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全班同学的成绩就都统计出来了。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李闪闪得知自己成绩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全班都及格了。”班主任张旺利用周四上午的时间开了简短的班会,公布了考试的情况后便是开始强调放假需要注意的事项。
有同学问张旺老师考试是否有排名,张旺老师表示没有。
“系统只能检测到班上的每位同学是否及格,没有具体的分数,但有每道题的正确率供老师们参考。”
李闪闪本想问普通班的学生有没有排名,但当她课间出到走廊时便明了了一切。原先贴着征文比赛获奖作文的宣传栏变成了齐齐整整的分数排名,从第一名到第一百名,从分科成绩到总科成绩,尽收眼底。
“太可怕了。”李闪闪跟和她一起出来透气的于亮说道。
“是啊,讲期末卷子要讲两天。”于亮叹气道,“真不想听。”
“阿亮,我说的是宣传栏……”李闪闪用手在于亮眼前挥了挥,提醒着现在不是在聊班会的内容,而是在聊宣传栏贴出来的普通班的成绩。
“啊,这不是很正常吗,你们小学时没有吗?”于亮看向李闪闪手指着的方向。
“没有啊。”李闪闪放下指着宣传栏的手,“为什么要把排名公布出来呢,排名越前的名字还弄得越大。”
“不都是这样的吗?”于亮想起自己小学时的排名墙,六年了,她已经对这些东西见怪不怪了。
“刚刚张旺老师是不是说周五讲数学卷子?”于亮问道。
“嗯,今天下午是语文和英语,明天一天都是数学。”李闪闪说道。
“啊——”于亮伸展着腰,后又垂下手来,“好想放假啊。”
“明天讲完卷子不就放假了吗?”
“可是还要好久啊——”于亮走回教室,“发儿今天中午跟我们一起吃饭吗?”
“好像约了人,我再去问她一下。”李闪闪来到第四组容发儿的座位,见她正和朋友聊得兴致勃勃,李闪闪等待了一会儿后才插话问道,“发儿,中午一起吃饭吗?”
“不了不了。”容发儿表示她跟其他朋友有约了,李闪闪只好回去告诉了于亮这一情况。
“那就我们两个一起吧,下午还要上语文课,可真是烦。”于亮趴在桌子上说道,她正压着今天班会上发回来的语数英考试卷子和答题卡。
上课铃响后,张旺老师回到教室,强调着假期注意事项的第四点——用电安全。
十一点半,张旺老师才忍住自己想多叮嘱几句的心情,让这群孩子们下课吃饭。
“闪闪,过年的话你都会做什么呀?”
“去玩呀!好多可以玩的!”
“你不用去拜访亲戚?”
“噢,去亲戚家也很好玩,可以和很多朋友一起玩烟花。”
“那……你们那边不会聊些学校的事?”
“学校的事?会提一下吧,但他们大人聊啥我都不听的,我都是和朋友去玩的!”
“真羡慕你。”
“羡慕我?”李闪闪睁大着眼睛看向于亮,“阿亮,我才羡慕你,你可以坐在椅子上学一天,我就不行,学过的东西再学一遍真的太困太无聊了。”
“我也不喜欢学习啊,但考前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于亮回忆起往事,“除了兰曦中学的入学考试我是提前了一个月多一点准备的,其他的考试都是考前一个星期就能拿下了。”
“真好,一个星期就能学完了,我学了一个学期都还是不太会做题。”
“你光背是没用的,你得多做题,你得学会猜出题老师的心思。”
“嗯!向你学习!”李闪闪对于亮说道。李闪闪还想跟于亮聊些过年的趣事,但每次一提到过年这个话题,于亮的耐心都肉眼可见的下降,李闪闪只好找着其他话题聊天。
下午两点到五点半,李哲老师和刘璐老师无缝衔接地讲完了语文和英语的卷子,李闪闪悲怆地发现自己只是刚好飘过60分的学渣。
语文是65,英文是68,虽然考差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归根到底还是自己没学好。
可是上课有认真听啊,为什么还会错这么多呢……
李闪闪想不明白,她的大脑已经乱成麻线球,就等着一把火烧个干净了。
第二天的数学则是稍给她增添了点安全感,她算出自己有85分,听到赵老师讲班平均分预估是70分时,更是被捎了把蜜般甜到心里了。
“我希望同学们都能重视自己的成绩,还有,我非常不推荐一些同学考前抱佛脚式的学习方法。我知道,你们很多人从小学时就是这么考前冲刺过来的,成绩也都还挺不错,但这是不长久的。以后你们需要学习的知识会越来越多,还靠考前短短几个星期,最多把题目看懂。一口吃不成胖子,如果你们还在因考前抱佛脚拿到了好成绩在那洋洋自喜,那你们初三的时候一定会哭出来的。这种耍小聪明的学生我见得多得多,越是以这种学习方法为傲的到后面就会越危险,中考没考过的都大有人在。”
“老师今天说的题外话有点多,但就是希望你们能重视这个问题。好了,现在我们开始讲卷子吧。”
李闪闪注意到自己的同桌全程都在睡觉,只有在赵老师讲几道大题时才会抬头听一听。
天呐,她不会除了大题其他题目都是全对吧……李闪闪再次感受到来自周围人的压力,但好在赵老师的话让她吃了个定心丸。
阿亮的学习方法我是没法学到的,既然赵老师也说了要注意平时的学习和积累,那我就按赵老师说的做吧,可是语文和英语到底要怎么学呢,我上课也有认真听啊,可为什么就不能像数学一样考得那么好呢。
唉,真的好烦呐。
李闪闪感觉语文和英语就是绕着她脑袋转的两个幽灵,在李老师和刘老师的讲解下,她才悲伤地发现她对文章和题目的理解在很多时候都是错的,比如她把一篇文言文传记理解成是作者喜欢养花,没想到作者是在借花喻人。再比如她把一篇英文完型填空的剧情理解成是作者喜欢玩滑梯,没想到作者其实是在讲滑梯的危险性。
好难,好难,这就是升到初中后的学习压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