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决定接受美国调停,所以通知李志行提交关于谈判条件的建议。
李志行既松了口气,心里又很矛盾,因为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格局大抵就要因此次谈判而定音了,这里本是俄国攫取中国领土最多的地方,自己有幸走上了这个历史的舞台,却并没能改变多少,所以不甘心。
俄国最虚弱的时候,自己太弱小,等自己成长了的时候,俄国已经惹不起了!李志行空有报国之心,难展报国之志!李志行此时的心情,估计之前的很多军阀都有过,想要报国,但却无法实现。
但李志行不死心,还想再蹦跶一下。
于是,他和乔修远商议几天,最后提出了2个谈判目标。
最高目标:我方以交还远东共和国恰克图的另一半,及释放所有俘虏为条件;对方应答应我方使用金钱赎回海参崴。
俄国在夺取了中国大片土地,李志行为啥却只提出要回海参崴?因为这个地方太重要了!
海参崴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天然优良港口之一,他是俄国在东亚拥有的唯一一个终年不冻港!算是俄国在东亚的出口。失去了这个港口,俄国在东亚的影响力必然大打折扣!
既然海参崴对俄罗斯如此重要,那么能买回来吗?这个么,希望很渺茫,但李志行觉得可以试一试。
他是这么想的:首先,这地方以前是中国领土。海参崴是在1860年(咸丰十年)《中俄北京条约》被割让出去的,与海参崴一起被割让的还有库页岛等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其次,苏俄提出过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苏俄曾于1918年3月26日、1919年7月25日、1920年9月27日3次发布《对中国人民及对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苏俄第1次对华宣言)、《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华民国政府的宣言》(苏俄第2次对华宣言)。
宣言提出过“……工农政府接着宣布废除与日本、中国和以前各协约国所缔结的一切秘密条约,因为沙皇政府及其各协约国利用这些条约以威逼利诱的方法奴役东方各国人民。”“立即建议中国政府就废除1896年条约、1901年北京条约、1907年至1916年与日本签定的一切协定进行谈判”。
所以,将宣言的意思进行延伸,就海参崴进行谈判也并非异想天开。
最低目标:收回中东铁路(即东清铁路)。
中东铁路系俄国人修建,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中国境内的部分,东西向:满洲里-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绥芬河;南北向:哈尔滨-长春-奉天-大连。
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日俄两国以长春为界,上面归俄国,下面归日本,日本人得到了铁路长春-奉天-大连部分。并以长春为界,将中国东北人为划分为“北满”和“南满”,作为各自的势力范围。
而苏俄对华1918年宣言、1920年宣言中都有一段话“广义政府愿将中国东部铁路,及租让之一切矿产森林金产及他种产业,由俄皇政府与克伦斯基,及高氏、赛门洛夫、苛尔恰克等贼徒与从前俄军官商人及资本家等侵占得来者,一概无条件归还中国毫不索偿。”,意思是苏俄要将中东铁路无偿给中国,还有沙俄之前在中国的各项产业。
其实以上大部分财产当时并不被俄国红色政权掌握,而是在沙俄手中,这宣言相当于一招釜底抽薪。
另外,这个声明当时在中国圈粉无数,甚至像吴佩孚、孙中山等很多大佬级的人物,都因此对俄国红色政权产生了好感。
既然如此,还谈什么谈?直接拿过来就行了!
但苏俄对华1919年宣言,却删除了交还铁路这一段话,而且随着苏俄的国力不断强大,关于此问题变得含糊其辞,不愿承认。
国家外交文件能够不承认吗?
其实,当时比较混乱,中国正式收到的是1920年版本,是远东的中国驻伊尔库茨克领事馆收到的。而据中国驻海参崴高级委员李家鏊汇报,与远东共和国交流时,对方并不承认此事。
看样子,应该是苏俄内部对1919年版本删除的一段也有争议,所以需要谈判解决。
而且,苏俄的几次宣言其实也是有条件的。
苏俄的条件是:首先要求中国承认苏俄政府。其次,其要求中国不要再给已经倒台的沙俄政府钱了!因为北洋政府无比高风亮节,一直按“庚子赔款”的条约,在向沙俄赔款,苏俄痛心疾首!
通过这几天和乔修远的讨论,李志行突然豁然开朗:管你争议不争议,老子正穷的慌,我在外蒙先把列宁同志的精神落实了!
就直接派兵在外蒙全境去收俄国人的产业,主要是金矿和林产、土地,还有些零星的煤矿、金刚石、宝石、水晶矿等,以及一些其他的产业,如俄国人开办的库伦肥皂厂、库伦至恰克图间的汽车邮政;科布多至科什阿加奇以及孟达至乌里雅苏台的电讯;库伦附近的小型砖厂;哈拉河旁的蒸汽面粉厂;鄂尔浑河的渡船公司洗毛厂、皮革厂、木材加工厂等等。
其他的小商小贩,自不去管。
那些俄国人这时忽然开始讲起了道理,问“你有依据吗?”
不要紧!接收的人都拿着好几本报纸,都是俄文的。因为这个宣言不止一次刊登在苏俄公开的报纸上,其实中国报纸也有很多刊登,甚至引起了中国人对列宁的极度好感,认为他是超越美国总统的世界第一伟大的人!不过中国报纸就不用拿了,拿了你也看不懂。
俄国人自然不想交,不过李志行的办法比较“人性化”,虽然贵国政府说的是无偿交给中国,但考虑到你们也不容易,我给钱!但必须签署交接的证明文件!
当然,给钱是象征性的,毕竟边防军现在也很穷!
很快,除了恩泰的献礼外,边业公司就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外蒙的几十个金矿、大片林场以及土地。李志行以外蒙专员的名义,将这些资产划拨给了边业公司。
边业公司是边防军的公司,所以也算国家的公司,李志行并没有贪污。
失去了资产的俄国人大批离开。
刚好!免得成为外蒙的不安定因素。不过这些人几乎没有回俄国的,大部分选择了去中国的哈尔滨、天津、上海等地。
可见,伟大的列宁同志没有看错:这些人就是些资本家,与劳苦大众格格不入,就是“白俄”!只不过,现在又变成了被李志行合法打劫过的白俄。
边业公司现在有了资产,必须有人来经营,于是李志行调了冯春霖入蒙。
冯春霖这几年一直在三原帮着掌管经济情报系统和财务学校,以及“财务研究会”和“劳联会”,虽说地位不显,但实际权力很大。
冯身受重任,对李志行一直很忠心,也很努力。但自从李志行将汉堂发展重心北移之后,赵琦突然崛起,帮李志行干成了不少大事。冯春霖虽不妒忌,但也确实艳慕。
所以此番校长来电,冯春霖立刻精神抖擞,不但带了一大帮李志行在三原的学生,还带了时任长安县财政局长的林晓前来。
因为他想举荐林晓代替自己担任三原财务学校的教务主任,恰好林晓不喜欢官场上尔诈我虞的生活,希望能回到学校去,便一起前来。
林晓这孩子李志行是了解的,业务能力很强,对自己也很忠心,就是交际能力不强。李志行见了林晓,叮嘱林晓一番,让林晓赶紧回去上任,因为财务学校对李志行来讲非常重要,那里其实是李志行的人才基地。
校长现在已经是民族英雄,林晓又回到了校长的身边,心情异常畅快!还夸口自己要帮校长训练一只财务大军出来。
李志行笑着拍拍林晓的肩膀,鼓舞一番。林晓立刻干劲十足,马上按校长的指示,回去工作了。
李志行将对中俄谈判的建议条件报给中央后,中央研究了研究,认为那个赎回海参崴的建议基本没有操作性,第一是可能性极小,第二即使苏俄愿意,中央只怕也没钱买,因为所需的钱估计是一个巨额的数字。
现在中央的财政,连大清时都不如!因为凡能抵押的,几乎都已经被大清以及后续的统治者抵押完了。若再强行抵押贷款,只怕政府会立刻垮台。
中央说的是实情,但李志行有办法。他对中央说,海参崴收回后,可以租借给日本,让日本人掏这个钱。
中央的大佬们想想,这也不错,这是无本生意,但日本人会答应吗?
李志行自告奋勇,他愿意先去做工作。
于是,在日本远东司令长官立花小一郎大将,情绪最最低落的时候,李志行秘密来到日本远东司令部所在地----海参崴。
海参崴是个三面环海的军港城市,远远就能看见高高的灯塔,海港里停靠着俄国军舰和日本军舰,一些小船在港内来回穿梭为军舰服务。不久前,这港口里还有中国军舰,当时是中国出动军队护侨,海军里排名靠前的大军舰“海容号”、“海筹号”都参与了行动。
海参崴有不少中国人,据说有9万多,城市里专门有一条“中国街”,戏院、饭馆、澡堂和其他各种大小商号都有,比较繁华。
“将军,以前这里其实更繁华一些!后来由于羌贴贬值,这里的商人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所以不如以前了。”山田弘一贴近李志行说道。
“请不要叫我将军!”李志行低声说。
山田急忙答应。
山田弘一这个堂堂的日本大佐,在中国人面前向来倨傲,曾对多少中国将军、大员都颐指气使,但在李志行却面前,却怎么也端不起来大日本帝国军人的架子,表现得就像个跟班,也许是第一次就被打服了。
他们为啥搞得像间谍似的?因为此时这里的俄国人对日本人非常仇恨,游击队经常袭击日本部队。有时候,日本人在大街上也不安全!所以,本地的中国人一般都远离日本人。
山田此刻已将装扮成一个中国商人的模样,但气质还是像日本人,所以李志行怕被误以为自己也是日本人。
一伙人搞得神神秘秘,最后走进了中国街的一家山东菜馆。
这是要接头?
不是,吃饭!
因为这个馆子有一道菜非常好吃,那就是葱烧海参!比北京丰泽园的还地道!
这是乔修远介绍的。本来此次接洽,完全可以由乔修远来,但在乔修远的介绍了几道海参崴的美食之后,李志行却自己来了。
这馆子的掌柜姓黄,山东人,一见客人进来,就热情招呼。
李志行开口就要葱烧海参,两份!其他随意。
黄掌柜听完一愣,随即笑了,说“感情老板对我们店很了解呀!我家的葱烧海参最好,不过我家还有一品海参、什锦海参、红扒海参、红焖海参、海参酥丸、生汁海参、海参牛尾汤等也不错,建议您选上一种也尝尝。”
这黄掌柜背靠海参崴,感情已经把海参做到了极致!
“哦?很好,每样要一份。”李志行说道。
黄掌柜一听:感情这是位豪客呀!就急忙答应,本来还准备推荐几道佐菜,但现在比较为难,因为已经点的很多了。
但李志行一听,说好菜不怕多,都上来!
李志行招呼山田弘一坐下来,一块吃。
黄掌柜一听,这群人里居然有个日本人!就有心提醒李志行注意安全。
不过却没有直接说给李志行,而是对着山田弘一说“这位先生,您在这里可要注意安全呀!那些穷党喜欢打日本人闷棍,就连跟着日本人的中国人也有可能遭殃。”说完故意看了李志行一眼。
山田弘一一听,大声叫道“八嘎!我们大日本皇军,早晚要将这些赤党杀光。”
李志行惊讶地问道“苏俄不是对中国人很友好吗?怎么明知道是中国人也打?”
黄掌柜苦笑道“以前是对中国人非常友好。但这一段时间,因为在中国人手里吃了败仗,说什么中国人里出了汉奸,和日本人勾结!所以,现在和日本人在一起的中国人也要小心。不过,不和日本人在一起应该没事的。”
说完后,看着李志行正和日本人坐在一起,又赶忙补充说“这位老板,我可不是说您!您一看就光明磊落,怎么会做那种事呢?”
黄掌柜的无意之言,听得李志行满脸通红。
跟随着李志行的几个手下还未发作,山田弘一突然站起来,大喊“八嘎!你竟敢骂李将……李先生是汉奸!他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好朋友!”
李志行可是日本人的贵宾,他有不让客人受到侮辱的责任。
黄掌柜一听山田说的这话,敢情这位还真是个汉奸!看着长得人模狗样的!我呸!
不过黄掌柜立刻堆笑道歉,然后转身马上要走,一分钟也不想在包间多待。
李志行狠狠地瞪了山田一眼:你他妈的不说话会死呀?
连忙叫住黄掌柜,笑着说道“掌柜的,你说的对!我呢,是个陕西客商,只是和日本朋友做点生意,双方是平等的,不存在出卖祖国利益的事。你说是不是,山田君?”
山田弘一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话不对,尤其是差点叫出“李将军”这样的话,这可是此行的大忌!就急忙站起来向李志行鞠了个躬,道歉道“对不起,李先生,是我鲁莽了!”
黄掌柜一看,感情这位不但是个汉奸,而且是个大汉奸!连日本人都对他这么尊重!就又说了句话“这位老板,您既然是陕西人,想必也知道,陕西最近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李志行将军!带了上万三秦健儿,到外蒙为国扬威!这些陕西人,个个都是好样的!”,说完竖起了拇指。
李志行一听,这是夸自己呢!心里刚好受些,端起一杯茶喝。
不料黄掌柜又说“陕西人要是个个都像他们,就好了!”说完还不自觉地瞥了李志行一眼。
李志行一口茶水差点喷了出来,这个老板怎么这么爱国?你让我好好吃顿饭不行?
刚才他之所以将黄老板叫住,就是发现这个黄老板眉宇之间似乎非常痛恨日本人,怕他下去吩咐人向菜里吐口水,没想到就算留在这里,还不停地夹枪带棒,搞得自己一点吃饭的心情都没有!
你说李志行现在算不算汉奸?
他现在做的事,要传了出去,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大字,就叫“出卖国土给日本人”!这不是汉奸是什么?妥妥的汉奸!
所以他实在坐不住了,站起来就对二旦说了声“结账!”,然后向黄掌柜拱拱手,走了出去。
山田弘一急忙跟上,说“将军,您的同胞过于浅薄,并不能理解您的高瞻远瞩!”
李志行“哼!”了一声,抬腿就走。
不料刚走没几步,就上来两个俄国人,走路东倒西歪,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不知在说什么,一看见李志行,就问“酒带来没有?”,山田急忙将醉汉推开。
李志行皱着眉头问“这俄国人是怎么回事?”
山田说“都是俄国醉鬼,因为俄国禁止酿造高度酒,所以他们总从中国人那里买,见了中国人就会问酒带来了没有?”
“哦”。
走了几步,又看见几个白俄,穿着很整齐的西装,喝醉了坐在马路旁大哭。
等到了远东军司令部,见到了闷闷不乐的立花小一郎大将。
立花大将很有礼貌。能够打败俄国人的将军,不论是哪国人,都是值得尊重!
但立花一点也不热情,要是在两个月前,立花会待李志行如上宾,可现在日本战略失败,这位中国将军,大概是前来对以前的帮助来表示感谢的吧。帝国的付出就只得到了这些,仅此而已!所以,立花剩下的也只是礼貌,仅此而已。
李志行也不在意,笑着说道“立花将军,非常感谢您对我的援助,让我有一定的能力在对抗苏俄。”
立花小一郎说“李将军不必客气,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对付白种人这些亚洲的侵略者,我们本就是天然的盟友。”,然后又遗憾地说“只可惜,我们曾经的努力,都要付诸东流了……”
这老家伙还挺会找共同点的!李志行心里骂道,不过他却说“我理解您的付出和此刻的心情。但我想问您一件事情,您想不想您的军队合法的驻扎在这里?”
立花小一郎一听,忽然抬起头,问道“怎么,李将军有办法?”
李志行看了看立花的左右,立花立刻命令他们暂时回避。
于是,李志行告诉了立花自己的办法。
“吆西,真是太好了!李将军,你是大日本帝国真正的朋友!”立花听完后立刻抓住李志行的双臂高兴得大叫。
然后他又认真考虑了一下,说“这个还需要与总参谋部和外交省商议。尊敬的李将军,您能不能暂住两天?”
“可以,但我不能离开我的军队太久,我最多只能住两天,司令官阁下。”
“您放心,不会让您等待太久的!我保证!”立花说完,向李志行鞠了一躬,李志行也还了礼。
然后立花又将山田弘一叫进来,夸奖山田说“山田,你的工作非常出色!现在请你安排李将军在司令部内暂时休息,请照顾好李将军的一切!”,然后又对李志行说“李将军,失礼了!但我需要马上处理您刚才所说的那件事情。”说完又向李志行行了个礼。
李志行说道“司令官阁下,不必客气,阁下对国家负责的态度,让我十分佩服。”然后就跟着山田去休息。
山田弘一受到了立花小一郎的夸奖,十分高兴,立刻将李志行带到司令部的客房休息,并陪着李志行说话,言语间十分恭维。
李志行聊了一会,忽然皱了皱眉头,将二旦叫了进来,吩咐二旦说“你去外面买点吃的回来!”
山田一听,立刻脸一直红到脖子,马上道歉,说“将军阁下,我实在是太失礼了!忘记了您还没有吃饭!我这就马上去办!很快就好!”,说完慌忙鞠了个躬,快步冲了出去。
MD!这个山田!被立花表扬了一句就什么都忘了!你自己难道不饿么?相比之前来过的乔修远,李志行的遭遇简直是了无比的冷落!所以,李大少很生气!
一会,山田带人将饭送来,是一些日本寿司,生鱼片之类的,并小心陪着李志行说话。
李志行让二旦几个先吃,自己倒了一杯清酒喝,也不敬山田,李大少这是还在生气!
山田弘一这家伙,其实是个渔民家庭出身,因为努力,后来上了军校,从下层干起,作战勇敢,经常执行一些危险的任务,后来混到参谋,也算是高官,可就是不太会待人,不会搞关系。此时见李志行一个人喝闷酒,也不邀请他一起吃饭,十分尴尬。因为他本来打算陪着李志行用餐的,所以特意带了清酒来。
李志行喝了两杯,喘气似乎越来越粗,山田一看不妙,马上说“将军阁下,请您稍等,我去去就来!”说完鞠了个躬,慌里慌张地走了出去。
这货估计溜了!李志行心里直骂,因为最近喝惯了“工业酒精”,这清酒简直就和水一样!心里更加生气。
二旦劝小师叔也吃一点,李志行却不吃,他还在想那没有吃到口的葱烧海参。
不料,山田弘一这家伙很快又回来了,还带了一个日本军官,是个中佐,名叫板屋银之助,说这个是自己的好朋友,特意请来陪李志行吃饭的。
请了一个中佐陪我吃饭,亏你想得出来?
但出于礼貌,李志行还是请那个银之助坐了下来。这个银之助倒不生分,见过礼之后就笑眯眯地坐了下来,山田弘一这才也坐在了一旁。
二旦几个也不吃了,除了二旦在侍立在李志行身后外,其他人就去门口站岗。
当兵的本来就吃得快,管他日本饭还是韩国饭,先吃饱再说!
李志行本还郁闷,但随着这个银之助中佐的加入,李志行很快变得“和蔼可亲”。为啥?原来这个银之助中佐可不简单,他是整个日本远东军的后勤部的部长!
一个中佐就能当整个远东军的后勤部部长?
是的,而且银之助部长是远东军司令部所有部长中,最令立花司令官满意的一个!尽管他的很多同僚对他嗤之以鼻,但这并不影响银之助混得风生水起。同时,银之助部长也是山田弘一这家伙在司令部里最好的朋友!
“李将军,请您尝一尝我们日本人做的生汁海参。听弘一君说您喜欢吃海参,我特意请了司令部最好的厨师给您做的!请您尝尝是否合您的口味?”银之助笑眯眯地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
可怜李志行这个屌丝,并没有吃过生汁海参,不过不能在日本人面前掉份,他夹了一片,蘸了点料汁,尝了尝,似乎有点淡,估计是日本人口淡。便说“嗯,非常不错!保持了海参原有的味道,又最大的保留了海参的营养。嗯,不错!”。
银之助一听很高兴,山田弘一也终于放下了担心。
不料李志行接着又说“不过,这生汁海参,在中国其实还有几种发展的做法。其中有一种,需要选4两以上的鲍鱼,与山参一起熬汁,最后将汤汁放凉,再放入特有的佐料,吃的时候先尝一小口海参,然后蘸入汁料,就会先品尝到海参原有的鲜味,而后鲍鱼与海参的味道相互作用,美味便可在口中回味无穷!而且,这种做法还有滋补阴阳的功能。”
“哦?那真是太神奇了!在我们大日本,就算宫廷里也没有听过这种做法!在哪里可以见到?”银之助惊奇地问道。
山田弘一这个渔民,更是惊讶地张大了嘴。
这种做法本就是李志行杜撰出来的,在哪里可以见到?这个日本佬!于是李志行笑了笑,说“当然是在中国。”
然后不等银之助继续发问,又说“其实你们做的这道菜品,我觉得还可以稍有改进,可以将芥末汁稍浓一些,这样也符合贵国人的口味,我也是非常喜欢吃的。”
“啊!原来李将军也喜欢吃芥汁,我也喜欢。”这下山田弘一高兴地抢着说。
银之助也喜欢,所以马上让人添了芥末汁过来。
于是三人便畅快的吃起来,气氛马上变好。
几杯清酒下肚,李志行便问起日军后勤的一些事情。当然,涉及军事机密的事不能问的。
但当李志行了解到日军的日常伙食中竟然有一种叫“味增汤”的东西后,仍忍不住问了很多。最后,他终于搞明白了,其实“味增汤”里面放的就是味精。
“怎么,将军阁下,您对味之素感兴趣?是想买一些给您的军队吗?”银之助中佐忽然问道。
“不知道“味之素”的工厂是否转让技术?若能在中国建个工厂,想必能赚钱。”李志行说道。
“哦,将军阁下,据我所知,味之素的技术并不转让。”银之助回答到。
李志行很失望,银之助中佐眼中的失望一闪而过。
味精市场前途巨大,但此时全世界只有日本的“味之素”公司生产味精,它不转让技术,谁也没有办法。
捕捉到了银之助的失望,于是李志行略一思索,又说到“不过我想买一些罐头给军队,这样可以增强军队的行军能力,你们的后勤措施很好。”
“啊,那您想买多少?”银之助马上笑眯眯地问到。
“不知道贵不贵?大约2万大洋的吧。”
“我可以保证给您按最低的价格!您的军队有了大日本帝国生产的罐头,一定会极大增强战斗力。有时候,一盒罐头在战场上甚至能发挥一颗炮弹的作用!”银之助这家伙天生是个商人,善于跟军部讨价还价,还时不时做生意补贴军需,所以立花小一郎很喜欢他。
当然,银之助也喜欢给自己捞点外快,因为这家伙其实是个大阪人,是立花特意从大阪师团要来的。
李志行听完笑了,接着说“板屋部长真是个十分有趣的人,那么我再加1万元,总共买3万大洋的罐头。”
银之助立刻笑咪嘻嘻地说了自己给李志行的相关优惠,包括运输等各项便利。大阪人做生意,是很讲究让客户满意的。
李志行心情很舒畅,大家高兴地喝酒,因为已经是伙伴关系了。
李志行其实对军火最感兴趣,但银之助只是个后勤部长,不管军火,不过先搞好关系,说不定以后有用。
直到晚上,立花都没有再找李志行,李志行便在远东军司令部的招待所里休息了。
第二天下午,山田弘一说“立花司令官有请!”,志行便去见立花小一郎。
到了立花的房间,却还有一个穿着西装的日本人,立花介绍说这是日本驻哈尔滨的副领事岛田滋先生,特意从大连赶来的。
岛田滋很有礼貌,笑容可掬地向李志行问好,先将李志行在外蒙取得的辉煌战绩赞颂了一番,然后说“尊敬的将军阁下,非常感谢您对大日本帝国的友谊,我想知道,您的提议是贵国外交部的意思吗?”
李志行一愣,回答说“哦,这只是我的想法,如果贵国同意,我准备向中央汇报。”
“哦”,岛田滋沉吟了一下,又问道“您觉得贵国外交部会是什么态度?”
原来北京政府现在很讨厌日本人,不愿意和日本人打交道,所以岛田滋很担心中国外交部的态度。
“这个么……,我会尽力去做说服工作,因为日本驻军海参崴符合我们双方的利益。并且,立花司令官阁下给了我很大帮助,我个人也希望立花司令官在海参崴驻军。”
“哦,那么非常感谢您对大日本帝国的友谊!我们完全同意您的提议!贵国外交部那边,还望您多费心,毕竟我们有个共同的敌人!拜托了!”岛田滋说完向李志行鞠了一躬。
“这个我一定尽力!”李志行也回了个礼。
“既然事情已经说定,我就要赶快回去了!俄国人如果知道我离开了军队,难保不会有什么异动。”李志行说。
立花小一郎见此,说道“李将军,真是失礼了!没能好好招待您。不过您的确应该赶回军队,让我们一起携手对付俄国人。”说完就深鞠了一躬。
李志行正准备走,岛田滋又说“我代表大日本帝国政府,欢迎将军阁下以后去访问日本。我想,届时尊贵的天皇陛下,也会愿意召见您的!”
李志行一听,回答说“那是真无上的荣光!我以后会去的,先感谢岛田阁下了!”说完回了个礼,就匆匆带人赶回了库伦。
回去后,李志行将情况向北京汇报,北京外交部便开始与日本人接触。
另外,李志行吩咐冯春霖收购了张家口的那家生产“工业酒精”的酒厂,并扩大生产,广阔的草原和广袤的西伯利亚,以及远东,都是未来的市场。
他还给三原的陈佳伦发了封电报,请他打听日本味之素的专利,是不是真的不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