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回 齐万年中招败亡 司马模出师陇右
话说这齐万年立功心切,引兵速往前追赶,行到瓦口关前,忽然一声炮响,惊天动地,再看山上火光冲天,大石乱木滚了下来,阻截住了去路。
齐万年大叫一声:“不好!”急令人马后撤,背后已被木石塞满了归途。中间只有段空地,两边全是峭壁,齐万年进退无路,又听一声梆子响,两下万箭齐发,将齐万年并手下人马,全射死在瓦口关下。
守关的麦允大喜,便命人砍下齐万年人头,带回长安去向司马越请赏。那司马越听说买允诱杀了敌将齐万年,心中大喜心想:这次总算没有白跑一趟,总算还是有些收获的。便加封麦允为长安镇守使,又来求计于麦允,问他还有什么平乱之策。
麦允这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升了官之后,这脸色红润,春风满面,他对司马越说道:“主公咱们不必去强攻汉中之地,我军可以另辟他径,可以去经略陇右,在陇右组建一支以西凉铁骑为主的重兵部队,再南下攻击汉中,这样在战略上包围汉中,则汉中之敌不敢轻易来攻打关中,而他们仰攻陇右,又不是西凉铁骑的对手。一旦开战,陇右之地荒凉,敌军的补给又会成为大问题,所以我军只要派人去经略陇右,则可以钳制汉中的敌军,使其只能守而不能攻。假以时日,这汉中弹丸之地,日久人心思变,再说那蜀中李雄所依赖的经济命脉全为蜀锦之贸易,我军如果占据了陇右,则其丝路贸易将会受阻,则其经济将崩溃。我军在关中养精蓄锐,准备粮草军械,定可一战而拔之。”
司马越听了,赞叹道:“你真是不愧为智多星啊!那不知派何人去经略陇右呢!”
麦允答道:“派原长安守将司马模去可也。”原来这麦允想借机一举两得,既在经济上围困蜀中李雄,又可以自己独霸关中,将原来的关中地头蛇赶到荒凉的陇右去,自己在富饶的关中自成一统,享受荣华富贵。
此时司马越正宠信倚重麦允,便马上同意让司马模去任凉州刺史经略陇右。
司马模奉命率部来到陇右凉州,见这陇右之地十分的荒凉,各族杂居,凛冽的西北风无情的刮过,扬起漫天的风沙,弄得路人身上满头满脸都是沙子,连吃饭喝汤里都有好多沙子混在其中。司马模长叹一声,心想:自己怎么会来这种鬼地方,真有“春风不渡玉门关”之感,但又一想: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尽快的立点战功,还回去中原享福。于是这司马模便在凉州张榜招兵买马,扩充军队。
这凉州一带闲人还真不少,民风剽悍,投军者踊跃,不多时这司马模便招满了十万大军。司马模在凉州日夜操练人马,又从西域购来了大批大宛名马转备军队,还在凉州设关卡,向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商人征收税赋,以作为军饷。由于往来于东西,路经此地的西域商人还真不少,所以这司马模还真搞到了许多税赋,他凭借着手中的经济实力,把西凉铁骑打造的十分强悍,成为了一支左右当时政局的军事力量。
李雄听说此人在陇右坐大,将自己方的蜀锦贸易完全给切断了,断了己方的经济命脉,心中十分不安,便来和诸葛尚商议,是否要去陇右*此人。要知诸葛尚有何高见,请看下回。
第二百四十七回 诸葛尚又出祁山 慕容翰兴师辽水
话说这李雄和诸葛尚尚议出兵祁山攻击陇右之事,诸葛尚对李雄说道:“这司马模经营凉州,将蜀中蜀锦的出口贸易之路给切断了,蜀锦只能通过南中的西南丝绸之路运送到天竺国,再由天竺国运往西方,这样十分不顺畅,而且运输成本大大上升,长此以往,对蜀中的蜀锦生产会造成毁灭性打击。而通过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也成本高昂,不但要把蜀锦运到东南港口,而且海上丝绸之路到达中东之后,还要再走陆路才能运到西方,这样费时费力,十分不便。当今之计,只有率军北出祁山,消灭司马模集团,占领陇右,打通陆上丝绸之路,这样蜀中的蜀锦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到西方,换取利润,这样蜀中的手工业就能发展起来,人民才会更富裕,政府税收才会更多更稳定,所以必须一战,此乃贸易战也。”
李雄听了点头曰善,也是二人合兵一处,以诸葛尚为行军大都督,率15万人马北出祁山,直取凉州要塞,打通西北丝绸之路,李雄总督后方粮草补给。
这诸葛尚沿着当年其祖父诸葛均北伐的老路,旌旗蔽野,戈戟如林,率军往陇右天水大举进发。
早有细作探知此事,报入洛阳城中。西晋权臣司马越闻报,知道诸葛尚非凡凡之辈,怕司马模难以抵挡,便想抽掉北方的鲜卑骑兵驰援凉州。也于是他派人去辽东传旨让鲜卑慕容部率兵去凉州作战。谁知这慕容部的首领慕容翰才不愿意为司马越去凉州卖命。他一看西晋江山已经摇摇欲坠,朝不保夕了,便一不做,二不休,在辽水畔的辽阳城中,竖起大旗,自称燕王,独霸一方,要和晋室平起平坐。
这下把司马越给气得,心想:这慕容翰也真不是什么好鸟,真是落井下石,待平定了陇右,再发兵去征讨辽东。其实司马越根本就没什么实力去远征辽东,所以对于慕容翰的辽东燕政权,也根本无可奈何。
再说诸葛尚率军出了汉中,在路上巧遇到了一位铸剑高手,要知此人是谁,请看下回。
第二百四十八回 巧匠斜谷造名剑 能人天水献秒策
前人诗云:“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勤。
人说云中擒敌首,始知汉中有名将。”
话说这诸葛尚率军出了汉中,路过一座大山,名叫天荡山。只见此山:
“青山削翠,怪石推云。
两岸分虎踞龙盘,四面有猿啼鹤鸣。
朝看云封山顶,暮观日挂林梢。
流水潺潺,涧内声声鸣玉佩;
飞泉瀑布,洞中隐隐奏瑶琴。
若非僧道修行,定有仙翁炼药。”
诸葛尚见此山如此神奇,便找了一个樵夫打听,那樵夫说道:“此天荡山中天荡洞中有一个铸剑巧匠名叫蒲元,善造刀剑。”
诸葛尚听了,心想:不如让此人为自己军队打造兵器以供将来征战之用。于是他便来到天荡山中找到蒲元大师
请他打造兵器为国效力。
蒲元听说诸葛尚也是名门之后,便欣然同意,他组织人手在天荡山中打造了名剑三千把,“以竹筒密纳铁珠满中,举剑断之,应手虚落,若断水流,称绝当世,因曰神剑。可以陆斩犀革,水断龙舟。”他还打造了许多铠甲,有“黑光铠,两当铠,明光铠,马铠等。其中马铠由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鞍蹬构成,除马四足外,全身其余部分均在铠甲的防护之中,还造了“诸葛筒袖铠帽”据说这种头盔用25石雕弩箭射之不入。其铠甲的坚硬度大大增强了。
诸葛尚见这巧匠蒲元如此有才,便亲自来向问浦元的铸剑流程,蒲元介绍道:“这铸剑的工序较为反复,具体可分为一,洗沙,即获取铁沙的一种方法。
二,炼铁,即将铁沙通过高温炼成生铁。
三,炼炒钢,即将生铁炼成钢备用。
四,炼毛铁,即将生铁用火炼成毛铁。
五,精炼,即进一步去除杂质。
六,毛铁,钢合炼,即将两者反复糅锻充分结合。
七,嵌钢,即在剑的刃,锋部位镶嵌入钢。
八,成型,采取热煅和冷煅打办法,跟据规格和形状的要求锻成雏形。
九,下半截冷锻,将雏形的下半截充分冷锻,锻出剑脊,并使之平整。
十,下半截铲挫,即使剑脊更平直,剑身上无杂质。
十一,雕刻,即在铲挫好的剑身上雕刻纹饰和文字,多为七星龙凤等。
十二,镏紫铜,即将剑身加热,在凤纹和七星上溶入紫铜。
十三,平钢纹,即将纹饰表面多余的紫铜铲挫干净。
十四,全剑冷锻,即将剑身冷锻平整。
十五,全剑铲挫,即用铲和锉将剑平面处理光洁。
十六,淬水,也叫淬火,即将剑身加热,急侵入水中,以此提高剑的硬度,这样道工序最为见功夫,因为剑身加热的火候,温度,决定剑的刚柔。所谓刀剑入水,高明的剑师凭入水时的声音就可以分辨出剑的好坏。此汉中的汉水水质不纯,将军当从蜀中取来纯净的蜀江水才好。
十七,回火,即将剑身再加温,然后自然冷却,从而提高剑的柔性,达到刚柔相济的目的。这样工序的难度在于把握加热的温度。
十八,整直,调整剑身和剑茎,使剑身不扭不曲。
十九,磨砺,先用粗石进行粗磨,再用亮石细磨,最后用养锋石进行精磨,用把好剑要磨里数天。
二十,养光,用养光棒在剑身表面打磨,使剑更光亮,达到寒光逼人的效果。经过这大致二十道工序有把剑剑大功告成了。”
诸葛尚听力,叹道:“没想到这制剑的工艺还真复杂,令人大开眼界。”
蒲元答道:“是啊!此剑还有卅炼,五十炼,百炼之分,我现在所铸之剑多为七十二炼,长四尺左右,十分锋利。”
诸葛尚点头称好,用个月之后,剑全部铸成,诸葛尚右将其分别命名为“日升,剪水,霜月,凝明,章成,寒锋,流光,逐指,摇燕,飞蛇,吐芒,掩虹,彩鄂,继辅,孔纯,德兴,秋霜,宿铤,挥霆,转电等。”
诸葛尚有下子得到了那么多名剑,心中大喜,喜曰:“有如此多的神兵利器,何愁河西不平。”于是他又率军出来祁山,用路往陇右重镇天水而来,大军刚到天水城外,突有小校来报:“用位高人来求见大帅。”
诸葛尚上前一看,正是九寨沟中的老隐士马稷。原来这老马稷听说诸葛尚率军出祁山攻打陇右,便赶来出谋划策,助一臂之力。
二人见面十分高兴,马稷又对诸葛尚说道:“贤侄,此天水城破之易如反掌,你只须如此这般这般即可。”诸葛尚依计而行。要知他们如何智取天水,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