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回156回157回
书名:三国大神 作者:夏雨修仙 本章字数:2629字 发布时间:2023-02-05

第一百五十五回 石小六劝降贤王 阿拔都屯兵北海

前人诗云:“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看汉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拔,风头如刀面如割。”

话说这石小六拿着汉军先锋大将赵统的亲笔劝降信,来到了匈奴右贤王苟默协帐中当说客。这苟默协看了劝降信,对石小六说道:“本王本就不愿和汉军威为敌,只是那单于阿拔都命本王来战汉军,本王也是迫于无奈啊!”

石小六听了,见此时还有门,便趁热打铁的劝说道:“右贤王深明大义,大汉军队兵强马壮,那单于阿拔都根本不是对手,所以右贤王应当弃暗投明,归顺咱们大汉军队,才是上策,还可以令手下军民免受战火之苦,是一桩大喜事啊!”

苟默协一听,便顺水推舟的道:“那本王为了千万子民免受刀兵之灾的考虑,愿意和汉军握手言和,同大汉结为兄弟之盟,互为一家。只是这样的话怕那单于阿拔都会来攻打本处。”

石小六答道:“右贤王莫怕阿拔都来攻,我大汉军队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假如那阿拔都敢来送死的话,保证叫他有来无回。”

于是这右贤王苟默协欣然同意归顺汉军,还和石小六歃血为盟。

那漠北赵信城中的匈奴单于阿拔都闻讯,十分震惊,便匆忙召集左贤王李敢前来议事。

这李敢据说乃是当年飞将军李广之子李陵的后代,李陵归顺匈奴之后,得到了匈奴单于的重用,又娶了匈奴公主为妻,后来其子孙被封为世袭的左贤王,游牧于西海一带。

这小李敢来到赵统城中,阿拔都便来和他商量对策,李敢道:“汉军来势汹汹,估计我军不是对手,我以为不如向西迁移,寻找新的草原和牧场,开辟新天地!”

阿拔都一听,有几分不悦,但又不便发作,因为他想把李敢绑在自已的战车上,只得微笑着说道:“这一仗不打就落荒而逃,恐被天下人耻笑,怎么样也得打上几仗,打得赢就打,打得不顺利再跑也不迟。何况我匈奴战士善长于马战,来去如风,跑起来汉军望尘莫及。”

李敢一听,心中想:这阿拔都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非打得大败才肯西迁。他便也只好同意阿拔都先抵挡一阵的要求。于是这单于阿拔都就调兵遣将屯兵于北海附近的赵信城处,准备和汉军背城一战。

要知道这阿拔都是否是汉军的对手,请听下回分解。

第一百五十六回 赵信城中铁骑涌 戈壁滩前猛将多

前人诗云:“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话说这阿拔都在赵信城下陈兵数十万,这赵信城之名传说是起源于战国时赵国大将赵牧,曾经率兵远征至此故而得名。后来其成为了匈奴国的首府所在。

汉军先锋赵统率兵来到阵前,一看匈奴军铁骑如云,势力庞大,心想:这力敌恐怕会吃亏,便等到后续人马扫北王魏延大军到达之后,再来和阿拔都大军决战于赵信城下。

数日之后,魏延大军到达,麾下猛将无数,兵多将广,在实力和气势上足以压倒阿拔都军。

于是双方下了战书,相约在赵信城南的曼达尔沙漠上一战定胜负。这曼达尔沙漠是一片荒凉之地,“北风振漠,野竖旌旗,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声折江河,势崩雷电。”双方展开大战,一时间三军踊跃,将士熊霸。

“惩云并杀气相浮,剑戟共旗幡耀目。人雄如猛虎,马骠似飞龙。弯弓银汉川,箭穿虎狼牙,袍铠鲜明如绣簇,声大振若山崩。鞭梢施号令,浑如开三月桃花,马摆闪銮铃,恍似天主离北阙。”

双方大战了一天,最后汉军略占优势,那汉军主帅魏延骑着一只太白山猛虎,手舞金刀,所到之处,匈奴军纷纷胆寒,惊为天神下凡。这匈奴人十分迷信,都把魏延当成了神,所以斗志涣散。

阿拔都一看大势已去,便收拢残部撤入赵信城中,再议出路。魏延大获全胜,缴获战利品无数,回营论功行赏去了。

再说这阿拔都败归赵信城之后,便又来和左贤王李敢商议西迁之事。阿拔都道:“经过了今天一役,魏延军果然厉害,这魏延骑着一只大老虎,真是像神一般,看来也只有向西迁移了。只是青壮年行动迅捷,西迁无问题,还有许多老弱妇人怎么西迁呢?”

李敢一想道:“现在汉军已经兵临城下,全部人等西迁以无可能,为今之计,只能率大部分青壮年西迁,另谋生路,其余老弱之众向汉军归降算了。这也好使汉军免得再来追击我西迁之军。”

阿拔都听了,心中有些不快,心想:西迁怎么能扔下老弱不管呢?李敢又道:“汉军估计也不会乱杀老弱之人,为了西迁行军的速度,只有轻装捷进了。”

阿拔都闻言,心有不甘,心中闷闷不乐。

要知道这阿拔都是否愿意率着青壮年西迁,请听下回分解。

第一百五十七回 封狼胥山题名句 北海两岸扬美名

话说这匈奴单于阿拔都思前想也实在不愿意撇下一群老弱们,率着青壮年西迁。于是他觉定自已下野,传位于左贤王李敢,让李敢担任新大汗,打着阿拔都的旗号,率青壮年们西迁而去。自已则降一级自称为左贤王,率领一群老弱们向魏延军投降了。

其实在匈奴国中,左贤王本来就是单于继承人的别称,一般单于退位后,都是左贤王继位,所以李敢继单于位也在情理之中。

汉军大帅魏延见单于阿拔都来降,心中大喜,总算是平定了北方匈奴大患,就礼遇阿拔都众人,迁其部族到南方富沃之地定居,并赐其姓:刘。于是后来有“天下匈奴半姓刘”之一说。从此之后,匈奴部族分为二个部分,一部分归顺汉朝,改姓为刘,融入了中华民族之中;还有一部分西迁到了欧陆,在东欧建立了匈奴汗国,即今天的匈牙利前身。后来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吟唱道:“我们那遥远的祖先,你们是怎么从亚洲走过漫长的道路,来到多瑙河边建立起国家的。”匈奴一词从此淡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永远的记忆。

魏延平定匈奴之后,便欣然率人上了匈奴第一高山封狼胥山之上,在山顶的一块巨石上,题下了“大汉扫北王魏延到此一游”一句话,成为了千古佳话。魏延站在封狼胥山之上,远眺北海两岸,江山如画,风光无限,为能结束漠北连年的征战,感到十分欣慰。突然前锋赵统来报道:“听说原匈奴左贤王李敢现在领着一支匈奴大军,打着阿拔都的旗号,向西进军了。我军是否应该追击呢?末将不才,愿领兵生擒李敢,全歼匈奴残部。”

魏延一听,说道:“听说这李敢乃是当年汉军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后,这将门之后非同凡响,既然他们愿意西去,不来为患我北疆,我们应该支持才好。这样吧,我派你率军尾随李敢西去,协助其向西挺进,也想去了解下西方传说中的大国波斯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赵统答道:“末将领命。”魏延又道:“此西去一路关山万里,艰险无比,我再命关银屏和你一同结伴前去,这样一路上也有个照应,希望你们能胜利归来。”于是赵统,关银屏得令,便率领着三万精骑,一路尾随李敢西迁大军,向西海而来。当年西汉时,霍去病曾远征到过西海之滨,这西海便是今天的巴尔客什湖,赵统在西海边追上了李敢的后队人马。要知两军会否厮杀,请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三国大神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