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回 许靖进言追穷寇 魏延再封扫北王
前人诗云:“千里云山何处归,几人风韵一生休。
尘冠桂印知闲事,终似蹉跎话旧游。”
话说这魏延,赵云率军班师回到了洛阳城,朝中众人都十分欣喜。后主刘阿斗接见众将于大殿之上,正欲加封众有功之臣。只见尚书令许靖进言道:“陛下,这匈奴野心不小,此次虽然已经退回漠北,但恐怕将来还会兴兵南下扰我军民,臣以为应当效仿当年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之往事,命大将领兵直捣漠北黄龙府,生擒匈奴单于,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匈奴边患,教化蛮民,使其安居乐业。”
刘阿斗听了,说道:“许爱卿言之有理,但不知谁最适合担此重任。”
许靖答道:“魏延元帅战功卓著,四海皆服。陛下不妨命魏延大元帅率兵北上,深入大漠,定可旗开德胜,马到成功。”
刘阿斗曰善,便传旨加封魏延为扫北王,兼兵马大元帅,率精兵三十万,战将几十员,出雁门关,直取漠北匈奴王庭赵信城,直捣匈奴腹地之北海皇龙府,燕然山等处,彻底消灭盘踞在大漠南北的匈奴帝国。
魏延接旨后,踌踌满志的道:“臣定当报效朝廷,不辜负圣恩,直捣皇龙,平定塞北。”于是这魏延点齐了三十万精兵,率领着众小将出雁门三关要横跨大漠,追击匈奴。那老将赵云本来也想一起出击的,谁料刘阿斗觉得其年事已高,怕其一旦有所闪失,则坏了一世声誉,便借口南中等地蛮族作乱,将赵云派到了益州去镇守西川了。老将赵云无奈,但又心有不甘,这去塞外扬名露脸的好事,怎么可以和咱老赵家无缘呢!于是他又上书说自已的长子赵统年轻力壮,武艺出众,足可以担当扫北的三军正先锋。
后主刘阿斗也找不出理由不同意,也只得应允加封赵统为扫北正先锋,率部一马当先,去攻取北海边的赵信城。要知这赵统小先锋如何去攻取赵信城,请听下回分解。
第一百五十三回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破匈奴誓不回
前人诗云:“上将拥旌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东。”
话说这小赵统先锋大军一路北上,出了雁门关,来到了长城天险杀虎口。这北北方的天气萧杀,冰冷的北风吹过沙漠,这边是一个当年秦汉时的古战场,只见天地之间一片苍茫之色:
“鸟无声兮山寂高,夜正长兮风淅淅,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幕幕。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天。”
众军士见此景都有点心惊,小将赵统说道:“兄弟们莫怕,这万里长城就在咱们的脚下,这有道是 不到长城非好汉,大家越过长城,直捣黄龙,痛饮三百杯。”
众人齐声欢呼:“赵将军威武,汉军无敌!”于是士气大振,越过古战场沙海,向呼伦贝尔湖而来。
这呼伦贝尔是二个湖泊所组成,其一大一小,附近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十分的肥沃,历来是匈奴放牧之地;匈奴右贤王的王庭就在此处。这匈奴右贤王名唤作:苟莫邪,此人历来和匈奴单于阿拔都不和。其实这匈奴国也分成好几个部落,国内也并非是铁板一块,而且这匈奴人大都好勇斗狠,谁也不服谁。
这右贤王苟莫邪一直以来都不把单于阿拔都放在眼里,他妄自尊大,还幻想有有朝一日自已能一统漠北诸部,建万世之功业。但其又志大才疏,手下兵将不多,并且他所在的王庭呼伦贝尔草原十分富饶,他手下的部族人民都不愿去冒险打仗,争权夺利。所以这苟莫邪迫于民意如此,也只得在乎伦贝尔草原表面上臣服于匈奴大单于阿拔都,背地里养精蓄锐,伺机而动。
现在他听说汉军先锋赵统来伐,不免有些心虚,当年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的故事,他也耳熟能详。但这呼伦贝尔草原又是其部族赖以生存的地方,他又不舍得弃之而走,便只得率领手下兵将来迎战赵统大军。要知这赵统如何战胜右贤王苟莫邪,请看下回分解。
第一百五十四回 黄沙百战穿金甲 翰海千里舞银枪
前人诗云:“君不见走马川行雷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话说这赵统率军来到呼伦贝尔草原之上,只见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望无垠,呼伦胡和贝尔湖如同一对镶嵌在苍茫草原上的明珠,相映成趣,光彩夺目。
草原以西又是一大片的沙漠,浩瀚的黄沙和碧绿的草原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仿佛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
赵统拍马舞枪纵横驰骋在一片绿色的大草原上,青草的芳香十分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赵统心想:这样美丽的大草原用来刀兵相见,实在太可惜了,此次假如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化干戈为玉帛,以威服人,收服此匈奴右贤王部,使生灵免遭图炭之苦,那就最好了。今后汉匈人民和睦相处,互为一家,则四海一之内皆为兄弟,方显大汉宽广胸襟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赵统正在浮想连翩,忽有前哨来报道:“匈奴右贤王苟默协前来迎战了。”
赵统闻言,感到自已刚才心中美丽的憧憬瞬间被残酷而无情的现实打得粉碎,冷酷的现实是每一个人所必须去直面的,一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从来不会畏具任何可怕的现实。
于是这小赵统传令:“列队迎敌!”汉军立即摆开一座一字长蛇阵,赵统白马银枪当先杀到两军阵前,只见队面匈奴军中翠蓝蟠下,一员大将面如蓝碇,发似朱砂,獠牙生上下,只生得是:
“花冠分五角,蓝脸映须红。金甲袍如火,玉带扣玲珑。手提狼牙棒,乌骓猛似熊。”
赵统一看此将长得凶猛非凡,众人簇拥,想必是匈奴右贤王苟默协,便开口问道:“队面可是匈奴右贤王苟默协吗?”
对面那将答道:“正是本王,你等为何来攻打我处啊?”
赵统答道:“本将奉皇上之旨*你等北方部落,教化你等,还不快快投降归顺。本将保障你们的人身安全。”
苟默协闻言,怒道:“大胆小子,来来来,问问咱家的狼牙棒答不答应!”语罢,拍马抡棒直取赵统,见面一招“泰山压顶”举棒便打。赵统一招“举火烧天”档主来棒,然后施展其家传的“五虎锁喉枪”何苟默协战到一处,只见得:
“二将阵前各逞威,锣鸣鼓响惊人心。
枪来那分上下路,棒去两眼难分清。”
赵统枪法神妙,演练的娴熟,浑身罩定,毫无疏漏。
苟默协大棒笨重,攻不进长枪去,被赵统卖了个破绽,叫声:“着!”一招“青龙出水”,一枪刺中苟默协的右臂。苟默协受伤之后,拨马便走逃回本营。
赵统也不去追赶,原来赵统有心招降此人,不愿大开杀戒,伤了和气。于是赵统命人安营扎寨,又修书一封去劝降苟默协,派了一个亲信石小六送到苟默协军中。
这石小六施展三寸不烂之舌,要充当说客,说服匈奴右贤王苟默协归汉。要知道这匈奴右贤王苟默协是否愿意归顺,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