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个刘宏礼,将好好的一手牌给打了个稀巴烂,姜洋对旁边一把鼻子一把眼泪的姜艳红说道,“哭,哭,哭,就知道哭,哭能将刘宏礼救出来,现在我写一份信,你立马亲自去一趟家族里,让家里的长老出手,看能不能救的宏礼一命”。
哭哭滴滴的姜艳红听姜洋说完,也觉得现在哭好像真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了,现在向家族求救才是唯一能就刘宏礼的唯一办法。
姜艳红收起眼泪,快速的回到房间,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匆匆的带上几个随从出了门直奔盐州而去。
李炎派出官员,很快就将和这次认为传播瘟疫的所有有关系的人都查清楚了,李炎想着都杀掉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恐慌,但又不想轻易的放过他们,其余的事情可以原谅,但是竟然为了区区几两银子,竟然人为的传播瘟疫。李炎左思右想,杀不得你们,那就让你们出名吧,直接将所有人参与这件事情的人员的名字写在告示上,张贴在城门路口 ,让天下的人都知道。
李炎在行宫里看书,炎国从立国到现在,历经四百多年,一些遗留下来的问题累积起来,到了,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就像氏族门阀,大量的占据着土地,从朝堂到地方的各个大员,都有各个家族的子弟们,在加上各个家族之间相互联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复杂程度比李炎再前世看到的那本《石头记》上的几大家族还要复杂。
李炎一直让各大家族参与到商贾上来,慢慢的让各大家族放弃带土地的迷恋,将土地归还给百姓耕种。这几年下来,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通过这次瘟疫,李炎在民间各村落的走访发现,门阀士族对土地的贪恋还是很严重,虽然将一些土地给了百姓,可一些肥沃的田地还是牢牢的握在手中,只是将一些贫瘠的山地分给了百姓。这些门阀氏族对还是没有更多的看到商贾中的利益。看来自己还需要更经一步的刺激这些氏族。
李炎正在琢磨着,灵儿进来,“殿下,从京都来了几封书信”,说着就将几封信件放在李炎的书案上。
李炎拿起书信,拆开,李炎没有看内容,而是先看了一眼信尾的署名,户部尚书刘宏信,李炎心中奇怪,可将整个信看完,李炎将信重重的拍在桌子上。“竟敢给刘宏礼求情,这个刘宏信,胆子够肥的。这才当户部尚书几天,就敢向本王提出要求,真一位本王不敢动你”。
李炎有拿起另一份信,是盐州州长刘浩的,信中提出用盐州的一座盐矿来交换刘宏礼的性命。
短短的半天时间,李炎收到了将近十封书信,从朝廷尚书到地方大员,最让李炎震惊的是,竟然李合也来了书信,李合的信倒是很新奇,直截了当的告诉李炎,将刘宏礼放了,朝廷的那些大臣天天给他上书,跪在殿外堵门,让他烦不胜烦,让李炎暂时将刘宏礼放了,以后在找机会再收拾。
面对自己老爹亲自出面求情,李炎也很是无奈,只能暂时放过刘宏礼一命,但李炎可不想让刘宏礼就这么轻松的逃过一劫,李炎将刘宏礼的事情整理成文稿,快马加鞭送给文公主,将刘宏礼的事情刊登在《大炎国报》上,李炎不信天下的民众的唾沫淹不死他,在这天下,他们刘家还能在全天下的民 意舆论前抬起头来。
这些门阀士族,人数占全国人数的很少的一部分,可是却占有着全国大多数的资源,这中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早晚一定会诱发社会国家的不稳定。
李炎左思右想,最终决定以北河州为起点,正式的在全国实行全民教育。李炎找来了姜洋,在东阳城外找到了一座山,在上面建造房舍,开始创办学校,李炎知道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出现抵制,就像李炎记得前世那个空间,汽车刚制造出来的时候,只有黑色,没有别的颜色,因马车只有黑色,人们不接受出黑色之外的其它颜色成为他们出行工具的颜色。还有那个空间后来出现的网络机顶盒,刚问世的时候都是四四方方的,因为最早的VCD播放器是方的,后来慢慢的发展,网络机顶盒才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形状。这是人们接受事物的 一个过程。一旦跳跃了,人们就会排斥。
李炎明白,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的道理,李炎思考了好几日,终于找到了突破口,李炎将第一所学校定义为医学院,专门培养大夫。
北河州刚经历了瘟疫,对大夫的认同度相当的高,既然朝廷要培养大量治病救人的医者,而且还免费,北河州的百姓举双手赞成。而那些大家族,觉得培养一些医者,对他们也没有害处,关键时候还能救治他们的生命,再说也是官府朝廷出钱,他们不需要出钱,而且自己家族里的一些仕途无望又无心商贾之道的子侄,也可以塞进去学一点的医道,将来也可以帮忙打理自家的药房医馆,所以这些大家族一大部分是支持的,还有一部分不支持也不反对。
既然第一所医学院没有受到反对,李炎就着手开始建立第二所学校,一所教所有适龄儿童识字的学校,李炎的理由是进入医学院的学生要都必须能认识和书写字,如果连字都不认识,如何给别人开药方和拿药,所以专门就设立了一所教儿童识字的学校,李炎命名为北河第一小学,学期为三年。
医学院里招手的都是大一些的孩子,而小学里招收的都是小七八岁的小孩子,虽然有些家族不太认同让每个卑贱的底层百姓识文断字,可是想到太子殿下说小学是为医学院做准备的,也就没有反对。
虽然李炎设立学校的事情没有受到地方家族的阻碍,李炎想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多设立几所小学,可转眼遇到了一个问题,没有老师,医学院倒是说服了张景孙老鬼等一些人,又将这次瘟疫中一些特别出色的大夫,说服他们到医学院给学生们讲课。
可是小学的老师就实实在在的男主李炎了,在炎国,除了一些有些家底的家族,底层百姓能识文断字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就算一些底层的百姓读书了,最后也会选择依附在这些大家族上,成为他们的门客、管家或者他们门店的掌柜的,流落在外的底层读书人就特别特别的少了。
李炎思来想去,想到自己前世的那个空间里,老师是算国家工作人员的,由国家发放月俸,成为国家体制内的人。
李炎在各个县府张贴告示,招聘老师,并在告示中说明,如果成为老师,将成为国家的工作人员,每月将发放月俸,享受国家工作人员的待遇。同时,李炎将招聘老师的信息刊发在了《大炎国报》上。
随着告示的张贴和《大炎国报》的传播,到北河州来应聘老师的读书人达到了60人,虽然与李炎预想的相差很大,但也算解决了李炎的燃眉之急,李炎将这些人分散到了北河州的每个县,每个县一所小学,供县里的小孩读书识字。
北河州的瘟疫算是控制住了,但是李炎也不敢掉以轻心,决定在北河州再待三个月,防止瘟疫的反弹。
再北河州施行的民 意调查中,各县府的一二把手都被评分,低于60分的革职留用一年,低于三十分的直接革职。并且决定在北河州试点,以后每年官员的考核中加入民意调查这一项。
一时间,北河州的各县府对百姓的态度一下子就好转了很多,将之前的高高在上的那种姿态放低了很多。
三个月后,北河州的瘟疫彻底的稳定消除了,李炎带着精骑和同行的官员,离开了北河州,一路向西,来到了盐州。
盐州,是炎国西部的一个州,是大河的发源地,是炎国盐矿的所在地,炎国几乎八成的盐都出自盐州,盐州也因此而得名,因为有盐矿,盐州也是炎国比较富裕的州之一。
一天晚上,李炎带出来巡查的户部侍郎胡万彬,来见李炎,向李炎上交了一万两银子的银票,说是盐州的州长刘浩府上的管家刘湖给他送的,让他在审核账目的时候能网开一面,不要让盐州的官员太难看,也不要让他们的饿州长大人太难看。
胡万彬守着银票看了一晚上,放眼炎国,他家是个很小的家族,这些年还有些衰败,现在他虽说现在是户部的侍郎,由于自己不屑于拍马溜须跪舔上司,所以他在户部混的也挺不容易,加之他说话直,在同僚之间也没有几个真心的朋友,所以跟太子出来巡视全国这种苦差事,就只能落到他身上。
如果有了这一万两银子,他可以在京都为自己购置一座大院子,将自己的父母都接到京都来颐养天年,让自己能守在身边尽到孝心。
可是他跟着太子巡视全国,他知道太子对贪腐查的极严,虽然太子因为炎国的实际情况,只要不是太严重,不会将贪污的官员杀头,但是却是革职留用一年,同时在《大炎国报》上刊登通报。
胡万彬知道,以自己的状况,只要被发现自己贪污,一旦通报了,自己在户部一定会被排挤掉,自己的仕途也就结束了。
最后胡万彬决定,自己想太子坦白,将收受的银票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