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卷(第二十四章)
书名:诡语娜娜感悟集:句句在理 作者:诡语娜娜 本章字数:3211字 发布时间:2023-01-14

50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释义】有志之士和仁德的人,绝不会为了保全生命而损害仁,为成就仁而不惜牺牲自己。

【个人感悟】一个人为之值得奋斗的理想而死,那才是死得有价值。所以说为了仁,绝不会为了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宁肯牺牲也在所不辞。

50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释义】花言巧语就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知忍耐,就会使大事受到破坏。

【个人感悟】为了大目标遇事要忍让,不要因为小事影响大计的实现。要知道能成就大事的人,不仅要有宽广的胸襟还要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

508、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释义】外表声色严厉而内心怯弱,若用小人作比喻,就像个挖洞爬墙的小偷罢了!

【个人感悟】孔子把小人比作盗贼,辛辣地讽刺当时社会上位高权重的假冒伪善者,表面威风八面,实际内心深处空虚畏惧。道貌岸然,欺世盗名,缺乏真正的学问道德修养,与小偷毫无区别。孔子以此为例教育人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表里如一,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509、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释义】四处散播路途上听到的传说,这是对道德的背弃。

【个人感悟】喜欢“道听途说”的人,也一定不是光明正大的人,那是小人才会有的行为。

510、其未得之也,患德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释义】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就怕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害怕失去,就无所不用其极。

【个人感悟】表里不一、毫无廉耻、背弃道德等一系列行为都是想要争权夺利,我们要引以为戒,做一个无愧于心、信守道德的正人君子。

511、老吾老,以及人之劳;幼无幼,以及人之幼。

【释义】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个人感悟】恻隐之心是仁爱的基础,为人行善就是推己及人,只有从自身做起才能关心和帮助别人。

5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释义】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个人感悟】这些话是孟子受齐宣王接见时发表的言论,他认为君主若能以人民的快乐为己之快乐,人民也就会以君主的快乐为快乐,君主若能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来关心解决,人民也一定会以君主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去尽忠。换句话说,与民同乐同忧,时刻关心人民的君主必然会受到人民的拥戴。

513、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释义】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天地宇宙之间。

【个人感悟】浩然之气由思想意志修养而成,并达到了至高境界。人的思想境界若集中于求道为仁,就会以具体行动去加以完成,日积月累定会有所成就。

514、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释义】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个人感悟】做好事要不分你我,主动和别人共同完成,积极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抛弃自己的缺点,修正自己的言行,不断完善自己。

515、人告之有过,则喜。

【释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个人感悟】不仅自己要知错能改,还要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51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释义】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和别人一起行善。

【个人感悟】君子与人为善不仅是最高的德行,也是待人处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1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释义】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内外有别,老少之间要有尊卑长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个人感悟】父子之情、君臣之礼、夫妻之爱、朋友之信,凡此种种皆不能忽视,因为这些都属于人伦道德的范畴。

518、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释义】不修养品德,不讲求学问,听到正义却不亲身实践,有错误而不能改正,我对这些事情十分担忧。

【个人感悟】如果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有过必改,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5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释义】居上位的人本事行为正派,不用命令,人民就会自觉遵照去做;本身行为不正派,就是强制性命令,人民也不肯听从。

【个人感悟】对于政策法令的出台,为政者首先要身体力行地带头实践,并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规范自己行为,引导社会风气。

520、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释义】只要自己能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忧愁和惧怕了。

【个人感悟】心怀坦荡,无愧天地,自然会摆脱忧愁和畏惧的困扰。

521、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释义】肯吃苦在先,而后得到收获,这样就是有仁德了。

【个人感悟】仁者,必先修身养性,提高道德修养,总之处处以身作则。

52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释义】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于小利则难成大事。

【个人感悟】成功不是努力一两次就能做到的,这是一个长久坚持和努力的过程,有时候越想成功反倒失误越多,距离自己的目标也越来越远。

523、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止。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释义】古代的君子,有了过错,随即改正;今天的君子,有了过错,竟将错就错。古代的君子,他的过错好像日蚀月蚀一般,老百姓个个都看得到;当他改正的时候,个个都抬头望着。今天的君子,不仅将错就错,并且还编造一番假道理来为错误辩护。

【个人感悟】作为君子,在道德上应有更高的要求,既要培养高尚的情操还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敢于面对和勇于改正,经常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的道德学问和修养更加完善。

524、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释义】远远望着他庄严可畏,接近他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觉得很严厉。

【个人感悟】君子的素质很高,从不同角度观察他们也是有变化的。比如外表庄重、行为严谨,使人望而生畏。和君子相处以后,就会发现他们并非像外表那样严肃,而是温和可亲,处处理解和关心别人,同时又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525、仕而优则学,学而忧则仕。

【释义】官做好了就有余力学习,学习好了做官也会游刃有余。

【个人感悟】做官要先把自己该做的事竭尽全力做好,有余力再继续研究学问,通过学习增强为官能力。研究学问首先要勤奋努力,发愤忘食,如果学习学得好了,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去做官,在自己的职位上发挥自己所学,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526、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释义】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厉害。

【个人感悟】从古至今,上行下效一直都未变过,所以上级领导要要特别注意言行举止,这样才能给自己得下级做好表率。

527、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释义】所以,学后才能知道知识的不足,教后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不够深刻。知道不足了,就能自省;知道自己知识的不深刻,就能不断勉励自己。

【个人感悟】知识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知不足更能促进人们对知识的迫切需求,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但这会更加激发自己的求知欲,从而不断汲取知识来充实自己。

528、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释义】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

【个人感悟】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529、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释义】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风俗,他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个人感悟】教育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通过教育,能让大家提高学识、明白事理、遵守道德准则,从古至今,教育都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

530、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

【释义】遇事而果断,是勇;见利而谦让,是义。

【个人感悟】做事雷厉风行,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这样的人就是有勇之人。看到利益能够谦让,在可取不可取的时候选择不取,谨防自己变贪,这样的人就是有义之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