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 第七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
书名:烟尘引 作者:戚时倾 本章字数:4226字 发布时间:2023-01-13

几人又商谈了些明日护送的细节,随即各自散去了,桌上只剩两人:燕九孤在慢慢品茶,赵祈细细擦拭着双股剑。

“背着你爹出来的吧。”燕九孤突然看向赵祈。

“呃?燕先生的意思是?……”

“在我面前就别遮遮掩掩了,”燕九孤拿起茶杯,“呵呵,先前从你的话中便可听出你对一些江湖秘辛了如指掌,能做到这一点的,要么是镜霜城的听雨楼,要么是六扇门的隐门。但听雨楼中我并未听闻过你。而隐门门主陆观崖与忠武侯刘缺是同乡,又关系密切。同时你身上带着刘缺的‘雌雄双股剑’,使着武侯军中的‘斩将剑法’。嗯……我若没记错,忠武侯与华阳公主育有一女,名‘祈’。刘缺对这华阳公主情至深,爱至切,便是将姓改为公主的‘赵’,倒也是不足为奇。”

“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先生。”赵祈道,“不过,这次是父亲答应了让我闯荡江湖的。”

“哦?莫不是逃婚?”燕九孤突然凑近赵祈耳边,“其实我觉得银华这小子还是挺不错的……”

“呵,”赵祈双脸微微一红,依旧低头擦拭着双剑,“没想到燕先生倒也喜欢八卦。”

“咳咳。”燕九孤坐回座位,“不过你身份特殊,叫银华陪你重新买套衣裳。天天穿着虎沉袍招摇过市,也不怕露馅……还有,我观你今日战斗,觉得双股剑虽为利器,却终究与你不相宜。我写了封荐帖,皆时去镜霜城天策府中习枪吧。”言罢,从衣袋中摸出一封信函,递给赵祈。

赵祈道谢后离开。惟留燕九孤在桌上独自坐着,一言未发。许久,望着天上繁星如画,突然轻笑了一声,喃喃自语道:“镜缘啊,你心心念念的‘霸王卸甲’,总算是后继有人了。”

.

纪南城原为春秋战国楚郢都旧址,后太祖皇帝赵玉璋举兵起义,北上之时重建此城作为军事要塞,时至今日已成荆楚商业大都。也正因此,纪南城夜间灯火璀璨,车水马龙,夜市刚刚开放,各式商品目不暇接,来往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嬉笑声、马蹄声、水流声此起彼伏,正是一派祥乐景象。

“你看这件怎么样?”成衣铺内,赵祈拿起一件靛蓝劲装,向银华问道。

银华抠了抠耳朵,好像在想什么心事,仿佛漫不经心地说道:“你自己看着办呗,反正是你买衣裳又不是我。”

“那若是你,你会选哪件?”赵祈接着又道。

“嗯……”银华收敛思绪,环望一周,快步走到成衣铺角落,拿起一件白布袍,“白袍箭袖,素洁爽利,不错。”

赵祈歪头看了看:“好,那我试试。”说着,她便拿着这件白布袍进了内室更衣。

半炷香功夫,赵祈缓缓走出:一套月牙白锦绣暗纹长袍,腰系玉带束身,几缕青丝垂在胸前,随风轻摆,白布披风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使步态愈加洒落。

“哇,这位小姐真是仙女下凡,不落凡尘呢!”一旁的绣娘惊叹道。

“还差一样。”银华说着拿出一根白玉簪,轻轻别入赵祈的发髻之中。赵祈转过身,看向铜镜中的自己,唇红齿白,剑眉星目,眉眼如画,白衣胜雪,不禁也一阵恍然。

银华眼含笑意:“如何?”

“挺好的。”赵祈回过了神来,又顿了顿,忽地问道,“可否有个疑问?”

“哦,什么疑问?”

“银华,我们曾经认识吗?”

银华闻言一怔,他看了看赵祈,眼神闪烁,随即道:“或许认识,或许不认识,但这重要吗?”

“嗯……只是有种感觉……”

“呵呵。”银华轻笑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赵祈听后也会心一笑:“说的倒也不错。”

两人随即付账出门,一路闲逛,银华不知为何突然停住脚步。赵祈便也转过身:“怎么了?”

“你瞧,”银华示意道,“火树银花。”

赵祈向银华示意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花棚前站着八个赤裸着上半身的大汉,他们一手拿着盛有灼热铁汁的上棒,一手举着花棒,跑至花棚下,用花棒猛击上棒。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往来于熔炉和花棚之间。一棒铁花冲天起,另一棒便接踵而至,棒棒相连,络绎不绝。于是铁汁冲向花棚,遇到棚顶的柳枝后迸散开来,如星辰洒落,点燃了花棚上的鞭炮和烟花。一时间,铁花飞溅,流星如瀑,鞭炮齐鸣,声震天宇,绚烂夺目,顿时亮如白昼,正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周围百姓连连喝彩,正是繁盛之象。

一旁赵祈看得入了神,银华却心不在焉,思绪仿佛已飘飞千里之外。

…………

依稀记得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阴山脚下,忠武侯驻地,天寒地冻,大雪纷飞。

他已五日未进一食,奄奄一息。

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总算有人愿意雪中送炭。

他至今还记得那人的模样,明眸皓齿,冰肌玉骨——对,是个女孩。

其实也就是一张饼,这一张饼对武侯府来说简直就是洒洒水的事情——但,却救了命。于是乎,这饼也就变得不寻常了。

她问,喂,你叫什么?

他答,不知道。

她问,那你来自哪儿?

他答,不知道。

她问,你难道没父母吗?

他还是答,不知道。

她有些生气了,我好歹也算是你的救命恩人,你就这么敷衍我?

他低下头,顿了顿,我一出生就被遗弃了,无名无姓。有一对农妇好心收养了我,但没多久他们就病死了,村子里的人都说我身上有妖气,把我赶了出去,我就四处流浪,四处乞讨,在酒楼旁捡剩饭剩菜的时候还经常被打。一路走着就到这了……

她沉默了许久,嗯……对不起……你好可怜啊。

从此她每天都会来看这个小乞丐,给他带些吃的,也来与他说说话。

她经常气鼓鼓地说,我和阿爹说我要练武,他又骂我了,哼,女子凭什么不能习武。

他问,为什么要习武?

她说,因为我以后要行侠仗义,帮助更多吃不上饭,穿不起衣的人。

他说,那很好啊。

她听后十分欢喜,这么说你也觉得女子可以习武喽?

他回道,对。

她激动地站了起来,总有一天,我要成为名震江湖的女侠,让那些看不起女子的人们看看他们自己有多蠢!

他说,好,那我可等着看了。

她回头,一言为定!……对了,你还没名字吧?你看今天,满地霜华,细雪纷扬,多美啊。不如,你就叫银华吧!

他笑了笑,真是个好听的名字,那从今以后我就叫银华了。

她问道,你今年几岁了?

他答,八岁。

她哈哈大笑,正巧,我今年也八岁呢。

之后依旧如此,在日复一日的交谈中,银华知道了她是忠武侯的女儿,也知道了她家很有钱,也很有权势。不过这也是听别人说的,因为无论她还是他,都不知道权势是什么。他们只知道,这个叫作权势的东西,可以主宰很多人的命运,于是他们都很渴望权势,因为它可以帮助更多命运多舛的人免遭横祸,可以让穷人活得更好,更有尊严。

银华,我觉得我们就是所谓的志同道合之人,你肯定就是我的知音了。

知音?那是什么?

知音呢……就是比朋友还朋友的人啦。

好啊,那我就是你的知音了。

白驹过隙间,两载光阴飞逝。两个孩子相见、相识、相知、相熟,逐渐变得无话不谈,互相知根知底。

只可惜,再美妙的天籁,也终有曲终人散的一天。

但他绝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突然。

起初只是她没来找他,他想或许她是有什么事耽搁,便作罢了,只能等。等啊,等啊,两天、三天、四天……日子一天天过去,她还是没来找他。他慌了,感觉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于是他偷偷潜到武侯府上,在夜深人静时,翻过了窗户,进到了她的房间。她看到了他,很开心,开心地说不出话来。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待在一块,过了很久很久,她才说话。

我可能没机会去看看江湖是什么样的了,你能代替我去看看吗?

前几天府上来了个算卦的,他长得好奇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他说我妹妹命里有劫数。你能帮我保护好他吗?

好,好。他连连应答。

嗯……以后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我就送你个小东西,以后你看到了就能想起我来。他们都说,要是一直被人记着,就算是永生了。你可不能忘了我啊!

一边说着,她从发髻上拔下一根白玉簪,轻轻递到他手中。

说好了哦,一定要保护好妹妹……这是我们之间的承诺……

不久,银华便离开了武侯府。

第二天,武侯府中人全披缟素,几个壮汉举着一个棺材,后面跟了几十号人,一路上了阴山。

银华远远望着他们渐行渐远。他觉得自己很悲伤,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哭不出来。

他就这样站着,一直站着,从清晨到黄昏。

待到夕阳西下了,他自己上了山——她还没有告诉过他,她的名字叫什么,所以他想去看一眼墓碑上刻的字。

他到了,认真看去——爱女刘祝之墓。

墓旁有一个看着比他小一些的女孩在哭,她看了看银华。

她问,姐姐是不是死了?

银华并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会永远记住她吗?

她说,会的。

银华也说,嗯,我也一样……所以她并没有死,只是原来是活在世上,现在是活在我们心里,但活在我们心里,却比活在世上离我们更近,也离我们的心更近。

她想了想说道,你说的有道理。

银华轻轻一笑,你叫什么名字?

她答,赵祈。

再之后,一个夜晚过了,武侯府便没人再住了。有人说,是忠武侯被皇上调离,也有人说,是忠武侯与他的妻子受不了对亡女的思念,搬离了这个伤心地……总之,他再也没见过她的妹妹了。

于是他很懊悔。

这种懊悔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

“喂,喂!”赵祈摇了摇银华,“你怎么老是心不在焉的,你就这么嫌弃和我一起出来吗?”

“没有,”银华收回了眼神,抬头看了看烟火,“我只是觉得,这烟火没你好看。”

“切,轻浮。”赵祈红了脸,急忙转过身,匆匆向客栈的方向快步回去。

“呵。”银华看着她的背影,轻轻笑了一声,又喃喃自语道,“终于找到你了……看来,我还不算一个失信的人。”

.

次日清晨,胡千崖领着孟君吟、夏不惊、雷枭率先起程;一个时辰后,燕九孤也与银华、赵祈、李玄堂带着“烟尘引”动身。

李玄堂已练了六日练气功夫,由于天资好,下苦功,燕九孤传授的又是武学正宗,一时也进步神速。不但食量大增,而且精足神旺,赶路一点也不疲倦,更是感到脚下生风,神清气爽。

一行人自江陵奔赤壁,越幕阜山入江赣。期间十余日,太太平平,无事可记。

这天傍晚,燕九孤四人行至修水。通过一带丛林之后,前面有三条岔路,燕九孤细细查看,见左右两条支路上用树枝各摆了一个不规则箭头,然后带着几人往中间行去。

玄堂奇怪道:“先生,这不是正好与箭头用意相反吗?”

“正是如此。”燕九孤道,“这样行事才不易让他人识破。”

玄堂又道:“可方才那山坡,也有两条岔路,我记得我们不就按记号所指走的吗?可若是如此,岂不是与胡前辈他们背道而驰?”

燕九孤听后,笑道:“孩子,要不怎么说你心眼太实?我早年时曾拜入大漠之上的莽苍派,这暗号标记就源于莽苍。倘若真是如此简单,那一旦遇上个精明行家,上过一次当后来个反其道而行之,岂非所有变化都行之无效了吗?”

“还请先生指点。”

“你可还记得先前刚上路时,我拍了拍老化子,说了一句‘一路顺风’吗?这其中的‘一’字,就是代表记号按一正一反来布置。假使我说的是‘四个人当心点’,那便是四正一反,同理,‘路上两两相扶持些’就是两正两反。可听懂了?”

李玄堂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一旁银华、赵祈心中也不由暗自赞叹。

正说着,来到一个小镇前,燕九孤在镇外一条路口前略作审视后,突然面露惊疑之色,喃喃自语道:“老化子竟然都没把握,也不知是敌是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烟尘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