尚一看来将长得头大脸黑,眼环口阔,头戴一顶乌金莲子帽,左右插着两根野鸡尾,身上披着乌金铠子甲,座下一匹高头大宛宝马,手中一把奇形怪状的独门兵器,这形容古怪,相貌稀奇。
老将诸葛尚大喝一声道:“来将何人,胆敢挡住老夫的去路,不知咱诸葛大军的厉害吗?”
那西凉大将钟崧怪笑一声道:“什么诸葛大军,那都是多少年以前陈年烂谷子的事了,老头儿你坐稳了,不要听了老子的大名就吓得跌下马来,咱家乃是大晋国南阳王司马保麾下大将钟崧是也。”
诸葛尚一听,心想:这那里冒出来怎么个妄自尊大的傻小子,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他怒道:“无名小辈,也敢来老夫面前耍宝,去死吧!”语罢,一挥手中梨花枪直取钟崧咽喉要害,钟崧一看一道寒光直扑自己要害,心想:这家伙好厉害的枪法,连忙横镗挡住来枪,二人你来我往战在一处,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战了百十个回合,不分胜负。
诸葛尚心想:这个傻小子楞头青倒还真有两下子,不如用巧招赢他。于是诸葛尚卖了个破绽,虚晃一枪拍马便走,那种崧见了,哈哈大笑道:“老头你累得不行了吧!莫非是忙于回家抱孙子去,咱家送你一程。”语罢拍马便追,诸葛尚见这小子中计追来了,从怀中取出一对如意珠向钟崧扔袭出来。要知者钟崧傻小子是否会中招,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