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交汇之地,群山叠抱之中,有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此处山势巍峨,水清木秀,密林深处蕴有奇花异草,险峰沟豁时现珍禽奇兽,这就是浣山。
金秋十月,拐枣树上的果实压弯了树枝,一串串如紫色的玛瑙,地上的野果红红艳艳,一簇簇遍布山坡,半山腰上一座小院,左右两遛庄稼长长伸展,宛如金色的飘带,若有游人到此,必定赞叹这一幅田园画卷。
小院里传来悲戚之声。院中央放了一口棺材,许多人正在忙碌,此情景令人感慨: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送殡的队伍向外出发,走在最前面的叫招魂先生。招魂先生手举着黑白两色幡,旁边有个人迎空撒着纸钱,后面时不时奏个乐,这等阵势已经是体面的葬礼了。
“仙人指路,鬼魅遮开,虎神普济,还我命来——”招魂先生披头散发,叫的有声有色,一不小心还当他是死者。
一行人没走多远,路中间突然现出一个道士,拦住大喊一声:“生人岂能入土?!”
招魂先生吓了一跳,望着道士发愣, 旁边撒纸钱的是个半大后生,看招魂先生这样更不敢吭声。很快后面的人拥了上来,一听说人是活的,人们议论纷纷,都不知如何是好。
好一会儿才有人说话:“老夫阅人无数,从没听说看看棺材就知道里面人是死是活。小道士,你是哪里来的?”
说话的是位老先生,五旬年纪,身上挎个方方正正的木箱,手里拿了一本书。他看的准,道士一身的道装将人衬得年长,实际上只是个后生。
道士打个稽首,低头说道:“小道姓周名缜号靖元,师从九华山无忧道长,初来贵地,还望前辈多多照顾。敢问,前辈可是本地的郎中?”
老先生看小道士很规矩,是修行人的样子,遂点头问道:“老夫正是廖郎中,说起来这么大浣山还没有不知道老夫的。小道士你只说她得的是甚么病?”
道士回话:“这个人不是得病,该是遇到了怪事,出事后不省人事,神志全无。”
人们都瞪大眼睛,这话显然对了,不料一个女人说道:“他知道二妹子出殡,摸不准便知道了她的事。”
居然说我舞弊。道士皱眉说道:“贫道为的是缘,行的是道,怎能干那种事?”
“那你跟俺们有缘?”有人问。
道士说道:“浣山为广成子道场,你我同是道统一脉,自然是有缘。”
“广成子道场?不明白。”有人说。
道士说:“贫道的师父说了,浣山道观有千年的香火,一向都是供奉的广成天尊,天尊受了千年香火,这里便是他的一个家乡,也叫仙人凡居之地,列位便是他的乡党。”
“你来这里,究竟是为何?”廖郎中要刨根问底。
道士说道:“小道驱邪捉鬼,治病救人,只为了道家香火。”
“你还要治病?这里不是有钱人的地方。”廖郎中有点不高兴。这里人本来穷,你还来抢俺的饭碗。
道士谦逊说道:“贫道不为钱财,有钱的出个香火钱,没钱的分文不取。”
廖郎中瞪大了眼睛:“你当你是救苦救难的慈航道人?”
心说你道士捉鬼没错,跟我郎中抢饭吃j就不对了,你还分文不取,要饿死我?
道士笑道:“贫道年幼,医不登门还是知道。”
医不登门是一条古训。再高明的医者也不能包治百病,因此只能病人去找郎中看病,没有郎中找上门来的道理。
廖郎中心情好了点,还是不高兴,眼珠一转说道:“小道士,你说的不准。你只说她得了怪病,却没说她是在哪里得的病。”
这话着实无礼,人家怎么知道得病的地方?尤其还是个外来人,连地方都搞不清。小道士却认真思考起来。
“这人不是在家里得病,是个人烟稀少的地方,除非有善用巫术之人将她害了,不然必定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有百年以上的老坟,坟应该多,不出意料是个坟场……”小道士话没说完,一个身形粗壮的汉子大叫起来,招呼人们将棺材抬回去。
小道士觉得奇怪,话没说完呢,你们不听完再走?
回来的路上,廖郎中跟小道士不打不相识,聊了一路。
廖郎中给小道士说了事情。死者名叫邢二妹,身形粗壮的汉子叫王大石,二人是夫妻。出事前邢氏回了娘家,说好了自己回来。本来一个女人走山路不安全,可邢氏高大壮实,一般男人未必是她的对手,尤其长相粗陋,典型的家中宝,王大石也就放心。不过邢氏是个路痴,这条路上有个岔路口不容易辨认,万一要走错路就去了坟场,王大石不免担心。当日下午他看邢二妹还没回家就约了邻居沿路寻找,果然在坟场找到了邢二妹,已经不省人事。
廖郎中把事情讲了,立刻问小道士怎么知道出事是在坟地。
小道士说:邢二妹是被阴物摄去了魂。大凡修炼的阴物都喜欢两个地方,一是极北面的苦寒之地,再就是阴气重的地方。阴物都是长久修炼,修炼之所大多是百年以上的老坟,单个的老坟阴气也不够重,在坟场的居多。
廖郎中本以为他有仙家法术,这下失望了,说阴物不会搬家?靠得住要住在一个老坟里面?
小道士不惯着他,说你一个老郎中,居然将一个活人送进了棺材。
俩人这一吵架,都不说话了。
回到小院休息片刻,小道士叫上王大石,去找出事的那片坟地。
二人一路走来,接近出事地的不远,周围不时出现坟头碑墓,景象与别的地方已经明显不同,四周望去,树木颜色暗淡,野草低垂枯干,不时有异风吹荡,须臾漫天飞舞,隐隐还有悲戚之声。
小道士跟王大石花了好久工夫,找准了一个距离出事地点三百步的地方,准备施法。
话说道家大致分为两派,一者是内丹派,讲的是性命双修,路子是练内丹,得长寿,用更好的体魄,更多的时间去悟道,去修炼,直至得道成仙。这种多为全真道士,师承是王重阳丘处机。
另一种是符箓派,用符箓召唤仙师,从仙师那里学习道法,不需要修炼武功和内丹,符箓派才是道家的鼻祖,九华道派便是符箓派。
符箓派着眼于法门,如佛家所讲的那样,人体不过是一副皮囊,何必在此等枯枝末节之处浪费时光?不如直接与仙师联系,与天地相通,方是正道。九华道派多年来高人辈出,成就了许多神奇的法门,神观法门便是其中之一。
大道派的道士一入门便修习启灵术,金光法,开天眼很容易,然而天眼跟普通人的想象大不相同,天眼既看不清东西,又特别吓人,毫无妙处可言。
天眼分层次。普通的天眼大多看人是明亮的一个人形,也能看到鬼,鬼是黑黢黢的东西,其实这里看到的是阴阳,阳的明亮,阴的灰暗。天眼这个名字虽然形象,但是不是内行的叫法,行家称之为神观,或者说神眼。神观只有开到第二层才有大用,此境界称为知神,这就不只是有用,而是能力非凡!知神之境慧通神精,看到的东西有各种色彩,能识别内气和元阳,洞察魂魄,只有到了这个境界才能说是辨识阴阳。
九华道派有成熟的神观法门,道士虽然年纪不大,已经通贯了知神之境,他走在路上,一眼就看到邢二妹的魂暗了,元阳尚在,七魄各在其位,如此便知道了问题所在。
此时,道士打坐集中精神,眼观心心观内窍,很快五天齐开,印堂里的神光出来了。小道士看邢二妹并没有打坐,眼下就麻烦多了,因为阴物皆有地阴之气,感觉能力强,道士不敢让阴物察觉他,只能极尽知神的最远距离。
此时神光放远,神观中出现了各色异象,有可怕之物张牙舞爪,有巨大之物凌空来袭,小道士一概不为所动。终于他发现了魂,那是一朵灵花,灵花左冲右撞,周围是一层蒙蒙的雾气,而雾气边上更有大的暗红一团,整体呈现着动物形象,不用说就是阴物,是个修为两百年以上的兽类。道士赶紧收功走人。
一轮银月遥挂天际,到了入夜时分,香案摆起,已是万事俱备。
道士漱下一口净水,念了净体咒语,然后以眼观心,心合自然,手提桃木剑上了台。三炷香上罢,他熟练地手中木剑一搭一提,香案上的那道符被沾起,瞬间化为一道火光,冉冉而去,如同是一件活物。
同时,道士念动咒语:
“鸿蒙太清,广成降道,天地源通,回本溯正,西有水母……”
很快人们就听不清词语。这声音似乎不是发自小道士,而是来自天际,每个音都像一记重锤敲在耳旁,人们心里一阵莫名地恐惧,很快进入昏昏之态。
远处来了一道光,邢氏的泥丸宫瞬时一亮。
小道士立刻拿起朱砂笔在邢氏额头上画了一符。此时一切归于寂静,人们渐渐清醒过来,小道士拍了拍身边的王大石,告诉他要为邢氏度气。
王大石趴在地上嘴对嘴为邢氏吹气吸气。虽然是自己的婆娘,可一圈人看着就很不自在。
“使劲啊!”小道士霸气十足说道。
王大石猛一使劲!一口浓痰被吸到嗓子眼,他开始吐。虽然是自己婆娘的东西,可也忒恶心人了!
一声嘤叫,娇嫩无比,居然出自邢氏的口中!小道士真是好奇怪,这么丑的女人也能发出如此魅人的声音,怪不得王大石把娶了她。
此刻,小道士只觉眼前一派光明。成功给了他信心和勇气,他要复兴这里的道派!
他不知道,一场江湖浩劫由此揭开了序幕。
注:本书不是玄幻,是武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