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回 王敦吴中平叛乱 苏峻太湖战巫师
话说这周已自封为征虏将军,率着儿子乌程县公周思,都乡侯周清,武康侯周赞,清流亭侯周懋,在吴中起兵,一鼓作气杀入宜兴太守府,一通混战之后,周已仗着人多势众斩杀了宜兴太守孔侃,占领了宜兴郡,又推举孙权后人孙弼为吴王,孙弼又封周已为宜兴郡郡长。此时当年吴将韩当地孙子韩晃也在吴郡起兵响应,他伙同将湖巫师李脱在吴郡(今苏州)兴风作浪,一时间声势浩大,震动江南。
建业城中的司马睿听说自己的后院着了火,连忙拜名士王敦为大将军,封汉安侯,领兵10万去宜兴吴中平叛。这王敦字处仲,其出身名门,是后来大书法家王曦之的堂叔,早年娶了晋武帝女儿襄城公主为妻,所以他又是当年一统天下的司马炎的女婿。“旧时王谢堂前燕”之句诗说明王家当时是一个名门大族,在名著《世说新语》中豪爽卷中五篇都是将大将军王敦豪爽气概和放达不羁的个性。早年他曾经常在富豪石崇府中和众名流雅士一起饮酒,他喜欢读《左传》,喜欢曹操的诗句,长于音律,善击鼓吹打。
八王之乱时,王敦雄武豪爽,把家中襄成公主随嫁的美貌侍女百余人全部许配给军中的将士,金银宝物也散分于众,然后自己单车回洛阳,很得民心。后来东海王司马越掌权之后,封王敦为扬州刺史,兼左将军,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一说。
王敦还是那“信口雌黄”的名士王衍的族弟,他还是个杰出的军事家,手下有大将陶侃,苏峻等人。这陶侃,字士行,簿阳人,是后来大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此人少而孤贫,喜读书,早年入洛阳为朝臣张华所叹异,后任江夏太守,江夏即今武汉。他手下有精兵五万,战船几百艘。于是王敦便命陶侃为先锋,苏峻为副,一路向吴中杀来。
叛军周已手下都是一些非正规的部队,又岂会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的对手。周已一看这陶侃不好对付,便率部下撤到了太湖之中和吴郡的韩晃,李脱合兵一处,想利用太湖的地形和王敦,陶侃大军周旋。
陶侃攻占宜兴之后,又派副将苏峻去太湖剿灭周已,韩晃一伙。这苏峻字子高,山东莱州人,少为书生,有才学,后来率部曲南渡,归于广陵。当时琅邪王司马睿嘉其远道来投靠,便封他为鹰扬将军。他又招纳北方亡命之徒,其手下有临淮郡(今江苏于台)锐卒万人,器械甚精。他的军队是东晋数一数二的王牌军,他率部一路向太湖流域杀来,周已等人闻报和韩晃等人商议对策,韩晃道:“我手下有巫法师李脱,人送外号云中鹤,善长法术,破苏峻人马易如反掌。”
周已听了称奇道:“这是真的吗?”
只见一个长相古怪的道士出来道:“贫道不才,愿领兵去破苏峻。”
周已定睛一看,只见此人:“头冠双枚松髻,身着巴山短袍,腰系杂色彩条,背上松纹古剑,手拿一把鹅毛扇子,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络腮胡。”原来这巫师李脱所信奉的乃是道教之支五斗米教。此教在东汉末年十分流行,当年那汉中张鲁就以此教起家,还有那张天师以及后来的孙恩等等。
这李脱自称是“蝉蜕登仙”,在吴地广泛传播五斗米教,妖言惑众,骗取老百姓的钱财,当时科学技术水平落后,有些百姓竟然也对此深信不疑,到了后来公元399年,大海盗头子孙恩在会稽郡等地聚众起兵,从者几十万人,几乎动摇了东晋的统治。
但这李脱当时的道行还不及后来的孙恩,他手拿着古铜剑率部来太湖边迎战苏峻人马,谁知苏峻说个无神论者,他才不信李脱那套念咒的鬼把戏,苏峻一看李脱那装神弄鬼的一套,心中暗笑,心想:老子管你是哪路神仙,一箭射死你!“于是苏峻弯弓搭箭,一箭即射死了巫师李脱。李脱一死手下部众四散奔逃,吴郡城中的韩晃听报,心中觉得很没面子,便点齐人马出城来战苏峻。要知这韩晃是否厉害,请看下回。
第三百零三回 韩晃力战虎丘山 王敦笑傲观前街
话说韩晃听说巫师李脱如此不堪一击,感到自己好没面子,便率部杀出吴郡城,来到城西的虎丘山上,准备利用虎丘山的地性为依据,等苏峻人马一必逼近,便率军一鼓作气冲下山来,把苏峻人马冲得七零八落,再斩苏峻于马下。
他想的倒挺美,但不想到苏峻手下都是一批从北方亡命南下的亡命之徒,打起仗来真玩命,苏峻一看韩晃在虎丘山上驻军,哈哈大笑对随军的儿子苏硕说道:“早年听说东吴大将韩当也算是个人物,不曾想到他的孙子韩晃如此小白,竟然在此山上驻军,我军人多势众,将此山团团围住,他岂不是插翅难飞。”
苏硕点了点头,道:“这韩晃恐怕是用勇无谋,不足为虑,看我去活捉他。”
苏峻道:“听说此人精于箭术,恐难生擒,速灭此贼,攻入吴郡城中,可向王敦大帅请赏升官。”
苏硕一声:“得令!”。苏峻将手中马鞭一挥,手下人马心领神会,不一会儿便将这小小的虎丘山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韩晃见状下令部下随他冲下山去活捉苏峻,谁知手下士卒没打过大仗,见苏峻兵将个个如狼似虎,都双腿发软不敢下山。韩晃无奈只得单人独骑,带着两囊箭舞动大刀冲下山来,很快被苏峻大军所围,他左右开弓,杀伤晋军数百人,箭尽被杀,着实英勇。
韩晃死后,山山部众胆寒,挑起白旗祁降。苏峻又命这些降者去吴郡城中劝周已归降,保他不死。周已一看大势已去,便只得乖乖出场受降。这时王敦率后续人马赶到,他得意洋洋的接受了周已的投降,又骑着高头大马来到吴郡闹市的观前街前,大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感。他在观前街上对随行是苏峻笑道:这些江东世族,都是这些乌合之众,靠用巫术邪教来欺骗民众起事,实在令人不屑一顾。”
苏峻附和道:“王大将军威名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王大将军兵锋所至,吴中叛逆自然效仿当年东吴末帝孙皓束手就擒。”
王敦听了自鸣得意,哈哈大笑道“老夫一生纵横南北,最近听说河北石勒那厮攻破了幽州,害死了族兄王衍,实在可恶,待平定吴郡之后,吾当率军直取中原,取了石勒小杂毛的首级,为族兄王衍报仇。”
苏峻逢迎道:“王大将军出马北伐,那石勒望风而逃,必会溃不成军,平定中原指日可待。”
王敦听了苏峻这番溜须拍马的话,王敦越发得意。二人率部转累了,又在观前街一家点心店中吃起了姑苏名点,二人正在品尝香甜美味的姑苏名点,突有人来报道:“主公听说大帅平定了吴中,命王大帅回建业,商讨北伐事宜。”
王敦听了,心想:怎么说北伐就北伐,这北伐只不过是随口吹嘘一下而已,没想到司马睿这傻小子还真当真了,谁那么傻放着江南鱼米之乡不待,去塞北鬼地方和凶悍的燕赵铁骑硬碰硬,那岂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他心里想归想,但嘴上还不好说,只得和苏峻等人班师回建业。要知王敦是否会真的领兵北伐,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