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灾防御总指挥部
天色泛起了鱼肚白,室内的自然光线逐渐明亮起来。
杜向远焦急地来回渡着步并不时地看着手腕上的手表。
这里看上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豪华和宽绰和神秘。
院子过道两边耸立着高高的参天大树,一池池花草发散着幽幽的淡香。
旧式的楼房粉刷一新,宽敞的走廊里不时有急匆匆的工作人员穿行而过。
接待室里有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接听微秘和翻阅材料。
张立邦掏出微秘卡点开看了一下时间,与屋内的大吊钟的时间一样:八点三十六分!
孙长青看了看张立邦又看了看座钟,接着把目光又转向焦灼不安的杜向远。
三个人已经在这里等了二十分钟,每过去一分钟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鞭笞和煎熬。
他们都明白,天上那位不速之客扑向地球的脚步一秒也不会停留。
杜向远向天灾防御总指挥部的办公室主任说有要事要面见何应星总指挥,没有说明具体事情。
在漫长的等待中又熬过了五分钟。
杜向远有点沉不住气,用很高的声音对其他工作人员说:
“我们要见何总指挥,不能再等了,请你们给我们带路,我们现在必须去见何总指挥!”
整个接待室的工作人员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里的工作,惊异地瞅向了他。
显得异常焦躁的杜向远也使孙长青和张立邦也出乎意料,室内的气氛顿时凝固起来。
一个年纪有四十开外的人放下手里的微秘走前来微笑着解释道:
“杜站长,不好意思,我们李主任向何总指挥汇报去了,请再稍等几分钟。”
杜向远的表情很严肃,口气不容商量:
“一分钟也不能等了,一分钟也等不起了,麻烦你现在就带我们去见何总指挥好吗?”
“那——”
那个工作人员迟疑了一下看上去很为难:
“杜站长,要不我现在再给我们主任打个微秘问一下。”
杜向远斩钉截铁地:
“你接通,我来打!”
“那——,好吧。”说着,那个工作人员走到公用微秘机边。
这时,刚才那位主任笑盈盈地快步走过来歉意地:
“杜站长,让您们久等了,何总指挥刚才正在接待外国贵宾,不好意思,你们跟我来吧,现在何总指挥在他的办公室里正等着呢。”
“好吧,李主任,我们确有重要的事情,必须马上就向何总指挥汇报。”杜向远一本正经说,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些。
从大楼的过道的一端直接通到了一所后院,顺着蜿蜒曲折的回廊幽径,通过层层身份验证卡道,走进一排青瓦房。
李主任小心翼翼地敲开了何应星的门。
两名服务员轻轻地把门打开。
孙长青和张立邦紧随杜向远站长之后心情忐忑不宁地走了进去。
里面异常明亮、宽敞且简朴。
一张大小适中的多功能数字办公桌上排列着一排多屏集成高速现代、角度可调的办公设施。
另一边摆满了沙发。
何应星面带笑容站在沙发边。
看到他们小心谨慎地走进来主动做了一个让座的手势并对杜向远亲切地说:
“杜站长,你们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我刚才有点事耽搁了一会,让你们等久了——”
“何总,我们确实心里很急呀。”杜向远站长毫不避讳地说。
何应星一听杜向远这样说,似乎预感到事态紧急,严肃地连续发问:
“哦?什么事这么急?”
同时还用眼环顾了一下孙长青和张立邦。
“是这样,我们检测到银河系内有一颗陨星将要和地球相撞。”杜向远简明扼要地报告。
吃惊和意外在何应星的脸上一闪而过,随即神情镇定而严肃地问。:
“陨星?证实了吗?”
“证实了,何总,看起来不会有错,最先发现这个异常情况的就是江北宇宙天文观测所的同志们。”
杜向远一边说着一边把眼光递向孙长青和张立邦。
“何总指挥,我叫孙长青,江北宇宙天文观测所所长。”
孙长青见状立即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自我介绍,接着扭头看了张立邦一眼:
“这是小张,张立邦,江北宇宙天文观测所观测大厅主任。”
“噢,坐下说吧。”
何应星向孙长青打了一个示意坐下的手势:
“这颗陨星大吗?会对地球造成多大伤害,能预测出来吗?”
“老孙,你来具体说一下。”
杜向远扭过脸来对孙长青说。
“好。”
孙长青冲杜向远点了点头:
“这颗陨星呈不规则三棱锥形,最长边长为四百多千米,也就是说有差不多台湾南北的直线距离那么长,它与地球运行轨迹呈x曲线相交,如果按现行速度与地球相撞的话——”
何应星还未等孙长青把话讲完就接上问:
“地球上的生物将全部毁灭,是吗?”
“嗯。”他们三个人都看着何应星默默地点点头。
“如果是真的话,陨星太大了,这个结果可以预想到,你们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何应星沉思了一下,话锋一转问道。
孙长青首先回答:
“昨天晚上七点钟。”
何应星看着杜向远问:
“我国的其他观测机构也有发现吗?”
“现在我国的所有观测站、点全部都在全天候不间断跟踪观测着那颗陨星。”杜向远汇报。
何应星正色问:
“它离我们还有多远?能预测到相撞的时间吗?”
孙长青低沉地:
“当时测得它离地球的垂直距离有三百一十多万千米,预测撞击时间在后天晚上八点十一分。”
“撞击的触击点可以测出来吗?”
何应星又接着问。
孙长青回答:
“按计算机推算的结果,撞击的中心点就在江北市所在的江北省,撞击面会涉及到方圆几个省市。”
何应星又低头略一思考随后盯着杜向远:
“国外有相关的信息和报道吗?”
杜向远迟疑着: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观测站和美国的加州监测所也随后有同样的报道,不过……”
何应星非常警觉地问:
“怎么样?有同样的结论吗?”
杜向远接着说:
“美国加州监测所还没有完全确定,只是在‘共同家园’信息互享平台上发布了一个‘疑似天文异常现象’的信息和还有待进一步‘追踪论证’的同业微信。”
何应星关切地:
“我们把这个异常情报向全世界发布了吗?”
“我们是第一个在全球天文信息互享平台上发布这个异常现象的国家,但是——我们没有预先向国家请示,我——”
杜向远说着说着声音渐渐变小,似乎感到自己怕做错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