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大楼的广告位,基本算是谈成,和马经理的交流,只待王义确定时间了。
跟打仗一样,是该吹起冲锋号了。
我的冲锋号,就是充分利用这个时代的能利用的一切,推动马小风篮球训练营进一步地深入人心,不说家喻户晓吧,也至少要吸引住大多数人的眼球。
下午,我和宋远航去了县电视台和日报社。
电视台的王记者热情地接待了我,说来,咱们已是老熟人了。在听了我的想法后,他眼里有光了,赶紧地带着我们,敲响了台长办公室的门。
“马小风!今天怎么到我们电视台来了?”
带着黑框眼镜的吴台长,跟我以前也打过交道,《七子之歌》录制完成后,他专门派记者采访过我,还一道与付县长吃过饭。
不过,他不是前世里潜规则方晴的那个领导。那个领导,听说已外调到其他县去了,或许会祸害别人,只是我管不着了。
“嘻嘻,吴伯伯,今天来,确实有事要麻烦你,也确实是来给电视台送一波福利的。”
我调皮地笑着,学着故弄玄虚。
“呵呵,你这个小子,麻烦就不说了,说说是怎么样的一波福利!”
吴台长也开心地笑了,转过身子,很正经地看着我。
看他如此期待,我也不藏着掖着,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的意思,是想电视台开一个栏目,专门报道当地企业家的成长事迹。我借用前世里抖音短视频日更的手法,建议电视台做一期关于马小风篮球训练营如何横空出世的节目,这个节目,需要每天到施工现场进行录制,每天实时地进行播放,一直到最后完工、开营。
我的这个想法,应该是他们之前没做过的。毕竟,需要持续的追踪报道,还要有专人蹲点,要说,辛苦还是蛮辛苦的。但是,作为县城名人之一,以我命名的训练营建设,无疑会是个梦想诞生和实现的励志故事,在这个时代,有它无可比拟的影响和意义。换句话说,它有卖点,也有让人感动的泪点。我认为,这会让电视台有点干了正事的感觉,这也是我说的福利。实际上,我们各取所需。
“哎呀,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小风,你这脑瓜里,都装的什么啊!这点子,好,好!”
吴台长听完后,惊喜着,伸出大拇指。
要知道,他完全可以无视我的想法。电视台运转是要经费的,打广告更是要花钱的,我要他们做节目,不过是巧妙的白嫖。但他也是个聪明人,我的名人效应他自然清楚,我和付县长的关系,他也明白。
“嘻嘻,吴伯伯,您,您过奖了!”
我仍是不改小风本色。
“小王,这事,就交给你了,你负责全程跟进小风的项目,节目录制好后,加班加点地也要及时播出来,时间段就放在新闻联播之前吧,一定要做到小风说的,日更!”
吴台长立马做了安排,最后这个“日更”,说得有点别扭,却着实有份量。
“好的,台长,您就放心吧,我一定全力以赴!”
王记者也不含糊,欣然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