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回 高钊夜袭乐浪城 张统投靠前燕国
话说这张统率人将书房团团围住,将刘曜,高公主二人堵在屋中。刘曜见状心想:曲曲几个家丁侍卫也敢来挡本少爷的道。便一挥手中的宝剑就要冲出去砍杀。正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了阵阵喊杀声,仿佛有人马正在攻城,那张统也听到了,他吃了一惊,这时又有亲信副将王遵连滚带爬的进来报告道“禀主公,大事不好,高 句丽军队突然夜袭乐浪城,现在都快打进城来了,望主公快下决断。”
张统一听,忙道:“什么!高 句丽人马来攻城了,快组织人马去守城。”原来那高钊见刘曜和高公主潜入乐浪城之后,担心发生意外,便连忙点齐了人马来夜袭乐浪城,他率着人马和乐浪城的守城士卒打了起来,打得不可开交,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全城震动。
这张统闻报有心去1指挥守城,但又不忍心自己的宝贝人参被人盗走,便左右为难,难以决断。这时刘曜见有大军前来接应,便从房中杀出,和张统手下的侍卫战到一处,双方混战成一团,一时还难分胜负。
张统怒火中烧亮出兵器宣花大斧来战刘曜,刘曜一看此人拿着一把大斧头,知道这家伙有几斤蛮力,便施展灵巧的身法和他周旋。二人大战八十回合,难分高下。
张统在这里酣战,那边守城的士兵群龙无首,很快高钊便率军突破了城防,打开了城门,大队人马攻入城中,城中守军节节败退,有人飞马向张统去报告。张统那边正打着呢!副将王遵听说城门已失,连忙过来拉起张统道:“主公,快跑吧!高 句丽军杀进来了,不要恋战,否则难逃此劫!”
张统无奈,只得飞身跳出战圈,让手下侍卫缠住刘曜,自己和王遵率着残部往南门方向而逃。一路上张统又问王遵道:“咱们往带方郡跑吧!”
王遵却建议道:“这带方郡的城池还不如乐浪郡的坚固,恐怕也难以坚守,属下认为咱们不如去辽东投奔前燕国大王慕容傀吧!有了前燕国当靠山,再来征伐高 句丽,岂不是易如反掌。”
张统听了,也十分同意,于是二人先逃到了带方郡中,又从海上乘船来到辽东青山脚下的冒黎郡投靠前燕王慕容傀。要知前燕王是否愿意收留这两个败兵之将,请看下回。
第二百八十八回 段风尘东征平州 崔大刀转战辽河
话说这张统和王遵二将渡过了渤海来到辽东的场黎城中投靠前燕王慕容傀。慕容傀接报,便问自己的亲信大将小舅子段风尘道:“段爱卿,你看这张统,王遵二人可有什么用啊!我们是否要接纳他们呢!”
段风尘听了,略一思索道:“那乐浪虽然远在东面,但我前燕国目前兵强马壮,正好借此机会,踏平东方的高 句丽和西晋平州刺史崔瑟的势力,再席卷玄菟郡,扶余国,乐浪郡等地,称雄辽东,建万世之基业。”
慕容傀听了大笑,赞道“段爱卿真是高见,有段爱卿作本王的左膀右臂,何愁大燕国不龙兴辽东。”于是慕容傀便下令接见张统二人,张统拜过前燕王。慕容傀端坐王座之上,道:“你们来投奔本王,算是明智之举,本王封你张统为乐浪郡长,王遵为参军事,另派段风尘为大将率十万燕云铁骑直取辽东平州,高 句丽等处,送你们去乐浪郡上任。”
张王二人拜谢道:“燕王圣明,大燕国万岁,臣愿誓死追随燕王,扫平辽东。”于是这前燕国大将段风尘便点齐了十万燕云铁骑带着张,王二人,一路越过青山,往东面的平州而来。原来这前燕所在地昌黎郡到乐浪郡,假如走陆路的话,必须经过东面辽东半岛上的平州和长白山下的高 句丽国,所以燕王决定借此机会一举灭掉平州和高 句丽国。
当时平州还是西晋的地盘,当时的平州刺史兼东夷校尉名叫崔瑟,此人是终南大侠崔琰的曾孙,平州的州治就在今天的辽宁省辽阳市。西晋灭亡之后,这崔瑟一下子变成了没有妈的孤儿,夹在前燕国和高 句丽国中间,日子过得也并不舒坦,有一种四面楚歌被夷族所包围的感觉。但这崔瑟毕竟是终南大侠之后,祖上传下一本刀谱,他练了十来年,倒也练成了一身好刀法,在军中被人尊称为“崔大刀”。
这崔大刀听说前燕国派大将段风尘率着十万燕云铁骑向自己的平州城杀来,便和谋士高瞻商议,高瞻道:“我方有辽河天险,可以阻挡鲜卑之燕云铁骑,这滚滚辽河水,那些燕云铁骑又不长翅膀,焉能飞渡。”
崔大刀一听觉得有理,便率部在辽河边布防,他自己手提着一把巨大的泼风战刀,立马辽河东岸,倒也有几分名将的风采。很快有燕云铁骑的前哨渡过了河,崔大刀把手中战刀一挥,率部冲了过去,一顿大砍乱杀,全歼鲜卑的前哨部队。崔大刀初战告捷,出来一口心中的恶气,便得意洋洋的回到大营,喝起了小老酒,还命歌姬跳舞助兴。
那边燕军中的段风尘听说对岸的崔大刀还真得挺威,便来找张统,王遵商议破敌策,要知张统,王遵二人有何妙策,请看下回。
第二百八十九回 王遵巧施美人计 高瞻夜奔高 句丽
话说燕军主将段风尘来找张统,王遵二人商议破敌之策,那张统是个武夫并无良谋,但这王遵却自幼饱读兵书,他眼珠一转,计上心头道:“听民间传说这崔瑟崔大刀是个好色之徒,我军可施美人计,乱其心志,然后趁其不备,取他性命。”
段风尘听了,若有所悟便道:“此计不错,本帅可遣军中美女间谍去崔大刀军中行刺于他。”
那张统听了也同意道:“这真是色字头上一把刀,此计可行。”于是段风尘找来手下美女间谍长孙艳,这长孙艳也是鲜卑人,长得妖艳无比,是美女无间道的不二人选。于是她领命悄悄渡过了辽河,潜入崔大刀军营之中,混在一群歌姬之中,那崔大刀在帐中喝着老酒,观看着歌姬们的轻歌曼舞,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崔大刀醉眼朦胧之间,只见有一名歌姬十分出彩,好像是新来的,其长袖善舞,婀娜多姿。崔大刀看得如痴如醉,一时间帐中正是春色无边,群艳乱舞,谁知这乐极生悲,突然那歌姬突然间从袖中打出暗器“梅花针”直扑崔大刀的咽喉要害,那崔大的毫无防备,躲闪不及被打了个正着,这“梅花针”上还有巨毒,相传是由辽东湾中蛇岛上的五步毒蛇口中的毒液浸过,见血封喉。
崔大刀大叫一声:“不好!”顷刻之间面色发黑,毒发而死。崔大刀一死帐中大乱,一群士兵蜂拥而来捉拿刺客,那歌姬正是美女间谍长孙艳,她一看行刺得手了,便夺了一把战刀杀开一条血路落荒而走。某那些士兵没练过轻功,也追不上她。
再说崔大刀死后,其军中谋士高瞻暂代其职,他见大势已去,自己一介书生无力领军和大燕铁骑抗衡,所以他撤兵回到平州城中,惶惶不可终日。这时崔大刀的侄子崔焘来说道:“高先生,如今大燕铁骑大兵压境,恐怕光凭咱们的力量无法守住平州,不如去向东邻高 句丽国求援,联手抗燕,才有几分胜算。”
高瞻听了,道:“只是咱们和这高 句丽国并无交情,只怕他们不愿管此闲事。”
崔焘又道:“可以向他们说明这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
高瞻一想:不如借此机会自己逃到高 句丽国中避祸,让崔焘这楞小子留在平州抵挡大燕人马,当挡箭牌炮灰。于是高瞻便同意道:“崔公子言之有理,果然是名门之后,不同凡响,老夫佩服。为稳妥起见,老夫愿亲自去高 句丽国游说其王来援助我方,这平州城的防务大任就全仰仗贤侄你了。”
崔焘一听,也只好如此,便道:“望高先生快去快回,我一定尽全力保护平州城。”
高瞻又对崔焘夸赞了一番之后,便回家收拾金银细软,带着家小连夜出了平州往高 句丽国而去。高焘闻报有点意外,心想:这老家伙去搬救兵干嘛把自己的家小也带上,不会是一去不回头了吧!“要知这高瞻能否真的搬来救兵,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