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行请皮萨列夫中将和车尼雪夫斯基少将喝酒,他想试试这种“工业酒精”是不是真的能迷住俄国人?以这两位具有崇高理想的苏俄将军做实验,最合适不过了。
“啊!我从来没没有喝过这么刺激的酒!”皮萨列夫中将大喊了一声,手里举着酒杯,在慢慢消化这种极度的刺激。
“的确!与这种烈酒就想比,我们的伏特加简直不算什么!”车尼雪夫斯基少将马上叫到。
三人马上喝了起来,这两个苏俄将军的俘虏生活过得倒是自在。
几天后,李志行又去看两位苏俄将军,这次是去聊天的。
两位将军现在对李志行完全不像个敌人,虽然被俘虏了,但这位中国将军从没有羞辱过自己,待自己非常客气,手下几千个红军战士也吃得饱、冻不着,这是多好的人呀!简直像个同志!
至于李将军打死了很多红军战士,但那是战争!正如李将军所说,自己其实是侵略者,被打死怪不得别人。
所以,两位将军和李志行谈起话来,态度就像朋友。
谈了一会,皮萨列夫中将忽然站了起来,在屋里走来走去,看着窗外,搓搓手说“这天可真冷呀!”
“冷吗?”李志行诧异地问到。
虽然室外比较冷,可屋里还生着火炉,哪里冷了?
不料车尼雪夫斯基少将忽然说“这种天气,一般我们都喝伏特加。”
哦,这两个家伙怕是酒瘾犯了!看来俄国人的确喜欢喝酒!
确实,红军队伍虽然纪律严明,规定不许在队伍里喝酒,但从军官到战士,喝酒的不在少数,有时甚至飞行员在天上也喝。
“啊!对!这种天气,我们正好一起喝一杯!”李志行听完立刻大叫。
“哈!”这下两位将军一起搓着手,高兴地叫了一声。
三位将军又大口喝起了宝贵的“工业酒精”。
当然宝贵了!这一阵子“工业酒精”在草原上销量剧增,冯春霖的增产措施还没跟上。
……
“哈!两位将军,我认为,作为男人,就要喝最烈的酒,玩最漂亮的女人!”李志行和两位将军干了一杯后,大叫道。
“哈,你这个资产阶级将军!不,作为一个俄罗斯军人,要喝最烈的酒,为工人和农民兄弟去打最激烈的战斗!”皮萨列夫这家伙这一段已经跟李志行混熟了,在酒精的刺激下,开始豪言壮语,已经忘记了自己是战俘。
“啊!不!我认为,作为男人,应该喝最烈的酒,然后去找力气最大的熊摔跤!”车尼雪夫斯基少将喝了一杯大声喊道,这家伙敞开衣服,胸口毛茸茸的,和一只熊也差不多。
“啊!喝这么好的酒,要是能吃到家乡的酸黄瓜就好了!”皮萨列夫一边喝一边喃喃自语。
“哦,酸黄瓜!啊,酸黄瓜!”皮萨列夫提起酸黄瓜,引起了李志行的条件反射,口中直流口水,再看车尼雪夫斯基,似乎也是。这个皮萨列夫不是皮萨列夫,简直是巴浦洛夫!
“端一盘酸白菜上来!”李志行大叫一声。
很快,警卫很快端了一份腌白菜,李志行马上吃了一口,口腔里的滔滔口水这才被止住,皮萨列夫和车尼雪夫斯基不等李志行相请,立刻一人尝了一口,“啊,这个味道也不错!”,口水才也被止住。
说到这里,三位将军其实应该感谢徐树铮,因为库伦之前没有蔬菜,这个“天津青”大白菜,就是徐树铮收复库伦成功后,才让试种成功的。
“啊,明年我要派人试种黄瓜,也做腌黄瓜吃!”李志行又吃了一口酸白菜后,砸吧着嘴说。
“啊,那我也来吃!”皮萨列夫随后就说道。
李志行一听,十分生气,立刻义正言辞地叫到“皮萨列夫同志,你是不是又想侵略中国?”
“啊,不是……”,皮萨列夫说错了话,脸有些红。
“我不明白,日本才是俄国的敌人,日本在你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中国对你们没有任何威胁,你们为什么天天想着入侵中国呢?”李志行不依不饶。
“啊,你不明白,中国的确对俄国没有威胁,但外蒙古却很重要,如果日本人占据了这里,整个西伯利亚和远东,就像将肚皮亮给了对方,西伯利亚大铁路随时有可能被切断,俄罗斯将会失去西伯利亚和远东。”这个皮萨列夫明显是喝多了!
而那个车尼雪夫斯基,显然也喝多了,不住地对皮萨列夫的话点头表示同意,丝毫不考虑李志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感受。
“这么说,你觉得我挡不住日本人?”李志行冷冷地问道。
闻听此言,皮萨列夫也忽然冷静下来,平静地说“根据我的经验,尊敬的李将军,一个日本兵可以抵4到5个您的士兵。”
这个评价其实比较高了,抗战刚开始时,公认的看法是1个日本兵大概可以抵7个中国士兵的战力。
这并不是神话日本人,而是日本长期实行军国主义,士兵训练刻苦,不但作战技能好,而且作战勇敢、顽强,武器也比中国士兵先进。
并且,自维新以来,日本接连战胜中国、俄国、德国这样的大国或强敌,军队士气十分高昂,认为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日本军队战力超群也不为怪。
不过李志行比较生气,说了声“是吗?”,语气更冷了。
这时候车尼雪夫斯基忽然开口,说“是的,即使英勇的红军战士,也不高于这个对比。日本人如果派一个师团来进攻,估计您就很难坚守!因为据我所知,到时候,贵国政府只怕也很难对您有多大帮助。”,说完盯着李志行。
李志行抓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恨恨地说“我迟早要打败日本人!”
皮萨列夫和车尼雪夫斯基听完此话,互相对视了一下,一起盯着李志行的眼睛。
李志行忽然笑了,对皮萨列夫和车尼雪夫斯基说“两位说的很对,日本士兵单兵技能娴熟、作战顽强、士气旺盛,而我的士兵武器陈旧、技能不高,我现在的确打不过他们!不过,如果以后条件允许,二位愿意帮助我吗?”,说完盯着两人。
皮萨列夫和车尼雪夫斯基又互相对视了一下,这次两人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皮萨列夫说道“我们很愿意与将军阁下一起对付日本人,以后如果可能,我会像对一个好朋友那样对待您的。”
“哈,皮萨列夫同志、车尼雪夫斯基同志,其实你们以后也可以叫我同志!我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的资产阶级将军!”李志行随即高兴地说道。
皮萨列夫却摇摇头说“不,李将军,据说您同时还是个资本家,很大的资本家!只有无产阶级之间可以称呼同志。”
李志行却摇摇头,说“不,皮萨列夫同志,这个您就不懂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的并不是每一个资本家都是坏人。也就是说,剥削制度的存在,有其在一定时间内的合理性。只是,社会制度在因阶级矛盾而不断发展,剥削会最终被消灭。所以,您并不是不能称我为同志,难道远东共和国不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府吗?”
李志行此言一出,皮萨列夫和车尼雪夫斯基大为惊讶,这个中国将军竟然与自己讨论起了马克思主义!而且理论比较深,自己还不好辩驳!
“这……”皮萨列夫懊恼地看着车尼雪夫斯基,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不深,只好求助于车尼雪夫斯基。
车尼雪夫斯基先愣了一下,然后抓起酒杯喝了一口,也懊恼地说“李将军,您实在让我们感到意外!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我的政委库涅夫同志能和您辩论,库涅夫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理论家。”
“哦?你的政委?那是不是也在战俘营里?”李志行问道。
“是的,库涅夫同志是一名上校,按您的规定,他被和战士们关在一起。”车尼雪夫斯基回答到。
“那赶快去请来!我其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感兴趣,而且我其实也只是个半瓶水的研究者,很多理论也不知道对不对。”好学的李志行有些脸红地说道。
于是,库涅夫上校很快被请了进来。
库涅夫同志皱着眉头,因为他刚到门口,就闻到了刺鼻的酒味,一进屋,就看见皮萨列夫将军和车尼雪夫斯基将军敞着军服,在和这个俘虏了自己的中国将军喝酒,桌上摆满了大鱼大肉。
库涅夫进屋后,表情严肃地先给三位将军敬了个军礼。李志行还礼,皮萨列夫和车尼雪夫斯基也还了礼,发现自己衣冠不整,又整理了一下。
车尼雪夫斯基急忙上前,握住库涅夫的手说“政委,您和战士们怎么样?”
“都还好,您怎么样?”说完,库涅夫就觉得自己问了一句废话,这两个将军跟这个敌方将军一起,又是大鱼大肉又是喝酒,看神态显然关系不错。这还是红军的将领吗?!可见斯大林同志说的很对,西伯利亚方面军的一些高级将领,的确需要增强党性!
车尼雪夫斯基听到库涅夫的关切,又看看满桌的鱼肉,忽然有些脸红。这时皮萨列夫中将说“库涅夫同志,李将军想和您探讨一些问题,您请坐下吧。”
库涅夫回答说“是,将军!”,然后笔挺的桌子旁坐了下来,不去看桌上的大鱼大肉,直接对着李志行问道“李将军,请问是什么问题?”
李志行看着这个库涅夫,大约30岁出头,眼睛里闪着光亮,看起来很精干,就让勤务兵马上添一套餐具,又给库涅夫倒了一杯酒,然后请库涅夫先尝一尝腌白菜。
库涅夫看了李志行一眼,在李志行热切的目光下,用叉子叉了一点腌白菜尝了一小口,李志行马上问“库涅夫同志,这个味道好,还是俄国的腌黄瓜味道好些?”
“不如腌黄瓜。怎么?将军同志,你们找我来,难道就问讨论这个问题?”库涅夫惊讶地对着皮萨列夫和车尼雪夫斯基问道。
“哈哈哈,库涅夫同志,您误会了!是这么回事,我认为我们不可以称呼资产阶级为同志,但李将军有不同意见,他说按马克思理论解释是可以的,所以才找您来辩论!”皮萨列夫中将哈哈大笑。
车尼雪夫斯基少将也笑了起来。
“哦?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怎么?李将军了解马克思主义吗?”库涅夫同志非常惊讶。
“谈不上了解,但很有兴趣。”李志行笑着解释道。
“哦?”库涅夫眼中一丝明亮闪过,不禁又多看了李志行两眼,并马上显露出兴趣。
“那请您谈一下您的理由。”
“可以,不过大家一起先喝一杯吧!”说完李志行先举起酒杯,说了声“切尔斯!”
大家酒杯“砰!”地碰在一起,“切尔斯!”一起干了一杯。
“啊!这就可真带劲呀!”库涅夫同志叫到,随后又赶紧说“还请李将军说出您的理由。”
“好!能不能称呼一个资本家为“同志”?这首先是一个阶级划分的问题,按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本家是资产阶级,这个没错。资本家最终应该被打倒,因为他对工人实施剥削,这个也没错。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剥削制度并不是一出现就应该被打倒的!
为什么呢?因为在一定时期,剥削也是一种社会进步!例如,从奴隶社会的剥削制度进展到封建主义的剥削,就是社会的进步;从封建社会的剥削进展到资本主义剥削,同样也是进步。
换句话说,这也是革命,既然是革命,为什么不能相互称为同志……?”李志行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
库涅夫同志看着这个中国将军手舞足蹈,慢慢露出了微笑。
等李志行说完,库涅夫说“李将军,您说的也有道理,但您忽略了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不同……”。
“哦,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革命其实是为了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那么,能够解决两者关系的活动其实就是革命。这么说,无论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无产阶级革命本质都是一样的……”,李志行继续辩论。
“哦,李将军还读过《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这本书的意思,其实是讲革命的起源是一样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同……”库涅夫说道。
“不过,从经济发展规律来讲,从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度时,资本主义也是一种有益的辅助手段,从使广大劳苦大众摆脱贫困的作用来讲,我认为可以称呼同志……”,李志行讲不过阶级理论,开始讲经济。
李志行此言一出,库涅夫暗暗吃惊,因为李志行这话,与在不久以前列宁同志的一些讲话精神有些类似!
原来,苏共中央提出的战时共产主义理论执行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列宁同志讲出了国家资本主义的观点,但这个观点即使库涅夫也不太理解。现在,这个李将军却突然讲了出来!
所以,他禁不住又多看了李志行两眼,又与李志行开始辩论。只是这次辩论不同以前,开始的是探讨式的辩论。
……
“哦,库涅夫同志真是一位理论深厚的共产主义战士!李某十分佩服!来,我们一起干一杯!”
皮萨列夫和车尼雪夫斯基两人,没想到在中国大草原的囚室里,被上了一堂共产主义理论课,老师中还有一个是一位中国将军!心中大为感叹,发誓等以后回去后要加紧党的理论学习,不能光停留在研究军事上!两人马上举起了杯,大喊“切尔斯!”
库涅夫同志的思想也受到了启发,他开始喜欢这次与这位中国将军的这次会面,所以也高兴地也碰了杯,将酒一口喝干,然后微笑着说“不过,李将军,我们还是不能称呼您为同志!因为您的确是个资本家!另外,《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的作者,其实还有恩格斯。”
“啊!好吧!库涅夫政委,我总觉得你的论据存在漏洞,但一时无法找到,我今天无法战胜你,我们改天再接着讨论!今天先喝酒!”李志行懊恼地说。
“哈哈,我们先喝酒!切尔斯!”这次三位苏俄同志首先举起了酒杯。
随后,李志行经常与三位苏俄同志聚会。
三位苏俄同志和李志行聊一会主义之后,经常会问道“酒还有没有?”,于是李志行便安排酒菜,大家边喝酒边学习。
没错,这是一个跨国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
后来,关于这种珍贵的“工业酒精”的享受,被扩大到了整个苏军俘虏营。
好几千人呐,而且是免费的!冯春霖只好将卖给王公和喇嘛们的价格提高,以弥补损失,但酒厂依然为此折了不少本钱。
不过,李志行教导他说,这是市场投入!换句话说,叫培养消费习惯,以后会收回成倍的利润。
很快,李志行发现,他的三个酒友里面,有一个非常狡猾的人,那就是长得义正辞严的库涅夫政委同志。
喝过几次酒后,库涅夫借着辩论的机会,搞到了一次“公费旅游”的机会。
他说,很希望到李志行的家乡去实地看一看,看看李志行到底是怎么改观穷苦人的生活的?李志行听完一愣,随即笑了笑,也就答应了。
所以,一个足有30人战俘参观团便被组织起来,到三原的汉堂新城去参观。李志行的3个酒友自然在参观团里,其他多是军官,也有几个红军战士。
李志行派田一民带了一连士兵押送,其实他也不怕他们跑,还有几千名红军战士在战俘营呢!跑回去怎么交代?关键是不能让这些俄国人刺探了自己的军事机密,其他倒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