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坚决不到某地投资
书名:草根的仕途之大潮奔涌 作者:山山得酒 本章字数:3485字 发布时间:2023-01-12

       陈小东知道,吴木奇说的是实话,在投资界,某地以杀猪闻名。


       所谓杀猪,就是在招商引资引进的时候,所有的条件都答应,土地什么的也以及其低的价格转让,税收可以只收一个月,其他月份不收,名义上是季节性停产。投资300万以上的还可以成为当地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一旦企业进来后,马上原形毕露。原先答应的条件都反悔了。各种各样的费用要企业承担了,各种各样的人上门吃拿卡要了。老板一合计,感情各种费用远远超过了正常所交的税费,吃拿卡要的费用占了企业非生产性开支的大头。


       他甚至听到到该地区投资过的一个老板心有余悸的说起自己的经历,说在那里建厂,吃拿卡要的人天天上门,得陪吃陪喝陪玩,还得送钱送物,应付这些人整天累得要死。那些人望过来,你是老板,有钱,不吃你拿你吃谁拿谁去?


       伺候得一不如意,各种检查马上来了,搞得你晕头转向还得罚款。


        特别是那句来自政府部门某人酒后说的话,“老板,你挣的钱嘛是大家的,就该让大家花花。”令他印象深刻。


       真是笑话,他挣的钱怎么成了大家的?他怎么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但这笑话一点也不可笑,当地的政府部门的人员普遍观念就是这么认为的,你有什么办法?


       还能有什么办法?你在当地已买了地、建了厂、设备投运了。只有一个字,忍呗。


       不忍?走人?舍不得已经投下去的钱啊。毕竟那是真金白银啊。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不走。结局可不美妙。


       一段时间后,企业莫名其妙的欠下了许多债务。企业不承认,那不行,当地法院马上强制执行,不清欠款就抓人。


       企业老板除了走人外,别无选择。再不走,都要进牢房了。


       结果老板除了人走了之外,钱没带走一分。


       老板走就走好了,他把土地、厂房、设备留在了当地,就够了。


       结果来投资的老板非但分文未带走,还欠了一屁股债。


       但这样杀鸡取卵的行为,恶了当地的民声,慢慢的,传出了坚决不到某地投资的声音。某地简直已成了坑蒙拐骗的代名词。同时引起了寒蝉效应,企业到外地投资,都要反复掂量。怕到时候钱砸下去全扔进水里打了水漂。


       陈小东对这种行为非常气愤,简直是对政府行为的侮辱。这环境是多么的糟糕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庆幸东海省不同于那个地方。


       他向吴木奇说明东海省的、海川县的投资环境,说明桃源镇非常欢迎吴木奇的企业落户,他陈小东会竭尽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绝不会出现刁难企业的行为。


      无论怎么说,吴木奇都不松口。


        一时说服不了吴木奇,未能引进芦荟饮品企业,陈小东觉得遗憾,但收购问题总算解决了,也算这段时间没白费功夫吧。


       他返程回到了桃源镇。


       按现在的规模,储方亮那里能吃得下。眼下的问题解决了。


       从鲜叶到布丁,要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国际上认可的一般性标准是不得超过6小时。


       丽景市到海川县桃源镇,卡车一般要开三个小时,加上农民从地里采摘时间,装车卸车时间,6个小时还行。


       现在的量还不算大,如果量大了时间上可能各个环节还要分别往后延一点。虽然有些紧张,但应该问题不大。


       吴木奇那里还是要保持经常联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不定时间长了能打动他呢。


       从芦荟产业发展来看,太需要吴木奇的企业了。如能在桃源镇落户,产业的规模可以一下子扩大很多倍,农民们在家门口卖芦荟,就如张远航的蔬菜厂,多方便啊。


       张远航的蔬菜厂,现在销路问题已经解决,市场反映热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农民们的小青菜则是来者不拒,有多少收多少。农民的种菜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种植规模扩展的很快。


       一产二产的相互结合,是做大效益农业的一条捷径。


       鲤鱼湾村的禽蛋场苗鸡进场前,所有的鸡舍全部用生石灰彻底消毒。


       齐柏涛买了5万羽苗鸡,按照现在的饲料技术,三个月时间应该能长成蛋鸡。


       齐柏涛说,不知道这苗鸡是雌是雄。


       陈小东说没关系,雄的大了就卖公鸡嘛。


       马月祥说,齐柏涛,你如果5万羽全是母鸡的话,你就成了母鸡中的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名副其实的鸡王。


       这好事,我让给你吧,马老二。齐柏涛说。你干脆不要叫马老二了,叫鸡老二吧。


       那你把老二去掉更好,变鸡巴吧。马月祥说。


       5万羽苗鸡进场后,陈小东下令,除了养殖场人员和镇,县农科线人员外,其他人原则上不得进去。畜禽场实行封闭运行。


       董小明说,禽蛋场最大的问题是防止疾病。只要这问题解决了,包赚不赔。


        苗鸡抗病能力弱,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入,谁知道会带进去些什么病菌,到时造成感染风险,容易引起大面积死亡。


       董小明他们一星期来一次,镇农科站正好今年新招了个畜禽专业的小伙子诸葛强,马月祥把他派过来蹲点。时间从苗鸡进场的第一天起到场,到产出第一个鸡蛋为止。


       用马月祥的话说,年轻人,就是要在伺候母鸡下蛋的过程中茁壮成长。技术学到了,以后服伺老婆做月子的功夫也学到了。


       齐柏涛招了6个工作人员,工厂化实行三班倒。每班2人。除定时投喂,清理鸡舍外,每小时巡查一次,看看有无什么意外,发现有小鸡死亡的,要立即清理出来交给诸葛强,让农科站分析致死原因。


       陈小东又往东海大学去了一趟,找到了农科所所长朱立伟,这回是请他帮助给苗鸡弄个饲料配方,这饲料配方不同于上次猪饲料的配方,而是不需要机器设备加工,直接人工就能操作。朱立伟说这个不用弄,他那有现成的,直接拿去用吧。


       蛋雏鸡的饲料配方为玉米62%、豆粕31%、麦麸3.2%、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添加剂1%;育成鸡的饲料配方为玉米60.4%、豆粕17%、麦麸14%、鱼粉1%、菜粕4%、磷酸氢钙1.2%、石粉1.1%、食盐0.3%、添加剂1%。产蛋鸡的配方是玉米58.4%,豆粕28%,麦麸3%,磷酸氢钙1.3%,石粉8%,食盐0.3%,添加剂1%。


       陈小东很高兴,朱立伟的配方不仅能节省饲料成本,还能加快小鸡的生长。


       鸡饲料配方的问题,他跟董小明说,让诸葛强负责。毕竟人家是科班出身,配方拿到手,很快的照方抓药,采购齐了各种原料,紧锣密鼓的开干,一个星期就配比出来了。


       诸葛强说就玉米豆粕什么的粉碎麻烦些,其他的照着配比搅拌均匀就行。


       这个一配比,不仅比单纯喂稻谷便宜得多,还可以使苗鸡得到成长充足的营养,生长发育得更快。


       10-12个鸡蛋一斤左右,市场上卖3块钱。5万羽苗鸡,算它一半是母鸡是2万5,育成后产蛋一年算它2万羽产蛋,近2000斤的鸡蛋,6000元的收入,一月得有18万收入,一年有200多万的收入。


       而另一半如果是肉鸡出售,成长期3-4个月,一年可以出栏3期,相当于7万5羽,每只如果卖20元的话,就是150万 。养殖场产值可达到350万元以上。


       虽然不能和化纤厂比产值,但相当于给鲤鱼湾村增加了一个工厂,且利润率比工厂高多了。


        齐柏涛见了陈小东,就像见了财神爷样,“陈镇长,你搞工业有一手,搞农业同样也是高手。”


     “那是,能人是全方面的能”马月祥附和着加了一句。


     “别拍马屁了,我怎么又点晕乎乎的?”陈小东说,“不要让我飘起来,飞走了。”


     “飞走是早晚的事,你干啥啥成,以后肯定不会呆在桃园镇这个小嘎达的。”齐柏涛说。   “我是希望你一直在桃源镇,成为镇长、书记,这样桃源镇的老百姓就有福了。”


      “打住”陈小东赶紧阻止他往下说,这话不要让王军听见,弄出点意见来。“我们扎扎实实的把养殖场基地办好就行。”


       还有个好消息,蒙立军得到消息,深大集团东海省丽景市的公司说深大集团正在发展新的养殖业模式。即由公司提供苗鸡,饲养环节由农民完成,长成成年鸡后由他们公司收购。


       他让蒙立军打听了一下,这一模式深大集团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于吃的要求高了起来,肉食消费已成了餐桌上的常客。不再像过去和改革开放初期舍不得吃肉。


       鸡肉消费无疑得到了快速增长。


       陈小东把这一信息跟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曹东风汇报了,曹东风很感兴趣,和他专程找到加海市农业局了解深大集团在加海的布局情况。


       加海市下属的畜牧局局长沈福明带着他们专门到了深大在加海市的分公司。


       正如蒙立军介绍的那样,深大集团要在加海市发展公司+农民的养殖模式,一方面它的肉鸡市场供应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它的饲料拓展了市场。而对于农民来说,头尾两端都不用担心,只要饲养环节自  己管理好了,收入是稳定的,应该很能接受。


       深大集团要在加海市先找一个地方试点,曹东风和陈小东强烈要求,把这个点放在海川县桃源镇,他们介绍了海川县有可能是加海市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鲤鱼湾村的禽蛋养殖基地,说放在桃源镇不仅可以是公司+农民,还可以实现公司+基地+农民,单纯的农民饲养,产量保证有一定难度,但加上基地饲养,可以使产量更为稳定。


       深大集团加海分公司的人很感兴趣,上午和曹东风陈小东洽谈好,下午就一起到桃源镇来考察这个基地情况。不由的令陈小东感慨,外资企业的效率正他妈的高。


       这方面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深大集团的人在养殖场仔细看了圈,尽管离心目中的设想有点距离,但总体觉得还行,他们提了一些改进意见,齐柏涛当即表示马上就改。


       齐柏涛的态度让他们很满意。


       试点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