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回222回223回
书名:三国大神 作者:夏雨修仙 本章字数:2706字 发布时间:2023-02-20

第二二卷《楼船灭吴》

第二百二十一回 小成济横戟洛阳 老文钦兴兵合肥

话说这曹睿见魏军主力去了蜀中作战,一时也回不来,便以为有机可趁。他便找来自已的同党曹爽,哥俩个密谋要在洛阳城起事,一举全歼司马家族。

可惜这曹睿和曹爽二个都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属志大才疏之辈,这司马氏根深叶茂,盘根错节又怎么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憾动的,这曹爽组织了一般人等刚一起事,那司马昭便派弟弟司猛将司马伦前去*。

这司马伦武艺出众,手下还有个骁将名叫成济。此人手中一把描金戟,弓马娴熟。双方在洛阳城中展开巷战,打了三天三夜,结果这曹爽被成济一戟刺了个透心凉,暴尸于洛阳街头,手下爪牙或死或逃。那曹睿见兵败如山倒,心想:这回肯定没啥好果子吃了,便伏剑自刎了。

曹睿既死,司马昭又立曹睿之子曹奂为帝,自已任大司马,兼大丞相,又封弟弟司马伦为车骑将军,成济为杂号将军。这曹睿的死讯传到了合肥城中,曹魏老将文钦听说此事,便联络了镇东将军伍丘检一起在合肥起兵说要为曹睿报仇,声讨逆臣贼子司马昭。

这文钦有个儿子名叫文鸳,善使双鞭有万夫不挡之勇。于是二人歃血为盟诈称有太后密旨,令淮南大小官兵将士,皆入合肥城,立一高坛于城西,宰白马歃血为盟,宣言司马昭大逆不道,今奉太后密诏,令尽起淮南军马仗义讨贼,众皆悦服。

司马昭获讯,便来和叔叔太傅司马孚,弟弟司马玮等人商议对策。司马孚用苍老的声音说道:“这淮南乃四战之地,江淮之卒锐气正盛,不可轻敌,假如这文钦乱贼去投奔东吴,则我方东南方门户大开,形势不妙啊!”

旁边才23岁的司马玮也说道:“吾以为应当速战速决,一举荡平此反贼,然后再借势平吴,一统天下。”

司马昭听了,喜道:“没想到玮弟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地,愚兄佩服啊,那就命你率一军为先锋南下平叛,愚兄另率重兵随后就到。”于是这三人商议妥当,第二天小将司马玮率着几万轻骑,人人各带七天口粮,马不停蹄向合肥而来。合肥城中的文钦闻报,他没料到司马军来得那么快,便问探马道:“是何人领兵为将啊?”

探马答道:“听说是一个小将司马玮。”

“司马玮。”文钦道:“没听说过,那里冒出来的小白菜啊!”帐下众将哈哈大笑,探马又道:“貌似是司马昭同父异母的一个小弟弟。”

文钦听了,笑道:“这司马昭竟然派了一个嫩白菜来敷衍本帅,来人啊,抬枪备马,老夫要生擒此白菜,为曹睿陛下复仇。”于是这文钦率兵杀出了合肥城来战小将司马玮,要之这司马玮是否是个嫩白菜,请看下回分解。

第二百二十二回 诸葛涎扬州起义 司马昭范县遇刺

话说这文钦举事之时,南面的魏国扬州刺史诸葛涎也闻风而动,揭竿而起响应文钦。这诸葛涎据说是诸葛亮的族弟,也是琅协人,后来诸葛均死后,他在魏国历任要职,封高平侯,他的儿子诸葛靓还和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是结拜弟兄。

诸葛涎听说合肥的文钦反了,自己被夹在东吴和文钦之间,朝不保夕,便顺势响应文钦起事,又令长史吴钢送子诸葛涎入吴为人质向族侄东吴大都督诸葛格求援,要合兵诛讨司马氏。

此时东吴诸葛瑾已死,其子诸葛格掌握国中大权,吴主孙亮十分依仗诸葛格的才能,对其是言听计从。

诸葛格听说诸葛涎以其儿子诸葛靓为人质来求援,便亲率东吴大军10万,过了长江来援助其本家诸葛涎,共讨司马氏。

司马昭在洛阳又闻诸葛涎也反了,心中大急,便亲率大军20万一路向东南而来,那贾充劝其不可亲动,但司马昭此时一意孤行,偏要亲自南征立威,趁势一鼓作气荡平东吴,成万世之功,超越当年的曹操。

贾充无奈,只得在洛阳留守,为南下大军提供后勤保障支援前线。

这司马昭率军走到河南范县小梁山之时,只见这司马昭骑着高头大马左有大将司马伦,右有猛将司马越,正踌著满志的自鸣得意,不料突然从山崖上扔下一个大铁锥,不偏不倚正好砸中司马昭的脑袋,这司马昭还没来的及惨叫一声,便当场被砸得脑浆迸裂而死。

司马昭范县遇刺身亡,左右都大惊失色,连忙命人去追捕凶手,但此地山势复杂,道路崎曲,等到众人爬上山顶,那刺客早已经不知了去向。原来这刺客正是文钦之子文鸳,此人力大无比,听说司马昭率领大军南下,怕父亲在合肥扛不住,便率了一支小分队偷偷潜伏在此,就等司马昭路过痛下杀手,来个“斩首行动”。这招还真管用,司马昭突然遇刺身亡,魏军群龙无首,不得不又撤回洛阳。贾充听说司马昭突人死了,便出来主持大局,把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也就是他自已的亲家公推上了晋王的宝座,让司马炎继承了司马昭的事业。

这司马炎也算是年少有为,他继位之后也不忙着南下平叛,先和贾充商量如何使曹奂禅位于他。他要先登上皇位,再下旨南下平叛,顺势灭吴一统天下,这样才名正言顺,以免重兵南下之后,曹氏余党又可以借皇帝的名义又兴兵作乱。贾充听了,觉得也对,便来劝说魏主曹奂禅位给司马炎。要知这小曹奂是否愿意禅位,请听下回分解。

第二百二十三回 曹奂禅位归故里 贾充挂帅征南方

话说这贾充来到魏宫之中见到小皇帝曹奂,劝他说道:“陛下,如今曹魏江山气数已尽,司马氏家族如日中天,陛下应当效仿当年汉献帝刘协,主动禅位让贤于晋王司马炎。这样才上合天意,下顺民情,可自保无事,照享荣华富贵,平安终老。否则万一有变,陛下恐有性命之忧啊!”

曹奂年幼胆小,听了贾充这一番软硬兼施的话,一时也没了方向。他虽然心有不甘,但毕竟保命要紧,小命都没了,还要江山何用。于是曹奂便顺水推舟答应道:“贾爱卿所言有理,朕也有此意,一切全凭贾爱卿作主。”

贾充一看大功告成,便去修建了一座受禅坛,到了十二月甲子日,曹奂亲捧传国玉玺,立于坛上大会文武。又请晋王司马炎登坛授与大礼。

贾充在一旁装模作样的宣布道:“自建安末年魏文帝曹丕受汉禅已经几十年了,今天禄永终,天命在晋。司马氏功德日隆,极天际地可即皇位,以昭魏统。又封曹奂为陈留王,永享富贵。”

曹奂泣谢而去。司马炎又封贾充为丞相,叔祖司马孚为安平王,改元为泰始元年,大赦天下。此时为公元265年,曹魏遂亡。有后人写诗叹曰:

“晋国规模赛魏王,陈留踪迹似山阴。

重行受禅台前事,回首当年止自伤。”

晋帝司马炎又追封祖父司马懿为宣帝,父司马昭为文帝,立七庙以光祖宗。此七庙即司马氏列祖汉征西将军司马均之后的七位先人。大事已定,司马炎又和贾充等人商议*南方东吴之策。司马炎道:“如今北方初定,本皇不宜轻动,朕有意命贾爱卿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率50万大军南下灭合肥,扬州,建业此三处之反贼,贾爱卿以为如何啊?”

这贾充其实是司马炎的亲家公,他听了连忙推辞道:“本人才疏学浅,不熟军事万万不可担此重任,恐怕会有辱皇恩。”

司马炎听了道:“你若不当此任,难道又要朕亲自出马南征不成。”

贾充忙跪下道:“微臣不敢,微臣遵旨便是。”于是这贾充掌了晋国之帅令,又调集了八路大军要齐头并进,一举平定东南,一统天下。要知这八路大军个为何人所统帅,请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三国大神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