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直到踏入张诚的外婆家见到外婆以前,他的嘴里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张诚的外婆是一个特别慈祥的人。
虽然岁月在她脸上留下无数痕迹令她变得苍老,却没有抹掉她内心的纯良。
她的一颦一笑让人倍感温暖,身上有着令人心安的味道。
得知张诚回来,她浑浊的双眼里一下洋溢起惊喜与感动的光辉。
听到她呼喊自己名字的时候,张诚也瞬间湿了眼眶——仿佛是隔代亲情的特殊原因。
经由王正梁的说明李原夜和商青瑶才知道这位老人的视力已经退化得很厉害,并且耳朵也不大好使,但声音大一点的话还是能勉强听清一些。
换句话说,她完全是凭借着感觉辨认出了自己的外孙。
如此深厚的亲情,李原夜也为之动容。
所以当张诚得知外婆家真的即将要被拆迁,一下就愤怒无比,当即起身就想去找村委会的人问个清楚,但很快被外婆喊住了。
“——难道您不想把老房子保住吗?!”
面对张诚不解的嘶吼,外婆只是低着头沉默不语,或许没听清楚,也可能是听清楚了,但出于一些原因无法表态。
其他三人自觉是外人,即便关系再好家务事也不便多嘴,只能在一边面面相觑。
几分钟后,外婆缓缓摇头摆手,不知为什么嘴角又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算啰……算啰……这事啊,你妈、你爸,他们都同意了。”
“他们早知道了?!”张诚越发惊疑。
“小诚你别难过啊,政府答应给我们好多补偿呢,还会换一套房子给我……”外婆似乎没听清楚张诚的话,自顾自地继续说。“外婆啊,以后要住又大又新的房子了哟。”
她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
可无论再怎么掩饰,声音里的颤抖没法骗人。
大家都能看出这笑容背后潜藏的无奈与苦楚。
给古稀之年的老人换再大的房子,补偿再多的金钱又如何?大部分这个年纪的人最想要的东西,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影响下往往是最简单也最困难的——那就是承载了他们一生岁月的老宅子。
外婆所剩的年月还有多少无人知晓,但无论十年还是二十年甚至奢望的三十年,她都应该在快乐与幸福中度过,而不是操劳一生,最后也没落得安详。
饱含年代感的房间内,气氛变得异常沉重。
张诚紧紧攥住拳头,整条手臂颤动不止。
王正梁实在很想说些劝慰的话,手刚搭到对方的肩膀上却欲言又止,最后只得一声轻轻的叹气。
商青瑶很不喜欢这种压抑感,所以希望他们当中的主心骨能做点什么,但当她将寄予希望的目光投向李原夜时,却发现对方的表情也是十分无奈。
这种事仔细一想便也能理解,其实就是公大于私的体现。
毕竟拆迁并不是为了某一个人的便利,而是为社会整体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尽管这事儿不一定合情,但必定合理合法。
想来这就是外婆即便再不情愿,但还是会妥协的原因吧。
这一面老墙壁上挂着的,都是老人家在峥嵘岁月中为祖国争光的证明。
“我,不同意……”
仿佛静了一个世纪后,张诚突然呢喃。
“诚哥……”王正梁目光酸楚地看着他。
外婆应该听不见张诚刚刚那句如若蚊蝇般的呢喃,但好像也有感应般紧接着出声,喃喃自语着诸如「以后能住大房子了」之类的话。
她想用自己的方式让张诚别做傻事。
所有人都明白——
她不过是一个行动不便,眼睛耳朵都不好使的干瘪老人。
同时也深受感动。
张诚整张脸似乎都被埋在阴影中。
“我出去一下,待会回来。”
他用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说完,一个扭头冲出门外。
“诚哥!”王正梁反应最快,大喊一声后连忙跟出去。
“——原夜我们怎么办啊?!”商青瑶连忙抓住李原夜的手臂。
“你留下来照顾外婆,我跟过去看看。”
李原夜说完也跑出去了。
对于李原夜不容拒绝的举动商青瑶倒觉得也无所谓。
她搬来一张在外婆身边坐下。
她静静看着外婆,眸光飘忽难测。
“傻孩子……还是去了吗?”
外婆嘴角强装的笑意终于消去,苦楚地摇头。
商青瑶拿出一颗方形状的小金属石平放于手心,又握住外婆的手。
外婆的手苍老却也温暖,仿若十一二月的阳光。
商青瑶用正常说话的音量询问,“外婆,现在说话您能听见了吗?”
外婆一直没能聚焦的眼睛陡然睁大。
视力虽然没有变化,但听觉竟是变得清晰无比。
将视线移到商青瑶的方向,握住商青瑶的手又紧了紧。
“小姑娘你……是医生吗?”
“嗯,我是从事高科技医学研究的工作者,同时也是张诚的好朋友,所以外婆您别紧张。”
商青瑶勾唇一笑。
“我只是想问您几个问题,希望您能如实回答我。”
夜晚。
李原夜正在厨房里做菜。
至于为什么是他在厨房里做菜——其实张诚的外婆烧得一手好菜,无奈她现在的状态没法下厨。
原定是由张诚代替她下厨招待李原夜等人。
然而张诚现在也是郁郁寡欢,从村委会回来以后就独自待在二楼的阳台上发呆到现在。后来虽有王正梁上去开解,但好像也不怎么管用的样子。
那么最后剩下的两个人里面——李原夜微微叹气,好在厨房还算干净整洁。
半小时后,他将煮好的菜肴依次端上桌,却是还没等喊,商青瑶就闻着饭菜香出现了。
李原夜白了她一眼,将她欲要尝菜的动作制止。
“先去把那俩人叫下来吃饭。”
“——好嘞!”
商青瑶故作严肃地敬出一个标准的士兵礼,遂即连忙上楼。
李原夜无奈地摇着头。
“——哇!”王正梁下楼后看到一桌的美味佳肴,立即两眼放光。“李哥你做这么大一桌子好菜啊!”
商青瑶跟在他后面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怎么样我没说错吧~原夜的厨艺可是很高的喔!”
“可以可以!这次算开眼界了!李哥果真是全能选手!”王正梁一边兴奋的搓手一边坐上餐桌垂涎欲滴,途中也没忘记再把李原夜赞美一遍。
“对吧对吧!我刚就一直这么说嘛!”
“行了少贫了。”让叽喳不停的二人瞬间噤声后,李原夜又见他们身后再无第三人。“——张诚不肯下来?”
王正梁和商青瑶不约而同对视一眼,双双叹气摇头。
虽未曾言语,但也让李原夜得到答案。
他放下手里的碗筷,声音冷下来一些,“你们先吃。”
王正梁知道他要去劝慰,或者说是训斥张诚,眼神不由得浮现些许希望,“麻烦你了,李哥。”
李原夜没有回话,径直上楼。
王正梁入座后拿起筷子想要夹菜,却是几度伸手又不知到底该吃什么,最后又放下筷子沉沉叹出一口气。
商青瑶倒是很有食欲——她好像不论什么时候都很有食欲。可眼下气氛如此压抑,她再怎么粗神经也是难以下筷,只能眼巴巴望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在心里祈祷李原夜能够快点将张诚劝好。
王正梁发现商青瑶眼中对于食物的渴求,笑着说:“青瑶妹妹,你要是饿了的话就先吃吧。”
“不了不了,还是等他们下来一块儿吃吧。”
“没事的,外婆估计也饿了,你就当陪外婆一起吃。”王正梁边说边帮外婆盛上一碗饭,同时叮嘱商青瑶。“记得给她夹点菜什么的,多照顾一下。”
商青瑶很快领会到他的意思,便也不再推辞甜甜一笑,“谢谢王大哥~你真好!”
李原夜来到阳台上,看到靠墙而坐的张诚。
他的身体以最无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活像一个创业失败的老板。面无表情的眼神却充斥愁闷,时不时还发出自嘲一笑。
下午去村委会李原夜也在场,尽管张诚意料之中碰到一鼻子灰,可李原夜并未想到会给他带去这样大的打击。
乡情如此之重吗?真是一个感性的青年。
难怪和他关系要好的王正梁都无法劝解。
如果没有相同经历的话,劝慰的角度都不可能统一。
李原夜没办法冷语相向了。
他轻叹口气,坐在张诚身边。
“李哥……你说社会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迅猛的发展呢?这么多年过去,高楼大厦虽然越来越多,但很多地方都失去人情味了。”没等李原夜说话,张诚率先开口。低哑的声音夹杂一丝淡漠,像在问李原夜,又像在问自己,更像是在问这个世界。
李原夜低着头,他也不知道怎么回应。
人类社会确实发展迅猛,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很多东西都快现快逝,快到那些反应慢半拍的人甚至都不明白到底发生什么了,而身边的人又到底在谈论些什么?
等到他们好不容易跟上节奏,却发现讨论的东西又变了。
久而久之,离人群越来越远。
到最后形单影只,只能永远品尝孤独。
人情味本就虚无缥缈,而且很难给下定义。
李原夜想到上次过年,大部分人都会说跟以前比起来,现在已经没有年味儿了。他对此虽然没什么感觉,但实实在在的变化也看在眼里。
以前的时代一家至少有三个孩子,过年的时候很是热闹。
等孩子们长大组建自己的家庭,再到春节时齐聚老家。
所有人在一起吃年饭,放鞭炮看春晚。
大年初一,村里每家每户开始互道祝贺,孩子们翘首以盼地去到亲戚家里领取压岁钱,尽管这些钱到最后还是落入父母的口袋,但至少拿到红包的时刻仍是满心欢喜。
那时的春节年味浓厚,人情味十足,乡里乡亲都是真心实意为新年的到来开心快乐,也会为他人的幸福健康而高兴——淳朴又可爱的时代。
但,也不全然正确。
或许丑陋与黑暗一直存在。
过去只是没有很好的办法将它们揭露给大众欣赏。
而且因为现在网络发达,反倒减少一些恶性事件的出现。人们行凶作恶的时候不免会想到如果自己的行为被抓到,被网络曝光的话该怎么办。
他们知道抬头再也看不到星星。
能看到的,只有环绕在地球周围,无数监视着他们一举一动的眼睛。
所以李原夜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张诚才能达到很好的开解效果,毕竟客观而言现在和过去并无好坏之分,两者对于人类皆有益处。
可不回应同样不是他的做法。
想到这里,李原夜便还是把这些想法一一讲述出来,不等他回答,又拍拍他的肩膀缓缓说道:“先下去吃饭吧,别让他们太担心你了。”
张诚沉默一会儿,似乎是在消化李原夜的想法。
半晌,他终于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