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初步定下来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中国积极筹备,这次与上次巴黎和会类似,中国政府心气也比较高,因为这回中国成了真正的战胜国,因为李志行在外蒙真刀真枪地战胜了俄国人。
筹备工作遇到了两个难题,第一个是关于南方政府的。广州政府宣布北京政府乃是中国的非法政府,如果会议不邀请南方政府的代表参加,则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一概认为无效。
北京政府只好邀请广州政府外交次长伍朝枢(广州外交总长伍廷芳的儿子)为全权代表之一,伍却拒不接受。因为孙中山借助陈炯明的力量王者回归,废除了七总裁制,成为“非常大总统”,宣布要北伐。
广州政府现在气冲牛斗,北京也没有办法。
第二个难题就是缺钱,政府连去开会的钱都掏不起!
参加会议的代表团工作人员132人,原定经费200万,8月14日减为150万,责成财、交两部代筹,但均未能筹足。北京政府只得电请各省摊派这笔费用,小省至少摊派15000元,到9月29日,这批人员才能动身。
政府已经穷成这样了?
可不是嘛!边防军的军饷现在被北京欠了一半!边防军编制1师5旅,原本核定的军饷为每年约500万元,但最近一次,陈希洛到保定只要来了41万元,这是北京给边防军的两个月的饷银,已经声明先欠一半。
欠饷行吗?外蒙的战事还没有真正结束呀!况且这离取得蒙古大捷才几个月呀!这就开始欠英雄们的饷了?!
是的,北京政府实在太穷,陆军总长蔡成勋、海军总长李鼎新、司法总长董康、教育次长代理部务马邻翼,都因部员索薪而请求下台。这一半饷银,已经是政府对收复疆土的民族英雄的格外厚待,和曹三爷对李志行的偏爱了!连着7、8个月没发一分钱的队伍多得是!
欠饷对李志行来说,其实只是雪上加霜,因为原本北京给的饷银就养活不了他的队伍。
他的队伍薪金本来就比北洋政府规定的高,又加上队伍编制与北洋不同,超编了近3倍,平时训练又抓得紧,消耗的弹药物资全都是钱,中央的饷银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况且除了边防军,李志行还有地方守备部队,这些中央是不管的,由地方税收解决,可李志行治下的几个地方都刚开始发展,李志行不愿增加税收杀鸡取卵,所以李志行差的钱不是一般的大。
具体是多少?李志行每年大概需要2000万军费,扣除中央发饷和榆林、绥西、外蒙三地税收外,差额约为1700万,呵呵。
1700万?还是每年?桂萌生在上海开了一个超级银行才花了1500万呀!
但军队决不能欠饷,这是李志行承诺过的!所以还是李志行自己掏钱。
李志行养得起吗?
他养得起,给你透个底,在完成汉堂主业向金融业转换的时候,汉堂持有的现金,以及黄金储备总值约为13亿大洋!还不包括那些工厂、店铺等不动产。
啊!MD,李志行这个臭军阀真有钱!
是的,但每年这1700万,已经掏得这个臭军阀有些心惊肉跳了。
所以,在乔修远到李志行办公室的时候,李志行正在双手叉腰遥望窗外,仿佛在考虑什么军国大事。
见乔修远前来,乌兰其木格给倒了杯茶,乔修远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乌兰其木格便主动退了出去,她现在一般在李志行待客时,就待在刘绣娘的办公室里。
刘绣娘先是气恼,但也没有办法,渐渐认同,所以两个女人有时候也一起聊聊天。
“正之,在想什么呢?”乔修远边喝茶边微笑着问道。
“瑶圃,我忽然作了一首诗!”。李志行不好说自己在发愁钱的事,这一是个老大该考虑的事情,解决不了这些事情,你就不要来当这个老大。
李志行早给自己有所定位,那就是当老大的几个层次:
使弟兄们吃饱穿暖,手里有枪,枪里有弹,安全不至于受到威胁,有个容身之处,这是做老大的最低层次;
往上就是带着兄弟们升官发财,开疆拓土,最好都能在历史上画上一笔,让大家能光宗耀祖,这是当老大的中级要求;
至于给大家理想和希望,改造大家的思想,让大家一起为谋取穷苦大众的解放而斗争,带着大家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富强,在实现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大步前进!这是当老大的终极目标。
目前,他想的问题其实是怎么解决弟兄们的温饱问题。也就是说,李志行还处于一个伟大的带头大哥的初级阶段。
“瑶圃你听好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志行开始朗诵。
“快滚!这是你做的吗?还不如我作的!”
“哦?你也做了,快说来听听。”乔修远的才学李志行还是很敬佩的,所以有些期待。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快滚!这是你做的吗?”
两人哈哈大笑。
“瑶圃,关于外蒙以后如何管理的事情,你与陈士可将军、严重他们几个讨论得怎么样?”
“各种方案都有争议,还没有拿出一个可行性强的办法,正在讨论……”
“唔,这个事要抓紧,但对于俄国军队的动向也不能放松……”
随后李志行和乔修远讨论了一些外蒙开发的事情,包括外蒙资源的勘探开发、道路修建、通讯、垦牧、农作物蔬菜品种引进等。
这些事情,其实在徐树铮收复外蒙后就开展了起来,只是皖系很快倒了台,好不容易开展起来的事情又中断了,现在战事暂缓,李志行先与乔修远商筹划,等战事一停,马上再开展起来。
乔修远走后,李志行将冯春霖叫来,问金矿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冯春霖报告,在外蒙的金矿总共有40几个,原来每年约能产2吨黄金,但当时将白俄赶走时,白俄技术人员也走了,金矿便受到了影响。
他便设法请了程名恭、张丙坤帮忙,请了几个金矿专家,又从张丙坤大师的队伍里要了一些大学生,现在金矿已经能够正常运行。但是他发现那些当矿工的蒙古人效率很低,所以想在内地找些工人来,这样下来,金矿的产量还能提高不少。
“唔,这个方法很好,索性多招些,该投入就投入,能将尽快多产金子就好了!”李志行说完又叹了一口气。
现在一吨黄金大约值98万大洋(规元),两吨就是近200万,金矿是一项重要财源,要好好经营呀!
冯春霖看了看校长的神色,就试着说“校长,您是不是在为军费的事情发愁?”
边防军开支必然巨大,但冯春霖也不知道边防军军费是多少,这个只有陈希洛知道,甚至乔修远都搞不清。当然,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校长到底有多少钱。
李志行又叹了一口气。
“校长,我有一个建议,应该很挣钱!”冯春霖说道。
“哦?什么建议?”
“学生建议再买些汽车回来,把张家口到库伦、以及榆林到包头、包头到丰镇的运输再搞起来。我粗算了一下,仅张家口到库伦一卡车货物的运费,就能赚不下于100块大洋,如果我们自行贩卖,则利润更加丰厚!”
接着冯春霖又解释道“前一段因为战事,张家口往库伦的商业活动几乎已经断绝。据我所知,张家口积压了大量的货物,商家都在甩卖,我们把这些全买过来,运到到库伦贩卖,然后将草原上的毛皮再贩回去,一车正常至少能纯挣800~1000大洋,如果有10辆车,来回8、9天时间,就能赚近万大洋!而且,我们边业公司货物是免税的,这样赚得更多!”
10辆卡车每月赚约3万元,100辆赚30万,一年就是360万,这是一座金矿呀!
那1000辆呢?
别扯了!战前在张库大道上大约有几十辆各式汽车在跑,另外还有几十个驼队,货物总量大概也就这么多,你全做了,别人还活不活?
这些人包括商户,也包括察哈尔政府,因为边业公司是免税的!边业公司做了,察哈尔政府税收必然减少。
况且,这里面还包括油料供应、司机培养等各方面的问题。
所以,李志行让冯春霖快去筹备,然后通知桂萌生找法兰克再买100辆卡车,他打算70辆放在张库大道,30辆放在榆林-包头-丰镇一线。
冯春霖见李志行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就行了个礼准备离开,又被李志行叫住。
李志行想了想说道“春霖,你可以多在内地招人。陕西、河南、四川都可以,鼓励拖家带口,给安家费,设法让每个矿场生活能够自给,可以给他们买地开垦。至于生活方面,可以参考榆林的煤矿,那里不但采矿,而且种地养猪,做得很好。另外,酒厂好好弄,这个估计后续也很赚钱。”
“好的,校长。”
“去吧。”
冯春霖走后,李志行默默筹划了一下,他后续的目的是建立建设兵团,这才是解决外蒙问题的最好方法!
话说外蒙的喇嘛和王公向来反对内地向此移民,不过现在李志行重兵在手,决定先搞起来,出了问题再说。
然后,他又给程名恭和赵琦发了两封电报。指示程名恭对于西安满城的开发进度加快,这里面包括建设一个30万锭的纱厂和满城地产的开发。
由于满城太大,目前决定先新建两条街,其他地方先空着,慢慢开发。
至于给赵琦的电报,则是命令赵琦开发包头的地产,建一个罐头厂和一个毛皮处理厂,配套一个大一些的电厂。
李志行的本意,是为给包头的房产供电供暖,这些项目是建电厂的附带品。这完全是因为李志行已经在包头投了巨资,但各项生意一直不瘟不火给逼的。
另外,让赵琦督促榆林钢铁厂引进轨道钢生产线,虽然目前连陕西都没有一条铁路,但在这个时代,铁路是经济制高点,对军事也意义重大,迟早要修。
……
这天,三音诺颜部的那木苏伦亲王忽然来了,给李志行带了上千牛羊的礼物,一进门先恭敬地行了个礼,李志行则板着坐着受礼,然后又向那木苏伦亲王回礼。
做完这些过场,那木苏伦立刻笑着大声说“大法座,我来找您喝酒!”
哈!喝酒?欢迎欢迎!这个汗王好!每次来都不空手!
于是又是肥牛嫩羊以及大碗的“工业酒精”!
喝了一会,那木苏伦亲王忽然问“敢问大法座,这仗到底还要打多久?”
李志行一听忽然警惕了,就盯着那木苏伦笑着问道“怎么?王爷你也关心打仗?”
“什么呀?这几年老打仗,日子真是越来越不好过了。”那木苏伦忽然有些唉声叹气。
李志行的日子也不好过,跟着叹了一口气。
一会,那木苏伦又问“大法座,以前中央对王公们都有优待,每年都拨给专饷。你说这回中央不会是生气了,不给了吧?”
“这个么?想来不会。只要大家紧跟着中央走,中央总不会让大家受苦的。”
中央的确记着这事,只是现在实在没钱,上次专门给陈希洛说过这事,说先容中央一些时间。
那木苏伦一听,又是唉声叹气。
“怎么?王爷缺钱用?”
那木苏伦说“也不是缺钱,就是收入越来越少,让人总不安稳。”,其实那木苏伦亲王一直缺钱,只是最近更紧了一些而已。
李志行估计那木苏伦缺钱,但他也缺钱,无法伸出援助的手。不过为了表示对那木苏伦的好意,在王爷走的时候,仍然给王爷带了不少好酒,还带了不少丝绸和茶叶。
这些都是草原上的蒙古人最喜欢的东西,穷人需要茶叶,王公们则两样都需要,所以那木苏伦很高兴的走了。
随后一阵子,陆续有不少王公来拜访,主要都是打听一件事:那就是中央给的钱还发不发?什么时候发?
李志行只好让大家坚定信心,再等等,再等等。
于是,最近一段,李志行的府衙里全是叹息声,有来拜访的王公们的,也有李志行的。
很快,李志行惊奇地发现,这个草原上竟然全是穷人!
却说这天,李志行去看望哲布尊丹巴,一者是有日子没见过活佛了,一者是因为上次活佛还送给了他1千只牛羊,礼尚往来,李志行必须表示一下。
哲布尊丹巴一见李志行,就非常高兴,立刻就说“尊敬的大法座,感谢您的光临!随着您的到来,整个冬宫都显得更加辉煌了!”
李志行笑着说“尊贵的哲布尊丹巴,您的光辉,即使我在遥远的东区每天都看得到!您最近还好吗?我给您带了一些礼物,虽不贵重,但请您收下。”
李志行给活佛带了不少美酒和丝绸。
活佛看后很高兴,他现在经常喝李志行的这种美酒,至于绸缎,活佛库房里虽然还有一些,但他需要对人进行赏赐,所以多多益善。
不可避免,李志行和活佛又喝了一顿美酒。喝酒时,哲布尊丹巴也问了王公们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中央还给不给钱?啥时给?
难道活佛也没钱花了吗?他可是这草原上最有钱的人!
但悲哀地是,穷人有穷人的穷法,有钱人有有钱人的穷法,活佛现在都不能随意对人赏赐了!可见活佛也穷了。
李志行只好将对王公们的话又给活佛说了一遍。
活佛叹了口气,随后又问“尊敬的大法座,听说您让手下人收了那些白俄国人产业,这是真的吗?”
“是的,这些白俄在草原上巧取豪夺,迫害我们的人民,正应该将产业没收!”
“啊!那这些俄国人不会有意见吧?”
“他们能有什么意见?不服咱们就枪杆子说话!还不是被我打得哭爹叫娘的?”李志行满不在乎地说。
“可是,英勇的大法座,您打得是红俄国人,这些是白俄国人,听说中央对白俄国人还是挺客气的!”
“管他什么红俄、白俄,只要我在草原上,看他们谁敢来要?”
“哦,那就好,那就好!”哲布尊丹巴一副放下心来的样子。
你道活佛为什么关心这个?原来他以前受过俄国人不少好处,尤其是外蒙独立期间,他向俄国政府借过几笔钱。多少?大约500多万卢布!
前一段,他听到了北洋政府继续履约,向白俄流亡政府支付辛丑赔款的消息,十分惊慌,怕俄国人找他要钱。而活佛的手下,乃至那些王公们,没有一个善于理财的,他根本就没钱还!
其实活佛的消息有点滞后,现在北洋政府已经停止了付款。不过这下有李志行壮胆,活佛心里稳当了不少。
这是一个准备赖账的穷人!
唉,真是从库伦到北京,到处都是穷人!但李志行也钱紧,即使是活佛,他也爱莫能助。
但是,终于来了一件让李志行不得不伸手管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库伦城里大德玉票号的戴掌柜忽然求见。这个戴大掌柜李志行却不好不见,因为大德玉是山西榆次常家的产业,也就是常旭春家的。
志行收复外蒙后常旭春为表示支持,指令常家在外蒙的所有产业迅速开张,稳定行市。这位戴大掌柜更是代表常旭春,亲自到专署给边防军捐了1万大洋。
李志行请戴大掌柜坐下,让给他奉茶。
乌兰其木格给戴大掌柜倒了杯茶,戴大掌柜起身恭敬地向乌兰其木格行了个礼,说声“多谢格格!”,而乌兰其木格面无表情,就站在旁边,也不离去。
戴大掌柜迟疑地看了一眼乌兰其木格,这才坐下和李志行说话,恭敬中带着亲昵,一者是李志行现在就是所有在外蒙做生意的汉人的靠山,二者这位李将军与他家少东家关系可不一般!
不过这位戴大掌柜却只是寒暄,似乎没有正话。其间,还不自主地偷偷瞄乌兰其木格。
李志行见状皱了皱眉头,找了个借口将乌兰其木格支了出去。
戴大掌柜这才起身又敬了个礼,开口说道“李大人,本来您军务繁忙,我不应该来打扰您!但有一件事,因为对鄙号干系实在重大,所以也没请示少东家,老朽自己斗胆来看看将军能否帮忙?实在得罪!”
“哦?我和旭春兄可不是外人,你不要客气,什么事说来听听。”
“多谢将军!是这么回事……”
原来,却是大德玉有贷款要不回来。
多少?90万大洋!
谁贷的?土谢图汗部汗王阿什尼玛。也就是乌兰其木格的父汗!戴大掌柜想让李志行给王爷说说,好歹还点钱。
李志行一听,惊讶地问道“你怎么贷出去那么多?”
戴大掌柜叹口气说道,“唉!这都是累年贷出去的,除了阿什尼玛汗王,其实鄙号贷给外蒙王公、喇嘛的还有不少,只是阿什尼玛汗王的比较多而已。
不瞒您说,我们常家在外蒙的生意已大不如前了,前几年羌贴贬值亏了好几百万,后来俄国穷党闹革命,又在莫斯科亏了140多万!库伦这几年又不太平,这生意太难做,根本就是入不敷出!所以想收些之前的贷款回来,否则票号周转只怕就要困难了。”
“唉,中央正在与俄国谈判,等谈判一结束,生意就会好些……”李志行叹了口气,一脸苦色。
这事搞得李志行很为难,本来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却恰恰是乌兰其木格家,这事搞得……
戴大掌柜看了看李志行的表情,也跟着叹气。
李志行想了想又问道“那你找过王爷了吗?”。
“找过了,是苏日格小王爷接待的。”
“他们不愿意还?”
“倒也不是不还,只说没钱。苏日格小王爷倒是说可以用牛羊、牧场、土地还账,甚至说可以用农奴还账……”
“那你为什么不收下?”
“这……”,戴大掌柜有些尴尬。
收了牛羊不可能养着,赶回内地估计路上就死的差不多了。宰杀吧基本不可能,需要很多人手、牛羊肉不可能一下卖掉、皮子还要处理……。
至于要牧场、土地也不可能。谁去管呢?大德玉可是开票号的,而不是放牛种地的!还有,之前蒙古的政策是抵触汉人在这里开垦的。
至于农奴,更不敢要了!一个不好就是民族纠纷……
说到底,其实是戴大掌柜对李志行能守住外蒙多久没有信心,常家的生意早就做到了莫斯科,对于俄国的强大他太知道了!所以,戴大掌柜才不顾少东家反对,一意要尽快将外蒙的欠账收回,哪怕收回十分之一,对目前的常家也很有帮助,这是他一个做大掌柜的职责和对常家的忠心。
这个道理李志行很快也想明白了。于是,他叹了一口气说“这样,戴大掌柜,你把王爷家的借据都给我,我给你90万。你尽快将大德玉的生意稳定住。”
“什么?李将军,您要替王爷还钱?”戴大掌柜惊讶地叫到。
李志行点点头。
戴大掌柜脸立刻红了,连声说“李将军,这账我暂时不要了!不要了!以后再说,哪能让您还钱呢?我们少东家知道了,我还在常家怎么待?”
这事搞得!戴大掌柜没想到竟是这结果!急忙站起来连连摆手。
李志行让戴大掌柜坐下,接着说“戴大掌柜,你不要激动,这事固然有我和旭春兄的交情在里面,但也有我的考虑。你不愿收王爷的土地,我愿意要!我觉得这个以后还能赚钱,这其实也是个不错的生意。”
戴大掌柜听完不禁一愣,随即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土地、农奴这些,一般商人不敢收,可未必李志行不敢收!一般商人收了可能血本无归,但李志行收了说不定真能赚钱!
一想到这里,戴大掌柜便激动的站起来,说“您既然这么说,我做个主,不要90万!您给40万就行!不瞒您说,我当初想着能收回20万就算成功。”
李志行听完,沉吟了一下,说“既然如此,我给你50万,毕竟我带队伍花钱太多。不过,常家既然困难,你不妨将常家在外蒙的债权都卖给我,我以后想办法收吧。”
戴大掌柜闻言大喜。
结果,李志行花了约160万大洋,买了常家约350万的债权,而这些债务遍布了外蒙各部,有王公的,也有喇嘛的,甚至还有哲布尊丹巴的35万债务。
而160万的现金,必定能使常家很多正在垂死挣扎的生意立刻焕发生机,常家的生意又可以蒸蒸日上了!戴大掌柜对李志行谢了又谢。
等戴大掌柜走后,李志行让人将冯春霖找来,让他立刻调查库伦各票号对外蒙的债权情况。
两天后,冯春霖汇报,库伦的票号主要都是晋商开的,由于晋商票号在外蒙主要城市都有分布,所以在外蒙各地都有债权,但土谢图汗部、三音诺颜部最多,初步统计了一下,竟然还有1100多万!而债务对象,基本就是王公和喇嘛。
这么多呀?李志行背着手在屋里走了好几圈,最后一咬牙,让冯春霖去收债权!
至于资金,他准备让桂萌生马上在库伦设一家银行,由边业公司向这家银行去借!
费这事干嘛?不都是李志行自己的钱吗?
这不一样,边业公司其实是国家的,银行是自己的,从现在开始,他要慢慢公私分开,军队就应该政府来养,要不就成了自己的私军,自己就成了真正的军阀!
后来,桂萌生派人在库伦开了一家“骏马银行”。借助这匹金光闪闪的“骏马”,冯春霖的边业公司花了约600万大洋,收购了外蒙山西票号约1200万大洋的债权。
本来奄奄一息的山西票号业,又开始起死回生。金融本就是买卖的血液,库伦的各项买卖又好转起来。
李志行收了这么多债权,并没有急着去逼帐,而是指令骏马银行继续向大家借款。
因为,他觉得似乎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