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是被两个闹钟叫醒的,准确来说应该是三个,因为我弟也在旁边盯着我,闹钟一响就喊我起来。我在床上躺了许久,意识才渐渐回笼,昨晚的对话也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我:“爸爸,明天买点零食回来呗。”
我爸:“什么零食?”
我弟:“我晓得她喜欢吃啥,我明天去看。”
我:“对,他晓得。”
我爸:“你明天跟我们一起去啊。”
我:“行吧。”
想到昨天自己说过的话,我才慢悠悠地从床上爬起来。
跟着家里人一起出去有个好处就是不用担心付钱这个问题,只需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即可。而今天我们兵分三路,我和我弟去他常去的一家早餐店,爸爸妈妈则各自去自己喜欢的早点铺,买完东西最后汇合。
虽说跟我弟一起,但是全程都是他付的钱,我口袋里真是一分钱都没有。买完零食后他突然来了句:“现在小零食有了,你晚上就不会饿了。”突然间有种“吾家有弟初长成”的感觉。
回到家后,我弟搬了个凳子在外面写作业,他终于想起他的作业了,我就坐在他旁边晒太阳,暖洋洋的。
我看着他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在那写作业,突然想逗逗他,“1道题目1元,你的作业我承包了。”
他一副见鬼了的表情,“你昨天还说1毛钱的,你这坐地起价吧。”
“一天一个形势嘛,算了算了,不打扰你写作业了。”
我只好在旁边发起呆来,前面的池塘里有几个人在挖藕,也不知挖了多少,谁挖的多一点。
“姐姐……”我弟写完了作业,在旁边说着什么,我下意识的回复,但仍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只是时不时回复个“嗯”“哦”,完全没听进去他的话。
“姐姐,你有没有听我说话啊?”我弟应该也意识到了我的敷衍,不满的说道。
“啊,我在听啊。”
“那你说我刚刚说的啥?”
“嗯,要不你再说一遍?”这时我才认真听他说起话来。
“好吧,我问你个问题。”
然后就有了接下来这段奇奇怪怪的对话。
我弟:“姐姐,你是喜欢企鹅还是猫头鹰啊?”
我:“企鹅。”
我弟:“那你是喜欢企鹅还是妈妈?”
我:“这没有可比性吧。”
我弟:“好吧,那你是喜欢企鹅还是喜欢我?”
我:“这也没有可比性吧。”
我弟:“怎么没有可比性了。”
我:“喜欢你。”
我弟:“哈哈哈,我就说怎么可能没有可比性。”
很多时候和他聊天可能并没有聊什么特定的事情,而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有时候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到底讲的啥,但是看他一脸认真的样子,就觉得也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