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继续变革(一)
书名:乱世风云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7267字 发布时间:2023-01-18

隆翔二年,晋军开始全面铺开了对西洋战法的训练,同时军事改革也全面铺开和进行了。

当年,殿前军八千人被改组为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和一个炮兵团。步兵团采用加强型的编制,一个团有两个营,每个营六个连,共一千七百人。除士兵和军官外,还设立专门的医护人员和鼓手等。宁阳军、侍卫亲军也都基本来照此改编。而炮兵方面,按西洋炮弹重量的式样分类为野战火炮,攻城火炮和海岸要塞炮。炮弹十二磅约五斤五两以下为野战炮,二十四磅约十一斤以下为攻城火炮,以上为海岸要塞炮。

同时,按照督练兵备事务衙门的提议,对陆海军的军制也以西洋式样结合晋国的传统进行变革。

军以下镇,镇以下为团营连排班,一把手称呼为团长、营长、连长、排长和班长,这是官职。镇的设立可根据情况而定。而原有的提督、总兵等官衔作为军衔等级和官制品级。在提督之上设节度使为最高军职,不常设。节度使之上为太尉,乃武将最高官职。加号的将军或大将军,为战时特别除授。天雄军、天威军的护军将军为总兵衔,殿前军、宁阳军和侍卫亲军的总兵官为总兵衔,南洋属地的军事一把手为提督,可由巡抚兼任也可以独任。

班长、排长的军衔一般是千总和把总,连长、营长一般定为守备、都司,普通团长为游击参将,加强的团长为参将。镇一级和军的副职可为副将,军的一级主官可为总兵。各省最高军事长官独任时候为提督,总督或巡抚兼任时候不加武职军衔。作战出征时候可加挂名号的将军或大将军衔,有战功卓著者可授封为节度使或者太尉。

按照这个建议,拟定以宁阳军、殿前军、侍卫亲军三军的总兵官为实授的总兵衔,天雄军、天威军也等同于总兵官。南洋各地目前均无单独的提督,均为地方督抚兼任。兴京府驻军最高官职为总兵官,可独任也可兼任。通远州和海陵县驻军最高军事官职为参将,宁西县为副将。

另外海军方面也重新划分战舰等级,大体上标准化为六个等级。

前三个等级属于大战舰-即战列舰:一级有三层甲板,共配备百门以上火炮;二级也有三层甲板,共配备约九十门炮;三级也就是作战舰队中的主力舰,有两层甲板,共配备六十到八十门炮。四级是按折衷方案建造的,配备有五十门炮左右,两层甲板,称为巡洋舰,有时也用在海军作战队列中。如同所有按折中方案建造的战舰一样,它的战斗力不很强大,因此在舰队中不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也不够灵活,很难充当巡洋舰的角色。真正的巡洋舰是形体更小一些的五级和六级战舰,它们有二十五到四十门炮,往往全都设置在一层甲板上。这些战舰比大战舰更轻便,航速更快,因此适用于袭击商船,担负侦察搜索和警戒掩护任务。所有的等级舰,包括大战舰和巡洋舰,均属于三桅横帆战舰。

除了以上主力战舰外,原有的改装战船和桨帆船仍然可以根据其性能继续服役于海军。另外奥斯德尔曼建议晋军大量建设一种舢板炮艇。并制造了两艘炮艇,让晋军观看其火力,马绍坤等大为欣赏,认为这种炮艇在闽东前沿一带和滩头将有极大的作用。如果发挥的好,多艘的炮艇集中使用能给燕军的战船以重创甚至毁灭性的打击。

这种炮艇拥有完整的龙骨和肋骨结构,舷板采用平接,只是不像大型军舰那样纵横交错铺设舷板,因为这类船只主要不是用于作战,从技术上说,采用多层舷板也不是不行。船体底部铺设一层木板,便于放东西和站立,因为船底是个弧形。船上没有甲板,但是有座板,大一些的舢板还会在船只中前部设置一个桅座,可以插入桅杆,船边设有桨叉,船尾设有舵。舢板可以帆桨并用,也可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灵活性极高。有一些大型的舢板在船尾还会有个箱子,放一些仪器和用品。

舢板最大的好处在于机动性好,吃水浅,所以在很多浅水区使用舢板作为炮艇最为合适。和小型单桅战舰不同,舢板炮艇一般不会采用侧舷火炮布置模式,而是安装向船头射击的火炮,一般安装一到两门,数量少但是火炮威力却不小,五丈左右的舢板炮艇一般会安装十八磅、二十四磅甚至三十二磅炮。一艘大型战舰如果在浅水区面对多艘舢板炮艇就不一定了。

除了威力巨大之外,舢板炮艇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容易快速建造和改装。一般情况下,在舢板船艏设置纵向的滑轨,将火炮安装在滑轨上即可。有的舢板炮艇为了增强火力,还会安装很多一磅炮。除了这种普通舢板炮艇之外,还有一些有特殊用途的,例如有的舢板炮艇安装臼炮,用于轰击炮台等。

而在海军载炮方面,根据瑞诺芬国的顾问提议和督练兵备事务衙门的人的选择,决定以苏威兰国的军舰样式作为标准,海军火炮分别为六、九、十二、十八、二十四、三十二、四十二、六十八磅炮五种类型。但是后两种一般较重,多用作岸防炮,主要是前几种作为主力。

海军划分为三个舰队,分别是海山舰队,驻守海山洲各地及宁西、闽东各地,总部在宁安府;南洋舰队,驻守南洋属地各地,总部在兴京府;汉宁舰队,驻守汉宁行省,总部在宁京府。各舰队的最高官阶为提督。

海军军舰的命名上,二级战列舰六十门火炮以上的以海字开头命名,作为主力舰的三级战列舰可以以地名或者晋国以及神州历史上的名人来取名。四级到五级为飞字命名。

另外在海军的建设上,督练兵备事务处根据晋国的财力及面临的状况,对原有的到隆凤三十年也就是隆翔十三年的庞大海军计划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原计划是到隆凤三十年前建成两艘搭载百门火炮的巨型战船,十到十五艘搭载七十门左右火炮的战船、二十到二十五艘搭载五十门以上火炮以上的战船、五十艘左右搭载二十到三十门左右火炮的以纯西式战船作为主力战船。另外再辅以庞大的以西洋火炮武装改造后的传统鸟船、福船。现在计划调整为以西洋标准来建成三艘二级以上战列舰、十五艘三级战列舰为最新式的战舰,建成和改装完成三十二艘共五十艘纯西洋式样的五级、六级战舰。以此为主力,再适当辅之以改装船只和大量的浅海炮艇,晋军水师在东方将有巨大的威力。而原有庞大的改装战船则适度削减,以节约经费和材料作为建造新式西洋战船之用。而大部分原有的仍然具有战斗力的战船等可作为武装商船和战船,可服役于海军,也可以用于划拨或者出售给海山远方贸易公司使用。

海陆军的全面变革计划,在隆翔二年七月五日被马绍坤以督练兵备事务衙门的名义正式上报马绍承,马绍承三日后同意,下令全面实施。其实有一些的生产建造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此次不过是更为系统和全面。

隆翔二年六月底,皇帝下令免去已经七十岁高龄的陆儒湘的海山洲办事大臣的职务。以陆儒湘当年精心培养的稳重的现任西南巡抚的额尔海被任命为钦命海山洲办理事务大臣,外调噶比斯、德朗泰为帮办大臣、协办大臣,以郑瑞彪出任海山洲提督。

八月初,额尔海正式接任海山洲办事大臣,其余人员也陆续到任。并于马绍承见了面,开始了自己的海山洲生涯。

至此,陆儒湘结束了自己十九年近二十年的海山洲办事大臣的职务。他也是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办事大臣。

为表达对陆儒湘多年来的关照,马绍承亲自出面在宫中为陆儒湘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并赠送白银一万两,让他去南洋兴京府与家人团聚。

而新上任的这几个大臣、总兵官除了额尔海外都是陌生的面孔,但是据说其平素为官都以稳健著称,看来也不会出太大的乱子。而晋国目前的重心是南方,如无特殊极端情况,也不会和朝廷发生不快。但是海山洲办事大臣的职务,此次略有变更,更名为钦命海山洲办理事务大臣,虽然没有明确其权限变动,但是这几个字尤其是钦命,明显也意味着朝廷想加强在海山洲的权威。而且帮办、协办大臣都是肃靺人,也说明这个新皇帝更喜欢用本族人。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额尔海、郑瑞彪等人上任后,明显感觉到的就是晋国与他当年在任参赞的时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就是如今的西洋化越来越浓了,尤其是军中。海山洲的燕军普遍还装备的是普通的火枪,而炮兵更是少,整个三千多人的燕军只有轻型火炮不到五十门。而晋军仅海陵县的驻军两千多人,就装备了大量的带刺刀的自发火枪,还配备了西洋轻炮,其炮架、炮车都是西洋货。遑论精锐的殿前军等三军以及天雄军、天威军了。

然而这还是陆军,海上的水师差距更大。当他渡海来到宁西和宁安港的时候。这里有大量的商船,不远处还能看到战船。战船高大如城,所造巨舰,大如山,而固如铁桶,坚不可破。甲板有单双和三层三种,每层皆配轻重炮数十门,声震如雷。安坐如履平地,风浪不惊,与西洋重型夹板船无二致,远非官军之船可敌。

而反观自己所乘坐的官船和燕军的水师战船,都是小型的鸟船,每船只能搭载十余门火炮,最大不过千余斤,不仅不及晋军战船,甚至连当年史公宣时代都不如。

额尔海上任,唯一感到欣慰的就是老上级陆儒湘任内尤其是自当年封锁之后极力改变办事大臣衙门的财务状况,厉行节约和争取朝廷专款同时而行。到他接任的时候,陆儒湘给他留下了高达三十五万两的盈余,还有大量的有关海山洲各地的见闻、风俗等文牍。这才是巨额的财富。

其实额尔海还是有不知道的,那就是这三十五万的盈余,除了厉行节约和朝廷专款外,有许多则是平时马英韶、马绍承父子给办事大臣衙门的历年馈赠。本来是赠送给他们私人的,但是陆儒湘任内定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可以接受馈赠,但是所收的馈赠,必须留有一半交公,作为办事和紧急情况下的特殊经费。这些直到年底他才知晓,他也并不打算改变。

身为驻军统帅的郑瑞彪上任后,明显发现自己的军队除了那少量的骑兵颇有战斗力外,其余都难堪大任。而他经过仔细的查验,现有的火枪三千多支里,只有带刺刀的自发火枪二百支,还是当年马英韶赠送给刘玄洽后遗留的。其余都是旧式火枪,不仅不如晋军主力装备,还不如晋军的重型火枪。而火炮的情况更是堪忧。这样的军队,已经远不如当年章奚赫、札朗泰时代的虎狼之师了,也不是刘玄洽时代能让晋军视为教习的精锐了。

可以说郑瑞彪这个驻军总兵官面临的局面非常的不容乐观的,为此他和额尔海在年底就联名密奏,希望朝廷拨付精良火枪两千支、子母炮二十门、肃靺弓三百张和箭矢万支,还有选派新的战船十艘进驻宁西。并奏请加派得力将佐十人。

除此之外,郑瑞彪在九月还和额尔海商议,可否利用晋国境内多西洋商人的特殊独特的环境,购买一部分西洋兵器和战船。初步郑瑞彪拟定的是购买西洋重型火枪二百支、自发火枪三百支作为试验和装备卫队,另外购买武装商船三艘装备宁西的驻军。

额尔海思前想后,想了整整一个多月,最后同意了,但是不以办事大臣衙门的名义出面,而由办事大臣里的普通官僚以民间商人的名义委托一些晋国的走私商人出面购买。郑瑞彪同意,这样风险是最小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利之下必有奸商。很快在十一月就有商人答应了此事,而且在隆翔三年三月中旬就从晋国的南洋属地走私了一批晋国武库里的即将过期的武器准备在宁安一带交付。

然而就在三月十七日,即将交付的时候,宁安府知府安英敏得到了密保,立即派人查封,抓到了走私的商人和林兆惠,收货人是海勇明。而出货人则是兴京府武库的一位官吏。

经过半个多月的审讯,最后查出海勇明虽然用的是假名,但却是办事大臣衙门内的六品官吏。

兹事体大,而且是军火走私案,牵扯到了办事大臣衙门,安英敏不敢做主,在四月八日上报内阁。并连同走私的军火也一起运往海京府。

内阁得知后,也极为震惊,十三日上报马绍承。

马绍承得知后,与内阁大臣何承海、马怀念,督办兵备事务处衙门的马绍坤商议,询问他们的办法。

何承海:“此事可大可小,但是以臣来看,我们要严厉整肃各地武库,谨防再度出现走私军械的事情。”

马绍承:“那是自然,你们内阁下去就办。这几年进口军火较多,加上生产的也不少,所以谨防走私和流落到民间匪徒当中。”

马怀念:“臣认为对燕朝衙门,还是不宜张扬,可私下解决。”

马绍坤:“臣也认为该如此,目前我们尚在整训改革当中,重点是南洋,不宜再和朝廷发生事端。”

马绍承:“那你们的意思呢。”

何承海:“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私下与额尔海接触,交付这批军械,但是要严令他们不得走私。如果他们想要一些新式兵器,可以直接和我们说,经过晋王同意后,可以直接从我们这里买,也可以经我们同意从西洋买。这样一举两得,还能赚一些差价。”

马绍坤:“臣同意何相的意见,另外臣检查了那批武器,虽然还能用,但确实离过期不远,对我们的威胁不大。”

马绍承:“就按你们的意思办,何承海、马怀念你们去和额尔海私下解决了此事吧。他们如果想要一些兵器,也可以拨付一些。额尔海是个稳重的人,毕竟是陆儒湘调教出来的。”

何承海:“臣领命。”

五月三日,何承海、马怀念以私人的名义去办事大臣衙门拜访了额尔海,只有他们三人,没有另外的人。

礼毕后,何承海开门见山说:“大人,今日我们虽说是以私人身份前来,却也是奉命而来。”

额尔海:“两位请讲,晋王有何赐教。”

何承海立即拿出了货单还有对走私商人林兆惠的口供。

额尔海开始想否认,但是何承海说:“大人,已经人赃俱获了,你们也不必也无法否认了。”

额尔海:“那两位想如何。”

马怀念:“走私兵器,无论在朝廷还是海山行省,都是重罪。这一点想必您是明白的。”

额尔海:“不错。”

马怀念:“我们只想清楚大人为何会想起来走私兵器。”

额尔海看他们并无恶意,就直言不讳说道:“老夫履新,还有郑总兵刚上任后就发现驻军兵器太过于老旧,有必要更换。而朝廷的拨付尚需时日,也未必能够拨付。所以才想到了这样的办法。不过本大臣可以保证此次事件绝无与晋王作对和其他的意思。”

何承海:“晋王对大人是有印象的,对大人的稳重和当年的调解是记得的,所以这次晋王也不打算追究了。”

额尔海:“是吗?”

马怀念:“我们怎敢乱说。此次你们购买的二百支重型火枪和三百支自发火枪全部归还你们,你们付出的银两全部交给府库。奸商按律问罪,你们的人就不追究了。”

额尔海:“这是相当于我们向你们买兵器了。”

马怀念:“可以这么说。”

额尔海:“好吧,这次就这样吧,代我谢晋王,不,他日我必登门前往拜谢的。”

何承海:“另外,晋王答应日后你们如果需要一些兵器,不能走私。必须通过晋王,晋王可以直接拨付一些,也可以代你们购买,或者给你们介绍一些商人。你们只需付出一些费用,这样更安全,质量上也有保证。”

额尔海:“我实话实话,虽然不太满意,但是这个办法可以接受。”

第二天,额尔海找来郑瑞彪,说明了此事,让他提出一份所需兵器清单,希望晋王能够拨付或者代为购买。因为直到现在,他们向朝廷奏请的军械当中,朝廷只是拨付了肃靺弓三百张和箭矢万支,而选派新的战船十艘进驻宁西和加派得力将佐十人全部拒绝。还有两千支火枪和子母炮二十门,则更是一支也没有拨付。理由全部是以此种兵器乃京师和西北两边所专用为由而拒绝拨付。

郑瑞彪对于海山洲的这个办法的意见也如同额尔海一样,不满意但可以接受,故而随后拟定了一份所需兵器的清单。

五月九日,额尔海、郑瑞彪来到宫中见到了马绍承。

礼毕之后,额尔海当面递交了所需的兵器清单,说:“燕军驻守海山洲,与晋军友好相处,而且也听从晋王节制,故而燕军和晋军是一家。燕军装备低劣老旧,也恐非晋王所愿,故请晋王拨付。”

马绍承看后,说:“你们其实完全可以向朝廷要啊。”

郑瑞彪:“明人不说暗话,晋王您是知道的啊,何必多此一问啊。”

马绍承:“哈哈,你倒是快人快语啊。”

马绍承此时想到了父亲当年与朝廷的人也包括陆儒湘谈判时候的事情,那时候陆儒湘等就认为海山洲不可向西洋购买兵器。但马英韶提出了一份非常庞大的军需,朝廷根本无法满足。故而以后海山洲成为燕朝境内唯一可以单独自信购买兵器的特殊之地。

额尔海:“晋王能否拨付呢?”

马绍承:“你们要的不少啊,一千支重型火枪、两千支带刀自发火枪、轻型火炮二十门,还有小型战船五艘。”

郑瑞彪:“以我们的了解,您是可以做到的。”

马绍承:“这样吧,你们原有购买的那些兵器,你们已经交了钱了,事后你们如数取回。另外这次你们要的,我可以全部答应,但是不是以拨付的方式,而是你们全部直接向我购买。”

额尔海:“这么大一宗军械,我们可拿不出银子,而且如果朝廷知道我们擅自购买兵器,更是麻烦。”

马绍承想想他们说的也有理由,也不想难为他们。

马绍承思索后,说:“这样,一千支重型火枪,拨你们两百支,两千支带刀自发火枪拨付一百支,火炮给你们十门。战船和其余的枪支,你们购买。总计就付五万两吧。”

额尔海:“五万,这么多?”

马绍承:“五万,已经很少了。一支带刀自发枪我们要十两银子,一艘小型战船也需要七千两。这样加起来还有运费就平常的维修费,五万多吗?”

郑瑞彪:“您真像是个生意人。”

马绍承:“在海山洲,就得会做生意啊,包括我在内。”

额尔海:“我们哪儿有那么多经费啊。”

马绍承:“有的,陆儒湘留下的家底不至于这些钱也没有。”

额尔海听出来了,看来马绍承也知道办事大臣衙门的情况,最后说:“晋王,给我一个面子,两万,如何。”

马绍承:“三万,一口价。再少了,咱们两的身份也都不好看了。”

额尔海:“好吧,何时能交付。”

马绍承:“你们原来买的那些你们下去找何承海就能,我答应拨付的这些也找他。其余购买的去找马绍坤,他会办理的。”

额尔海:“好吧,那就多谢了。”

没几天,额尔海首先领到了已经购买的和拨付的兵器,共有自发火枪和重型火枪七百支,火炮十门。而购买的那些到七月底全部由马绍坤从督练兵备衙门里抽调一部分交付,到七月底,兵备衙门也收到了三万两的银票。

马绍坤拨出的这些都是不新不旧的兵器,是从三军当中淘汰下来的。最早的还是兴海五年购买的,一般是兴海十七年左右生产或者购买的。而这几年从西洋购买的和自己最新生产的则当然是自己用了。而战船也是晋军当年翻修改装后的战船,还都是在兴海二十年左右建造的,距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寿命也只剩下十几年了。

虽然晋国拨付的都是自己已经用过的,但是就是这些也要比燕军使用的要好许多,可见海山洲燕军的装备已经多么低劣了。而且即便是拨付的或者出售给燕军的重型火枪也不是晋军装备中的中上等货。晋军装备的重型火枪普遍都是西洋式样,不少还带有支架。虽然笨重一些,但是威力非常大,远距离可以击破重甲厚板。

这几年晋国已经能够大量仿制西洋兵器和战船,加上西洋工匠和瑞诺芬国顾问的教授,如今晋国每年一般可以生产轻重火炮二百余门,带刺刀的自发枪和重型火枪三万余支。两年的产量基本就能满足晋军的需要。如果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费用及人员,那么产量会更多。而如今晋国各地武库储备的新旧火枪已经高达十五万支,火炮三千门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