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林教授与科考队
书名:纯白秘径 作者:木承晖 本章字数:3499字 发布时间:2023-01-24


“前身。准确点说,是一部分前身。”蛋老师侧过脸来低声说道,“我们安南林业是由多所院校合并而成的,其中就包含了曾经的安南林学院。”

“啊?那……那笔记本的主人是谁?林教授?”说话间,一个红皮金字、写有“安南林学院”字样的笔记本突然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好像那本就是属于我的东西。

“嗯,是的。”蛋老师看了我一眼,不紧不慢地说道。

“你认识她吗?她叫什么名字?”我噌地站起身来,语速快得让人听不清楚。

蛋老师摆了摆手,示意我坐下,“别急!小晖呀,听我慢慢跟你讲。”

林教授,本名林茉莉,若排辈分的话她也算是蛋老师的“师姑”了。据蛋老师所言,这位林茉莉教授可是个相当了不得的人物,才26岁的年纪就拿下了古生物学和物理学两个博士学位,28岁就在安南林学院担任古生物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当年的科考队也是由她担任领队,主持各项研究工作。只可惜她和那支科考队最终失踪在了南迦巴瓦,不然以她的才干,未来的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人中龙凤啊!”峰少仰头望天,轻声感叹道,“怨不得呢,人家连地址都能写个中英双语的。”

“呵呵,一个双语地址就人中龙凤了?那我要是告诉你,她林教授通晓十几种语言,你是不是还要五体投地呀?”蛋老师话里话外都在嘲讽峰少没见识。

“十几种?”我简直惊呆了,她又要搞研究,又要学外语,哪来这老些时间和精力啊?

“不信?我跟你讲啊!我在校图书馆里可是查到了她亲手翻译的外文资料,英语、俄语、日语、德语……什么都有,连希伯来语她都会!”

“厉害呀!李教授,你看看人家!人28岁当正教授,您这快50了还是个副的呢!”峰少笑嘻嘻嘲讽道。

蛋老师一听当时就不乐意了,“哎我说峰少,你丫挤对谁呢?我跟你讲啊,凡是你这么想的,那就是没活明白!你非要啥事都跟别人比,那比你强的有的是!咱就是普通人,惦记这些干啥?”

“对对对,李教授教训得是!”

“那密文呢?破译了吗?”我心里还惦记着密文的事,没空听他俩扯闲篇。

“破译了,本教授亲自出马搞定的!”蛋老师把脸一扬,骄傲得不得了。

当蛋老师拿到笔记之后,他并没有急着去破译文本内容,而是先跟师叔的家人打听了许多关于师叔脑梗前的事情。

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师叔的喜好和习惯他们还是大致记得一些。

根据他们的描述,蛋老师在师叔的书桌抽屉里找到了一本日记。在征得师叔家属的同意之后,他仔细察看了师叔的日记,并从中发现了破译密码的线索——一份未经发表的学术研究报告。

我问他说:“那个报告是密码的母本吗?”

“是的!”蛋老师点了点头。“那是一份关于稀有昆虫化石的研究报告,也在书桌抽屉里放着,但署名却是林茉莉。”

“嗯?林教授的报告怎么会在你师叔那里?”峰少好奇地问道。

“这些事情吧……都是师叔的隐私,我不便说,你们也别打听了。我直接告诉你们破译出来的内容——‘井’在南山内,入口一号冰后。”

“啥?”我和峰少听了个稀里糊涂。

蛋老师给我们耐心地解释道:“就是说啊,一个代号为‘井’的东西存在于南迦巴瓦山体内部,要从一号海子后面进去才能找到。”

“不对吧?”我对蛋老师的解释表示质疑,“人家说的是‘冰’,不是海子!”

“一定是海子。”蛋老师言之凿凿,“我翻遍了那篇研究报告,可里面完全没有‘湖’、‘海’、‘水’的字样,唯一贴近的只有个‘冰’字。作为一份密码母本,里面没有的字当然没法用到密文里。”

“那就不能是冰川吗?”峰少好像也不太认同他的说法。

“应该不会。”蛋老师摇着头说,“从笔记来看,科考队一开始就奔着一号海子去的,压根没打算往冰川走。而且一号海子不就是个冰川湖吗?这么一想就很合理了对不对?”

“嗯……还是不太对……”我思索着其中的疑点,不知不觉地啃起了指甲。

“哪里不对?”蛋老师表示不服。

我问:“那人皮袋子是在雅鲁藏布江上发现的对吧?”

“没错!”

我想了想,又抬手指向东南方向的山口说:“按仁多吉爷爷的说法,他最后发现科考队足迹的地方是在那边的山口下边对吧?”

“对!”

“那你说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那人皮袋子是顺着央朗藏布漂进雅鲁藏布的呢?”

“什么意思?”蛋老师眉头一皱,连看我的眼神都变得犀利了不少。

“我的意思是,科考队在进入了央朗藏布河谷之后,应当是在河谷一带取得了一些重大发现——比如说那张古代的人皮。

但在进一步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又出了事情被困在了某处,这才不得不设法向外传递信息。而传递的方式,就是把这次探险的成果装在人皮做成的漂流袋里,然后再丢入江中,希望能引人过来救他们。”

“如果是这样的话……”峰少神情严肃地摸着下巴,“那他们应该不是求救,而是没打算活着离开才对。”

“为啥?”我向他投去诧异的目光。

峰少抬起头来,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你想啊!求救的人是你,你会往那漂流袋里放些啥?”

“我的话……我会撕一页纸写上所处位置、人员情况之类的,还会特别注明我们需要救援……”

“也就是说,根本不用把研究成果放进去,对吧?”

“是啊!有道理啊!”他这番话听得我连连点头。

蛋老师寻思了一会儿,开口问道:“那,科考队能出什么事呢?”

峰少转头望向远处的雪山,脸上竟不自觉地流露出了些许悲壮的神情,“小晖,蛋老师,对于这事吧,我的猜测是这样的啊——我觉着,他们这做法,倒更像是一种……在危急关头为国家保护,或者说传递科研成果的行为。换句话说,那袋子里的东西更像是一份遗物……”

“遗物?要真是这样的话,他们为啥不多留几句话呀?”虽然峰少猜得挺像那么回事的,可我还是觉得有些问题没有解释清楚。

“应该是来不及吧!”峰少沉浸在情绪里,目不转睛地盯着雪山。

“听你俩这意思,他们是去过河谷那边的冰川喽?”蛋老师若有所思。

“极有可能!而且说不定他们还给那冰川也编了号,比如一号冰川、二号冰川……你们搞学术研究的不都这样?”我趁此机会,赶紧拿他之前的谎话恶心他一把。

“嘿!你小子真记仇!”蛋老师不满地撇着嘴,“不过也真让你说着了,那笔记里确实有冰川的编号。只是我一心都在那蘑菇上,净惦记着一号海子了!”

我闻言一笑:“哈哈,只缘身在此山中呦!”

“唉!说正经的啊,那前面的‘井’和‘南山’你们有其他猜测吗?”蛋老师赶紧回归正题。

“没有!”峰少说。“我觉得你猜得对!”

“我也是。但是那个‘井’又代表啥呢?”

蛋老师俩手一摊道:“你别看我,我也不知道,所有资料里都没有提及。”

“那科考队的真实任务是啥?现在看来肯定不止找三叶虫那么简单。”我回想起之前梦境中的画面,林教授对小成说的“另外一种可能”或许就是问题的答案。

“不知道,这部分材料没有解密。”蛋老师无奈地说道。

我惊讶地问他说:“啊?合着科考队的资料还没有完全解密啊?”

他扭头看了我一眼,十分郁闷地吐槽道:“小晖呀,你是不知道哇!那些档案的保密等级可高了,每一个档案袋上注明的密级都是‘绝密’!”

“可是据我所知,即便是‘绝密’级别的档案,保密期限也就三十年封顶啊?”

“话是这么说。但你别忘了,有特殊规定的秘密是可以突破这个保密年限的,就是说,科考队的一些事情涉及十分重大的秘密,至今都不能公开!”蛋老师一脸严肃地说道。

“那……那公开的还有啥?”

蛋老师想了想,说:“还有就是,关于科考队本身的情况。”

从那份科考队的档案来看,整支队伍其实是由三个小分队组成的,分别是负责保障工作的气象队、后勤队,以及负责进山考察的科考队。

而科考队中除去当地向导之外共有八人,其中五名是从地质勘探队抽调来的专业勘探人员,另外三名则是林教授和她的两名学生。

“至于刚才你提到的那个‘老乔’,就是那几名地质勘探队员的队长。”蛋老师看着我的眼睛,似乎在等我的解释。

我明白他的意思,可我真的搞不清自己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模糊地告诉他说,我最近确实有些错乱,脑子里好像有另一个人的记忆残片……

“我也觉得你挺错乱的。”峰少接过话茬,眼神里却多了几分关心,“等这趟回去,你找个心理医生看看吧,总这么下去可不好!”

“啊……好……”我不情不愿地敷衍道。

聊了这半天工夫,太阳都渐渐落了,风声也越来越响,我们几个奔波得累了,一个个只想赶紧躺下休息。

“真佩服那科考队的人,赶了一天路还有力气搞研究!”说着,我收起坐垫,伸了个懒腰。

“你以为?没听蛋老师说吗?人家又是保障队、又是气象队的,可比咱们这帮业余选手强到不知哪里去了!”说罢,峰少捂着嘴打了个哈欠。

“是呀!咱们仨确实太水了!”说完,蛋老师伸着懒腰往帐篷走去。

我站在营地遥望南迦巴瓦,只觉云后山体依稀可见。再回想起之前做过的路线图,所谓一号冰川的位置已然被我勾勒在了脑海之中。

“咱们要不要去找找科考队呀?”不知怎的,我心里头突然就蹦出来这么一个奇怪的念头。

“挺有想法嘛!”峰少冲我笑了笑。

“看情况吧!明天一早去那个山口侦察一下,要是路线好走就去看看。”蛋老师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撩起帐门钻了进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纯白秘径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