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杨文干事变(11)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2037字 发布时间:2023-02-02

世民抬起头,举起右手,眼望苍天,说道:“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李世民今对天盟誓:只要大哥不一意相逼,今生今世,我绝不会对不起大哥!永不拥兵为乱!若有违此誓,当人神共弃,天地不容!叫我生时众叛亲离,身败名裂!死后遗臭万年!子孙亦不得善终!”

世民情势所迫,不得以立下重誓,只觉得五内俱焚!说完又是大哭不止。

武德定下以大郎加四郎势力平衡二郎的策略,终究担心他们兄弟彼此闹到水火不容!终有一日矛盾会总暴发!也只能采取让世民立下罗天大誓的方法去约束他。古人相信誓言有神明共鉴,违誓不祥,因此极重视誓言。

见世民说得如此痛切!武德只道他是诚心诚意,哪里注意到其宏愿大誓之前提条件,是建成不再“逼”他?而“逼”与“不逼”,自然又是玉帝阎罗也难以理清的家庭私案!

在建成看来,太子是“君”,藩王是“臣”,君为臣纲,世民自然该事事遵从他,谨守臣节,若稍有违逆,储君自然可以责罚,这不能叫“逼”。

而在世民眼里,倘若建成借机削权夺势,或将其手下文臣武将分而治之,自然是在“逼”他。世民心思何等缜密?虽心中痛苦难当,但他既不愿欺蒙父亲,又不愿任建成宰割,是以在誓词中预埋伏笔,以便将来有一天万一被迫发难,师出有名,于心无愧。

武德却忽略了这一重要伏笔,他起身扶起还跪着的世民,说道:

“为父深知二郎向来最讲信用,相信你会心口如一,永不违今日之誓!你大哥那里,为父自去对他说,让他不要再为难你。我儿日后为大唐之‘周公’,自然可青史留名,垂范后世。”

见世民已答应永不动用刀兵对付大哥,武德道出他深思许久的一个自以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二郎,当年晋阳起兵,开基长安,多为我儿之功。为父曾有意立你为世子,当时我儿一力辞让。如今你大哥立为太子多年,上祭告于祖先,下诏示于百姓。为父不忍弃之。为父想让你出居洛阳,关东土地百姓悉听你号令。为父百年之后,你可自建天子旗号,如汉梁孝王故事。我儿之意如何?”

世民闻此言,觉得父亲虽不许他染指储君之位,心里终归还是爱他的,竟欲以“裂土分封”之策,不惜将李唐天下一分二分,以图将来保全他,心中稍感安慰,垂泪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孩儿任凭父皇发落!只是这么些年孩儿戎马倥偬,不得侍奉父皇膝下,如今好不容易天下太平,父皇年事已高,儿岂忍心远离父皇?”

武德也泣不成声,想自己龙登九五,却遭遇“天家无情”,居然搞出来父子、兄弟之间,不得不互相提防、彼此隔膜,心下甚是无奈!哽咽道:“如今天下一家,东西两都,相去不远。为父若想你,就去东都看你。我儿放心去吧!回京后你先做些准备,过段时日,为父颁明制诏告天下。”

 

秦王世民和齐王元吉并羽林军护卫皇帝法驾还都。秦王辞别父皇,回到天策府,杜如晦等留守的僚属迎上来,世民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免礼,便一语未发,径直去了后庭。

长孙无忌知道,满心失落、郁闷的小秦王,定是去自己妹妹王妃那儿去寻求安慰了。见如晦等人投过来探寻的目光,无忌摇头叹息道:“唉!妇人之仁,遗祸无穷!”

沉默良久,房玄龄开口道:“你们……莫要怪殿下,那毕竟是他嫡亲的兄长!要下此决心,谈何容易!”

无忌道:“只怕别人不似殿下这般看重兄弟情义。”

 

七月望日(十五),返京两日的大唐皇帝于太极宫升殿大朝,侍中陈叔达当庭宣读了皇帝最新敕令:将东宫中允王珪、太子左卫率韦挺以及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一并流放巂州。敕令中斥责他们离间天家骨肉,有违朝廷律令,未尽辅臣之责。并警醒群臣引以为戒。立在右班首席的天策上将、秦王世民一脸淡漠,仿佛此事与他全然无关。

回府后,秦王叫来杜如晦,吩咐他从内府支出黄金三百两,赠予杜淹家眷,并嘱如晦代自己为杜淹送行。

隔数日,皇帝下敕令召泾州都督、燕郡王李艺进京,李艺一进京便被刑部下狱,原来封德彝在后续审理中,又牵扯出太子建成在京私招“长林兵”以外,还暗中命李艺送往京师三百精骑,扩充进太子卫队,为首者是一名突厥武士可达志,被任命为东宫右虞候率。封德彝从两个一心脱罪的东宫“快递员”尔朱焕、桥公山口中得知此供述,觉干系重大,于是在皇帝动身离开仁智宫返京前,赶紧将此消息报告。皇帝回京后,为此又召来太子一通斥责。其后将右虞候率可达志等三百精骑悉数发配边州戍边,两年内不得回还。但皇帝终究未下决心废太子,对燕郡王李艺也只想警告一下,在关押一个多月之后将其释放,其“泾州都督”职务降为“刺史”,仍领“天节将军”驻守泾州。

 

天策府“文学馆”一隅,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私下相商:“今次虽说让太子丧失了庆州重要外援,又削去王珪、韦挺这两个左膀右臂,损失不可谓不大。然则此番却试出了圣上的态度,看来今上是一意偏袒东宫,无论如何不会废大郎太子之位。二殿下合法上位之路,基本被堵死。我等必须另作打算!”

杜如晦目光深沉,问道:“二位可曾想过,圣上为何会如此待秦王殿下?”

房玄龄小心翼翼道:“秦王功高,功高不赏,功高震主!圣上担心一旦立二殿下,殿下功高盖世之外,兼有大义名分,今上怕是要大权旁落。是以不得不将太子推至前沿,以平衡天策府势力。”

如晦点头道:“看来,天策府怕是不得不做最坏准备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