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维 > 77、宇宙
77、宇宙
书名:四维 作者:高山仰止 本章字数:10607字 发布时间:2023-01-14

我们在寂静的空中飞离。之后飞近了一个螺旋星云:外观似一颗硕大的眼睛,中间闪耀着红宝石般的光,形似瞳孔且纯净明亮,之外是浅白的灰色,再之外是暗红的椭圆,层次分明恰似人类的一只眼睛。巴楞士说,你看白眼球的中心位置,向外散发的是从衰亡的星体掉落的闪光体,类似太阳的爆炸物;而灰白及暗红的部分,分别是爆炸初期不同物质散发的光浪,光的波浪在尘埃间中移动,又混杂了尘埃的光,便形成我们看到的颜色;暗红的部分原是红光,因夹杂了咖啡色的尘埃云,才成为现在的色调,此位置看似人类的眼睛,若自地球的方位看,更象一个螺旋体,所以祖先命名为螺旋星系;看似静止,却是永无止境的转动着;且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着不同的外貌,与玛雅三维的文字一样深奥。巴楞士说,此星系有一明显的特征,遇有异常波能冲击或侵蚀时,会自动收缩,体积明显缩小,并产生一种厚厚的保护膜,与人类的眼睛遇到侵蚀时闭眼一样,待正常状态再自然恢复;这是发现的唯一一颗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星体;此次则是探测可否还有其他特征。巴楞士说过后一样向外发射了一串信息流。又说,其实啊,我们再往右侧飞射约五光年的距离。他用手一指,就是前面那个看上去明亮的点,是一颗笑脸星系,非常耀眼也非常形象;两颗明亮的星体边缘,有一道圆形的宽厚光条,绿盈充沛,闪亮耀眼,恰好形成了一张脸状轮廓;两颗星体下部恰当的位置,在宽厚圆润的光条之上,正好有一道宽广的绿色弧形光,似弯曲的嘴唇,组成了笑脸中嘴巴的轮廓,远远看去更似微笑的脸庞了;而那条嘴巴轮廓线——绿色的弧形光被称为是「重力透镜效应」,也就是说这个星体发射的万丈光芒,又被星体吸引并产生了“重力”效应,使得光线弯曲,正是这道光芒,成为时空弯曲的有力证据;此星系的神秘之处还在于,虽然看到,但无从探寻;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墙”,信息流无法触及星体而是遇“墙”返回,恰似碰到一道宽广的屏障;所以,笑脸星系疑似是他空间的星体在此处的显影;而这道无法逾越的屏障,让人类不得不沉思地球的位置及这种神秘的现象是一种怎样的客观存在。

 

一切大气磅礴,一切暗能滚动,一切无法度量,一切在死亡中存在,也在存在中死亡。这便是我进入宇宙之后最大的震憾与颤动。飞船仍向着我们认知的上方,在漫长的黑暗里飞射。此时,霞光万丈的宇宙更是光怪陆离,迎接不暇。远远就看到了一个由光芒组成的“日晷”状“闪光体”,小巧玲珑,精致美观,悬浮在我们招手即来、挥手即去的空间,象一柄可以把玩的手器,似乎伸出手去,轻轻一抓,便能握入手中,尽可抛掷把玩;开始感觉是一线红色的光段,上下延展着炽亮的光;渐次靠近,才幻化出一环圆形的炫丽光面;光面也发生着色彩的变化,由外至内为橙红、橙黄、浅黄,再里为亮黄、亮白、白炽,似一个巨大旋转的彩色海洋,燃烧着炽烈的火焰,散发着耀眼的光彩;又似一个硕大的光的漩涡,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在漩涡的最里又有一环明亮的白炽光圈,再向里便突然的骤暗了,暗得通体透明、油光黑亮;在通体黑亮的部位,向上、下发射出一道万世流芳的白色光柱,光柱向着无垠的空间射去,更象一个日晷了;巴楞士说,这是逆辰星系,形似日晷,正常时上、下光线直指银河系与太阳系的中心,异常时晷针状光柱便记载着太阳系偏离银河中心的程度,是以宇宙投射的波来确定偏离的角度,并自动调节;为何如此?仍是未知;逆辰星系自宇宙爆炸初期便悬浮于此,是银河系内唯一具有此功能的星体;这又一次说明了,我们所在的宇宙不仅是一域无限扩大、无影无踪的空间,更是一域神秘莫测、不可捉摸的所在;这还仅限于区区的银河系;由此想像,在整个广博漠然的时空里,遥远、无限及璀璨等所有的迹象与地球比较,都可以称之为永恒,时间是,空间是,能量也是;所以,遥远的永恒,永恒的遥远,包括黑暗都是永恒;永恒是一切能量质变的作用点。巴楞士说明后,我才幡然醒悟,原来在宇宙之中,唯独碳物质及其组成的生命是短暂的,也是最小且脆弱的,虽然碳生命是唯一印证宇宙存在的灵性,却因微小而被广阔与永恒弃之如敝屣;难怪碳生命自身都不知珍惜,仅区区百年还在彼此杀戮,原来早已自视为草芥之物了。

 

巴楞士向着飞船外观察,同时用光波仪扫射着前方。所谓的前方仍是黑暗无垠的空间。他说,我在寻找双子星,目前对此星系的描述与测定还很浅薄,但与人类的延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之后,在仪器上显示出,距离我们4光年的地方,有一星系的亮斑。巴楞士说,找到了。然后调整飞船的方位,又对着窗外挥挥手,再见了,群星星系们,我们去向它处了。于是,透过明亮的飞船窗体,巨大环形的光的海洋在我们身后渐变渐小,那柄精致的“日晷”,灿烂着、宁静着又无奈着,离我们越来越远。此时,我心中一沉,象是舍弃了一个心爱之物一样,有些许沉重且留恋着不愿离去。心绪似茫茫的空间,无助落莫渐升忧虑;看着“日晷”倾斜着、空悬着、飘浮着,安然在自己的黑暗之中静静的望着我们远离,我心中就越发忧伤与深沉,仿佛自此一别,便是生死离别,便是永不再见。可不就是永无再见之日了。我心有不甘回头仰望,“日晷”越来越小,最后小成了一个亮点,我也只好怅然若失的挥手告别。然后,向着我们认知的上方飞射而去。一切又进入了黑暗之中。黑的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声音、没有思维,只有一个灰暗的“点”在直射,也许都不可称之谓“点”。其实就似一粒微小的尘埃,在无所谓上、无所谓下、无所谓前、无所谓后的空洞里飞射急驰。这里没有东、没有西、没有喜、没有乐,只有远处一闪而过的星光,还证实着有个生命的活动体,在感知着遥远的苍茫。这里没有存在、没有消失、没有感知,也没有道义,只有两个生命在无奈的望着一闪而过的星系,体味着凄凉与孤独的意味。之后,又是一阵长久恒远的黑暗。我们仍然呆滞在死亡之中,麻木的向着深渊坠落。一切都变得寂静、浮燥又悲伤。当终于有了可以参照我们还是活着的生命时,便是巴楞士的声音了。他兴奋的大喊一声,快看啊,“双中子星”。于是,我看到有一片耀眼的光环悬空在漫长、遥远的黑暗里,柔弱纤细飘落无依,又落寞无助的浮动在前方,浮动在那个还可以叫做前方的位置。

 

开始是一片叶子般大小的光片,渐渐靠近,看清是两个重叠且又分离的斑斓光环,光环散射着炽亮的白光。红、黄的光彩层次分明,在同一平面上呈“8”字形状;原来是两处幻化着金色光芒的漩涡,光的波浪滚滚流淌翻腾跃动;中心有两个发着白炽光的“点”连成一线,两个“点”的四周便是光的漩涡在沸腾、在奔跃、在流淌,于是红黄相间、深浅相随的光流,依附着两个“点”腾滚不息,交织融合又若即若离,恰似两个沸反盈天的金色熔炉,发着炽烈、纯净的琉璃光彩在争相灿烂;又似两个巨大掷物同时投入光海后溅起的光浪,似涟漪、在荡漾、又交融、同翻滚、互冲击,腾飞激越灿烂无比惊艳苍穹。巴楞士说,这就是典型的双中子星系,是宇宙间最炫丽的光区;中子星,星体物质全由中子组成,没有质子及原子,其特性不能依地球的规律来推测,距离1光年处观瞻视角最佳。飞船又靠近些距离。我看到了,这两个白炽烈焰的光环,交错穿插,彼此排斥,又互相吸引,仿佛由一线连接的两个橘红色的“圆盘”在飞舞;“圆盘”的色彩自白炽亮斑处层次分明、环环外延,依次为:金黄、浅黄、灰黄、红黄、黄红,然后是浅红、深红、暗红及黑红,交融之处则成为纯红、纯黄与纯黑的菱形图案,甚是规则。而晶莹透亮的“圆盘”核心,也散发着无比艳丽的异彩奇光,由外向内,红、黄、蓝、紫各色恰到好处的衔接过度,由浅淡至浓深,即纯粹又洁净。这图案让我惊骇与恐惧,仿佛有双圣洁的妙手,精绘细描的图腾;又仿佛是各种色彩的精灵,依恋依偎的排列、丝丝入扣的演绎,形成了璀璨的光环。所以,才有了太空中这美轮美奂、精妙绝伦的图画。背景仍是深黑无底的苍穹,深黑中透着油泽的光,并趁显着晶晶亮亮的光环更加深邃、精湛、华丽又高贵。

 

我们一直绕着双中子星的外边缘朝一个方向飞射,唯有光环的精彩演绎与真实参照,才感知到我们还活着,感知到我们是这个宇宙间游弋的意识,是广漠太空中行走的灵魂,是亮晶星海里飘浮的生命。一切清澈通透,包括暗深无垠的黑色,也是奥远博广高贵静雅。巴楞士说,这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双中子星系,两星体的互相吸附与排斥,产生有极强的动力,促使了星体的运动,才使的光芒清亮透明;能量来自两个星体的纠缠效应;这两个中子核体,与地球直径相当,却诡异地联接,强烈的排斥,才得以共同的运动;这与人类生命的能量结构——双螺旋DNA的“碱基对”特征完全一致,但是凡地球的运动规律与理论在此均不再适宜。巴楞士说,双中子星的间距是1光年,而形成的巨大光环共有3光年、上下1光年;所以在这片时空中,红雾缭绕,镏金异彩,光环四溢,已瑰丽灿烂了42亿年;经过近千万年的信息分析,发现星系只有稳固的空间范围,没有固定的区域位置,它是移动的,时常出现在宇宙能量薄弱或降低的区间,猜测为宇宙提供着动力;且这个活动的区间仅限于上、下10光年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左右两侧10光年之外,各有一对同样的双中子星沿相同的规律与方向进行着运动,均已发现有夸克粒子的存在,否则不会“察觉”到宇宙间能量薄弱的区域;目前没有发现生命体征;但为宇宙提供的是夸克粒子?还是膨胀的动力?亦或兼而有之?是不解之谜;另一不解之迷是,为何如此均匀的分布,且准确到10光年而不越界?又与等距离的DNA“碱基对”相互对应,也让人深思;碱基对是呈现生命状态的一种能量,双子星是呈现宇宙状态的一种能量,两者结构惊人的一致,仅是一种巧合么?巴楞士操控飞船渐次靠近也渐次清楚。仪器也详细的记录着相关的信息,他认真观察着显示仪上的能量分布,并向外发射了信息流。巴楞士看着仪表盘说道,两星体之所以互相吸引,类同于电体具有的“正”“负”之分,或物种的“雄”“雌”之别;那么,这两颗星体不单有着“思维”之能,还有“性别”之分,才孕育“能量”,且42亿年不变?巴楞士的介绍又超越了我的认知,我不知所言何意,只有困惑的点头。之后,我们又朝向另一方向而去。

 

远远的就看到一片宽阔的云海,之下是涛涛滚动的广漠水域。朵朵白云浮天,形态万千,层次分明,变幻莫测;汹涌江河在下,激越翻腾,滔滔不竭,潺潺流淌。就似地球的云层或水域呢。白云翻腾未遮天,滚滚洪流乱荡船;不知苍茫竟有物,穷其幻化为青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地球之上;一样的滚动、飘逸,湍鸣、流淌,细看却似冻结而凝固。我看过此星系的星际图,所以惊喜的喊道,云水星系,原是一片茫茫无际的“云”及“水”的星体呢。巴楞士说,是的,是云星系与水星系;地球之上的云是指停留在空中的水滴与冰晶胶体的集合体,而这里的云,仅是形似而已,它是固体,之下的水也是固体,但不是冰。我没有明白。放眼万里之内,全是浮动的云与流淌的水,无穷无尽、浩瀚无垠,激越翻腾、静悬天际,这已惊艳了我的思维与认知,怎会是固体?飞船在慢慢靠近,我在仔细分辨:一片片洁白明净的云朵,轻柔又蠕动、蓬松又迤逦,还泛着一层浅淡的霞光,飘逸在我们的一侧,悬浮着奇幻,眩晕着缤纷;而流淌的水星体呢,层层的涟漪、滚动的浪花,边缘处轻浅的皱褶与大小不一的漩涡,也闪动着粼粼亮晶的光,似乎能听到水流哗哗的轻响;怎会是固体?巴楞士说,之所以有动的感觉,是因为此处有一种波能在动、在辐射,似风吹,加之视角的反光,恰似在浮动了,是迷惑观察者的一种效果,或在不同“视角”里有不同“动”的效果;看似小的皱褶,却是巨大的翻滚与波浪呢。之后,飞船渐渐靠近,并飞到云星系边缘的上空,悠然的盘旋,恰似在地球的云端之上;一时恍惚,我真以为我们又回到了地球;目光所及之内全是一派白茫茫的云海,晶莹、清澈、纯洁,让我心旷神怡。

 

巴楞士放慢了的速度,在星系边缘轻浅回旋、细查探视,然后,飞船慢慢停落在一大型翻滚云朵之下的平坦之处,而周围也有许多翻卷且荡漾的巨大型朵状固体,云朵似乎凝固了。我瞪大双眼,飞船竟能停落在云层之上?怎么可能?巴楞士微笑道,是云不错,你仔细看过,却是静止的固体,这是星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否则便成粒体了。是啊,确实是洁白的固体,外形或卷曲或舒展随了风起云涌之势薄厚不一,看似蒸腾缭绕,却无云雾轻飘。我们观赏片刻,后巴楞士扫描云影,收取信息,又点击表盘,从飞船上伸出一条机构臂,试探着到达云层之上,轻轻敲击一处突兀的云朵,似在敲击地球上花岗岩一般的坚硬物,并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机构臂射出一道白光,轻巧取得白色样块,夹着收回仓内。我们取下样块好奇的看着,果真是坚硬的物质体,似玉石质地,闪着冷凝的寒光。巴楞士用工具轻拿放入器皿,用光波扫描,硬度已超过仪器指示。此时,飞船突然晃动,我们惊讶的看向窗外,已有白色的薄雾弥漫;巴楞士取出分解剂,想添加融化后分析成份;飞船又突然晃动,震感已高出之前,分解剂洒落一地;窗外白色的雾气升腾翻滚起来。巴楞士站稳重新取得液体,刚要添入,飞船则重重的颠簸,并向一边倾斜,我们立即蹲下并滑向一侧。我惊恐的看着窗外,船体已被云层密实的包裹起来,恰似陷入了白色的固体之内。巴楞士启动熵环,飘飞到平台操控按钮,船体倒也起飞,然后脱离白雾平稳的飞到云层之上。我们方感欣慰。但飞离的速度却越来越慢,直到停止并悬置在空中无法动作。飞船静止不动了?巴楞士慌忙查找原因,各仪表显示飞行正常。我也高度紧张起来,看看手腕处黑色的熵环还在。此时,远处的白雾滚滚而来。我大声高喊,快、快。毫无效果。飞船又慢慢的蒙在气雾之中。我的紧张之感骤然增加。我悄然用力,却能推开四维空间。巴楞士立即醒悟,高喊一声,样块,放入夹内。我伸手取出样块,转身放到机构臂的夹手上。样块甚是冰凉,而我的手指却被炽热的火烫痛了一般。

 

此时,飞船在浓雾的作用下,已悄然回落,停在刚才的平坦之处。巴楞士紧张的操作着机构臂,慢慢的伸入云层之中,放下样块又快速收回。样块掉下后,却能滚动、攀爬,回到了原来突兀的位置上。固体可以自由的行动?让我们非常诧异。我们静静的等待事态的发展。窗外升腾的白雾渐次减弱、后退,最后飞船突然震动一下,白雾全然消失。我困惑的看着巴楞士。他肯定的说,这是有意识、有组织的星际物质,猎取是不友好的表现,所以才显现愤怒般的雾气,困住我们无法飞离。突然,飞船一晃骤然下落,巴楞士一个趔趄摔倒,淡红的熵环形成气膜又把他包裹在内,而我重重的摔向角落;箱体内放置的零星物件也全部散落出来,滑向一侧。巴楞士在气膜内快速飘起,飞到控制台前,慌忙抓住控制杆,及时调整平衡船体。此时,飞船似乎失控般急速的坠入浓密的白云之间。然后,白雾骤闪,飞船又在漆黑的空间坠落。惯性使我卡在高处无法动作。巴楞士在气膜内仍紧紧控制按钮,无奈下坠的速度太快,他已与平台成为一线,无法恢复平稳状态。飞船急速坠落,能看到前部摩擦发出的闪亮火花,似乎马上爆炸。我正要推开四维时空,又骤然一震,我爬倒在地,飞船已平稳飞行,并慢慢的稳稳的落在水流之上。飞船若一头射向坚硬的水面定会粉碎损毁。我们都倒吸口凉气,平息了心情,站立稳当。这才向窗外观察,确实只是水流的形态,而无流淌的动感,水流原本也是固体的物质。巴楞士收起黑色熵环,我则捡拾散落的物件。突然,又是猛然震动,我们又飞速下落。这时,看到了窗外翻滚汹涌的水浪,原来水星系的水也骤然分离,我们在“水”中间急速的坠落呢。巴楞士抓紧操纵杆,稍后倒也稳定了方向。过了很久、很久,飞船才飞出水星球,并平稳飞行。巴楞士尴尬的笑道,我们已是不受欢迎的物种了,在驱逐离开呢。我们虚惊一场,与大奇之景擦肩而过,然后又诧异于这奇特的怪异之象了。

 

我们已飞离了很远。这样被迫驱逐,巴楞士心有不甘,他意犹未尽,又反向飞往云星系的上空,神奇的是,当飞船靠近云层时,云朵会自然的收缩起边缘的白色之物或雾,似乎有意识的躲避,待我们通过后又悄然的合拢。整个白云星系均是如此。巴楞士笑言道,不让我们靠近或停落了,因为我们猎取了试样,成了不受欢迎的人。于是,巴楞士调整方位从一侧飞向水星体,水星体也是如此,虽然没有躲闪,却是裂开一条缝隙,形成了一条水中通道,并未让我们接触。透过广阔“水”域裂开的宽缝,还能看到前方深邃的星光,波光闪烁的“水”体就在周围荡漾,待我们穿越后又渐渐回聚成一体,飞船似是劈荆斩浪昂首前行了。巴楞士狡黠的一笑。待飞船远离了云水星系之后,他悄悄调整更换了飞船的色彩,变成了金灿灿的黄色。然后调转方向,又朝着星系飞去。此次,我们悄然落在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并未再有裂缝出现。看着窗外滚滚翻腾的浪花,我们恰似一艘航行的船只,却没有任何的行走之感,便知停落在坚硬的水固体上。静待片刻,一切正常。巴楞士朝我招手,打开船舱,放下悬梯。他沿梯而下,就这样轻松的步入了星球表面,并站立稳当。水的流淌果真只是一种视角的效果。巴楞士在水星体上,踏实迈步,前后奔跑,伸展双臂兴奋的跳跃,还触摸着翻滚的“水花”呢。看他尽情嬉戏,我心痒难耐,也走下悬梯。一股异常的寒冷立即袭来。我的面部、手掌似被冰刀切割一样的生痛,而双臂也似尖刀生割,头痛的欲要炸裂。我坚持着踏上水面。刚一落地,便失去知觉。疼痛竟然使我毫无痛觉?一阵晕厥袭来,便靠在了悬梯旁边;而巴楞士却在远处恰似闲田信步。我居然不如三维的普通人士?可不么,我呼吸极度困难,不能迈步前行,无力抓住悬梯攀登,更无法推开四维的空间;我感到身体将要成为由一颗颗的粒子组成的粉状物,突然一晃,我便顺着悬梯摔倒在水面上。水面受震,似乎有一股浪波向四周扩散。

 

巴楞士觉察到异常,突然回身,看我已经晕厥,飞身跑来。他没有动作,仅是严肃的看着我。然后一人攀上悬梯,大有放弃我的思想。我立即脱离三维的碳质身体,幻化抽身飘然进入船仓。但他稍停片刻又转身而下,取下我手中的熵环,回身攀登;稍后又停在悬梯上;静思片刻才飞身跳下,弯身抱起我,甩动手臂打开黑色熵环,一道红光气膜包围了我们;我们才缓缓的升回到船体之内。巴楞士收起气膜抽回悬梯关闭底门一气呵成。我却看到了由粉状颗粒组成的我的身体,并感觉稍有触碰便会成为粉末飘散。为防离散我则及时归位,与碳物质体顺势融合。巴楞士这才谨慎的给我带好熵环。稍后片刻,我的面色才有所红润。我在想,须得重新审视我与巴楞士的关系了。又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清醒过来,头部一阵阵炸裂之痛,全身也似绳索束缚捆绑,又似有无限的能量待要爆炸,让我全身涨痛。巴楞士看着我说,我具有小动物水熊虫的功能,给你讲过的,我可以在空中停留不受侵蚀,你是常人,在空中会冻成粒体而死。我装作感激连声道谢,是你拯救了我的生命。巴楞士的目光飘忽不定,一直观察着我。我又一次真诚的谢过他。他却深深的叹口气说,我们已知你的特殊之处,若是常人根本进入不了水下城市,在卡呃城时已有人按捺不住要灭杀你,被我阻拦;因为你的惊悚引起了气膜震动,所以我认为整个卡呃城都不是你的对手;带你到达天空、步入星体,也是猎杀你的步骤之一;你的存在终归是种隐患,于西曲耐人极为不利;你裸露太空仅是晕厥,身体没有膨胀,皮肤没生气泡,面部与手部也没有因为水份骤然温降而冰裂,更是没有变化成粒体状态;便知你的本能不可比拟;星体的三体性,可以保证其显现目前的状态,但人类不行,低温下会成为粒体;因为时间短暂,你的体温只是接近太空温度而已;暂切不要活动,待渐次回升自可恢复。我点点头。他又说,人类对自己的危险有种潜在的恐惧,你对我便是如此,所以才想着放弃你;可这样对你却是不公;今日拯救,仍是验证祖先倡导的道义之为,智者用心是善良的;只是吧,与你则是平安,与我不知是福是祸;福祸仅在一念之间;若是可以,在未来之日,你也要力保西曲耐人的平安,力保卡呃城的周全;那么,如此一往,我的担心便是多虑,今日救你也算功德一件。又说,我的太空之行,本是不能返回地球,让你随行,也是防备卡呃城陷入末日之境或万劫之况。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听他推心置腹,我还是感觉到了一丝丝的慰藉之情。

 

此时,我的痛感减轻,思维也已清晰,觉察已无大碍,然后慢慢站起,真诚的说,你待我如友,我定会保你周全,你放心就好。巴楞士这才与我拥抱,并深情说,我相信在你这里,善良之举定得善良之报。我诚挚的点点头。巴楞士又说,云水星系是唯一有氧存在的区域,不会有窒息之感,但辐射大、气温低,若因此死亡,却比窒息痛苦。又说,你可以在水下呼吸,无氧也不会因窒息而死,但寒冷却是不同。然后又问,寒冷会使任何物质改变存在的结构,你现在感觉如何?我活动下筋骨,之前的痛感竟然变成了一种能量在体内升腾冲撞,仿佛有种直接穿越时空的力量。我压抑着能量的冲击,平静的说,症状虽然减轻,但身体有种欲炸的膨胀感。他说,这是体内气压与太空气压差异的原因,目前你的身体异常冰冷,膨胀感才会加重,待暖和了便会缓解。我又穿上厚厚的太空衣,座到旁边的保温室内。稍事感到温暖了许多,疼痛才有所减轻,但莫名的能量仍在冲撞,我仿佛可以散射寒能,把周围也降到太空的低气温呢。巴楞士亲切的问候,是否好多了?我感激的点头,好多了,多亏及时相救,否则命不保已。他说,我们已是共同体,我若危险,你也一样救我。我们相视而笑。飞船已远离云水星系。巴楞士意犹未尽的说,那好吧,我们就与星系比较一下智能的高低。于是,他把飞船的外壳调为一张笑脸的面孔,然后回转方向又朝着水星体飞去。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我们的飞船竟然在波涛滚滚的水面上航行起来,似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之后又嗖然沉入水中,似潜艇一样穿越飞行,四周全是透明的水波纹络自船体上流过,还能听到“哗哗哗”的声响,也能感到一种悬空轻盈的向上浮力。飞船竟在固体的水物质内飞行?让我大惊失色。我有些恐慌的等待着,看可否还有另外的奇异景观出现。突然,飞船又是一沉,似是落入了空荡的区域,接着就看到满目的万里星空。我们已从深水层中穿越而出,又在苍穹里飘飞了。

 

巴楞士微笑着说,这是一颗神秘的星系,样物与本体虽然分离,但之间存有一种强烈的牵连力;当牵连力与飞行力平衡时,飞船便静止的悬浮在空中,只得让样物“归位”,才能打破平衡然后飞离,若再次进入却是不行;其实,这种牵引力是物质分子间的力,但是能把分子的间距拉长的这么远,并与飞翔之力持平,其力量显然比地球要强大亿倍,分子的间距也超出了我们的想像;还有,飞船可以在固体之内运行,便是在分子之间行驶了;说明云与水同时显现着固体、液体与气体的“三体”特征,却与温度无关,这也是两星系如此靠近、且在宇宙中没有成为粒体的原因;况且星体还能记忆飞船的色彩,懂得躲闪他物质的侵入,也不融入他物质与异能量,这又相悖了地球上的思维,却也使得云水星系亿万年来永远的保存了初始的洁白与清澈;这更是“意识”之有意之举止了,同时也验证了“万物皆有灵性”的说法,或者不同文明的“意识”对“灵性”的量值与“结构”的认定也是不同,即大千世界,不同的文明对生命的定义也是不同;不可思议的是,无恶念者可以靠近或停留,可以融入内部细察,就是说星体可以感知到“善意”的思维,又因懂得人类的笑脸之特征,便可理解为与地球人类的思维相通相融了;难道此“意识”来自于茫然不知的地球?可是,云水星系连地球可否存在都是未知,更不会获取其夸克粒子,这只能说明地球之意识来源于云水星系;或者说,两者的意识有着共同的源头;也或此处的意识包括了地球意识的量值与特性,因为我们不能感知此星系的意识之举,而星系却能感知到我们。巴楞士感慨的说,说明彼此本就不是同一“层次”的感知,星系为物质,我们为生命,所以我们比之要低级或微弱数倍;兴许这就是另一种层次生命表现的某些特征,是地球人类还不能懂得的特征;我的此次之行,就是验证祖辈的预言,即地球人类的意识来源于这里,才故意取样扫描;不可思议的是,结果显示其分子的结构及夸克粒子的排序,与地球上的物质及意识高度一致,其共振、旋转、禁闭与开放也是高度吻合,但密度与量值却要巨大的多,是地球之能无法测定的巨大;那么,星系物质的分子便是地球上的夸克粒子么?或者说人类的意识仅是此处物质分子的衍生、延续与演化?更或者,是宇宙中同一种物质的两种称谓?这是本次探测的最新结果,我想信也一定还有诸多的未知因素,证实着此物质的分子与地球人类的意识有着相通、共同之处。

 

巴楞士接着说,所以也可以推测,地球之上的云与水,兴许是此星系的产物,或是衍生品与演化物,区别之处在于,因附加了环境的限制,在地球上只呈现出其中之一的状态,只是单纯的针对某一独立的意识、呈现了其中之一的形态,无法同时显示三体共同的特性,说明地球仅接纳了其单一的信息量,其他之能需要变化条件才能承载得起;从而也间接的判定地球处于能量贫瘠又单薄的角落,或处在偏僻又落后的位置,还无法承载更高性能的物质变化体,或无法接受更高一级的意识之量值;这是判定意识来源的推论之一;但是,如果人类大脑的结构框架,真是云水星际物质显现的一种分子状态,这就更加让人恐惧了;至于云水星系意识的流向,难道只涌入了遥远的地球?当然不是,只是地球人类还没有发现其他的存在之地罢了;还有,如若进一步验证祖先的另一预测,即人类的DNA结构也来源于宇宙,必须对“线型星系”再度分析才行,所以我们的下一个目标便是线型星系。于是,巴楞士把信息流一样向着云水星系发射。然后,边扫描线型星体的位置边解释说,祖先曾不停的追问宇宙的三大谜团,即水的来源、人类的起源与地球的位置;云水星系是地球云、水的来源与意识的根源,这只是浅显的说法,但也侧面的证实了人类意识的诞生之初均来源于“水态”之中;若进一步验证其物质的分子在人类意识的诞生中是否起到了作用,还需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而相对于地球的位置,祖先只是说,兴许太过荒凉与贫瘠,地球还无法承载起高度的文明,高度的文明也就无从寻觅地球的存在了;加上人类感知的亿年在宇宙间仅是一瞬,所以若要发现彼此,其道路会更加漫长与遥远。最后,巴楞士狡诈的说,虽然云水星体具有意识与思维,也是处在原始、初级的阶段,因为还无法辨别更换色彩之前后是同一种物质,说明没有丝毫的进化,却也没有丝毫的“污染”,因为没有可以进化的理由,这与地球又有不同,表明地球所处的位置却是“污染”严重,意识若要延续下去只能积极的进化方可得以生存;虽然积极进化,也未必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文明,这仍然与“意识”的潜在意识有关;宇宙就是这样,任由各级思维天马行空纵横驰骋,却又戒律森严无懈可击的固守着原本的规律朝着固有的方向而演化。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四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