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继续新征程(三)
书名:乱世风云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7575字 发布时间:2023-02-03

凤翔五年十二月的最后几天,从西巴斯鹰国所属的拉印尼加洲总督府区地方购买的先进的制造银币、铜币的设备全部运抵了海山洲以及南洋的兴京府一带,并已经全部安装完成。准备次年正式开始生产。

凤翔六年正月二十日,张氏家族孤独的最后一位老人张麟越因病在家中去世,年七十一岁。而他终生未有子嗣传承,故而张璇强嫡系一脉和继承张泽昌顺昌伯世袭一代的张家彻底进入了历史,也就是说彻底完了。当年与王族几乎不相上下的海山洲第二大家族张家在海山洲从此结束了。临终,张麟越有遗言上表给马怀锡,核心是说张泽昌顺昌伯这一系到他结束了,请晋王家族也不必念在过往的感情上而再从旁系找人继承。同时将自己执掌的家族的家产全部交出捐给了王室,共有现银现钱二百三十五万两贯,黄金三千七百两。另外田地共十一万三千亩,还有在海山洲各地的店铺共十三家也全部交出献给王室。

张麟越做出这样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他无后,但是旁系和已故妻子的亲属甚至崔、杜、田等与之有亲的家族都想方设法谋求这笔巨大的家业。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从他捐献出来的这些就能够看出已经是四大家族中最穷的一家依然是海山洲的顶级显贵之一。

而张麟越虽然交出了这些,但是他给手下及佃户、农民、伙计等也都照顾好了。在最后的一年多里,他给平素最忠实可靠的佃户、农民约上百家分配了上好的田地一万多亩,让他们成为了纯粹的自耕农,有了稳定的土地。给所有店铺的伙计约千余人每人赏赐了五十两银子,给掌柜的一级每人赏赐了一百两银子,给家里遣散的丫鬟、门房等人每人赏赐了六十两银子。这样足够能够保证他们以后的生计,而这些就花费了数万两银子。

当马怀锡得知张麟越这样的举动后,甚为佩服也感叹其精明。这既让下人们虽然被解雇却能至死不忘其恩德,而且捐出了家产也保障了自己家族的名声,也彻底断了其他家族的觊觎。而旁氏宗亲也实际上因此而得以保全,避免因为后代旁氏万一有罪过而牵连到自己,可以说想的是非常周到。也算是机关算尽了。不管怎么说,马怀锡作为晋王,平白无故得到了这份庞大的资产,那肯定是高兴的。拿人的,自然也得对人家有个表示。

正月二十二日,马怀锡下令给张麟越破格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公。虽然他终身未曾出仕,但是毕竟是显贵之后,而且还是张琼瑜的亲侄子。

至于这笔资产,马怀锡也在思索该如何处置。

现银、现钱和黄金中的三千两留下一半充入晋王府库,剩下一半中拨出三成交户部府库,其余的现银、现钱和七百两黄金拨付给造币厂,溶解后作为造币所用。而店铺、土地,本打算各归各人经营,但是马怀锡和赵寿成、黄希爵等人商议后,认为如果此时让他们各自经营,必然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其余的家族所消化的干干净净。而如今各大家族中,田家实力也好不到哪儿去,已经是负债经营了。李、柳、范三家却依然实力雄厚,如若各自经营,用不了一年就会完蛋。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将田地和店铺全部纳入王室来控制。其中田地全部划入宫苑府,作为直属田地。而店铺全部划归海宁通商号来经营管理。

二月初,马怀锡任命大哥为公族府总管大臣,以堂姐马涵恬为宫苑府总管大臣,王仲旭、马涵薇为帮办大臣和协办大臣。

马涵薇是他的亲妹妹,自幼关系非常和睦,更重要的是至今未婚,也不打算嫁人了,以她为辅,则可帮助自己来照顾宫苑府,避免堂姐和王仲旭这两个已经掌管宫苑府有些年头的人将王室财产转入到自己家中。

三月,造币厂正式开始投入全方位的生产。当月就生产出了一批银币、铜币,马怀锡看后很是欣喜。采用了西洋的新式机械制造出来的确实是精良。如果说以前的银币更像是银饼,那么如今的圆润光滑且非常美观,这才是真正的能够配的上晋国的货币啊。而且铜币的铸造完成后,明显减少了损耗,节约了不少的费用。

晋国不是产银、产铜的地方,但是凭借对外贸易和从东町国购买,还是能够相对稳定来确保银和铜的供应的,加上南洋属地一带尤其是昭顺州一带有金矿、银矿,虽然不可能全部自给自足,但是却能起到很重要的补充作用,所以至少在短时期内是问题不大的。

五月,马怀锡在庾少阳等人的建议下对原有的官职品级和大学士的头衔进行略微的变动和调整。

原来的一品分为正一品和从一品, 其中一品分三等:

太尉,司徒、司空、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中书令、尚书令、侍中、宁远军节度使为正一品上;

开府仪同三司、节度使、江淮沿海沿江安抚制置使为正一品中;

但以上职位均为加官荣誉职位。

从正一品下开始为实际官职。

中书左相、右相位正一品下,然右相低于左相,为副相;

枢密使、中书侍郎、参知政事为从一品;

如今变更为超品、正一品和从一品三级,其中:

超品:宁远军节度使、江淮沿海沿江安抚制置使;

可以看出超品的官爵均为马文慧当年的职位,后来历代沿袭,实际上是作为一种尊崇,是给死人和卸任的元老的职位。

正一品:太尉,司徒、司空、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中书令、尚书令、侍中、节度使、枢密使、中书左相、中书右相;

从一品:枢密副使、六部的正判、开府仪同三司;

而大学士效仿武朝和燕朝分设为三殿三阁,可由内阁大臣兼任,也可以独任为大学士,品级均为正一品,其中按照先后顺序依次为:

宁晋殿大学士、昌晋殿大学士、文英殿大学士;

龙文阁大学士、武宁阁大学士、永宁阁大学士。

三殿三阁大学士均为正一品官衔。

也就是说如果以内阁大臣兼任大学士,那就如同昔日的左右相了。而这明显是效法了燕朝的做法。

马怀锡阅后同意,并在不久后决定以后王族成员不必加大学士头衔。而其余大学士则是宁晋殿大学士、昌晋殿大学士头衔暂时空缺待命。

庾少阳为文英殿大学士、黄希爵为龙文阁大学士、赵寿成为武宁阁大学士、沈彦淮为永宁阁大学士。

而从内阁大学士的排名中明显可以看出这些人的分量和重要性。按照内阁排序赵寿成在黄希爵前,而大学士排序则是黄希爵在前。而最后一个大学士则并非内阁大臣,而是身为市舶司使的沈彦淮,论品级市舶司就是之前的易物司,是一个正二品的官衔。这就说明了沈彦淮的分量有多重。

七月五日,马绍坤正式按照马怀锡所想的辞去枢密使,并推荐一心想出将入相的林涵秉来接任枢密使,马怀锡略为慰劳之后最终同意。

七月二十日,马怀锡正式下令以林涵秉出任枢密使,仍兼任军械粮饷事务局的总办大臣。真正实现了自己出将入相的梦想。能以一个普通侍卫起家到如今出将入相,他是真正的凭借自己的军功而来的。是靠着拼命和马绍承、马怀锡父子两代人的提拔上来的,还有一些马绍坤的谦让。

九月,在林涵秉和马怀扬等人的提议下,对各级官吏的薪俸适当增加,尤其是武将的俸禄,因为他们没有地方官花样多的收入来源。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商议后,决定从凤翔六年开始适当增加。

按照昭武二十六制定的规矩,晋国的俸禄一直是文高武低,当年的标准是这样:

正一品上官员的俸禄为每年四千八百两贯,禄米每年一千三百石;

正一品中官员的俸禄为每年四千五百两贯,禄米每年一千二百石;

正一品下官员的俸禄为每年四千二百两贯,禄米每年一千一百石;

从一品官员的俸禄为每年四千一两贯,禄米每年一千石;

正从二品的朝廷六部正判、副判一级每年三千八百、三千六百两贯,

禄米每年七百、六百五十石;

正从二品的地方行省平章政事、巡政使每年三千六百两贯、禄米六百石;

地方的巡按使、学政使每年三千三百六十两贯,禄米五百五十石;

从三品的两都府尹每年俸禄两千五百二十两贯,禄米每年五百石头;

地方府州县官员中:

知府一级官员每年是一千二百两贯,禄米每年三百石;

州一级官员每年是八百四十两贯,禄米每年一百石;

大县(万户以上)每年是六百两贯,禄米每年八十石;

小县每年二百四十两贯,禄米每年六十石;

正八品、从八品每年均为二百两贯,禄米五十石;

正九品、从九品每年均为一百两贯,禄米三十石。

武职如下:

从一品提每年两千二百两贯,禄米每年八百石;

正从二品每年一千八百、一千六百两贯,禄米每年六百、五百五十石;

正从三品每年一千二百两、一千两贯, 禄米每年四百、三百五十石;

正从四品每年八百、七百五十两贯,禄米每年三百、二百五十石;

正从五品每年六百、五百五十两贯,禄米每年二百、一百五十石;

正从六品每年三百、二百八十两贯,禄米每年一百、八十石;

正从七品每年二百四十、二百二十两贯,禄米每年六十五、六十石;

正从八品每年一百八十、一百六十两贯,禄米每年五十五、五十石;

正从九品每年一百五十、一百三十两贯,禄米每年四十石、三十五石。

士兵方面:步兵每年二十两贯,骑兵二十五两贯,

火枪兵二十八两贯,火炮兵三十两贯,水兵三十五两贯。

如今在内阁、户部、枢密院等商议下,拟定标准是:

文官如下:

正一品官员的俸禄为每年五千两贯,禄米每年一千三百石;

从一品官员的俸禄为每年四千八百两贯,禄米每年一千石;

正从二品的一级每年四千五百、四千三百两贯,禄米每年七百、六百五十石;

正从二品的南洋地方行省总督、巡抚、布政使每年四千两贯、三千八百两贯,禄米六百石;

地方的按察使、学政使每年三千五百两贯,禄米五百五十石;

从三品及同级的两都府尹每年俸禄三千五百两贯,禄米每年五百石;

地方府州县官员中:

隶属于海山洲的知府一级官员每年是两千五百两贯,禄米每年三百石;

隶属于海山洲的州一级官员每年是两千三百两贯,禄米每年一百石;

大县(万户以上)每年是八百两贯,禄米每年八十石;

小县每年六百两贯,禄米每年六十石;

正从四品每年两千三百、两千两贯,禄米每年三百、二百五十石;

正从五品每年一千五百、一千百两贯,禄米每年二百、一百五十石;

正从六品每年八百、七百两贯,禄米每年一百、八十石;

正从七品每年六百、五百五十两贯,禄米每年六十五、六十石;

正八品、从八品每年均为三百两贯,禄米五十石;

正九品、从九品每年均为二百两贯,禄米三十石。

武职如下:

从一品提督提每年三千两贯,禄米每年八百石;

正从二品每年两千八百、两千六百两贯,禄米每年六百、五百五十石;

正从三品每年两千八百、两千五百两贯, 禄米每年四百、三百五十石;

正从四品每年两千三百、两千两贯,禄米每年三百、二百五十石;

正从五品每年一千八百、一千五百两贯,禄米每年二百、一百五十石;

正从六品每年八百、七百两贯,禄米每年一百、八十石;

正从七品每年六百、五百五十两贯,禄米每年六十五、六十石;

正从八品每年五百、四百五十两贯,禄米每年五十五、五十石;

正从九品每年四百、三百五十两贯,禄米每年四十石、三十五石。

士兵方面:步兵每年三十两贯,骑兵三十五两贯,

火枪兵三十八两贯,火炮兵四十两贯,水兵四十五两贯。

明显可以看出这个标准对文官的俸禄有所提高,而禄米并未进行再增加。而且最主要提高的还是基层下面的三品以下文武人员的俸禄。而且文武官员四品以下几乎完全相同,武将的禄米还高一些。而实职武将最高一级的提督为三千两每年,已经接近于文官的两京府尹和按察使了。而即便是完全相同,也较当年大幅度增加了。原来一个小地方知县一年收入二百四十两,如今翻了一倍还多。

而基层士兵方面,虽然涨幅有限,但是也普遍都涨了十两左右。

比起三品以下官吏俸禄的大幅度增加,三品以上官员的俸禄增加是有限的,毕竟能够到了这个位子上的人普遍已经有所积蓄了。超品是不授予的,故而没有列俸禄。而爵位和王室内部则基本维持不变。

马怀锡在认真审阅后,最后同意了这个计划,并下令从凤翔六年开始执行。但是在官吏兵将的俸禄在增加的同时,人员和装备却在进行精简。仅当年海陆军总兵力被压缩到了整整十万以内,裁减的多是老弱病残的人,以海军无用战船的人员最多,以后无故不得随意增加。战船中已经到期和无法修复的一年减少了二十多艘。而各级衙门的官吏也根据历年的考绩在进行裁员,当年就裁撤了上百人。而且这项改革依然在继续。

虽然即使经过增幅后的晋国官吏的俸禄尤其是高级官吏的俸禄也达不到与之同级的燕朝官吏俸禄及公廉银的总和。比如督抚一级,燕朝一年可达两万两,但是晋国只有五千两左右,相差悬殊。但是晋国的物价尤其是粮价相对要低廉,而且衙门内人员和家属人口相对要少,所以晋国同等级官吏的实际花销并不是不可承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体是够用的。

凤翔六年,银币、铜币的铸造已经初见成效。当年的银币制造已经达到了八十多万枚,各种铜币也有二百多万枚,产量且在逐年增加。

当年,马怀锡在黄希爵等人的建议下确立了兑换比例。与西巴斯鹰国等西洋银币的兑换为一比一的按枚兑换。而与燕朝的银两兑换比例为以六枚银币兑换燕朝内地五两官银或者纹银,普通杂银则为八两。

而且规定收取下来的燕朝银两和西洋银币全部交府库储存,以用作向朝廷的捐献之用。除非内阁和户部、造币厂等奏准不得擅自进行溶化和重新铸造,否则按违律论处。而重新熔铸所产生的消耗,造币厂必须向朝廷缴纳部分税款。同时规定民间不得使用晋国银币和铜币及燕朝纹银、官银之外的一切货币,否则也要从重论罪。另外严厉打击私自再另行铸造铜钱、银币,私自铸造两贯铜钱和等价白银以上者可处斩。

凤翔七年,燕朝天隆皇帝以西洋商船多携带兵器火炮常滋生事端为由下令禁止西洋商船在除广南港口地方外的任何贸易。就是说以后西洋商船在内陆的贸易只能是在广南港,通过广南地方的行商进行贸易。

这个命令的发布,对晋国的影响倒是不大,反而让黄希爵、沈彦淮等人发现了一个机会,即可在晋国的宁安府一带扩大与西洋的贸易,成为一个继广南之后另一个中转站。

马怀锡认为可行,当年底下令从次年开始扩大与西洋在宁安府的贸易。而且是可以直接贸易,但是禁止西洋商船上岸的时候携带兵器,必须归晋国保管,临走时候再行发放。

西洋诸国,尤其是在对外贸易上十分重视与内陆贸易的苏威兰国、尼兰国对此是十分不满,但是无法干预。虽然依然可以有别的办法直接去内陆,但是毕竟危险较大而且规模将大幅度缩水。而在广南港的贸易将受制于各种燕朝的繁琐和中间环节,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山洲之地的贸易就更为重要了。所以他们也都倾向于在海山洲进行贸易。

凤翔七年,马怀锡在户部、市舶司的建议下正式颁布了海山洲贸易通商章程,进行了严格的各种规定,但是允许直接贸易,不必经过中间环节。

同时在当年,又重新划定了对外通商的港口,海山洲有宁安府宁安港、宁阳府海宁港、永晋行省永宁港、兴京府安晋港、汉宁行省的纳福岛。此五个港口为专门对外尤其是对西洋通商的港口,其余的晋国港口不是军用就是内部连接使用,作为晋国自己的内部联络的港口之用,不可接待西洋商船进行贸易。

在关税的税率上,进一步明确海山洲内地不再也不许设任何关卡收税,而南洋属地只在巴云邦地方设官收税,税率为值百抽三。而海关的关税上,则分门别类进行抽税。对西洋的一些奢侈品征税最高,抽取百分之五十的高额税收,普通商品一般是抽取百分之三十的关税。而对军需品和机械产品,则另行看待。军需品民间不许订购,只能是官府购买。而机械制品则民间也可以向西洋订购。而在出口方面,对于晋国的特产或者从内地进口的商品的转销,执行值百抽十的出口税率。民间原则上禁止食盐、铜铁、兵器和粮食等的随意出口,或者是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才允许出口。

在征收百分之五十的高额关税物品中,大多数是使人玩物丧志的物品,如珍珠、宝石、檀香、皮毛制品和稀奇动物等,另外就是将棉花也列入了这种名单中。这是马怀锡明确要求列入的,晋国土地不适合种植大量棉花而且会侵夺农时,百姓图利必然会舍弃最根本的农业粮食,这危害是极大的。何况棉花多用于制作棉布,而晋国不需要太多棉布,相反可以以相对更低廉的价格从江南购买更多物美价廉的布匹。

燕朝疆域广大,没有了与西洋的贸易也可以生存,而晋国则完全不能,没有了贸易根本无法生存。所以在燕朝实际上已经近乎于海禁的同时,晋国则不仅不能海禁,反而需要更大规模的开放,来增加收入。

虽然晋国借此进行了高额的关税征收,但晋国的关税征收较朝廷更为明确和细致,加上如今的中转地位更为重要,以及西洋的实力暂时还不能撼动晋国及背后的燕朝,所以西洋也只能接受晋国的高额税率。

就在凤翔七年的秋季,在庾少阳和马怀南的建议和马怀锡的同意下,内阁、公族府联合下令,规定王室宗族之男子的妻妾总计不得超过六人。而普通官吏、士大夫和百姓的妻妾侧室总计也最多不得超过三人。如有超过此数者必须自行处理,否则官府出面解决。

之所以会出台这样一个制度,就是避免男人玩物丧志沉迷于女色,也避免他们为了养女人而浪费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来节省俸禄。

凤翔七年五月,额尔海正式卸任海山洲办事大臣。新任办事大臣是雅尔保,郑瑞彪升任帮办大臣,达苏礼为协办大臣,德明阿调任为海山洲提督。

这几个人素无交集,也不知底细。但是都是老成稳重的人,而且如今的皇帝对马怀锡还不错,故而虽然换来换去的人都不是熟悉和了解的人,但是却也不是添乱的人,故而大家也都相安无事。

九月,马怀锡的小舅子林超康因练兵有方,被提升为殿前军副将军。成为了高级将领。

凤翔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和十年,晋国境内一切安稳,粮食产量接连大丰收,商贸流通,这是自隆凤年间以来少有的难得的景象,收入更是连年增加。而南洋的发展最好,凤翔六年的时候,南洋属地的人口终于突破了四百万的大关,到当年年底实有在册人口为四百一十二万人。

其中凤翔九年一年,海山洲的各项收入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七百五十三万两,南洋属地的收入也达到了三百五十七万两。保护费的收入是二百三十万两。除去支出外,当年各项盈余为一百五十三万两。第二年的收入略微减少,但仍然在七百三十万以上,盈余却增加到了一百六十万。

到凤翔十年底,晋国境内已经全部流通开了新式的银币和铜币。旧有的打制银币和铜钱全部被取缔或者回收。西洋银币晋国民间的流通也被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进行强制性兑换,以确保自己银币的稳定。虽然还是用两为计量单位,但这不过是人们的习惯称呼。而实际上私下已经是按照几枚几枚来称呼了。或者是按照官府规定的来计算和兑换。

除了生产银币和铜币外,还利用南洋较为富有的金矿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金币。并确定金银兑换比例为一比十五。一两黄金折十五两白银。

至于晋国商船在燕朝境内的贸易,可以用银币兑换朝廷的银子进行使用,当然也有些人银币使用。而晋国的银币因为铸造量逐渐增加,加上使用汉字,图案也不亚于西洋,故而在福海一带也颇为受商民欢迎。这也变相扩大了晋国的影响力和增加了收入。

收入减少盈余增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军更加精炼了。海军战船到凤翔十年被压缩到了三百五十艘,但核心的西洋五十艘战船不变,而主要的是压缩与之功能重复的部分老式改造战船。这节省了人员费用也节省了维修的费用。而原有的人员则安置到地方衙门里充当差役,或者是发给田地务农,再或者是经商,还有的进入海山贸易公司。毕竟那儿可是缺人,而且是分外的需要这些水手。至于那些裁减的战船,也大多被转移到了海山贸易公司,用于近海的贸易运输和护卫任务。

可以说从凤翔元年到凤翔十年,虽然官吏兵将们的俸禄在增加,这一项花销就有数十万,但是伴随着裁减军队、官吏和新式货币的铸造及规章制度的完善,晋国不仅没有因为大量的费用增加而缺钱,反而更加有钱了,这确实是一个罕见的现象。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