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已经散去各自回家的齐郡郡兵又被重新召集起来,在齐郡校场集结。
郡丞杨继聚一身铁甲走上点将台,看着下面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用力的挥了挥拳头。
立刻,场下两万余郡兵变得安静下来。一左一右站在点将台下面的,是被人称为齐郡双虎的秦勇和景慎之。
景慎之虽然才到了齐郡并没有多长的时间,但他的凶恶名声却已经传遍了齐鲁大地。
杀人割头领军功的恶人景慎之,那可是连陛下都命人画了像挂在书房中的人物。
虽然他的官职并不高,但无疑已经是杨继聚离不开的好帮手。
他是个黑脸的青年,相貌说不上英俊却带着一股蓬勃的朝气。
站在景慎之右边的是个黄脸中年汉子,身材魁梧健硕,虽然脸色看起来比景慎之的黑还要别扭。
不过此人四方脸大眼睛,剑眉入云,相貌堂堂。穿一身铁甲,手中擎着一条远比一般马槊还要巨大的长槊。
一般的长槊,槊锋三尺已经很难练了,这天下间只有一个人用的长槊,槊锋长达四尺!
那便是他,齐郡都尉秦勇秦叔至!
两个人都是用的马槊,杀人的本事也是不相上下。
杨继聚有此二人相助,更加是如虎添翼。
景慎之一手持槊,一手按住腰畔的横刀,虽然年纪轻轻,但身材笔挺,一身铁甲还披了一条黑色的披风,显得威风凛凛。
秦勇的腰畔则没有悬挂着横刀,他的后背上缚着一对瓦棱金锏,看起来颇为沉重。
“将士们!”
杨继聚大声喊了一句。
“喏!”
下面两万士兵大声答应了一声,肃然而立。
“你们脚下站着的这片土地,叫什么名字?!”
杨继聚高声问道。
“齐郡!”
“你们的身后,你们的家中,看着的你们是谁!”
“家乡父老!”
“如果有人想要抢走你们脚下站立的这片土地,屠杀你们的家乡父老,你们应该怎么办!”
杨继聚往前走了一步,大声的问道。
“杀!”
两万人齐声高呼,士气如虹!
景慎之和秦勇对视了一眼,随即同时会心的笑了笑。
这两年的并肩作战,已经让他们之间的友谊根深蒂固。
他们两个都被对方身上的那种气质所折服,尤其是景慎之,对秦勇这位对他关怀备至的兄长十分敬佩。
在齐鲁大地上,金锏秦叔至的名号极为响亮。也不知道有多少大家闺秀将其视为心目中的英雄,但这个人十分宽厚,乃是一个难得的谦谦君子。
景慎之到了齐郡之后,秦勇对他十分照顾。无论是在军中,还是生活上都对他关怀备至。这让景慎之十分感动,将秦勇视为兄长。
不论在武艺上,还是为人处世,秦勇的风度都令人折服。
到了齐郡之后,景慎之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
正是因为有杨继聚这样的长辈,这样的好将军,秦勇这样的兄长帮助他,他才逐渐从一个愣头小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如秦勇一样,他对杨继聚的感情已经不仅仅是尊敬上司那么简单,而是将杨继聚视为长辈,甚至是老师。
“这次不许和我抢先锋!”
景慎之悄悄挥舞了一下拳头,低声对秦勇道。
秦勇笑了笑,同样压低声音说道:“这个……将军说了算。”
杨继聚见郡兵的士气已经可用,随即一挥手道:“出发!”
说完,他对秦勇道:“叔至,你带所有骑兵为先锋,为大军探路!若是遇到李薄的人马切不可贸然交战,只等我大军赶到再说!”
秦勇抱拳道:“属下遵命!”
齐郡郡兵虽然善战,但骑兵却并不多,重甲骑兵一个都没有,轻骑兵也只有五百余人。不过,这五百余轻骑兵确实杨继聚手中的一柄利刃。
景慎之一撅嘴,嘟嘟囔囔的说道:“上次历城剿灭裴长才石河子,就是秦大哥做的先锋,这次打李薄,还是秦大哥做先锋,将军好不偏心……”
杨继聚哈哈笑道:“士信,你性子太猛,只知进而不知退,我可不敢用你。”
景慎之抗议道:“将军不用,怎么知我不知进退?”
杨继聚从点将台上走下来,一边走一边笑呵呵的说道:“什么时候军中训练,你能独领一军胜了叔至再说。”
景慎之道:“那好,剿了李薄回来便与秦大哥比过!”
已经到了二月末,不过天气依然冷的手都伸不出来。
从济北郡渡河南下,跟着济世郎李薄的十万大军拖拖拉拉的行走在原野上,看起来就好像一大群没人看管着的绵羊。
没错,人多了看起来会很壮观,但这壮观也分什么样的类型。
密密麻麻看不到边际的人若是站在高处观看的话足够震撼人心,可如果能凑到跟前看看的话说不定会笑出来,撇一撇嘴,嘟囔一句不过如此。
如果是十万精甲大军队列整齐的经过,那气势肯定如排山倒海一般令人心悸。
想一想旌旗招展,长槊如林的场面都足以令人热血沸腾。
可李薄手下这十万人马实在不提气,因为缺少装备护具和兵器,甚至连冬衣都不全,所以这支本应该雄赳赳气昂昂的队伍倒是走出了几分令人心酸的味道来。
破破烂烂的衣服,乱七八糟的兵器,毫无建制可言的羊拉屎一样的队形,还有因为手冻的干裂而举不起来导致拖拉着行走的旗子,都让人有些无语。
除了李薄手下那支不足万人的亲兵队伍还算是衣甲鲜明,其他人倒像是一群逃荒的难民。
事实上,他们就是难民。济世郎李薄做了那首传遍黄河南北的莫向辽东,吸引了数不清的人来投奔他。
可是当他们加入这支队伍之后才发现,原来想象中的美好根本就是扯淡。
当人们发愁如何能在这么寒冷的天气中吞下怀里捂了半天依然比石头还冷硬的馒头的时候,他们只怕早就把莫向辽东的歌词忘到了蛋后面。
这个破日子过的,比菊还紧。屁放出来还有一股热乎气呢,他们的心却都是拔凉拔凉的。
本来在济北郡他们已经打下了一片地方,本以为济世郎会带着他们在抢来的土地上开始新生活。
可没想到那块地皮还没坐热乎,他们就得渡过黄河来抢另一块地皮。
济世郎给他们的诱惑是,这黄河南北,还有比齐郡更富庶的地方吗?只要打下齐郡,粮食有的是,女人有的是,再也不用愁没吃没喝没女人暖被窝。
但士兵们,姑且叫他们为士兵们吧。
但士兵们的心思和李薄不一样,他们其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被李薄的人马摧毁了自己的村子,镇子,县城,然后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加入反贼队伍的。
就这样,短短的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济世郎的队伍滚雪球一般从最初的几千人发展到了如今的所谓十万大军。
他们的心思只是想着打几年不知所谓的仗,等抢下来足够大的地盘就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种庄稼了。
他们没有争霸的心思,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是他们给了李薄争霸的心思。
齐郡有战无不胜的杨继聚,所以济世郎的人马并不愿意来。
但李薄要来,必须来。
北方绿林盟主的位子,本来就应该属于他济世郎的。
可就因为那次会盟是高士达那个无耻的家伙发起的,而且地点就在高鸡泊。
所以盟主的位子才会被高士达坐上去,这根本就不公平!
李薄需要用一个方式一场伟大的胜利来证明自己,比高士达要强百倍。
战胜杨继聚,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体现一个人能力的吗?
而给了李薄无穷信心的,还有那些官府的大人们。
渡过黄河之前,他只有不足五万人马。
渡河之后,他已经带着自己的队伍和所谓的官军大大小小打了十几仗,济北郡的郡兵不堪一击,过卢县,平阴,肥城,那些官军一见到他济世郎的大旗就望风而逃。
别说打,甚至没有一支官军队伍敢正面站在济世郎大军前面的。
过济北的时候,济北郡的三万郡兵倒是从后面追了上来,结果李薄令人分兵三路反身杀回去,三万郡兵立刻被打的狼狈而逃。
短短的一个月之内,他的队伍就膨胀了一倍!
卢县被他攻破,县城的壮年男子都被他裹挟着一路向东,平阴县也如此,肥城县也如此,看起来,已经没有人能阻挡他的脚步了。
“大当家,咱们这是要奔哪儿走?”
三当家李海凑近李薄身边,有些猜不透大当家心思,所以他只好硬着头皮问出来。
“岱山!”
李薄笑了笑,没隐瞒自己的想法。
“你是不是猜不到我的计策?”
李海连忙点了点头道:“大当家神机妙算,战无不胜,我这鲁钝之人怎么能猜的到啊。”
“哈哈!”
李薄笑了笑道:“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岱山?那我来告诉你。咱们这次来齐郡是要干嘛?击败并且要杀死杨继聚为之前死在他手里的绿林道兄弟们报仇!”
“如今咱们进了齐郡境内屠了十几个村子,你说,杨继聚身为齐郡郡丞,还背着个当世名将的名声,他能忍得下去?”
“自然是不能的,那老东西根本就不把咱们绿林道上的人马看在眼里!”
厉害咬着牙说道。
“对!”
李薄笑道:“我就是要把他从齐郡引出来!”
“齐郡是他的地盘,论地形,他比咱们要熟悉,而且杨继聚用兵颇有章法,咱们找上去打其实不占优势。他以逸待劳,天时地利都在他那边。”
“再者,如果他龟缩在齐郡的城池中不出来,咱们缺少攻城器械倒也拿他没办法。所以,必须把他引出来到他也不熟悉的地方打这一仗!”
李薄得意的笑了笑:“咱们先去岱山,到时候以逸待劳的就是咱们了。借助山势埋伏,待杨继聚引军前来,咱们出其不意的杀出去……呵呵。”
李薄挥了挥手,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
“他还不死?”
李海接的很快,很合适。
“报!”
斥候飞骑而来,在杨继聚面前停下来,抱了抱拳说道:“报,将军,反贼李薄的人马在济北攻破县城后转向南,三日前又攻破了肥城,据说如今人马已经过了十万!”
“肥城?”
杨继聚皱了皱眉,叫过亲兵将舆图展开看了看,喃喃道:“李薄再往南走,就已经到了鲁郡的地面上了。”
“越境而击……咱们没有这个权利。不对啊,他不是挑明了要与我一战的吗,怎么现在反倒跑了?”
秦勇看着舆图,也是想不明白那反贼李薄到底图谋的是什么。
“莫非他要去岱山?”
杨继聚脸色一变:“岱山在鲁郡博城县境内,咱们齐郡的人马是不能追过去的。”
景慎之怒道:“难道任凭他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逃了?”
秦勇也道:“如今贼兵已过十万,若是放任他进入岱山的话,日后再想根除那便难了。将军……岱山才入鲁郡地面,且山势还有部分在咱们齐郡境内,追过去也不算越境而击吧。”
杨继聚摆了摆手道:“不管了,若是不除了这个祸害,也不知道还有多少百姓会遭殃!下令,大军掉头向南!”
与此同时
被沈宁击败了的刘金称带着手下残兵败将从东平郡进入了鲁郡,过龚丘劫掠一番后已经渡过了大汶水,距离岱山也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