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游侠、戏子、茶馆、成衣】四
书名:红尘愿二 作者:北玲珑 本章字数:2444字 发布时间:2023-01-12

哎!这话怎么说?

别人来茶馆主要是喝茶,其次是听曲看戏;无忧倒好,竟把这当成了饭庄。

罢了!毕竟人家霍东山都没说什么,咱就别操心啦。

“小仙师可吃好了?”

看着桌上那一片狼藉,以及地上那滑脚的瓜皮;掌柜再次为无忧奉茶一盏,笑问。

该说不说,那名叫慕兮的美娇娘小腹已经隆起,如怀胎三月,似是吃撑。

可见,应该是饿坏了。

但无忧这家伙,却依旧如来时那般,小腹平平。

说实话,云山多少有些心慌,生怕这小仙师张嘴在要一本——茶点。

“炎炎夏日,没什么胃口。”

“就这样吧。”

接过茶,无忧昂首,一饮而尽;随即淡淡出声。

娘的娘,我滴姥姥;这可是开水,您这是摊牌了?

云山大惊,似是要提醒无忧水烫的手还停于半空;可见人家毫发未损,还能开口出声,云山是彻底心服口服。

“呵呵……”

收回手,尴尬一笑;云山这才搓着手,故作腼腆,出声:“既如此,不知……不知小可这顽疾……”

对了!把这茬忘了。

无忧先对慕兮使了一个眼色,也不管慕兮能不能理解;而后点点头,对云山道:“借一步说话。”

云山大喜,起身伸手:“小仙师,请。”

嗯!慕兮好像真就明白了无忧的意思,当即伸手,将那价值三十五两,且只被砸去一角儿的云山茶砖包好,随即揣入怀中,贴身而放。

是了!这可得放好咯;毕竟这一板茶,可比两个自己还要贵。

随云山自回廊两拐,来至二楼后堂;先将堂内忙活的侍女挥退,左拐推门,进入云山的会客间。

说白了,就是云山平日接待贵客的雅间。

无忧看了看屋内摆设;嗯!美人字画贴墙挂,文玩古董架上堆;总结,就两个字:土、俗!

无他,只因那:美人字画不穿衣,文玩古董墓中取。

很想问一句:云山啊!你祖上是土夫子?还是那摸金校尉呀?

无忧扶额,暗道:我还是个孩子,你们这样真的好吗?

——目不转睛,赶紧多看两眼。

见状,云山赶忙将那些美人字画倒扣,随即赔笑:“小仙师勿怪,小可欠考虑。”

“无事无事!”

无忧摆摆小手,即使有些面红耳赤,也得装作平静无波:“先将衣服脱了。”

常言道:

三不背,无论男女老幼;不背父母,不背配偶,不背大夫。

注解:

意思是作为病人,身体三不背的适用。父母是生你养你的亲人,配偶是和你最近的人,无所避讳;大夫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不能隐蔽、忌讳!

当然,这也是慕兮能如此之快走出心理障碍的原因。

只因其,将无忧当成了那救人滴女先生。

但是吧……

“诶诶诶!你别脱裤子啊喂!”

好吧!无忧确实不是那女郎中;见云山脱了上衣,露出一身肥膘,刚要上前;便见其解开腰间”螳螂玉钩“,作势要脱裤子。

吓得无忧赶紧出声。

云山会意,知道孟浪了,急忙重新把裤子提好;尴尬赔笑。

无忧黑着脸,单脚踩凳,取下小腿医疗包,平铺屋内黄花梨大圆桌。

为了防止把人治死,再用超级酒精消杀后,无忧又一次使用了自诊装置。

看看!人家压根就没觉得疼——即使针头加粗!

瞧着装置上那一指拉不到底的诊断报告,无忧觉得霍东山能活到47,还真是个医学奇迹!

须臾~

收了装置开始配药。

取出三个玻璃药瓶,弹掉药帽后,用注射器调配药剂。

其实每个医疗包内,都有一记【超级纳米生物药剂:X】,这玩意是保命的东西,可媲美修仙世界的造化神丹。

说白了便是,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即使身体被炸得面目全非,这药剂也能重塑你的身体组织,让其达到巅峰状态。

但无忧可舍不得给这胖子用。

不稍多时;无忧将药枪口消毒后,起身来至云山身侧,道:“你比较胖,需要打两次。”

说着,便扣动扳机,率先将一瓶药打入其体内;而后拉开枪膛,又压入瓶,再打入:“切记,你体内蝌蚪存活率很低,要养一段时间。”

“最好入冬之前不要行房事,禁欲。”

“当然,期间反应可能有些强烈,但你若管不住第三条腿,断子绝孙可都是轻的。”

云山揉着肩膀,顿觉身体轻松了不少;当下频频点头:“小可谨记于心。”

话落,云山又小声询问:“小仙师,不知您口中那蝌蚪是何物?”

“呵!”

无忧收拾着东西,轻呵;随后自医疗包内取出一个小药瓶,这才回答:“是你儿女,好生要养着,别不小心丢了。”

云山更加费解,但也不再追问。

将医疗包重新缠好。

“哗啦哗啦……”

无忧晃了晃手中的拇指药瓶,道:“帮我办一件事情,这瓶仙药我便送你。”

云山刚要抱拳,却突然感觉身体有了反应!

哎嘿!立竿见影;药效就是如此之猛!

眼看帐篷支起,云山这脸“蹭”一下便红了……

见云山急忙抱着短打衣物遮掩;无忧轻叹,缓缓转过身去,反手将药瓶丢至桌面:“米、面,各两石;油盐酱醋各一缸,锅碗瓢盆,菜剪刀若干,缎、绢、罗、纱、棉、麻,各两匹;香料若干,明早送去玉指山。”

“此药不要乱吃,实在燥热难耐时,取一片,以温水服下。”

“好好好!”

云山虽觉得羞耻,但心里那叫一个欣喜若狂;当即没有多想,便应承了下来。

是了!几十年来,这还是第一次不用药汤。

无忧抬步开门,边走边说:“记住叮嘱,勿要儿戏……”

来至回廊,发现慕兮还没跑;无忧无奈开口:“走。”

嗯!无忧是多么希望,这女子跑路;当然,你若开口,小姐也可给你十两黄鱼,让你买个铺子,再招几个丫环,好生过活……

慕兮点头,起身挺着圆滚滚的小腹,抱着怀里的茶砖,紧随其后。

天色渐晚,暑气稍弱,街上行人开始变多。

经打听,无忧驱马来至那五行八作一条街。

【嗯!又该说我水字数了,但没办法,不说你们又不知道,太难了。】

Ps:

五行八作是民间泛指各行各业的传统俗称:

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

团、行、市,多为商业。

作分:则是小手工业。

古载:有名为【团】者,如城西花团、泥路青果团、后市街柑子团,浑水闸鲞团。

又有名为【行】者,如官巷方梳行、销金行、冠子行、城北鱼行、城东蟹行、姜行、菱行、北猪行、候潮门外南猪行、南土北土门菜行、坝子桥鲜鱼行、横河头布行、鸡鹅行。

更有名为【市】者,如炭桥药市、官巷花市、融和市南坊珠子市、修义坊肉市、城北米市。

其他工役之人,或名为【作分】者,如碾玉作、钻卷作、篦刀作、腰带作、金银打鈒作、裹贴作、铺翠作、裱褙作、装銮作、油作、木作、砖瓦作、泥水作、石作、竹作、漆作、钉铰作、箍桶作、裁缝作、修香浇烛作、打纸作、冥器等作分。

元、明、清,至民国,这种【行】、【市】、【作分】(作坊),各行各业仍沿用……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红尘愿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