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时间到。”别奇文撂下这句话,头也不回,步伐坚定地朝着路平超市走去,那背影带着几分年少轻狂的意气。
张路平望着别奇文离去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别奇文不再叫他师父,他丝毫没有恼怒之意。在他眼中,别奇文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短短一年时间,这小子竟成功制作出了法器初阶的导弹,这般天赋和努力,实在令人赞叹。
回顾这一年,别奇文凭借制作火箭任务的丰厚奖励,一路高歌猛进,已经突破到通晓高阶,距离突破到忘俗境界,也仅仅只差临门一脚。
那文翰站在一旁,气得咬牙切齿,脸上写满了不甘与愤怒:“师父,我真想把这个小外甥给宰了,您说行不行?”他双眼通红,仿佛能喷出火来,那杀人的目光仿佛已经将别奇文千刀万剐。
张路平先是看了看怒火中烧的那文翰,又望了望别奇文消失在路平超市的方向,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意,缓缓说道:“你还是省省力气吧。只要把法器导弹兑换成经验,他便能直接突破忘俗,晋升到下一境界——仁慈。”
“什么?儒道第五层,仁慈境?”那文翰满脸惊愕,瞪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没错。怎么,后悔没跟他一起了?”张路平调侃道。
“师父,您就别拿我打趣了,我怎么会后悔呢?我就是看不惯那小外甥那副欠揍的模样。”那文翰连忙解释,脸上还带着些许尴尬。
张路平看着那文翰,心中明镜似的,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却也不点破,只是笑了笑。
“师父,您怎么一点都不生气呢?”那文翰满脸疑惑,忍不住问道。
“生气?我为什么要生气?”张路平反问道,神色平静如水。
“啊!师父,别奇文都那样对您了……”那文翰一脸不解,提高了音量。
“你放心,我不会在背后对别奇文做什么。等你突破忘俗,达到仁慈境界,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缘由。”张路平目光深邃,仿佛洞悉一切。
那文翰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接着又好奇地问道:“师父,您为什么不做主线任务呢?”
“有些事情,我就算说了,你们也未必能理解。”张路平微微摇头,眼中透着一丝神秘。
“师父,那什么是仁慈呢?它应该不只是有仁爱之心、善解人意、慈善、对人好且没有恶意这么简单吧?”那文翰打破砂锅问到底。
“真想知道?”张路平挑了挑眉。
那文翰忙不迭地点点头,眼神中满是期待。
“好吧,这也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早晚大家都会知晓,那我就告诉你。”张路平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儒道第五层仁慈境,此境界要求修者具备纯粹的仁爱之心,能够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人。儒家认为,这是根植于人天生的性善,是内在自然形成的高尚品质,是人一切道德行为的起始点。
孟子是坚定的性善论者,他不仅明确指出仁爱是人的天性,还着重强调恶是人性的缺失。在他看来,是否拥有良善之心,是人与野兽最本质的区别。
儒道第六层是自重,也可称作自爱。自重涵盖了对自己身体的珍视,强调仁爱应当从自爱开始,以自爱为起点,不断向外延伸扩展。就像《荀子·子道》篇中,颜渊提出的‘仁者自爱’观点,便极具代表性。水蓝星汉代的扬雄在《法言·君子》中也说过:‘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之。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意思是,人一定要先自爱,然后才能得到他人的喜爱;人一定要先自尊,然后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这几句话深刻地强调了人自尊自爱的重要性,自尊自爱是关爱他人的必要前提。一个自暴自弃的人,是不可能对他人展现出友好行为的。长期以来,我们往往过于侧重爱人,却忽视了自爱。实际上,没有自爱作为坚实的基础,爱人也就成了无本之木,难以真正实现。
儒道第七层为尊长,也可理解为爱亲人。尊长,即对血缘亲情的敬爱。孔子极为重视孝悌,主张处理所有的人伦关系,都要从孝悌这个根本做起。善于侍奉父母便是孝,尊敬兄长便是悌。孝悌是实现‘仁’的根基所在。《论语·学而》中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表明‘爱人’要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开始。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他又怎么可能拥有真正的仁爱之心呢?所以说,孝道是道德伦理的根本与基础。只有能够践行孝悌之道的人,才有可能去关爱他人,因此,孝悌可谓是仁爱之根本。
儒道第八层是爱众,也就是爱大家,即关爱一切人。孔子将亲情之爱进一步推广,倡导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真挚的爱心,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强调待人要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爱众,而亲仁。’孟子也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弟子规》更是将这一宝贵思想发扬光大:‘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也就是说,只要是人,便是同类,无论族群、人种、宗教信仰如何,都应当相互关爱。这是何等宽广博大的胸怀啊!
儒道第九层是万物,也可理解为爱万物。儒家将仁爱之心进一步拓展,延伸至天地万物,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至高境界。《尚书·武成》反对‘暴殄天物’,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将‘仁爱’直接推及到万物的论述,但他对自然界的生命充满了怜悯之情。《论语·述而》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孔子钓鱼时用鱼竿而不用大网捕捞,射鸟时不射栖息在巢中的鸟。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爱护万物以及取物有节制的思想。”
“师父,突破儒道第九层万物,是不是就可以成仙了?”那文翰满怀憧憬地问道。
“不能。”张路平斩钉截铁地回答。
“啊,为什么呀?”那文翰满脸失望,连忙追问。
“儒道的最高境界是浩然正气,天地长存。”张路平神色庄重,缓缓说道。
“什么是浩然正气?”那文翰一脸好奇。
张路平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说道:“《孟子·公孙丑上》记载了一段话,孟子曰:‘我善养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那文翰听后,眉头紧皱,似懂非懂,仿佛明白了什么,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明白。
“好好修炼你的《锻体术》,浩然正气固然强大无比,但要是连命都没了,又如何去维护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呢?”张路平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明白。”那文翰连忙点头。
“吟吟吟……”就在这时,一声声宛如龙吟的巨响骤然响起。
“怎么回事?”那文翰满脸惊恐,四处张望。
“有人在渡劫。”张路平神色凝重。
“渡劫?”那文翰一脸茫然。
“是在逍遥城内,回去看看,渡劫的场景对你今后渡劫飞升修仙界是大有裨益的。”张路平话音刚落,身影便凭空消失,速度快如闪电。
外界,逍遥城上空,原本平静的天空突然裂开一道大口子,豆大的雨点如断了线的珠子般,从裂缝中疯狂倾泻而出。起初,雨点噼里啪啦,杂乱无章,紧接着,便如训练有素的士兵般,整齐划一地坠落。
逍遥城外皇宫中,武帝身姿挺拔,站在高大的城墙之上,目光紧紧盯着逍遥城上空。这一年来,这里一直毫无动静,如今终于有人突破渡劫,他心中竟涌起一种别样的感觉,没人突破的时候,他还真有点不习惯。
不多时,逍遥城的地面便汇聚成了一条条小溪。风声呼啸,夹杂着震耳欲聋的雷声,雨势越来越大。一道道耀眼的闪电不时划过天际,有了雷声助威的雨点愈发猛烈,仿佛是战场上密集的枪林弹雨,狠狠地砸在地上,发出雷鸣般的巨响。
广场之上,一名老妇仰头望着天空中不断闪烁的闪电,眼中满是激动与感慨:“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差点寿元耗尽。”
“轰隆隆!”
突然,乌云迅速变幻,转换成赤褐、银色、灰翠五种颜色的雷云,这些雷云迅速凝聚,幻化成一条威风凛凛的五彩巨龙。龙吟声从遥远的天边,迅速移到头顶上方,龙吟与雷声交织在一起,由远及近,震耳欲聋。不一会儿,一条手臂粗细的闪电如同一把利剑,朝着老妇狠狠砸了过去。
“隆!”
老妇看到这条威力惊人的雷龙,不禁吓了一跳。不是说筑基前最多承受一九天劫吗?怎么雷龙都出现了?她瞬间被雷龙强大的气势压趴在地上,然而奇怪的是,她却没有感觉到丝毫疼痛。她艰难地站起身,抬头看着五彩雷龙。就在这时,她突然想起了《锻体术》,自己自由的肉身已经突破先天,难道是……
她心中正暗自揣测,空中的闪电可没有停歇。二、三、四、五、六条手臂粗的闪电,如同连环炮弹一般,一个接着一个,狠狠地劈在老妇身上。
与此同时,各十院大广场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老妇人正在渡劫的清晰影像,这就如同一场震撼人心的现场直播。
“这老家伙不会被劈死了吧?”有人满脸担忧地说道。
“这闪电,隔着大屏幕都让人感觉疼得厉害。”另一个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而此时,张路平已经回到了现场,他径直走进右边的重力场。只要有人渡劫,重力场便会自动打开,这并非重力场本身的特殊功能,而是为了让众人能够亲身感受雷劫,仿佛身临其境,一切都如同真实发生一般。
张路平走进重力场,他的目的并非单纯感受雷劫,而是他深知,自己之前的一系列大动作,那个神秘的主神必定会有所察觉,说不定会现身。到现在为止,他还不知道主神究竟是谁,这让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与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