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回 司马只年少继位 齐万年汉中起事
话说这公元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占领了洛阳城,取得了八王之乱最终的胜利。他又嫌傻皇帝司马衷人长大了,经过一系列战乱的洗礼,思维有所进步变得有了头脑,不太好掌握了。便在司马衷吃的饼里下了巨毒:五步断魂散。可怜傻皇帝司马衷以为战乱平定了。可以过几天太平日子,却惨死在司马越的阴谋之下。
司马衷死后,是马越对外宣称这晋惠帝司马衷是得暴病而死,还对他进行风光大葬,自已还在葬礼上猫哭耗子假伤悲,哭得有模有样,演得象真的一样。
这是马衷的后事料理完了,司马越就自任丞相兼大司马,掌握兵权,又立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司马只为皇帝,史称晋怀帝。这司马只即位时才23岁,也长得一表人才,可惜手中没有实权。他在为五年,只不过是东海王司马越的傀儡,其它地方豪强也不把他当会事,对他的诏令根本就是置之不理。后来到了公元311年3月司马越病死,西晋被刘聪,石勒大军所灭,这是后话,这里暂且不提。
再说司马越掌权之后,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到处横行暴敛,为非作歹,逼得各地民众民不聊生,于是在汉中有一个叫齐万年的人发动了起事。这齐万年信奉五斗米教,以宗教为工具,组织了一批人起来攻打县城,很快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他还自称是张天陵张天师的传人,手中有泰阿,龙渊两把雌雄双剑,能用剑气在十步之内取人首级。这汉中一带的人们早年受张鲁父子五斗米教的影响较深,便纷纷投身于齐万年门下。
这齐万年据说还是个氐族人,这氐族据说是西域的粟特人,早年从事丝绸之路的贸易生意,后来被匈奴所灭,其余部分散于各地,有一支就来到了关中,汉中一带。齐万年起事之后,很快惊动了关中八百里秦川,长安刺史麦允连忙派人飞报洛阳城中的权臣司马越。
权臣东海王司马越得报就和手下众人商议如何应对。大家一商议最后决定派老将周处去汉中平定齐万年之乱。这周处此时已经年过七旬,正在家里安度晚年,突然听说司马越命他带兵去平定汉中,心中十分纳闷,心想:这司马越匹夫这干嘛派我去,这葫芦里卖得是啥药!原来周处在二十年之前,曾经在朝廷上当众检举司马越之父司马泰的不法行为,并将司马泰府中总管大夫张繁绳之以法,让司马泰家族丢了脸。现在司马越掌了朝中大权,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去治周处的罪,便令皇帝下旨他率军去剿灭齐万年,想借齐万年之刀来灭了周处,这叫“借刀杀人”之计。
周处还蒙在鼓里,他也不好抗旨不遵,便拖着老迈的身躯率兵来汉中平乱,这齐万年可不是省油的灯,剑术一流,要知这周处此战能否成功,请看下回。
第二百四十二回 龙渊宝剑斩周处 雁翎名刀归李雄
前人诗云:
“从军玉门道,逐駑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话说这周处领着几万人马来征讨叛军齐万年,这齐万年是个氐人,因为生活所迫,起兵反抗晋朝的统治。他在汉中金微山上自立为王,还修了一座宫殿,俨然是一方诸侯。
今听说老将周处带兵来征讨,便哈哈大笑的手下喽啰们吹嘘道:“晋室无人了,派一个老掉牙的老家伙前来送死,看本王去取这老不死的人头。”部下喽啰也是一片附和之声,于是这齐万年带着龙渊,泰阿两把神剑,率兵冲下山来迎战周处。
老周处领兵来到阵前,只见这齐万年长得:“面如红玉,须似毛绒;仿佛有一丈身材,纵横有千斤蛮力。黄巾侧畔,金环日耀喷霞光,绣袄中间,铁甲霜辅吞月影。常在坛前护法,每来世上降魔。座下白龙驹,腰间两名剑。”
周处一看此人乃是个道士,心想必有奇门妖术,也不敢大意,拍马挥军攻上山来,怎奈这些晋军都是混饭吃的,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而齐万年手下的部下都对晋朝怀有切齿的痛恨,所以作战十分英勇。战不多久,晋军便队形崩溃,周处挥动手中大刀力战齐万年,齐万年手中二不此雄宝剑招术怪异,乃是当年张道陵张天师独创的龙虎剑法,周处毕竟年老体衰,又多年没有打仗,所以一招不慎,被齐万年一招“流水斩”刺中要害,命丧于龙渊剑下。这龙渊剑可不简单,据说其“观其状,如登高山,如临深渊。观其纹,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剑身有流水花纹,在阳光的照耀下会使对手头晕目眩,不战而乱,为剑气所伤。
周处阵亡后,余部大败而逃,于是关中震动,这时东海王司马越又传令让益州刺史罗尚募兵征讨齐万年。这罗尚接旨之后,便在成都城中张榜招募乡兵,去民间寻找一些高手来为己所用。
榜文张贴了之后,老百姓议论纷纷,数日之后,便出引出了一个英雄人物。此人不甚好读书,生得身长八尺,面如冠玉,腰围三尺,声若洪钟,正是当年蜀中名将李严之子名叫李雄。原来这李严后来一直隐居在南中大理一带,他无心于功名,却一直在培养儿子的文武才干。李雄长大之后在大理的鸡鸣山中苦练武艺,得道了鸡鸣山中了空大师的青睐。了空大师见此人是名门之后,又是个可造之材,便告诉李雄道:“本山中有一块巨石,名叫藏刀石,此石之中据说藏有一把名刀叫做雁翎刀。你若能用掌力劈开此石,就可以得到这把名刀纵横天下。”
小李雄听了十分兴奋,来到山中找到藏刀石,一掌劈开此石,果然找到一把名刀雁翎刀,还有一本武功秘籍《雁翎刀谱》。李雄如获至宝,在山中日夜苦练这套刀法,后来他又听说益州刺史罗尚张榜募兵,便出山来到成都投军参战。要知这益州刺史能否重用李雄,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