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王平游说坐山鹰
关索力拔垂杨柳
书接上回,这一群小毛贼妄想劫财劫色,也不掂量一下自已的份量。只见这小姜维冲天一怒为红颜,一顿大打出手,把这群土匪打得跪敌求饶叫:“老大住手,大哥饶命!”姜维一看这群土匪竟然叫自己大哥,便顺水推舟的跑到这天柱峰上当起了山大王。因为其雄距山顶,身手有十分敏捷,所以久而久之江湖人送外号“坐山鹰”。
这姜维在山上过着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的日子,又有貌若天仙的谭大小姐相伴,小日子过得也蛮逍遥滋润的。现在他听说关平等人率兵要来攻山,便点起人马要打一场自卫突击战。
这关平领兵来到天柱峰下,正要去攻山,身边降将王平说道:“《兵法》有云道上兵伐谋,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末将不才,往日和那坐山鹰姜维关系很好,关将军可修书一封以示诚意,我愿意前去山上游说这姜维归顺。”
关平闻言大喜道:“这样最好,可以避免我军士卒的伤亡。”
于是这关平写了书信一封,让王平亲自上山当了说客。这姜维以前和王平打过交道,一起喝过老酒,今日故人重见,便把酒言欢,在席中王平拿出关平的劝降信,给姜维看,又声明大义,说道:“那关平大军是正义之师,替天行道;你在山上为王也非长久之计,不妨投效蜀军,建功立业,荫妻封子,立不世之功。”这姜维被王平一番话游说得有点心动,有心归顺但又觉得不战而降有失身份,传出去也不好听,便说道:“假若要本人心服口服归顺也不难,此山下大道边有一棵大的垂杨柳,只要蜀军中有人能倒拔此垂杨柳,本人就愿意归顺。”
王平一听这有门了,这又有何难?军中那关索力能举鼎,定能轻松搞定这垂杨柳。
于是双方便约了个时间在山下垂杨柳边碰了个头。只见蜀军之中那关索出来力拔垂杨柳,姜维开始还不相信,这么瘦巴巴的一个小屁孩能倒拔垂杨柳,这王平不是在忽悠我吧?谁知这小关索貌不惊人,来到杨柳树边上,一运内力,双手抱住垂杨柳,大喊一声“起!”只见这大垂杨柳树竟然被他硬生生的连根拔起。
姜维见状大声叫好,翻身下马,放下了武器,归顺了蜀军。后来这姜维追随平辽王刘封远征辽东八州七十二县,立下了好多战功,官至威远侯。这是后话,这里暂且不提。
这蜀军收编了姜维手下的人马之后,如虎添翼,坐镇天柱锋上静待关元帅的后续人马到来好合围合肥。要知道这关元帅的后续人马何时到来,请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八回
桃花潭英雄结义
八公山草木皆兵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好汉结拜情!”
话说这姜维,王平,关索等人在寨中饮酒聊天,那姜维说道:“此山下南面有一处风景名胜叫做桃花潭,四周桃花盛开,清水清澈见底,不如我尽地主之谊,带你们去游玩一番吧!这关索年少贪玩心切,连忙拍手同意说好。于是这三个人下了山来去桃花潭游玩,这桃花潭景色如何,有唐代诗人王维诗为证:
“渔舟逐水满山青,两岸桃花夹红津。
坐看红树不觉远,行尽青溪忽逢人。
遥看一处碧云树,近入千家散翠竹。
月明松下房舍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平明陌卷万花开,薄秀渔樵剩水来。
初因避地去人间,更问神仙逐不还。”
这三个小子来到这桃花潭边,只见桃花林夹岸,数石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真是个世外桃源好去处,三个人游得兴起,一高兴便在这桃话潭边结拜为异姓兄弟,三人同发誓曰:“青天在上,黄土在下,我们三人愿结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誓罢,三人义结金兰之后,拜王平为兄,姜维次之,关索为弟,三人决心共同替天行道,光复汉室。
再说那张飞大军占领了徐州之后,父子二人逛够了美丽的沂蒙山风景,便领兵来攻打淮南城。这曹魏淮南守将名叫高览,乃是当年袁绍的降将,当年号称是有万夫不挡之勇,但如今其年事已高,正在办理离休手续。突然听说这张飞领兵来攻,心中十分不悦,心想这老张来得真不是时侯,眼看老夫就要告老还乡了,你再晚来几天,就没老夫什么事情了。现在来了,这老夫还得不得不带兵装模作样的去抵抗一阵,以免被朝中政敌攻击说是临阵脱逃,毁了一身的清誉。便极不情愿的领兵出了城,在城东险要八公山下布阵迎敌。
这张飞大军兵强马壮,声势浩大,排列的整整齐齐,还未正试开战,这高览老头就有几份怯意,吓得腿发软心想:自已年纪一大把,何必再为这曹魏江山卖命了,有什么好初,还是脚底下摸油溜吧!先保存实力再说。想罢还没等张飞大军发动冲锋,便传令全军向后撤退,这曹军的士兵本来都是些农民,不愿打仗,现在一听说可以走了,立即像潮水般往后退去,一时间兵败如山倒。张飞军乘胜追击,曹兵没命的溃逃,被挤倒踩死的士兵满山遍野都是。那些逃脱的士兵,再回头一看这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那张飞军队的追兵,吓得不敢停下来。
这高览老奸巨滑一马飞奔跑得比小伙子还快,一溜烟似的渡过了淝水,往北方跑去。眼看这高览就要成为漏网之鱼,这张飞灵机一动,突施妙计,要生擒高览占领淮南。要知这张飞如何生擒高览,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