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回 第42回
书名:三国大神 作者:夏雨修仙 本章字数:2821字 发布时间:2023-01-21

第五卷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回 

孔明妙计安天下 

孟德重病辞人间

“何处相逢?

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唤厨人斩就,东溟鱼哙。

昕人呈罢,西极龙媒。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

舍了谁堪共酒杯?

车千乘,载燕南赵北,

剑客奇才。”

话说那诸葛亮擒住了孙权,便和关平等人扬帆凯旋归来会师了。回来见到刘备和关元帅,把事情的经过这么一讲。刘备大喜道:“你们出击辛苦了,今晚本王设宴为我们健儿接风洗尘;同时好生看管那孙权,不得难为于他。”众人领命,到了晚上掌灯时分,刘备设宴招待众有功之臣,同时命人把孙权带到案前。

只见那孙权一脸晦气,哭丧着脸不发一言。刘备好言相劝安慰了一番,又将孙权送回富春老家小镇居住。以后孙权一族便在这富春一小镇繁衍发展,今日这富春小镇上几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姓孙,都自称是孙权的后人。孙权虽然和刘备争雄失败,但却得以颐养天年,得以善终。刘备此举是为了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希望北方曹魏诸将也能来归顺,不战而屈人之兵。

同时原来东吴镇守会稽的董袭和丁奉等人,一看大势已去孙权也被俘了,再抵抗下去也没啥意义了,便主动出城投降了。那丁奉以才智见长,归顺刘备之后;得到了刘备的重用,在后来北伐曹魏的舞台上还有精彩的表现。

再说刘备和众有功之臣欢宴,酒过三巡,刘备对众有功之臣封赏了一番之后,又问诸葛亮曰:“诸葛军师现在南方已定,我军是否可以乘胜北伐,直取曹操老巢邺城呢?”

诸葛亮略加思索回答道:“主公莫急,那曹操已是风烛残年,去日无多了,不妨我们等他老死之后再去征讨。”

那边张飞听了,借着酒兴说道:“假如依了军师之言,那曹操假若活到一百岁,那我们还要坐等多少年啊?”刘备闻言忙阻止张飞道:“三弟莫要酒后狂言,诸葛亮军师之言也有其道理,那曹操老谋深算,手下精兵良将极多,并非孙权之流吴郡一地可比,应当从长计议在好。”


诸葛亮听罢,一摇手中白羽扇,款款而道:“本军师近来夜观天象,北方王星暗然无光,摇摇欲坠;估计这曹操老死已在旦夕。假若这曹*后,其诸子不和,我们可乘机而动,大起诸路人马一起攻魏。其中以赵云将军为一路出荆州去攻襄阳,再攻南阳。魏延为一路出子午谷闪击长安。关元帅率大军北渡长江直取合肥徐洲一线。


马超率一军出阳平关,去进攻陇右凉州。刘封起上庸人马进攻宛城洛阳一线。此五路大军齐头并进,这曹魏既使有三头六臂也在劫难逃了,主公以为如何啊?”


刘备闻言惊叹道:“诸葛军师果然是神机妙算,举世无双,九依诸葛亮军师之言。我军暂且养精蓄锐,枕戈待旦,只待那曹操老贼一死,我们就誓师出发问鼎中原。”众人齐声曰善。于是第二天刘备关公等人率大军回建业城去了,准备军械物资将来北伐中原。


再说那邺都之中的曹操,这几日正头痛病发作。那神医华佗因不满曹操言行,被逐出了朝廷,曹操一时也找不到什么名医来为自已看病了。此时突然有人来报:刘备派关平诸葛亮等人在黄龙岛上擒住了孙权,孙权余部丁奉董袭等人全部投降蜀军。刘备已经平定了南方诸地,随时都有可能出兵来北伐中原。


曹操闻报大惊失色,对身边亲信义子曹真道:“想那刘备乃是天下英雄,池中之矫龙,又得到关张诸葛亮的帮助,如虎添翼。今又平定了南方,军势大振,我曹魏北国可能将朝不保夕,这如何是好啊?”


这曹真乃是曹操远房的侄子,长得相貌堂堂,深得曹操青睐,被收为义子,掌握兵权是曹氏第二代中的矫矫者。这曹真安慰曹操道:“义父莫慌,我北国有雄兵几十万,战马无数,谅那南方军队以步兵为主,贸然来北伐,恐怕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曹操闻言略感安慰,但此后几天夜不能寐,仍然忧心忡忡,加之其年老体衰,不久便一病不起,真可谓是郁郁成疾。众太医来医治却回天乏力,曹操自知去日无多,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老泪纵横的把众人叫到跟前,把魏王之位传给了儿子曹丕。又让曹真当了大都督掌握兵权,还嘱咐曹真道:“那曹丕手下谋士司马懿狼顾之相,有野心千万不可让他掌握兵权,否则曹魏的江山危矣!”曹真点头称是。


然后曹操又将诸妾叫到跟前,把自已以前珍藏的名香料分给众妇人,让她们今后学个手艺做个女工,多做丝鞋,卖之可以得钱自给,聊以渡日。曹操安排妥当后事之后,便闭眼归西了,时年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寿年六十六岁。曹操为防止后人盗其墓,还令人设下了疑墓七十二处,其到死都不失其奸雄本色。

这曹操一代雄杰的病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此以后三国的历史画卷将拉开新的一页。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将登上这历史的舞台表演一番呢?请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二回 

魏武诗篇传千载 

建安风骨留百代

曹操诗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捒鉰。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诗以一种雄浑的笔法,抒发了作者曹操建功立业的人生态度,具有宽广的艺术境界。曹操一生的功绩不但在于统一了北方,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而且其身体力行的推动了兼安文学的发展,开创了建安风骨的一代文风,其雄谋韵事于文心,为后世所称道。


曹操本人写下了不少著名诗篇流传千古,堪称一代诗人,文学家;还培养出了曹丕,曹植二个精通诗歌文赋的儿子。曹植开创了五言诗的先河,曹丕也写下了今日保存最早的七言诗。曹操重用邺下文人集团,是文化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和认可。其中著名的有建安七子和以后的竹林七贤等人,一时曹魏大地文人云集,将东汉末年时武人横行一时的风气一扫而光,对当时的社会安定和恢复生产大有好处。


曹操所主持的建安文学盛宴,对后代东晋的山水诗,以及之后盛唐诗歌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力,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奠基人物。其建安风骨的文风一改汉代以来骈体文只求形式词藻的华美,不求内容的作派,将现实内涵和文采结合了起来,得到了后人的广泛认同。何为魏晋风度,是指一种文化人的风格,讲究文雅有文化有知识,不同于赳纠武夫草莽英雄。当时北方人民经过了东汉末年长期的战乱,迫切需要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来休养生息。于是曹操发展文化,重用文人便顺应了这一时代的潮流,其意义巨大。本书专门设一章节篇幅去写曹操的历史作用,是完全有必要的。


“魏武挥鞭,往事越千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曹操的评价很高,对曹操的历史功绩予以了充份的肯定。在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中也将曹操评价为英雄人物。在嘉靖版《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笔下的曹操也是正面的形象;但是到了明末清初,一个叫毛宗岗的没落文人出来修改了罗贯中的作品《三国演义》,把罗贯中原文中对曹操肯定的描写全部去掉,把曹操改写成了一个白脸奸臣,歪曲了历史人物,对后世影向恶劣。


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过要为曹操翻案,整整五十年以前学者郭沫若先生曾专门写文章为曹操翻案。悠悠五十载弹指一挥间,我们要继承和发展郭沫若先生伟大事业,把对曹操翻案的工作进行到底,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即使是千年的冤案,难度再大,也要去翻案昭雪。

前人词云:“大雨落幽燕,白浪涛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三国大神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